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53850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包括:沿凹槽长度方向伸入凹槽水平设置的螺杆,与螺杆连接的第一滑动部以及第二滑动部,第一滑动部上部与第一圆锥体可转动连接,第二滑动部上部与第二圆锥体可转动连接;第一滑动部底部的第一螺孔与螺杆连接,第二滑动部底部的第二螺孔与螺杆连接,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一圆锥体的中轴线与第二圆锥体的中轴线重叠且与凹槽平行;L形笔架的水平连接端垂直连接支撑架,L形笔架的垂直连接端垂直连接与凹槽平行的支撑杆,支撑杆垂直连接有第一笔筒套件以及第二笔筒套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便携、可批量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专利说明】
一种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划线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
【背景技术】
[0002]纵向回缩率是塑料管材产品性能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塑料管材产品在热影响下管材沿纵向塑性变化的稳定性能。它的测定对提高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气温的变化、日照以及其它热源影响的承受能力,以及提高产品的使用年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0003]GB/T 6671-2001中对纵向回缩率的方法做出了要求,其中,在测试样品纵向回缩率时,明确要求在管体上精确的划出间距相等的两条圆周标线,目前在实验室测试时,通常是人工画出两条圆周标线,但人工画法往往不能够在管体上精确的划出间距相等的两条圆周标线,从而使测得的结果往往无法不够精确,进而影响了检测的准确度。在目前的市场中,一些大型的、结构复杂的工程用划线器,无法应用在实验室,而且价格较高,同时移动、安装也不方便,无法在各种环境、各种地方随时随地的使用,使工作人员的额外工作量增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0004]因此,目前需要一种更为方便的、造价低廉的能够用于实验室的划线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包括一支撑架I,设置在所述支撑架I上的凹槽2,沿所述凹槽2长度方向伸入所述凹槽2水平设置的螺杆3,沿铅垂方向固定在所述螺杆3上且贴合于凹槽2间隔设置的第一滑动部41以及第二滑动部42,所述第一滑动部41上部与所述第一圆锥体5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42上部与所述第二圆锥体52可转动连接,其中,
[0006]所述第一滑动部41底部的第一螺孔与所述螺杆3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42底部的第二螺孔与所述螺杆3连接,且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圆锥体51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圆锥体52的中轴线重叠且与所述凹槽2平行,其中,
[0007]L形笔架6具有水平连接端61和垂直连接端62,所述水平连接端61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架I,所述垂直连接端62垂直连接与所述凹槽2平行的支撑杆7,沿所述支撑杆7长度方向的两侧垂直设置有第一笔筒套件81以及第二笔筒套件82。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部41上部与所述第一圆锥体51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42上部与所述第二圆锥体52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
[0009]优选地,还包括一转盘9,所述转盘9连接所述螺杆3伸出所述凹槽2的端部,所述转盘9转动时带动所述螺杆3转动。
[0010]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卡合部83,一个所述卡合部83同时穿过并连接所述支撑杆7的外壁和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的外壁并伸入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一个所述卡合部83同时穿过并连接所述支撑杆7的外壁和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的外壁并伸入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
[0011]优选地,一个所述卡合部83穿过并连接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端部的外壁伸入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一个所述卡合部83穿过并连接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端部的外壁伸入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
[0012]优选地,所述支撑杆7与所述垂直连接端62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杆7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与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之间的中心轴线距离为10mm0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圆锥体51与所述第二圆锥体52相对于所述水平连接端61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与第二笔筒套件82相对于垂直连接端62对称设置。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凹槽中的螺杆,实现了螺杆上第一圆锥体以及第二圆锥体的同步相对滑动,并通过设置在支撑杆上的第一笔筒件以及第二笔筒件,实现了在管体上的固定间距的划线工作,所述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便携、可批量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卡合部同时穿过并连接支撑杆的外壁和第一笔筒套件的外壁并伸入第一笔筒套件的示意图;以及
[0019]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卡合部穿过第一笔筒套件的外壁并伸入第一笔筒套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好的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清晰地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在较小的空间内使用的一种小型精确划出完美划线的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所述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主要用于国标GB/T6671-2001的测试,具有方便携带、精确度高、使用简单等一系列优点。
[0022]具体地,所述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包括一支撑架I,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架I设置在所述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的最底部,用于支撑固定所述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由四个固定支撑脚组成,所述支撑脚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的四个方向上,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I也可以为一个支撑台,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设置在后述中凹槽的下方,而在其他特殊的实施例中,所述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还可以不设置所述支撑架,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上的凹槽充当了支撑稳定的作用,但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0023]进一步地,所述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I上的凹槽2,所述凹槽2用于实现后述中的滑动部沿所述凹槽的轨道进行滑动,所述凹槽2的下方通过焊接、铆接、螺钉固定或者粘结等方式固定所述支撑架I。作为一种变化,所述支撑架I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实体的板状物,所述凹槽直接形成于支撑架I上,具体地,可以通过一体铸造的方式加工,在此不予赘述。
[0024]进一步地,沿所述凹槽2长度方向伸入所述凹槽2水平设置的螺杆3,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实际的应用中,所述支撑架I时水平放置的,相应地所述凹槽也是水平的,所述螺杆3伸入所述凹槽2,与所述凹槽2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螺杆3呈半伸入状态设置与凹槽2上,具体地,所述螺杆3—部分伸入所述凹槽2内,一部分未伸入所述凹槽2内,进一步地,在所述凹槽2的两端,优选地设置有高于所述凹槽2内表面的两个用于托住所述螺杆3伸入所述凹槽2的两端的托起部,切所述托起部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杆3穿过所述托起部的螺孔。具体地,所述托起部用于防止所述螺杆3在所述凹槽2内因为摩擦力而导致的滑动不畅,且所述托起部并未在所述图中反映出来,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托起部属于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此不予赘述。
[0025]优选地,所述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螺杆3上且贴合于凹槽2设置的第一滑动部41以及第二滑动部42,所述第一滑动部41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部42连接所述螺杆3且贴合在所述凹槽2上设置。具体地,所述螺杆旋转时带动所述第一滑动部41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部42沿所述凹槽2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凹槽优选地设置有两部分轨道,一部分轨道用于实现第一滑动部41的滑动,另一部分轨道用于实现第二滑动部42的滑动,且所述第一滑动部41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部42在一条直线上滑动。更为具体地,图1中示出的所述第一滑动部41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部42均呈L型,作为一种变化,所述第一滑动部41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部42也可以是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I上,这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部41上部与所述第一圆锥体5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42上部与所述第二圆锥体52可转动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滑动部41上部通过转轴(图中未示出)与所述第一圆锥体5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42上部也通过转轴与(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圆锥体52可转动连接。作为一种变化,所述第一滑动部41中设置有通孔,通孔中嵌入轴承,所述第一圆锥体51设置有连接端与所述轴承键连接,相应地,所述第二滑动部42与所述第二滑动部42也通过类似的方式连接。更为具体地,所述第一圆锥体51与第二圆锥体52用于顶接圆管状测试件,即圆管状测试件的两端分别顶住所述第一圆锥体51与第二圆锥体52,且圆管状测试件的两端能够与所述第一圆锥体51与第二圆锥体5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以保证圆管状测试件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性。
[00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部41底部的第一螺孔(图中未示出)与所述螺杆3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42通过底部的第二螺孔(图中未示出)与所述螺杆3连接,且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的螺纹方向相反。具体地,当所述螺杆3在所述第一螺孔中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滑动部41转动,当所述螺杆3在所述第二螺孔中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部42转动,且由于所述螺杆3同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41和第二滑动部42,因此所述第一滑动部41和第二滑动部42时同步相对运动的,即要么同步远离,要么同步拉近。
[00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锥体51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圆锥体52的中轴线重叠且与所述凹槽2平行,结合上述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第一滑动部41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部42在一条直线上滑动,所述第一圆锥体51以及所述第二圆锥体52的大小、形状相适应且与所述第一滑动部41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部42的固定点所成的平行线平行于水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锥体51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圆锥体52的中轴线重叠且与所述凹槽2平行。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圆管状测试件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所述第一圆锥体51与所述第二圆锥体52之间,且固定后的圆管状测试件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圆锥体51的中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圆锥体52的中轴线重叠,保证划线精度。
[0029]进一步地,所述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还包括一L形笔架6,所述L形笔架6具有水平连接端61和垂直连接端62,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水平连接端61是水平的,同时所述垂直连接端62沿铅垂方向与所述水平连接端61垂直。所述水平连接端61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架I,即所述水平连接端61在水平方向上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架I,所述垂直连接端62垂直连接与所述凹槽2平行的支撑杆7,即所述支撑杆7可以是水平穿过所述垂直连接端62。更为具体地,所述支撑杆7可以固定在所述垂直连接端62的上部或者顶部。
[0030]进一步地,沿所述支撑杆7长度方向左右两侧垂直设置有第一笔筒套件81以及第二笔筒套件82,即第一笔筒套件81以及第二笔筒套件82是平行的。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以及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用于放置铅笔、标记笔或者其他工作用笔。优选地,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以及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的大小、形状相适应,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以及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到所述支撑杆7中心位置的距离是相等的。
[0031]在实际的应用中,使用者手托住圆管状测试件将其放入第一滑动部41和第二滑动部42之间,此时转动螺杆3使第一滑动部41和第二滑动部42同步拉近,最终第一圆锥体51和第二圆锥体52同时抵住圆管状测试件的两端并紧密贴合。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以及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分别插入铅笔并固定,铅笔的鼻尖与圆管状测试件的表面接触,此时朝同一方向(例如同时沿顺时针或者同时沿逆时针)转动第一圆锥体51和第二圆锥体52,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的第一圆锥体51和第二圆锥体52带动圆管状测试件朝同一方向转动,铅笔的鼻尖被动的相对于圆管状测试件表面沿圆周方向运动,最终在圆管状测试件表面形成间隔相等的两条圆周标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划线器,在划线的过程中,铅笔本身是不动,而是通过圆管状测试件的转动被动的完成划线,同时圆管状测试件在铅垂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置保持稳定,这样画出的两条圆周标线的间隔是完全相等的。
[003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还包括一转盘9,所述转盘9连接所述螺杆3伸出所述凹槽2的端部,所述转盘9转动时带动所述螺杆3转动。如图2所述,所述转盘9通过焊接、铆接、螺钉固定或者粘结等方式固定于所述螺杆3端部,所述转盘9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手扶部或者设置有凹凸不平的外表面亦或者在转盘9上设置手柄。
[0033]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当操作人员拨动所述转盘9时,所述转盘9带动所述螺杆3转动,所述螺杆3带动所述第一滑动部41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部42的左右滑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圆锥体51以及所述第二圆锥体52的左右滑动。同样的,所述第一圆锥体51和第二圆锥体52上也可以设置类似的施力部件,这样操作起来更加省力。
[0034]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卡合部83,如图2所示,一个所述卡合部83同时穿过并连接所述支撑杆7的外壁和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的外壁并伸入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相应地,与图2类似的,一个所述卡合部83同时穿过并连接所述支撑杆7的外壁和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的外壁并伸入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更为优选地,如图3所示,一个所述卡合部83穿过并连接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端部的外壁伸入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相应地,与图3类似的,一个所述卡合部83穿过并连接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端部的外壁伸入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这样通过多个卡合部83在不同方向将铅笔固定在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和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中,防止铅笔晃动,增加划线的精确性。进一步,图3中的卡合部83优选地位于第一笔筒套件81的端部附近,这样更有利于铅笔的固定。
[0035]具体地,在图2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83设置在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与所述支撑杆7相连接处,所述卡合部83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在所述支撑杆7上的位置,当松开所述卡合部83,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可在所述支撑杆7上滑动,当扭紧所述卡合部83,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与所述支撑杆7保持相对固定。同时当铅笔伸入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中后,所述卡合部83伸入第一笔筒套件81的端部抵住铅笔,保持铅笔的稳定。相应地,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也通过类似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杆7固定,在此不予赘述。
[0036]更为具体地,在图3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83设置在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开口处附近,所述卡合部83用于将铅笔固定在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的容纳空间内,进一步地,在铅笔需要更换或者因长时间使用需要向前移动铅笔头时,优选地松开所述卡合部83,此时所述铅笔可在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内滑动,进一步地,当移动到预定位置后,扭紧所述卡合部83,所述卡合部83与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保持相对固定。相应地,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也通过类似的方式将铅笔固定,在此不予赘述。
[0037]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卡合部83也可以省去,这样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和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的尺寸需要与所述铅笔的尺寸相匹配,铅笔伸入后通过静摩擦力进行固定。结合现有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铅笔固定在第一笔筒套件81和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中,并保持铅笔的稳定,在此不予赘述。
[0038]优选地,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与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之间的中心轴线距离为100mm。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与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之间的距离往往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决定,可以是10mm,也可以为150mm或者90mm,只要保证通过所述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划出的两条圆周标线是相同的间距即可。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对国标GB/T 6671-2001的测试中,优选地需要得到两条相距10mm的管体圆周划线。
[0039]优选地,所述第一圆锥体51与所述第二圆锥体52相对于所述水平连接端61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与第二笔筒套件82相对于垂直连接端62对称设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当圆管状测试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圆锥体51以及所述第二圆锥体52之间后,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与第二笔筒套件82相对于圆管状测试件的中心是对称的,相应的,形成的两条圆周标线相对于圆管状测试件的中心也是对称的,在一些测试中,这样的两条圆周标线更加适用于纵向回缩率测试。
[0040]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7与所述垂直连接端62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杆7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当圆管状测试件固定后,通过所述支撑杆7的转动,带动第一笔筒套件81与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转动,以调节铅笔的笔尖到圆管状测试件表面的距离。具体地,当圆管状测试件安装前,首先转动支撑杆7使铅笔处于铅垂方向,然后将圆管状测试件用手托着放入第一圆锥体51和第二圆锥体52之间,避免了第一笔筒套件81与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对圆管状测试件的干扰,之后旋转螺杆3将第一圆锥体51和第二圆锥体52距离调近并且将圆管状测试件夹紧,然后再转动支撑杆7直到铅笔的笔尖接触到圆管状测试件的表面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如果不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则需要通过人工调节铅笔伸出第一笔筒套件81与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的距离,使笔尖接触到圆管状测试件的表面,同时固定圆管状测试件时,第一笔筒套件81与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会对圆管状测试件产生干扰。
[004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主权项】
1.一种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I),设置在所述支撑架(I)上的凹槽(2),沿所述凹槽(2)长度方向伸入所述凹槽(2)水平设置的螺杆(3),沿铅垂方向固定在所述螺杆(3)上且贴合于凹槽(2)间隔设置的第一滑动部(41)以及第二滑动部(42),所述第一滑动部(41)上部与第一圆锥体(5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42)上部与第二圆锥体(52)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部(41)底部的第一螺孔与所述螺杆(3)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42)底部的第二螺孔与所述螺杆(3)连接,且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圆锥体(51)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圆锥体(52)的中轴线重叠且与所述凹槽(2)平行; L形笔架(6)具有水平连接端(61)和垂直连接端(62),所述水平连接端(61)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架(I),所述垂直连接端(62)垂直连接与所述凹槽(2)平行的支撑杆(7),沿所述支撑杆(7)长度方向的两侧垂直设置有第一笔筒套件(81)以及第二笔筒套件(8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41)上部与所述第一圆锥体(51)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42)上部与所述第二圆锥体(52)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转盘(9),所述转盘(9)连接所述螺杆(3)伸出所述凹槽(2)的端部,所述转盘(9)转动时带动所述螺杆(3)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卡合部(83),一个所述卡合部(83)同时穿过并连接所述支撑杆(7)的外壁和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的外壁并伸入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一个所述卡合部(83)同时穿过并连接所述支撑杆(7)的外壁和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的外壁并伸入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卡合部(83)穿过并连接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端部的外壁伸入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一个所述卡合部(83)穿过并连接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端部的外壁伸入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与所述垂直连接端(62)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杆(7)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1至3和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与所述第二笔筒套件(82)之间的中心轴线距离为100m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体材料试验划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锥体(51)与所述第二圆锥体(52)相对于所述水平连接端(61)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笔筒套件(81)与第二笔筒套件(82)相对于垂直连接端(62)对称设置。
【文档编号】G01N17/00GK205643113SQ201620293037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1日
【发明人】孙鸽梅, 王勤, 孙步芹, 张学文, 李伟, 吴卫亮
【申请人】上海同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