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测量轴承内径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72333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测量轴承内径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自动测量轴承内径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装配的过程中,需要把滚珠放入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间,经过归拢、分球、装上保持架、铆合、检测铆合等多道工序,才完成完整的轴承的组装。在滚珠放入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间这一道工序前,需要分别对轴承外圈的内径、轴承内圈的内径及沟道尺寸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在相应的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匹配合适大小和数量的滚珠,如果没有进行测量或者测量不准确,则会对下一道工序的进行造成影响,导致无法装配出理想的轴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测量轴承内径的结构,能够自动对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以下统称为轴承)的内径分别进行测量,且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较高。
[000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自动测量轴承内径的结构,包括两条互相平行的工作通道,用以输送各条工作通道上的轴承的推送装置,用以定位轴承的螺丝孔的定位装置、用以测量定位后的轴承内径的测量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工作通道、所述推送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和所述测量装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均包括用于检测螺丝孔的光线传感器及转动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光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光线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工作通道对应轴承外侧的不同位置上,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盘和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光线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所述第一测量装置和所述第二测量装置均包括测量卡尺及安装在所述测量卡尺上的内径测量探头,所述内径测量探头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以轴承的输送方向为前,以与轴承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后,所述工作通道上向前依次设有准备工位、第一定位工位、第一测量工位、第二定位工位及第二测量工位,所述第一定位工位、第一测量工位、第二定位工位和第二测量工位均为可活动的圆形平台,所述第一定位工位、第一测量工位、第二定位工位和第二测量工位下方分别设置有其活塞杆可在竖直方向上下伸缩的伸缩气缸,各个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相应的所述圆形平台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工位上,所述第一测量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测量工位上,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工位上,所述第二测量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测量工位上。
[0006]所述工作通道上还设置有返工工位,所述返工工位设置在所述第二测量工位的前方,所述返工工位上安装有将轴承推出所述工作通道的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
[0007]以两条工作通道相对的方向为内,以两条工作通道相背离的方向为外,所述推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通道的内侧,所述推送装置包括多块沿所述工作通道的推送方向均匀设置的推送板,相邻的所述推送板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推送板所处的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推送板朝向所述工作通道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以卡住轴承的卡槽,各个推送板固定在驱动其前后移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工作通道移动的二维移动台上,所述二维移动台连接有驱动其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通道移动的第一气缸以及驱动其沿着所述工作通道前后移动的第二气缸。
[0008]所述推送板的数量为5块,各个推送板与所述工作通道上的准备工位、第一定位工位、第一测量工位、第二定位工位及第二测量工位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0009]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还包括可套设于轴承内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工位和所述第二定位工位的正上方,所述定位部的形状与所述轴承的外形相配合。
[00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测量轴承内径的结构,对轴承的内径测量前,需要避开轴承的螺丝孔或者油孔,否则测量的内径不准确,同时也容易导致螺丝孔发生破裂的现象,因此需要第一定位装置对轴承的螺丝孔或者油孔进行定位。以轴承的螺丝孔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定位工位、第一测量工位、第二定位工位和第二测量工位下方分别设置有其活塞杆可在竖直方向上下伸缩的伸缩气缸,可将轴承向上移动,使得轴承的螺丝孔能够被光线传感器检测到,或者测量卡尺能够伸到轴承内部。当推送装置将轴承输送到第一定位工位上时,伸缩气缸工作,转盘和轴承一同向上移动,使得轴承的螺丝孔的高度与光线传感器的高度大致平齐,如果光线传感器感应到轴承的螺丝孔的位置,将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接收信号后控制驱动机构工作,驱动机构驱动转盘的转动,使得轴承转动一定角度,接着推送装置将轴承输送到第一测量工位上,进行第一次内径的测量,如果第一定位工位上的光线传感器没有感应到轴承的螺丝孔的位置,则推送装置直接将轴承输送到第一测量工位上,完成第一次内径的测量;接着推送装置将轴承输送到第二定位工位上,如果光线传感器感应到轴承的螺丝孔的位置,将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接收信号后控制驱动机构工作,驱动机构驱动转盘的转动,使得轴承再转动一定角度,直至光线传感器没有感应到轴承的螺丝孔的位置,最后推送装置将轴承输送到第二测量工位上,进行第二次内径的测量。
[0011]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测量轴承内径的结构,使用时,需将轴承外圈放置在其中一条工作通道上,将轴承内圈放置在另一条工作通道上,能够实现自动对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内径分别进行测量,且经过两次测量,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较高。
[0012]进一步,所述工作通道上还设置有返工工位,所述返工工位设置在所述第二测量工位的前方,所述返工工位上安装有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系统将两次测量的轴承的内径结果经过比较,如果超过允许的误差范围,则控制推出机构工作,将不合格的轴承移出工作通道。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还包括可套设于轴承内的定位部,轴承在转盘的带动下转动时,定位部可防止轴承被转出工作通道外。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作通道和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推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工作通道10和20准备工位201
[0021]第一定位工位 202第一测量工位203
[0022]第二定位工位 204第二测量工位205
[0023]返工工位206第一定位装置I
[0024]定位部11光线传感器12
[0025]转盘2第一测量装置3
[0026]测量卡尺31内径测量探头32
[0027]伸缩气缸4推出机构5
[0028]推出爪51推出气缸52
[0029]推送板6卡槽61
[0030]二维移动台 7第一气缸71
[0031]第二气缸72滑座8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33]一种自动测量轴承内径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条互相平行的工作通道,其中一条为输送轴承外圈的工作通道10,另一条为输送轴承内圈的工作通道20。
[0034]该自动测量轴承内径的结构还包括用以输送各条工作通道上的轴承外圈(或轴承内圈)的推送装置,用以定位轴承外圈(或轴承内圈)螺丝孔的定位装置、用以测量定位后的轴承外圈(或轴承内圈)内径的测量装置及控制系统,工作通道、推送装置、定位装置和测量装置一一对应设置。
[0035]下面以输送轴承内圈的工作通道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I和第二定位装置,第一定位装置I和第二定位装置均包括可套设于轴承内圈内的定位部11、光线传感器12及转动装置,如图1-图3所示,定位部11的形状与轴承内圈的外形相配合,转动装置包括转盘2和驱动转盘2转动的驱动机构,光线传感器12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光线传感器12通过光线的明暗变化感应螺丝孔的存在,之后将感应到的光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驱动机构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第一测量装置3和第二测量装置均包括测量卡尺31及安装在测量卡尺31上的内径测量探头32,内径测量探头32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
[0036]以轴承内圈的输送方向为前,以与轴承内圈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后,以两条工作通道相对的方向为内,以两条工作通道相背离的方向为外,工作通道20上向前依次设有准备工位201、第一定位工位202、第一测量工位203、第二定位工位204、第二测量工位205及返工工位206,第一定位工位202、第一测量工位203、第二定位工位204和第二测量工位205均为可活动的圆形平台,第一定位工位202、第一测量工位203、第二定位工位204及第二测量工位205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其活塞杆可在竖直方向上下伸缩的伸缩气缸4,各个伸缩气缸4的活塞杆与工作通道20上的相应圆形平台的底部接触,且各个伸缩气缸4的动作同步进行。第一定位工位202和第二定位工位204的伸缩气缸4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可将转盘2和轴承内圈向上推顶,使得轴承内圈的螺丝孔的高度与光线传感器12的高度平齐,从而能够被光线传感器12检测到,第一测量工位203和第二测量工位205的伸缩气缸4的活塞杆向上伸长,使得测量卡尺31能够伸到轴承内圈的内部,从而进行轴承内圈的内径的测量。
[0037]第一定位装置I的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