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简易加载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39606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定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简易加载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定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简易加载装置,属于混凝土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是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构件共同工作的基础,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受力的前提,这种作用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能够实现应力传递,从而在钢筋与混凝土中建立起结构承载所必须的工作应力。目前缺乏统一的试验装置,钢筋与混凝土直接的拉拔试验,需要解决试件对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测定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简易加载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测定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简易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架、混凝土试块、PP管、钢筋、受拉钢板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所述的加载架由上部钢板、右侧钢板、左侧钢板和下部钢板组成;所述的混凝土试块置于上部钢板和下部钢板之间;混凝土试块的上部设置有PP管,PP管的一端与混凝土试块的上表面平齐,另一端置于混凝土试块内;钢筋的一端穿过PP管,另一端由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夹具夹持;所述下部钢板下方设置有受拉钢板,受拉钢板的一端与下部钢板焊接,另一端由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夹具夹持。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上部钢板中部设置条形槽。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下部钢板与受拉钢板之间焊接有加固钢板。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加载装置所需材料及仪器少,不仅适用于科研,而且适用于施工现场研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通过上部钢板的槽形设计,就能很好的解决试件对中问题。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的整体装置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的上部钢板正面投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0011]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测定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简易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架、混凝土试块5、PP管6、钢筋7、受拉钢板8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加载架由上部钢板1、右侧钢板2、左侧钢板3和下部钢板4组成;混凝土试块5置于上部钢板1和下部钢板4之间;混凝土试块5的上部设置有PP管6,PP管6的一端与混凝土试块5的上表面平齐,另一端置于混凝土试块5内;钢筋7的一端穿过PP管6,另一端由万能材料试验机9的夹具夹持;下部钢板4下方设置有受拉钢板8,受拉钢板8的一端与下部钢板4焊接,另一端由万能材料试验机9的夹具夹持。
[0012]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钢板1中部设置条形槽11。
[0013]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钢板4与受拉钢板8之间焊接有加固钢板10。
[001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测定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简易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架、混凝土试块、PP管、钢筋、受拉钢板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所述的加载架由上部钢板、右侧钢板、左侧钢板和下部钢板组成;所述的混凝土试块置于上部钢板和下部钢板之间;混凝土试块的上部设置有PP管,PP管的一端与混凝土试块的上表面平齐,另一端置于混凝土试块内;钢筋的一端穿过PP管,另一端由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夹具夹持;所述下部钢板下方设置有受拉钢板,受拉钢板的一端与下部钢板焊接,另一端由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夹具夹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简易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钢板中部设置条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简易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钢板与受拉钢板之间焊接有加固钢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定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简易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架、混凝土试块、PP管、钢筋、受拉钢板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加载架由上部钢板、右侧钢板、左侧钢板和下部钢板组成;混凝土试块置于上部钢板和下部钢板之间;混凝土试块的上部设置有PP管;钢筋的一端穿过PP管,另一端由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夹具夹持;下部钢板下方设置有受拉钢板,受拉钢板的一端与下部钢板焊接,另一端由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夹具夹持。本实用新型的加载装置所需材料及仪器少,不仅适用于科研,而且适用于施工现场研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通过上部钢板的槽形设计,就能很好的解决试件对中问题。
【IPC分类】G01N19/04
【公开号】CN205049467
【申请号】CN201520825973
【发明人】许兰兰, 袁娇娇, 火映霞, 侯新宇
【申请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