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用自动滴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54005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用自动滴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用自动滴定装置,包括控制块,所述控制块内设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螺旋向下分布,连接通道的下口联通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形状呈半球形;所述第二凹槽的体积为连接通道体积的3倍;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联通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的下口密闭,第一圆孔内设有阻挡块,阻挡块与第一圆孔的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圆孔的孔壁上联通有四个第二圆孔,四个第二圆孔呈十字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实现自动滴定,解放了人力,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滴定速度稳定,每滴液体的体积相等,滴定效果好,增加了实验的准确性,提高了实验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实验用自动滴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用自动滴定装置,属于教学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搅拌是通过搅拌器发生某种循环,使得溶液中的气体、液体甚至悬浮的颗粒得以混合均匀。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通过强制对流、均匀混合的器件来实现,即搅拌器的内部构件。搅拌是有机制备实验中常用的一项操作,目的是能使反应物间充分混合避免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均匀局部过大,受热不均匀,导致副反应的发生或有机物分解。通过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受热均匀,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产率。
[0003]在化学、生物等实验中,经常需要用到搅拌操作,现有的搅拌方式通常是采用一根搅拌棒或者在搅拌棒上加若干个搅拌齿进行搅拌,其经常会有搅拌低效率区的出现,导致搅拌不均匀,并且由于气泡产生等原因,搅拌能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实验用自动滴定装置,具有可实现自动滴定,降低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滴定速度稳定,滴定的每滴液体体积相等,滴定效果好,增加了实验的准确性和提高了实验效果的优点。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种实验用自动滴定装置,包括控制块,所述控制块内设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螺旋向下分布,连接通道的下口联通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形状呈半球形;
[0007]所述第二凹槽的体积为连接通道体积的3倍;
[0008]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联通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的下口密闭,第一圆孔内设有阻挡块,阻挡块与第一圆孔的底部连接有弹簧;
[0009]所述第一圆孔的孔壁上联通有四个第二圆孔,四个第二圆孔呈十字对称分布;
[0010]所述第二圆孔的开口上端与第一圆孔的开口上端的距离等于连接通道的直径;
[0011]所述第一圆孔的孔径是第二圆孔孔径的1.5倍,第二圆孔的孔径是连接通道直径的3倍。
[0012]以下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0013]所述控制块的上方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形状呈半球形,第一凹槽的槽底与连接通道联通。
[0014]所述阻挡块为一体成型结构,阻挡块包括圆锥部和圆柱部,圆锥部的底面直径与圆柱部的直径相等。
[0015]所述圆柱部的高度等于第二圆孔的孔径。
[0016]当第二凹槽内无液体时,圆锥部的底面与第一圆孔的开口处平齐。
[0017]当第二凹槽内有液体且液体数量逐渐变多时,阻挡块由静止向下运动直到圆锥部的底面低于第二圆孔的开口上壁,第二凹槽内液体通过第一圆孔流入第二圆孔中。
[0018]本实用新型装置,还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为圆形管,管体靠近出口处设有控制块,控制块与管体的管壁密封,控制块与管体固定连接。
[0019]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实现自动滴定,解放了人力,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滴定速度稳定,每滴液体的体积相等,滴定效果好,增加了实验的准确性,提高了实验效果。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1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2是附图1的仰视图;
[0023]附图3是圆孔的结构不意图;
[0024]附图4是阻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管体,2-控制块,21-第一凹槽,22-连接通道,23-第二凹槽,24-第一圆孔,25-第二圆孔,3-阻挡块,31-圆锥部,32-圆柱部,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一种实验用自动滴定装置,包括管体1,管体I为圆形管,管体I靠近出□处设有控制块2,控制块2与管体I的管壁密封,控制块2与管体I固定连接。
[0028]控制块2的上方设有第一凹槽21,第一凹槽21的形状呈半球形,第一凹槽21的槽底联通有连接通道22,连接通道22螺旋向下分布,连接通道22的下口联通有第二凹槽23,第二凹槽23的形状呈半球形;
[0029]第二凹槽23的体积为连接通道22体积的3倍。
[0030]第二凹槽23的槽底联通有第一圆孔24,第一圆孔24的下口密闭,第一圆孔24内设有阻挡块3,阻挡块3与第一圆孔24的底部连接有弹簧4;
[0031]第一圆孔24的孔壁上联通有四个第二圆孔25,四个第二圆孔25呈十字对称分布;
[0032]第二圆孔25的开口上端与第一圆孔24的开口上端的距离等于连接通道22的直径;
[0033]第一圆孔24的孔径是第二圆孔25孔径的1.5倍,第二圆孔25的孔径是连接通道22直径的3倍。
[0034]阻挡块3为一体成型结构,阻挡块3包括圆锥部31和圆柱部32,圆锥部31的底面直径与圆柱部32的直径相等。
[0035]圆柱部32的高度等于第二圆孔25的孔径。
[0036]当第二凹槽23内无液体时,圆锥部31的底面与第一圆孔24的开口处平齐。
[0037]当第二凹槽23内有液体且液体数量逐渐变多时,阻挡块3由静止向下运动直到圆锥部31的底面低于第二圆孔25的开口上壁,第二凹槽23内液体通过第一圆孔24流入第二圆孔25中。
[0038]使用时,将液体倒入管体I中,液体I通过连接通道22进入到第二凹槽23中,当第二凹槽23内有液体且液体数量逐渐变多时,阻挡块3由静止向下运动直到圆锥部31的底面低于第二圆孔25的开口上壁,第二凹槽23内液体通过第一圆孔24流入第二圆孔25中,并通过第二圆孔25进入到管体I的出口滴出;此时第二凹槽23内液体流出,圆锥部31的底面与第一圆孔24的开口处平齐,使阻挡块3挡住第二圆孔25。
[0039]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实验用自动滴定装置,包括控制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块(2)内设有连接通道(22),连接通道(22 )螺旋向下分布,连接通道(22)的下口联通有第二凹槽(23 ),第二凹槽(23)的形状呈半球形; 所述第二凹槽(23)的体积为连接通道(22)体积的3倍; 所述第二凹槽(23)的槽底联通有第一圆孔(24),第一圆孔(24)的下口密闭,第一圆孔(24)内设有阻挡块(3),阻挡块(3)与第一圆孔(24)的底部连接有弹簧(4); 所述第一圆孔(24)的孔壁上联通有四个第二圆孔(25),四个第二圆孔(25)呈十字对称分布; 所述第二圆孔(25)的开口上端与第一圆孔(24)的开口上端的距离等于连接通道(22)的直径; 所述第一圆孔(24)的孔径是第二圆孔(25)孔径的1.5倍,第二圆孔(25)的孔径是连接通道(22)直径的3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用自动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块(2)的上方设有第一凹槽(21),第一凹槽(21)的形状呈半球形,第一凹槽(21)的槽底与连接通道(22)联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用自动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块(3)为一体成型结构,阻挡块(3)包括圆锥部(31)和圆柱部(32),圆锥部(31)的底面直径与圆柱部(32)的直径相等。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验用自动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部(32)的高度等于第二圆孔(25)的孔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用自动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二凹槽(23)内无液体时,圆锥部(31)的底面与第一圆孔(24)的开口处平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用自动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二凹槽(23)内有液体且液体数量逐渐变多时,阻挡块(3)由静止向下运动直到圆锥部(31)的底面低于第二圆孔(25)的开口上壁,第二凹槽(23)内液体通过第一圆孔(24)流入第二圆孔(25)中。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用自动滴定装置,还包括管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I)为圆形管,管体(I)靠近出口处设有控制块(2),控制块(2)与管体(I)的管壁密封,控制块(2)与管体(I)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G01N31/16GK205643273SQ201620488092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6日
【发明人】王昱淇
【申请人】王昱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