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7737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包括外筒、内筒和卡板,所述内筒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且通过所述卡板固定,所述外筒设有隔层且外筒内设有封板,所述封板将外筒分隔成装配层和吸音阻波层,且在所述吸音阻波层填充有吸音阻波介质。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外筒相结合的改进方式,当矿井中噪音通过传波介质进入外筒的隔层及吸音阻波层时,噪音被初步降低,吸音阻波层内的吸音阻波介质会吸收掉大部分传入进来的噪音,剩余的少量噪音会具有反弹作用,此时,外筒上的隔层会阻止剩余少量噪音重新进入矿井内,进而最后的少量噪音最终还会被吸音阻波介质完全吸收,大大降低了矿井内噪音对检测鉴定的负面影响。
【专利说明】
一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探测煤矿井水文地质灾害的仪器,具体涉及一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矿井掘进或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经常因未知的地质构造、老窖积水、小窖破坏影响生产,严重时会造成瓦斯爆炸和透水等事故,针对矿井水文地质中隐蔽的灾害通常采用电法和浅层地震法进行探测鉴定;电法探测是以地质体中岩石的导电性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人工建立的地中电流或电场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来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地下电性异常体,以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类勘查方法,具有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反映地电、地质信息丰富等优点;浅层地震法是应用震波的透射、反射、频散原理,可以准备反演地质的断层、陷落柱、煤层厚度灯地质构造。
[0003]为了更好的将矿井水文地质灾害的情况检测出来,人们采用将电法和浅层地震法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提高检测的精准度。但是,由于矿井中经常出现岩石粉层的陷落导致噪音,噪音在深井中影响检测的精准度,矿井的深度比较深,人们在地面通常无法听见,进而忽略了噪音对检测精准度的影响,影响矿井的掘进速度和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该探测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有效降低矿井内噪音对检测鉴定的影响,提高矿井的掘进速度和安全系数。
[0005]—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包括外筒、内筒和卡板,所述内筒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且通过所述卡板固定,所述外筒设有隔层且外筒内设有封板,所述封板将外筒分隔成装配层和吸音阻波层,且在所述吸音阻波层填充有吸音阻波介质。
[0006]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筒内设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活动穿过所述封板且提升杆顶端伸入至内筒,所述提升杆顶端还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分别设有电法探圈、震法探圈及放大器,且所述放大器位于所述伸缩杆顶端设置。
[000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筒侧壁上设有电法接收电极和震法接收电极,且所述电法接收电极和震法接收电极是位于所述吸音阻波层外侧壁设置。
[0008]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筒上端部设置有一组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导向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上设有升降定位脚。
[000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筒侧壁上还设有卡合装置,所述卡合装置是设置在所述装配层和吸音阻波层分界处的外筒侧壁上。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采用内外筒相结合的改进方式,当矿井中噪音通过传波介质进入外筒的隔层及吸音阻波层时,噪音被初步降低,吸音阻波层内的吸音阻波介质会吸收掉大部分传入进来的噪音,剩余的少量噪音会具有反弹作用,此时,外筒上的隔层会阻止剩余少量噪音重新进入矿井内,进而最后的少量噪音最终还会被吸音阻波介质完全吸收,大大降低了矿井内噪音对检测鉴定的负面影响;提升杆配合伸缩杆的使用,方便电法探圈、震法探圈对矿井内不同深度的位置的水文地质进行全方位检测鉴定,放大器可以将检测的信号进行放大作用,配合电法接收电极和震法接收电极对信号的接收处理,进一步提高检测鉴定的精准度;定位装置上设置的升降定位脚和卡合装置均便于探测装置位置的固定,提高使用的便捷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0014]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包括外筒10、内筒20和卡板30,内筒20—部分设置在外筒10的内部且通过卡板30固定,外筒10设有隔层13且外筒10内设有封板40,封板40将外筒10分隔成装配层12和吸音阻波层11,且吸音阻波层11填充有吸音阻波介质111;采用内外筒相结合的改进方式,当矿井中噪音通过传波介质进入外筒10的隔层13及吸音阻波层11时,噪音被初步降低,吸音阻波层11内的吸音阻波介质111会吸收掉大部分传入进来的噪音,剩余的少量噪音会具有反弹作用,此时,外筒10上的隔层13会阻止剩余少量噪音重新进入矿井内,进而最后的少量噪音最终还会被吸音阻波介质111完全吸收,大大降低了矿井内噪音对检测鉴定的负面影响。
[0015]外筒10内还设有提升杆50,提升杆50活动穿过封板40且提升杆50顶端伸入至内筒20,提升杆50顶端还设有伸缩杆51,伸缩杆51上分别设有电法探圈53、震法探圈52及放大器54,且放大器54位于伸缩杆51顶端设置;外筒10侧壁上设有电法接收电极61和震法接收电极60,且电法接收电极61和震法接收电极60是位于吸音阻波层11外侧壁设置。提升杆50配合伸缩杆51的使用,方便电法探圈53、震法探圈52对矿井内不同深度的位置的水文地质进行全方位检测鉴定,放大器54可以将检测的信号进行放大作用,配合电法接收电极61和震法接收电极60对信号的接收处理,进一步提高检测鉴定的精准度。
[0016]内筒20上端部设置有一组横杆70,横杆70上设有导向装置71和定位装置72,定位装置72上设有升降定位脚73;外筒10侧壁上还设有卡合装置80,卡合装置80是设置在装配层12和吸音阻波层11分界处的外筒10侧壁上。横杆70上的定位装置71、导向装置71及升降定位脚73和卡合装置80均便于探测装置位置的固定,提高使用的便捷度。
[0017]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内外筒相结合的改进方式,当矿井中噪音通过传波介质进入外筒10的隔层13及吸音阻波层11时,噪音被初步降低,吸音阻波层11内的吸音阻波介质111会吸收掉大部分传入进来的噪音,剩余的少量噪音会具有反弹作用,此时,外筒10上的隔层13会阻止剩余少量噪音重新进入矿井内,进而最后的少量噪音最终还会被吸音阻波介质111完全吸收,大大降低了矿井内噪音对检测鉴定的负面影响。提升杆50配合伸缩杆51的使用,方便电法探圈53、震法探圈52对矿井内不同深度的位置的水文地质进行全方位检测鉴定,放大器54可以将检测的信号进行放大作用,配合电法接收电极61和震法接收电极60对信号的接收处理,进一步提高检测鉴定的精准度。
[0018]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0)、内筒(20)和卡板(30),所述内筒(20)—部分设置在所述外筒(1)的内部且通过所述卡板(30)固定,所述外筒(10)设有隔层(13)且外筒(10)内设有封板(40),所述封板(40)将外筒(10)分隔成装配层(12)和吸音阻波层(11),且所述吸音阻波层(11)填充有吸音阻波介质(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0)内还设有提升杆(50),所述提升杆(50)活动穿过所述封板(40)且提升杆(50)顶端伸入至内筒(20),所述提升杆(50)顶端还设有伸缩杆(51),所述伸缩杆(51)上分别设有电法探圈(53)、震法探圈(52)及放大器(54),且所述放大器(54)位于所述伸缩杆(51)顶端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0)侧壁上设有电法接收电极(61)和震法接收电极(60),且所述电法接收电极(61)和震法接收电极(60)是位于所述吸音阻波层(11)外侧壁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0)上端部设置有一组横杆(70),所述横杆(70)上设有导向装置(71)和定位装置(72),所述定位装置(72)上设有升降定位脚(7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0)侧壁上还设有卡合装置(80),所述卡合装置(80)是设置在所述装配层(12)和吸音阻波层(11)分界处的外筒(10)侧壁上。
【文档编号】G01V3/28GK205562833SQ201620224040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
【发明人】许继影
【申请人】宿州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