一种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0506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防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夹。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空调室外机的感温包线体是通过防护套卡在室外机右围板的通孔内,右围板I及通孔11的位置关系参照图4。现有的这种结构,空调室外机感温包线体经常会出现损坏导致感温不准的现象,该现象主要是由于包裹在感温包线体外侧的防护套与室外机的右围板摩擦,保护套与通孔之间会出现相对运动,而且保护套容易被磨损;保护套被磨损后,感温包线体与右围板直接接触,长期摩擦致使感温包线体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空调室外机的感温包线体的保护套容易被磨损,进而导致感温线体被磨损,致使出现感温不准的问题。
[0005]( 二 )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夹,包括U型夹和用于固定线缆的夹紧圈,所述夹紧圈为沿轴向设有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夹紧圈的一端与所述U型夹的一端连接,所述夹紧圈的另一侧与所述U型夹的另一端卡接;所述U型夹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线夹的固定单元。
[0007]其中,固定单元为设置于所述U型夹外侧的凹槽。
[0008]其中,所述凹槽由设置于所述U型夹上的两个凸块组成。
[0009]其中,所述凹槽为两个,两个所述凹槽对称设置于所述U型夹的外侧。
[0010]其中,所述夹紧圈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至少一条凸起。
[0011 ] 其中,在所述夹紧圈与所述U型夹卡接的一端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U型夹的内侧。
[0012]其中,所述U型夹与所述夹紧圈均为弹性结构。
[0013]其中,所述U型夹与所述夹紧圈为一体结构。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夹,通过固定单元将线夹固定,线夹与右围板之间不会有相对运动产生,因此线夹不会被磨损;感温线体固定在夹紧圈内,不与右围板接触,也不会被右围板磨损;感温线体的固定是通过夹紧圈与U型夹之间的卡接实现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固定单元为对称设置在U型夹外侧的两个凹槽,将凹槽卡入右围板的通孔内后,U型夹无法张开,因此夹紧圈也不会松开,感温线缆与线夹连接牢固,不会松脱;设置在夹紧圈内的凸起增加了夹紧圈与感温线体之间的摩擦,进一步增强了夹紧圈的紧固能力;U型夹与夹紧圈均为弹性结构,因此该线夹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线夹的立体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线夹的使用状态图;
[0020]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其中,1、右围板;11、通孔;2、线夹;21、夹紧圈;22、U型夹;23、卡扣;24、凸起;2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5]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线夹,包括U型夹22和用于固定线缆的夹紧圈21,所述夹紧圈21为沿轴向设有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夹紧圈21的一端与所述U型夹22的一端连接,所述夹紧圈21的另一端与所述U型夹22的另一端卡接;所述U型夹22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线夹2的固定单元。通过夹紧圈21将线缆夹紧固定,夹紧圈21的开口经U型夹22卡接,避免夹紧圈21松动,然后通过固定单元将整个固定有线缆的线夹2固定在现有的右围板I的通孔11处,即可实现对感温线提的固定与保护,感温线提不会与右围板I的通孔11接触,因此不存在感温线提被损坏的现象。
[0026]进一步的,固定单元为设置于所述U型夹22外侧的凹槽25 ;所述凹槽25由设置于所述U型夹22上的两个凸块组成;所述凹槽25为两个,两个所述凹槽25对称设置于所述U型夹22的外侧;在所述夹紧圈21与所述U型夹22卡接的一侧设有卡扣23,所述卡扣23卡接于所述U型夹22的内侧。卡扣23—端与夹紧圈2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向所述U型夹22的方向延伸,以便于U型夹22卡接。夹紧圈21的卡扣23卡在U型夹22内后,将整个线夹2穿入右围板I上的通孔11内,并将两个凹槽25与该通孔11的边缘卡接,U型夹22被夹紧,夹紧圈21也不会出现松脱现象,线缆固定效果好。
[0027]为进一步增强夹紧圈21对线缆的紧固能力,避免线缆滑脱,在所述夹紧圈21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至少一条凸起24 ;即在夹紧圈21的内壁上设置至少一条沿周向延伸的条状凸起24,凸起24的设置相当于增加了夹紧圈21与被夹线缆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线缆固定效果更好。
[0028]进一步的,所述U型夹22与所述夹紧圈21均为弹性结构,在使用结束后仍可投入下一次的使用。
[0029]优选的,所述U型夹22与所述夹紧圈21为一体结构,以便一次性注塑成型,降低加工难度,控制生产加工的成本。
[0030]本实用新型所述线夹2的使用方式如下:
[0031]首先介绍一下右围板I上的通孔11,该通孔11包括两部分,通孔11的部分较宽,可以穿U型夹22以及其外侧的凸块且不会生碰撞;通孔11另一部分较窄,两部分相互连通,较窄部分只能穿过U型夹22,U型夹22外侧的凸块无法穿过。
[0032]使用时,首先掰开U型夹22,将夹紧圈21的开口掰开,再将感温线体放入夹紧圈21内,合上夹紧圈21 ;合上U型夹22,使得卡扣23卡接在U型夹22的内侧;然后将整个固定有感温线体的线夹2穿入所述右围板I上的通孔11的较宽的部位,使两个凹槽25同时与通孔11的边缘对齐,将线夹2向通孔11的较窄的部分滑动,使通孔11的边缘滑入两个凹槽25内,操作结束,安装后的状态见图4和图5。拆下时,整个操作与上述操作过程相反。
[0033]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单元将线夹2固定,线夹2与右围板I之间不会有相对运动产生,因此线夹2不会被磨损;感温线体固定在夹紧圈21内,不与右围板I接触,也不会被右围板I磨损;感温线体的固定是通过夹紧圈21与U型夹22之间的卡接实现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固定单元为对称设置在U型夹22外侧的两个凹槽25,将凹槽25卡入右围板I的通孔11内后,U型夹22无法张开,因此夹紧圈21也不会松开,感温线缆与线夹2连接牢固,不会松脱;设置在夹紧圈21内的凸起24增加了夹紧圈21与感温线体之间的摩擦,进一步增强了夹紧圈21的紧固能力;U型夹22与夹紧圈21均为弹性结构,因此该线夹2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00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夹(22)和用于固定线缆的夹紧圈(21),所述夹紧圈(21)为沿轴向设有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夹紧圈(21)的一端与所述U型夹(22)的一端连接,所述夹紧圈(21)的另一端与所述U型夹(22)的另一端卡接;所述U型夹(22)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线夹(2)的固定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固定单元为设置于所述U型夹(22)外侧的凹槽(2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5)由设置于所述U型夹(22)外侧的两个凸块组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5)为两个,两个所述凹槽(25)对称设置于所述U型夹(22)的外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圈(21)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至少一条凸起(2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紧圈(21)与所述U型夹(22)卡接的一端设有卡扣(23),所述卡扣(23)卡接于所述U型夹(22)的内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夹(22)与所述夹紧圈(21)均为弹性结构。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夹(22)与所述夹紧圈(21)为一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线夹,包括U型夹和用于固定线缆的夹紧圈,所述夹紧圈为沿轴向设有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夹紧圈开口的一端与所述U型夹的一端连接,所述夹紧圈的另一端与所述U型夹的另一端卡接;所述U型夹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线夹的固定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单元将线夹固定,线夹与右围板之间不会有相对运动产生,因此线夹不会被磨损;感温线体固定在夹紧圈内,不与右围板接触,也不会被右围板磨损;感温线体的固定是通过夹紧圈与U型夹之间的卡接实现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IPC分类】G01K1/14, F24F1/22
【公开号】CN204758139
【申请号】CN201520351526
【发明人】王海平, 乔硕, 付裕, 郑亚军
【申请人】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