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浇注体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35221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浇注体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纤维芯棒强度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脂浇注体夹具。
【背景技术】
[0002]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是高性能碳纤维制品,与常规的钢芯铝绞线相比,具有高耐温、载流量大、抗拉强度高、重量轻、弧垂小、节约杆塔费用及减少占地面积等一系列优点。因碳纤维复合芯棒表面光滑,在测试其抗拉强度时,很难被常规夹具握紧,而出现滑脱等现象。采用楔形夹、楔形座与钢锚的组合虽然试验精度更准确,但其造价更高,一组试验成本往往要在2000元以上。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试验效果好、成本低的树脂浇注体夹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树脂浇注体夹具包括对接设置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其结构要点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对接后中部形成通孔,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上部和下部对应设置有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通过上连接孔、下连接孔和螺栓连接;所述通孔为圆台状通孔;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圆台状通孔大底面侧相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孔。
[000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均采用长方体模具,长方体模具内侧沿长方体长度方向对应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直径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的条状凹槽,两条状凹槽对接形成所述圆台状通孔。
[0006]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均为六个,沿所述长方体模具的长度方向均布。
[0007]其次,本实用新型靠近所述圆台状通孔大底面端两个下连接孔之间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上对应设置有下横向通孔;靠近所述圆台状通孔小底面端两个上连接孔之间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上对应设置有上横向通孔。
[0008]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螺栓包括倒角、螺栓缺口、外螺纹、螺栓本体、螺母本体、内螺纹牙根、内螺纹牙顶、螺母缺口和内螺纹牙根圆弧缺口,螺栓本体外螺纹部分对称地开有两个螺栓缺口 ;所述螺母本体内螺纹牙顶部分对称地开有两个螺母缺口,内螺纹牙根部分对称地开有两个内螺纹牙根圆弧缺口。
[0009]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利用树脂的热固性将芯棒牢牢固定在模具中,使之在抗拉强度测试中不滑脱。
[0011]本实用新型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通过上连接孔、下连接孔和螺栓连接,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圆台状通孔大底面侧相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孔;连接使用方便。
[0012]本实用新型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对接后中部形成通孔,通孔为圆台状通孔;芯棒放置、树脂浇注方便。
[0013]本实用新型成本费用只有100元,模具是可拆卸的,能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碳纤维芯棒抗拉强度试验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树脂浇注体夹具剖面图示意图。
[0016]图2本实用新型树脂浇注体夹具组装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螺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螺母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I为纱布、2为下连接孔、3为上横向通孔、4为上连接孔、5为树脂、6为芯棒、7为下横向通孔、8为安装孔、9为安装板、10为第二模具、11为螺栓、12为第一模具、13为螺栓本体、14为外螺纹、15为螺栓缺口、16为倒角、17为内螺纹牙根圆弧缺口、18为螺母缺口、19为内螺纹牙顶、20为内螺纹牙根。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树脂浇注体夹具包括对接设置的第一模具12和第二模具10,第一模具12与第二模具10对接后中部形成通孔,第一模具12和第二模具10的上部和下部对应设置有上连接孔4和下连接孔2,第一模具12与第二模具10通过上连接孔4、下连接孔2和螺栓11连接;所述通孔为圆台状通孔;第一模具12和第二模具10圆台状通孔大底面侧相对设置有安装板9,安装板9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孔8。
[0021]所述第一模具12和第二模具10均采用长方体模具,长方体模具内侧沿长方体长度方向对应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直径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的条状凹槽,两条状凹槽对接形成所述圆台状通孔。
[0022]所述上连接孔4和下连接孔2均为六个,沿所述长方体模具的长度方向均布。
[0023]靠近所述圆台状通孔大底面端两个下连接孔2之间的第一模具12和第二模具10上对应设置有下横向通孔7 ;靠近所述圆台状通孔小底面端两个上连接孔4之间的第一模具12和第二模具10上对应设置有上横向通孔3。
[0024]所述螺栓11包括倒角16、螺栓缺口 15、外螺纹14、螺栓本体13、螺母本体、内螺纹牙根20、内螺纹牙顶19、螺母缺口 18和内螺纹牙根20圆弧缺口 17,螺栓本体13外螺纹14部分对称地开有两个螺栓缺口 15 ;所述螺母本体内螺纹牙顶19部分对称地开有两个螺母缺口 18,内螺纹牙根20部分对称地开有两个内螺纹牙根20圆弧缺口 17。开有两个螺栓缺口 15的外螺纹14部分可以直接套入内螺纹牙顶19部分两个螺母缺口 18和内螺纹牙根20部分两个内螺纹牙根20圆弧缺口 17构成的长孔内,螺栓本体13和螺母本体再相对旋转90度左右,使开有两个螺栓缺口 15的外螺纹14和螺母本体的内螺纹牙顶19部分旋紧,就可以快速旋紧螺栓11,又可以达到螺栓连接的效果。
[0025]本实用新型测试碳纤维芯棒强度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I)将第一套树脂浇注体夹具的第一模具12与第二模具10对接通过螺栓11固定。
[0027]2)将固定好的第一套树脂浇注体夹具放到烘箱中加热。
[0028]3)将芯棒6前端从第一套树脂浇注体夹具圆台状通孔大底面端穿入,从圆台状通孔小底面端穿出,芯棒6后端与圆台状通孔大底面端平齐,芯棒6在圆台状通孔内保持平直。
[0029]4)通过第一套树脂浇注体夹具的安装孔8和定位螺丝将第一套树脂5浇注体夹具与饶注支撑架固定。
[0030]5)从第一套树脂浇注体夹具的圆台状通孔大底面端向圆台状通孔内浇注树脂5。
[0031]6)树脂5固化后,将第一套树脂浇注体夹具圆台状通孔小底面端朝上放置。
[0032]7)将第二套树脂浇注体夹具的第一模具12与第二模具10对接通过螺栓11固定。
[0033]8)将固定好的第二套树脂浇注体夹具放到烘箱中加热。
[0034]9)将芯棒6前端从第二套树脂浇注体夹具圆台状通孔小底面端穿入,芯棒6前端与圆台状通孔大底面端平齐,芯棒6在圆台状通孔内保持平直。
[0035]10)通过第二套树脂浇注体夹具的安装孔8和定位螺丝将第二套树脂浇注体夹具与饶注支撑架固定。
[0036]11)从第二套树脂浇注体夹具的圆台状通孔大底面端向圆台状通孔内浇注树脂5。
[0037]12)树脂5固化后,将第一套树脂浇注体夹具和第二套树脂浇注体夹具作为芯棒6的两端进行芯棒抗拉强度试验。
[0038]所述步骤2)、步骤8)中烘箱的温度为130?180°C,加热的时间为1.5?3.5H ;所述步骤6)、步骤12)的固化时间为10?20min。
[0039]所述步骤3)、步骤9)在圆台状通孔小底面端侧壁与芯棒6之间填塞纱布I。纱布I堵住芯棒6与夹具间的缝隙;有效防止树脂5流出。
[0040]所述树脂5中混合有细沙,树脂5与细沙的重量比为1: 0.3?0.6 ;增加树脂5基体与夹具、芯棒6的摩擦力。
[0041]所述步骤3)、步骤9)用砂纸打磨芯棒6与树脂5浸渍部分后,再将芯棒6穿入圆台状通孔;增加摩擦,更好的防止在拉力试验中打滑,影响试验数据。
[0042]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树脂浇注体夹具,包括对接设置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对接后中部形成通孔,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上部和下部对应设置有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通过上连接孔、下连接孔和螺栓连接;所述通孔为圆台状通孔;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圆台状通孔大底面侧相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树脂浇注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均采用长方体模具,长方体模具内侧沿长方体长度方向对应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直径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的条状凹槽,两条状凹槽对接形成所述圆台状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树脂浇注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均为六个,沿所述长方体模具的长度方向均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树脂浇注体夹具,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圆台状通孔大底面端两个下连接孔之间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上对应设置有下横向通孔;靠近所述圆台状通孔小底面端两个上连接孔之间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上对应设置有上横向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树脂浇注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包括倒角、螺栓缺口、外螺纹、螺栓本体、螺母本体、内螺纹牙根、内螺纹牙顶、螺母缺口和内螺纹牙根圆弧缺口,螺栓本体外螺纹部分对称地开有两个螺栓缺口 ;所述螺母本体内螺纹牙顶部分对称地开有两个螺母缺口,内螺纹牙根部分对称地开有两个内螺纹牙根圆弧缺口。
【专利摘要】一种树脂浇注体夹具属于碳纤维芯棒强度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脂浇注体夹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试验效果好、成本低的树脂浇注体夹具。本实用新型树脂浇注体夹具包括对接设置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其结构要点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对接后中部形成通孔,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上部和下部对应设置有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通过上连接孔、下连接孔和螺栓连接;所述通孔为圆台状通孔;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圆台状通孔大底面侧相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孔。
【IPC分类】G01N3/04, G01N3/08
【公开号】CN204944937
【申请号】CN201520620890
【发明人】杨长龙, 任桂芳, 田超凯, 朱维新, 王志伟, 邵晓, 宋朝应, 于建涛
【申请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