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8511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
【背景技术】
[0002]企业在现代生产过程中,粒料自动取样机大量的运用于物料传输流水线。但由于供料设备的供料角度多样,现有技术难以同时满足多种供料角度的供料设备。此外,在粒料传输的过程中,还经常遇到粉尘进入轴承的情况,这种现象会导致轴承损坏不能正常工作。还有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等行业中,欲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监督和质量控制,就必须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取样化验。而以上企业普遍采用人工瞬时取样,环境差、不具代表性、劳动强度高,而所获得的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对化验结果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从而不能有效地指导企业的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管可转动、防尘性能好的粒料自动取样机。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包括运行电机和轴套管,所述运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电机连接座,所述运行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所述连接座并与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内的联轴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连接传输轴,所述连接座与轴套管之间设有直通管,所述传输轴穿过直通管后伸入轴套管中,所述轴套管通过定位栓与所述传输轴连接,所述轴套管靠近直通管一端设有下料口,所述轴套管远离直通管一端设有进料口。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传输轴转动,在通过定位栓使轴套管与传输轴相对固定,即当传输轴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时,也带动着轴套管一起转动,这样进料口也会在轴套管的末端旋转,不论来料从哪个角度供应,均可进入进料口。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直通管内设有密封轴承,所述传输轴穿过所述密封轴承与所述联轴器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传输轴上设有防尘垫,所述防尘垫位于轴套管内靠近直通管的一端。
[0009]进一步,所述防尘垫环套在所述传输轴上并且和轴套管同步运转。
[0010]进一步,所述传输轴还设有用于防止防尘垫向进料口一侧滑动的限位凸起。
[0011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密封轴承,并在密封轴承远离所述联轴器一侧设有防尘垫片,都是为了避免粒料传输过程中,将粉尘带入轴承中,影响轴承的正常工作。防尘垫与所述轴套管同步运动,可以避免防尘垫的磨损,防尘垫磨损后会影响防尘垫的防尘效果。
[0012]进一步,所述传输轴在所述下料口在连接座内和直通管内的部分为实心轴,在进料口与下料口之间部分为方钢螺旋杆。
[0013]进一步,所述进料口的口径小于所述方钢螺旋杆的导程。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下料口的左侧为实心轴可以方便定位栓与传输轴连接。当有一些直径过大的粒料进入轴套管后,有可能会卡在方钢螺旋杆中间,也可能磨损设备,为了避免某些直径过大的粒料进入轴套管,将进料口的口径设置得不超过方钢螺旋杆的导程。
[0015]进一步,所述下料口处设有三通管,所述轴套管贯穿三通管的上部,所述三通管下部为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下料口对应。
[0016]进一步,所述三通管靠近直通管一侧设有第一法兰盘,远离直通管一侧设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通过螺栓与外管轴承端盖连接,所述外管轴承端盖相对地面固定。
[0017]进一步,所述外管轴承与外管轴承端盖之间设有外管轴承防尘垫。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三通管上部为水平设置的管道,下部为竖直设置的下料管,下料管设置在下料口正下方,便于收集粒料。三通管固定在外管轴承端盖上,外管轴承防尘垫用于防止轴套管转动过程中,灰尘进入外管轴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运行电机,2、连接座,3、联轴器,4、传输轴,5、直通管,6、轴套管,7、定位栓,8、密封轴承,9、防尘垫片,10、三通管,11、下料管,12、外管轴承,13、外管轴承端盖,14、外管轴承防尘垫,15、下料口,16、进料口,17、第一法兰,18、第二法兰,19、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3]如图1所示,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包括运行电机I和轴套管6,所述运行电机I的输出端设有电机连接座2,所述运行电机I的输出端伸入所述连接座2并与设置在所述连接座2内的联轴器3的一端连接,所述联轴器3的另一端连接传输轴4,所述连接座2与轴套管6之间设有直通管5,所述传输轴4穿过直通管5后伸入轴套管6中,所述轴套管6通过定位栓7与所述传输轴4连接,所述轴套管6靠近直通管5—端设有下料口 15,所述轴套管6远离直通管5—端设有进料口 16。
[0024]所述直通管5内设有密封轴承8,所述传输轴4穿过所述密封轴承8与所述联轴器3连接。
[0025]所述传输轴4上设有防尘垫9,所述防尘垫9位于轴套管6内靠近直通管5的一端。
[0026]所述防尘垫9环套在所述传输轴4上并且和轴套管6同步运转。
[0027]所述传输轴4还设有用于防止防尘垫9向进料口 16—侧滑动的限位凸起19。
[0028]所述传输轴4在所述下料口15在连接座2内和直通管5内的部分为实心轴,在进料口 16与下料口 15之间部分为方钢螺旋杆。
[0029]所述进料口16的口径小于所述方钢螺旋杆的导程。
[0030]所述下料口 15处设有三通管10,所述轴套管6贯穿三通管10的上部,所述三通管10下部为下料管11,所述下料管11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下料口 15对应。
[0031]所述三通管10靠近直通管5—侧设有第一法兰盘17,远离直通管5—侧设有第二法兰盘18,所述第一法兰盘17通过螺栓与外管轴承端盖13连接,所述外管轴承端盖13相对地面固定。
[0032]所述外管轴承12与外管轴承端盖13之间设有外管轴承防尘垫14。
[0033]工作过程:启动设备,运行电机开始转动,带动传输轴转动,传输轴通过定位栓带动轴套管与之一起转动,即轴套管末端的进料口也开始旋转,不论供料设备在那个角度供料,当轴套管的进料口朝向供料设备处时,即取得一部分物料,即每旋转一周就取一次物料,保证了取料的频率稳定。所取得的物料在传输轴的带动下运送至下料口,然后从下料管落下。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行电机(I)和轴套管(6),所述运行电机(I)的输出端设有电机连接座(2),所述运行电机(I)的输出端伸入所述连接座(2)并与设置在所述连接座(2)内的联轴器(3)的一端连接,所述联轴器(3)的另一端连接传输轴(4),所述连接座(2)与轴套管(6)之间设有直通管(5),所述传输轴(4)穿过直通管(5)后伸入轴套管(6)中,所述轴套管(6)通过定位栓(7)与所述传输轴(4)连接,所述轴套管(6)靠近直通管(5) —端设有下料口( 15),所述轴套管(6)远离直通管(5) —端设有进料口( 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管(5)内设有密封轴承(8),所述传输轴(4)穿过所述密封轴承(8)与所述联轴器(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轴(4)上设有防尘垫(9),所述防尘垫(9)位于轴套管(6)内靠近直通管(5)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垫(9)环套在所述传输轴(4)上并且和轴套管(6)同步运转。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轴(4)还设有用于防止防尘垫(9)向进料口(16)—侧滑动的限位凸起(1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轴(4)在所述下料口(15)在连接座(2)内和直通管(5)内的部分为实心轴,在进料口(16)与下料口(15)之间部分为方钢螺旋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6)的口径小于所述方钢螺旋杆的导程。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15)处设有三通管(10),所述轴套管(6)贯穿三通管(10)的上部,所述三通管(10)下部为下料管(II),所述下料管(11)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下料口(15)对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0)靠近直通管(5)—侧设有第一法兰盘(17),远离直通管(5)—侧设有第二法兰盘(18),所述第一法兰盘(17)通过螺栓与外管轴承端盖(13)连接,所述外管轴承端盖(13)相对地面固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轴承(12)与外管轴承端盖(13)之间设有外管轴承防尘垫(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粒料自动取样机,包括运行电机和轴套管,所述运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电机连接座,所述运行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所述连接座并与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内的联轴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连接传输轴,所述连接座与轴套管之间设有直通管,所述传输轴穿过直通管后伸入轴套管中,所述轴套管通过定位栓与所述传输轴连接,所述轴套管靠近直通管一端设有下料口,所述轴套管远离直通管一端设有进料口。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防尘性能好、取样角度多样的特点。
【IPC分类】G01N1/10
【公开号】CN205280421
【申请号】CN201521107333
【发明人】潘和平
【申请人】潘和平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