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甲醛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20444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化学甲醛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包括外壳、第一催化层、电解质膜、第二催化层、储液膜、阳极、阴极、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储液膜、第二催化层、电解质膜和第一催化层于外壳的内腔自下而上依次紧密排列,再通过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夹紧储液膜、第二催化层、电解质膜和第一催化层;同时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构成的密封结构封闭阳极和阴极分别与外壳之间间隙。这保证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专利说明】
一种电化学甲醛传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电化学甲醛传感器。【背景技术】
[0002]电化学甲醛传感器一般为检测空气中甲醛含量的元器件。其通过电化学原理,把甲醛浓度转化为电流信号。目前的甲醛传感器检测甲醛时发生如下的电化学反应:
[0003]阳极(工作电极):HCHO+H2〇—C〇2+4H++4e—;[〇〇〇4]阴极(对电极):〇2+4H++4e——2H2〇;[〇〇〇5] 整个反应方程式为:HCHO+O2—CO2+H2O。
[0006]目前的电化学甲醛传感器虽可实现检测到空气中甲醛含量,但其检测时电化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不稳定,这造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高。【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检测结果准确性高的电化学甲醛传感器。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包括外壳、第一催化层、电解质膜、第二催化层、储液膜、阳极、阴极、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 所述外壳设有内腔,所述外壳的顶板设有与内腔相通的进气口;所述储液膜、第二催化层、 电解质膜和第一催化层于内腔自下而上依次紧密排列;所述阳极自外壳的上端插入内腔, 且所述阳极与第一催化层的上面连接;所述阴极自外壳的下端插入内腔,且所述阴极与第二催化层的下面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安装于内腔的上端,且插入内腔的阳极部分的两端被套于第一密封环内;所述第二密封环安装于内腔的下端,且插入内腔的阴极部分的两端被套于第二密封环内,且所述储液膜、第二催化层、电解质膜和第一催化层均位于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内侧设有压紧部,所述压紧部的下面贴紧第一催化层的上面;所述第一密封环的下端与电解质膜的上面相贴紧;所述第一催化层位于第一密封环内。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环与压紧部一体成形。[〇〇11]优选的,所述第二催化层和储液膜均位于第二密封环内,所述第二密封环的下端设垫片部,此垫片部与第二密封环的下端开口密封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环与垫片部一体成形。
[0013]优选的,所述的电化学甲醛传感器还包括第三密封环和第四密封环,所述第三密封环套接于阳极,且所述第三密封环的端面与外壳的外侧相贴紧;所述第四密封环套接于阴极,且所述第四密封环的端面与外壳的外侧相贴紧。
[0014]优选的,所述阳极和阴极的材料均为铂金。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第三密封环和第四密封环的材料均为热熔胶。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催化层与外壳的上内壁之间具有扩散区,此扩散区设有透气膜。
[0017]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0018]1、本电化学甲醛传感器通过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夹紧第一催化层、电解质膜、第二催化层和储液膜,这保证第一催化层、电解质膜、第二催化层和储液膜依次紧密性, 即提高了层叠结构的稳定,故两电极(阳极和阴极)与相应的材料接触时稳定性高,保证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19]2、本电化学甲醛传感器主要由外壳、第一催化层、电解质膜、第二催化层、储液膜、 阳极、阴极、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构成,其利用第一密封环封闭阳极与外壳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环封闭阴极与外壳之间的间隙,这良好的密封结构可保证外壳内化学反应的稳定性,从而可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化学甲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如图1所示,本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包括外壳1、第一催化层2、电解质膜3、第二催化层4、储液膜5、阳极6、阴极7、第一密封环8和第二密封环9;所述外壳1设有内腔,所述外壳1 的顶板设有与内腔相通的进气口 10;所述储液膜5、第二催化层4、电解质膜3和第一催化层2 于内腔自下而上依次紧密排列;所述阳极6自外壳1的上端插入内腔,且所述阳极6与第一催化层2的上面连接;所述阴极7自外壳1的下端插入内腔,且所述阴极7与第二催化层4的下面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8安装于内腔的上端,且插入内腔的阳极6部分的两端被套于第一密封环8内;所述第二密封环9安装于内腔的下端,且插入内腔的阴极7部分的两端被套于第二密封环9内,且所述储液膜5、第二催化层4、电解质膜3和第一催化层2均位于第一密封环8和第二密封环9之间。具体的,这利用第一密封环8和第二密封环9压紧第一催化层2、电解质膜 3、第二催化层4和储液膜5,从而保证了两电极(阳极和阴极)与相应材料接触的稳定性,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且第一密封环8和第二密封环9构成的密封结构封闭了两电极(阳极和阴极)与外壳1之间的间隙,以使本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以进一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第一密封环8和第二密封环9均通过热压工艺或热注射工艺制成,这实现更好的密封结构,同时也保证外壳1内各部分接触的稳定,以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〇〇23]所述第一密封环8的内侧设有压紧部11,所述压紧部11的下面贴紧第一催化层2的上面;所述第一密封环8的下端与电解质膜3的上面相贴紧;所述第一催化层2位于第一密封环8内。所述第一密封环8与压紧部11 一体成形。压紧部11保证了压紧的效果,同时一体式设置方便加工,同时也保证密封效果。
[0024]所述第二催化层4和储液膜5均位于第二密封环9内,所述第二密封环9的下端设垫片部12,此垫片部12与第二密封环9的下端开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环9与垫片部12—体成形。此结构方便加工,且密封效果好。
[0025]所述的电化学甲醛传感器还包括第三密封环13和第四密封环14,所述第三密封环 13套接于阳极6,且所述第三密封环13的端面与外壳1的外侧相贴紧;所述第四密封环14套接于阴极7,且所述第四密封环14的端面与外壳1的外侧相贴紧。这结构可进一步保证本电化学甲醛传感器的密封效果,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26]所述阳极6和阴极7的材料均为铂金。铂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这保证了本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可靠性。[〇〇27] 所述第一密封环8、第二密封环9、第三密封环13和第四密封环14的材料均为热熔胶。热熔胶可非常方便进行热压工艺或热注射工艺,方便第一密封环8、第二密封环9、第三密封环13和第四密封环14的制造。
[0028]所述第一催化层2与外壳1的上内壁之间具有扩散区15,此扩散区15设有透气膜。 透气膜具有疏导作用,提高气体扩散的均匀性。
[0029]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 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第一催化层、电解质膜、第二催化 层、储液膜、阳极、阴极、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所述外壳设有内腔,所述外壳的顶板设 有与内腔相通的进气口;所述储液膜、第二催化层、电解质膜和第一催化层于内腔自下而上 依次紧密排列;所述阳极自外壳的上端插入内腔,且所述阳极与第一催化层的上面连接;所 述阴极自外壳的下端插入内腔,且所述阴极与第二催化层的下面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安 装于内腔的上端,且插入内腔的阳极部分的两端被套于第一密封环内;所述第二密封环安 装于内腔的下端,且插入内腔的阴极部分的两端被套于第二密封环内,且所述储液膜、第二 催化层、电解质膜和第一催化层均位于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内侧设有 压紧部,所述压紧部的下面贴紧第一催化层的上面;所述第一密封环的下端与电解质膜的 上面相贴紧;所述第一催化层位于第一密封环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与压紧部一 体成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催化层和储液膜均 位于第二密封环内,所述第二密封环的下端设垫片部,此垫片部与第二密封环的下端开口 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环与垫片部一 体成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密封环和第四密 封环,所述第三密封环套接于阳极,且所述第三密封环的端面与外壳的外侧相贴紧;所述第 四密封环套接于阴极,且所述第四密封环的端面与外壳的外侧相贴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和阴极的材料均为铂金。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 环、第三密封环和第四密封环的材料均为热熔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层与外壳的上 内壁之间具有扩散区,此扩散区设有透气膜。
【文档编号】G01N27/26GK205607916SQ201620241579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5日
【发明人】袁定胜, 杨新胜
【申请人】广东南海普锐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