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1422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包括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及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分别连接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及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的抽真空支路、树脂混合物转运罐、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以及树脂混合物混合罐以及他们之间连接的管路系统,还包括控制台。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有效完成树脂混合物转运的真空转运工艺及水压式置换工艺工艺流程,对屏蔽转运装置的进行集成化设计提供有力的试验数据及参数验证。同时,展开树脂、沸石、活性炭混等密度不同的混合物在不同配比下的流动性试验,对固体粗颗粒混合物管道运输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可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专利说明】
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模式试验台架,尤其是一种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引进,关于其废物处理的“全厂共用、离堆模式、集中处理”的先进理念也一同被引入,通过采用单台机组核岛废物处理系统与多台机组共用的厂址废物处理设施(SRTF)相结合的模式,分类收集,分类处理,集中储存,分批处置各类放射性物质。屏蔽转运装置作为SRTF的一个关键设备,用于实现放射性射性固体废物场内运输,使得电厂正常运行期间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如废树脂、沸石以及活性炭)能够在SRTF进行集中处理。因此研究此类固体废物混合物的装载卸载试验及管道输送特性对提升三废处理工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已经累积的放射性废树脂屏蔽转运技术及转运工艺流程设计主要集中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与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请的专利技术(申请号20 1 5 100005 14.1,一种放射性废树脂屏蔽转运方法及其转运装置)、(申请号201510000615.9,一种树脂转运工艺的试验台架及其试验方法)。这两项专利分别阐述了放射性废树脂屏蔽转运装置及其水压式转运工艺及其试验研究。而在实际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中,放射性废树脂常常与活性炭及沸石等同时存在,这三种固体颗粒物密度不同,存在混合物流动性差的特质,转运的难度大于单一树脂运输,在此基础上需重新考虑物质流动性,固体颗粒运输的混合比。同时由于物性的特点、转运时间及成本等种种因素,需展开了对屏蔽转运装置真空转运工艺技术的试验研究。
[0004]因此急需一种既能满足原有水压式置换转运工艺,也能进行真空转运工艺、且能够输送固体混合物的多功能试验台架,以此对屏蔽转运装置进行集成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精简、控制简单、安全可靠、能够实现树脂混合物水压式置换及真空转运置换两种转运工艺的多功能试验台架。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7]—种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包括
[0008]用于模拟屏蔽转运装置的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及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
[0009]用于模拟真空转运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的抽真空支路;
[0010]用于模拟核岛/SRTF工位的树脂混合物转运罐、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以及树脂混合物混合罐;
[0011]用于模拟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树脂混合物转运罐、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以及树脂混合物混合罐彼此连接的管路系统;
[001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运行的控制台。
[0013]优选的,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中: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和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上均设置仪表组件、补气支路、观察窗;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和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内均设置喇叭口长斜管、带过滤器的长直管以及潜水搅拌机。
[0014]优选的,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中:所述潜水搅拌机固定在一 U型杆上,所述U型杆固定在所述长斜管、长直管的外壁上。
[0015]优选的,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中:所述抽真空支路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和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之间的气体管路、设置在所述气体管路上的第四球阀、第二十四球阀以及通过气体支管连接在所述第四球阀、第二十四球阀之间的真空栗。
[0016]优选的,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中:所述管路系统包括
[0017]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和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之间连接的树脂混合物真空输送模拟支路;
[0018]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和/或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与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连接的树脂混合物装载模拟管路、充水模拟管路、排气模拟管路以及树脂混合物卸载模拟管路;
[0019]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和/或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与所述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连接的除排水模拟管路;
[0020]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与所述树脂混合物混合罐连接的树脂混合物输送管路;
[0021]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及树脂混合物混合罐之间连通的输水管路。
[0022]优选的,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中:所述树脂混合物真空输送模拟支路包括一段介质输送测试管以及设置在所述介质输送测试管上的第一流量计及压差变送器。
[0023]优选的,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中:所述树脂混合物真空输送模拟支路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和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之间的第一长斜管和/或第一短直管、第一球阀和/或第二球阀、第一流量计、介质输送测试管、第一管道视镜、第十球阀和/或第九球阀、第二短直管和/或第二长斜管。
[0024]优选的,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中: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与树脂混合物转运罐连接的树脂混合物装载模拟管路包括从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到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之间依次设置的第十九球阀、树脂混合物转运栗、第二流量计、第十六球阀、第十五球阀、第三管道视镜、第二金属软管、第十二球阀、第一管道视镜、介质输送测试管、第一流量计、第一球阀和/或第二球阀、第一长斜管和/或第一短直管。
[0025]优选的,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中: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与树脂混合物转运罐连接的充水模拟管路包括从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到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之间依次设置的第二十球阀、树脂混合物转运栗、第二流量计、第二管道视镜、第一金属软管、第^ 球阀、第八球阀、第六球阀、第五球阀。
[0026]优选的,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中: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和树脂混合物转运罐连接的排气模拟管路包括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和树脂混合物转运罐之间依次设置的带过滤器的长直管、第五球阀、第六球阀、第八球阀、第十一球阀、第一金属软管、第二管道视镜、第十三球阀、第二十一球阀。
[0027]优选的,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中: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与树脂混合物转运罐连接的树脂混合物卸载模拟管路包括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和树脂混合物转运罐之间依次设置的第一长斜管、第一球阀、第一流量计、介质输送测试管、第一管道视镜、第十二球阀、第二金属软管、第三管道视镜、第十五球阀、第二十二球阀。
[0028]优选的,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中: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与所述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连接的除排水模拟管路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与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之间的带过滤器的长直管、第五球阀、除水栗、第七球阀、第十一球阀、第一金属软管、第二管道视镜、第十三球阀、第十七球阀。
[002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30]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有效完成树脂混合物转运的真空转运工艺及水压式置换工艺工艺流程,对屏蔽转运装置的进行集成化设计提供有力的试验数据及参数验证。同时,展开树脂、沸石、活性炭混等密度不同的混合物在不同配比下的流动性试验,对固体粗颗粒混合物管道运输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可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0031]通过在树脂混合物储罐上部管路上设置补气支路能够根据需要补充树脂混合物储罐内的气体,在一储罐为真空状态时,维持真空转运的另一罐内为大气压,保持压差以利于输送,同时其上设置的空气过滤器和止回阀可避免树脂混合物储罐内气体逸出。
[0032]通过对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内的长斜管、采用喇叭吸口等特殊设计,能更好的吸取树脂混合物储罐内的树脂混合物;通过对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内分别设置潜水搅拌机,可增加混合物的流动性和搅拌均匀性,有利于提高装卸载效率。
[0033]通过设置可替换管道材质的介质输送测试管,其上设置流量计和差压变送器,可用来实时监测转运时管道的阻力和流量等参数,同时方便研究混合物在不同材质管道内运输时阻力特性。
[0034]通过设置于第二树脂混合物罐内下部的浮球式液位计,可对罐内液位实时监测;设置控制台为PLC界面,可通过编程实时显示并调控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内的真空度,研究其在不同真空度下,混合物装载率及卸载残余率。
[0035]通过该套多功能试验台架的研制和试验,可对真空转运工艺和水压式置换工艺进行比较。转运时,树脂混合物之间需维持一定比例、混合物与水需维持一定比例(可不断试验得到树脂、沸石、活性炭混合物之间的极限比例和混合物与水的极限比例)。真空转运为负压抽吸以完成装卸载,其转运时间短,效率高;水压置换转运为正压输送,可通过对混合物储罐多次除水达到混合物的高装载率及低卸载率,花费时间较真空转运时间长,两者各有利弊。
[0036]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树脂混合物储罐内潜水搅拌机位置示意图;
[003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原理图;
[004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拟真空转运卸载过程流程图;
[004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拟水压置换转运工艺的树脂卸载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如附图1所示,包括
[0043]用于模拟屏蔽转运装置的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及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
[0044]用于模拟真空转运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1、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的抽真空支路;
[0045]用于模拟核岛/SRTF工位的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6以及树脂混合物混合罐7;
[0046]用于模拟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1、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树脂混合物转运罐
4、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6以及树脂混合物混合罐7彼此连接的管路系统;
[0047]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运行的控制台11,所述控制台11为PLC系统。
[0048]具体的,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上均设置仪表组件、补气支路、观察窗;所述仪表组件均连接到所述控制台11,同时显示所述仪表组件的输出信号;所述观察窗可方便试验人员实时观测转运时,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内的情况。
[0049]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上的仪表组件包括设置于其内且位于下部两侧的低液位计57和压力传感器67;设置于其内且位于上部两侧的高液位计59和树脂物位计58;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上的补气之路包括管路以及依次设置在管路上的空气过滤器62、第二十三球阀61和止回阀60,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上的观察窗13为一个。
[0050]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上的仪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其内且位于下部两侧的低液位计20和压力传感器69;设置于其内且位于上部两侧的高液位计18和树脂物位计19;以及设置于第二树脂混合物罐储9内下部的浮球式液位计70;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上的补气之路包括管路以及依次设置在管路上的空气过滤器25、第三球阀24和止回阀23;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上的观察窗10为2个,且一个位于前方一个位于后方。
[0051]进一步,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内均设置喇叭口长斜管、带过滤器的长直管以及潜水搅拌机,所述长斜管和长直管之间螺栓连接有U型杆14,所述U型杆14的侧杆分别位于所述长斜管的竖直段以及所述长直管的上半段;所述潜水搅拌机固定在一 U型杆14的底杆下方,所述潜水搅拌机16可以增加罐内混合物的混合均匀性,以利于输送。
[0052]如附图3所示,所述抽真空支路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之间的气体管路、设置在所述气体管路上的第四球阀27、第二十四球阀68以及通过气体支管连接在所述第四球阀27、第二十四68之间的真空栗8。
[0053]更进一步,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1、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6以及树脂混合物混合罐7彼此连接的管路系统包括:
[0054]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之间连接的树脂混合物真空输送模拟支路。
[0055]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或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与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之间连接的树脂混合物装载模拟管路、充水模拟管路、排气模拟管路以及树脂混合物卸载模拟管路。
[0056]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或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与所述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6之间连接的除排水模拟管路。
[0057]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与所述树脂混合物混合罐7之间连接树脂混合物输送管路。
[0058]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6及树脂混合物混合罐7之间连通输水管路。
[0059]以及所述冲排水罐6上连接的通大气管路,所述通大气管路上设置有第十八球阀51ο
[0060]具体的,所述树脂混合物真空输送模拟支路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和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之间的第一长斜管15和/或第一短直管71、第一球阀21和/或第二球阀22、第一流量计29、介质输送测试管30、第一管道视镜36、第十球阀39和/或第九球阀38、第二短直管63和/或第二长斜管64;所述介质输送测试管30可更换的设置在所述树脂混合物真空输送模拟支路中,并且其上还设置第一流量计29及压差变送器31。
[0061]通过设置可替换管道材质的介质输送测试管30以及其上设置的第一流量计29和差压变送器31,可用来实时监测转运时管道的阻力和流量等参数,同时,其材质可更换,方便研究混合物在不同材质管道内运输时阻力特性。
[0062]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与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连接的树脂混合物装载模拟管路包括从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到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之间依次设置的第十九球阀53、树脂混合物转运栗5、第二流量计48、第十六球阀47、第十五球阀46、第三管道视镜43、第二金属软管2、第十二球阀41、第十球阀39和/或第九球阀38;所述第二流量计48设置于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栗5上。
[0063]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与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连接的树脂混合物装载模拟管路包括从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到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之间依次设置的第十九球阀53、树脂混合物转运栗5、第二流量计48、第十六球阀47、第十五球阀46、第三管道视镜43、第二金属软管2、第十二球阀41、第一管道视镜36、介质输送测试管30、第一流量计29、第一球阀21和/或第二球阀22、第一长斜管15和/或第一短直管71。
[0064]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与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连接的充水模拟管路包括从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到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之间依次设置的第二十球阀54、树脂混合物转运栗5、第二流量计48、第二管道视镜42、第一金属软管3、第^^一球阀40、第八球阀35、第二十五球阀33和/或第二十六球阀66。
[0065]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与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连接的充水模拟管路包括从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到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之间依次设置的第二十球阀54、树脂混合物转运栗5、第二流量计48、第二管道视镜42、第一金属软管3、第^^一球阀40、第八球阀35、第六球阀32、第五球阀28、带过滤器的长直管17。
[0066]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连接的排气模拟管路包括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之间依次设置的带过滤器的长直管、第二十六球阀66和/或第二十五球阀33、第八球阀35、第^^一球阀40、第一金属软管3、第二管道视镜42、第十三球阀44、第二 ^^一球阀55。
[0067]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和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连接的排气模拟管路包括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和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之间依次设置的带过滤器的长直管17、第五球阀28、第六球阀32、第八球阀35、第^^一球阀40、第一金属软管3、第二管道视镜42、第十三球阀44、第二 ^^一球阀55。
[0068]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与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连接的树脂混合物卸载模拟管路包括在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之间依次设置的第二长斜管64、第九球阀38、第十二球阀41、第二金属软管2、第三管道视镜43、第十五球阀46、第二十二球阀56。
[0069]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与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连接的树脂混合物卸载模拟管路包括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和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之间依次设置的第一长斜管15和/或第一短直管71、第一球阀21和/或第二球阀22、第一流量计29、介质输送测试管30、第一管道视镜36、第十二球阀41、第二金属软管2、第三管道视镜43、第十五球阀46、第二十二球阀56。
[0070]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与所述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6连接的除排水模拟管路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I与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6之间的带过滤器的长直管和/或短直管、第二十五球阀33和/或第二十六球阀66、第六球阀32、除水栗12、第七球阀34、第^^一球阀40、第一金属软管3、第二管道视镜42、第十三球阀44、第十七球阀50。
[0071]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与所述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6连接的除排水模拟管路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与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6之间的带过滤器的长直管17、第五球阀28、除水栗12、第七球阀34、第^^一球阀40、第一金属软管3、第二管道视镜42、第十三球阀44、第十七球阀50。
[0072]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与所述树脂混合物混合罐7连接的树脂混合物输送管路,包括从所述树脂混合物混合管7到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之间依次设置的球阀49、转运栗
5、第二流量计48、第十六球阀47、第二十二球阀56。
[0073]上述管路中的所述充水模拟管路、排气模拟管路、除排水模拟管路、输水管路的两端均设置有树脂过滤器,以防止在输水和输气的过程中夹带树脂混合物。
[0074]所述管路系统中的真空栗8、混合物转运栗5及除水栗12均与所述控制台11连接,所述控制台11控制所述真空栗8、混合物转运栗5、除水栗12的运转。
[0075]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试验台架模拟真空转运试验时,其真空转运过程主要在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1、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中进行,当外界的树脂混合物经所述第二金属软管2进入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或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内,达到一定装载量后,开始转运流程,其流程主要包括真空装载、真空卸载两大步骤,主要是通过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1、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上设置的补气支路根据需要补充两个树脂混合物储罐中的气体,在一个树脂混合物储罐为真空状态时,维持另一树脂混合物储罐内为大气压,保持压差以利于输送,同时其上设置的空气过滤器和止回阀可避免树脂混合物储罐内气体逸出。
[0076]本实施例中,以树脂混合物首先进入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中为例,当进行真空装载时,其包括如下步骤:
[0077]Sll,树脂混合物导入步骤:打开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与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连接的树脂混合物装载模拟管路上的球阀,启动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栗5,将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中的树脂混合物导入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中。
[0078]S12,抽真空步骤:打开所述第四球阀27,启动真空栗8,使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达到指定真空度。
[0079]S13,树脂混合物装载步骤:启动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中的潜水搅拌机16搅匀树脂混合物;打开所述树脂混合物真空输送模拟支路上的球阀,在压差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中的树脂混合物抽吸至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中。
[0080]S14,停止步骤:当从所述第一管道视镜36中观察无树脂混合物转运时,此时,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内的树脂混合物96 %以上装载到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内,关闭所述树脂混合物真空输送模拟支路,停止抽吸,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和时间。
[0081 ]当进行真空卸载时,如图4所示,其包括如下步骤:
[0082]S21,抽真空步骤:打开所述第二十四球阀68,启动真空栗8,使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达到指定真空度;
[0083]S22,树脂混合物卸载步骤:启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中的潜水搅拌机16搅匀树脂混合物;打开所述树脂混合物真空输送模拟支路,将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中的树脂混合物抽吸至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中。
[0084]S23,停止步骤:当从第一管道视镜36中观察无树脂混合物转运时,关闭所述树脂混合物真空输送模拟支路,停止抽吸,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和时间。
[0085]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试验台架模拟水压置换转运试验时,其水压置换转运过程主要在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或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6内进行,包括树脂混合物的栗送装载、水压卸载等步骤。
[0086]当采用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进行水压置换转运试验时,其工作过程与申请号为201510000615.9,主题名称为“一种树脂转运工艺的试验台架及其试验方法”中所述的过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0087]当采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进行水压置换转运试验时,其工作的原理与采用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进行水压置换转运试验的原理相同,区别点在过程中所使用的管路不同。
[0088]当进行栗送装载时,打开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与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之间的树脂混合物装载模拟管路及排气模拟管路,启动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栗5,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中的树脂混合物依次经过所述第十九球阀53、树脂混合物转运栗5、第二流量计48、第十六球阀47、第十五球阀46、第三管道视镜43、第二金属软管2、第十二球阀41、第一管道视镜36、介质输送测试管30、第一流量计29、第一球阀21和/或第二球阀22、第一长斜管15和/或第一短直管71进入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中。
[0089]同时,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中的空气依次经过带过滤器的长直管17、第五球阀28、第六球阀32、第八球阀35、第^^一球阀40、第一金属软管3、第二管道视镜42、第十三球阀44、第二十一球阀55进入到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中,形成循环回路。
[0090]随着充填操作进行,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中的液位逐渐上升至高液位时,所述控制台11上的高液位计18的指示灯报警,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栗5停止工作,单次树脂装载步骤结束,关闭所有阀门,所述控制操作台11的开关回位,转入除水步骤。
[0091]进行除水后,再次进行栗送装载步骤,并与除水步骤交替进行,至所述控制台11上显示所述树脂物位计的报警信号为止,则树脂混合物装载完成。
[0092]当进行水压卸载时,如附图5所示,启动所述混合物转运栗5,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内的水经带树脂过滤器的第二十球阀54、混合物转运栗5、第十四球阀45、第二管道视镜42、第一金属软管3、第^^一球阀40第八球阀35、第六球阀32、第五球阀28进入装满树脂混合物的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内,形成絮态树脂混合物混合液。
[0093]由于水压作用,所述树脂混合物混合液由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压出,经所述长斜管15、球阀21、第一流量计29、介质输送测试管30、第一管道视镜36、第十二球阀41、第二金属软管2、第十五球阀46、第二十二球阀56;进入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内。
[0094]同时,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中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带过滤器的长直管17、第五球阀28、第六球阀32、第八球阀35、第^^一球阀40、第一金属软管3、第二管道视镜42、第十三球阀44、第二十一球阀55进入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中,整个过程形成循环回路。
[0095]当从所述第三管道视镜43观察不到有树脂混合物混合液流向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时,停止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栗5,关闭所有阀门,完成树脂混合物卸载步骤。
[009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变更,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模拟屏蔽转运装置的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及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 用于模拟真空转运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1)、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的抽真空支路; 用于模拟核岛/SRTF工位的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树脂混合物冲排水 罐(6 )以及树脂混合物混合罐(7 ); 用于模拟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 )、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 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 )、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6 )以及树脂混合物混合罐(7 )彼此连接的管路系统; 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运行的控制台(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上均设置仪表组件、补气支路、观察窗;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内均设置喇叭口的长斜管、带过滤器的长直管以及潜水搅拌机(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搅拌机(16)固定在一 U型杆(14)上,所述U型杆(14)固定在所述长斜管、长直管的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支路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之间的气体管路、设置在所述气体管路上的第四球阀(27)、第二十四球阀(68)以及通过气体支管连接在所述第四球阀(27)、第二十四球阀(68)之间的真空栗(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系统包括 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之间连接的树脂混合物真空输送模拟支路; 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或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与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连接的树脂混合物装载模拟管路、充水模拟管路、排气模拟管路以及树脂混合物卸载模拟管路; 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和/或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与所述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6)连接的除排水模拟管路; 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与所述树脂混合物混合罐(7)连接的树脂混合物输送管路; 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6)及树脂混合物混合罐(7)之间连通的输水管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混合物真空输送模拟支路包括一段介质输送测试管(30)以及设置在所述介质输送测试管(30)上的第一流量计(29)及压差变送器(3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混合物真空输送模拟支路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和第一树脂混合物储罐(I)之间的第一长斜管(15)和/或第一短直管(71)、第一球阀(21)和/或第二球阀(22)、第一流量计(29)、介质输送测试管(30)、第一管道视镜(36)、第十球阀(39)和/或第九球阀(38)、第二短直管(63)和/或第二长斜管(64)。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与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连接的树脂混合物装载模拟管路包括从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到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之间依次设置的第十九球阀(53)、树脂混合物转运栗(5)、第二流量计(48)、第十六球阀(47)、第十五球阀(46)、第三管道视镜(43)、第二金属软管(2)、第十二球阀(41)、第一管道视镜(36)、介质输送测试管(30)、第一流量计(29)、第一球阀(21)和/或第二球阀(22)、第一长斜管(15)和/或第一短直管(7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与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连接的充水模拟管路包括从所述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到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之间依次设置的第二十球阀(54)、树脂混合物转运栗(5)、第二流量计(48)、第二管道视镜(42)、第一金属软管(3)、第^^一球阀(40)、第八球阀(35),第六球阀(32 )、第五球阀(28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和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连接的排气模拟管路包括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和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之间依次设置的带过滤器的长直管(17)、第五球阀(28)、第六球阀(32)、第八球阀(35)、第^^一球阀(40)、第一金属软管(3)、第二管道视镜(42)、第十三球阀(44)、第二 ^^一球阀(55)。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与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连接的树脂混合物卸载模拟管路包括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和树脂混合物转运罐(4)之间依次设置的第一长斜管(15)、第一球阀(21)、第一流量计(29 )、介质输送测试管(30 )、第一管道视镜(36 )、第十二球阀(41)、第二金属软管(2)、第三管道视镜(43)、第十五球阀(46)、第二十二球阀(56)。12.根据权利要求5-11任一所述的多模式树脂混合物转运工艺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与所述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6)连接的除排水模拟管路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混合物储罐(9)与树脂混合物冲排水罐(6)之间的带过滤器的长直管(17)、第五球阀(28)、除水栗(12)、第七球阀(34)、第^^一球阀(40)、第一金属软管(3)、第二管道视镜(42)、第十三球阀(44)、第十七球阀(50)。
【文档编号】G01N33/44GK205484342SQ201620050403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9日
【发明人】耿兴平, 周焱, 孙广仁, 俞琳榕, 刘三军, 陈斌, 戴衍勇, 奚炜, 范耀芳, 陈雪琴, 辛秋霞
【申请人】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