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的时、分飞返指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6263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表的时、分飞返指示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表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手表的时、分飞返指示 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普通机械手表的时、分指针通常是360°周转指针。随着钟 表技术的发展,为了增加手表表盘的动感,逐渐出现了扇形的时、分飞返指 针结构,既指针从起始位置开始旋转一定的角度后瞬间返回到起始位置的结 构。与传统的手表相比更具有艺术性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现有的时、分指针的飞返功能,是由游丝结构或凸轮结构来实现。但是 采用游丝结构,因为游丝的加工难度较大,会使生产成本大大增加,且在装 配过程中也有很大的难度;采用凸轮结构,因为时针和分针都要实现飞返, 所以常常需要两个凸轮来分别控制时针和分针,当分针指向60和时针指向 12的时候,为保证时针和分针同时瞬间返回到起始位置,这时就需要设计一 个保险机构来保证时针和分针能同时返回,增加了设计过程的难度,使结构 更加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
构简单,用一个凸轮即能控制时针和分针,当分针指向60和时针指向12的
时候,保证时针和分针能同时瞬间返回到起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表的时、分飞返指示机构,包括: 分轮部件、分介轮部件、飞返分凸轮组件、分定位轮、飞返分轮、时介轮部
3件、12时轮部件、上时轮部件和时定位轮;所述分轮部件由分轮、分轮片和 下分轮组成;所述飞返分凸轮组件由飞返分轮片和飞返分凸轮组成,且飞返 分轮片和飞返分凸轮通过位钉定位同轴压合为一体,所述飞返分轮片与分介 轮部件啮合;所述分定位轮与所述飞返分轮啮合;所述时轮部件由时轮片与 时过轮片组成,时轮片与时过轮片同轴压合成一体,所述时轮片与时介轮部 件啮合;所述上时轮部件由上时轮与时轮组成,所述时轮与时定位轮啮合; 所述上时轮与时过轮片啮合或脱啮。
所述分轮片和下分轮均采用摩擦配合固定在分轮上。
所述分定位轮上部一体形成有凸起,分定位轮与分飞返限位钉压合成一 体,所述时定位轮与时飞返限位钉压合成一体。
所述时过轮片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个齿,其中包括个全齿和个缺齿,缺 齿不参与传动;所述上时轮为扇形,保证有个完整齿形。
所述分介轮部件、飞返分凸轮组件、时介轮部件和时轮部件分别固定设 置在夹板上的宝石轴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一个凸轮同时控制时针和分针的飞 返,无需增加保险机构就能保证时针返回的时候分针也能同时返回;另外, 分轮和分轮片之间的连接采用摩擦配合,在倒拨针的时候,分针指向0以后 分轮片和分轮就会打滑,这样就可以保证齿轮不被损坏。该结构简单,加工 难度相对较低,通用性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时、分飞返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时、分飞返结构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时、分飞返结构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分轮部件 la:分轮 lb:分轮片
41C:下分轮 3a:飞返分轮片 5:飞返分轮
7a: 12时过轮片 8a:上时轮
2:分介轮部件 3b:飞返分凸轮 6:时介轮部件
7b: 12时轮片 8b:时轮
10:分飞返回位簧11:时飞返回位簧 13:时飞返限位钉
3:飞返分凸轮组件
4:分定位轮
7: 12时轮部件
8:上时轮部件
9:时定位轮
12:分飞返限位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l、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时、分飞返指示机构包括分轮
部件l、分介轮部件2、飞返分凸轮组件3、分定位轮4、飞返分轮5、时介 轮部件6、 12时轮部件7、上时轮部件8、时定位轮9、分飞返回位簧IO、时 飞返回位簧ll、分飞返限位钉12、时飞返限位钉13;所述分轮部件l由分 轮la、分轮片lb和下分轮lc组成,且分轮片lb采用摩擦配合固定在分轮 la上;所述分轮片lb与分介轮部件2啮合;所述飞返分凸轮组件3由飞返 分轮片3a和飞返分凸轮3b组成,且飞返分轮片3a和飞返分凸轮3b通过位 钉定位同轴压合成一体,所述飞返分轮片3a与分介轮2啮合;所述分定位轮 4与所述飞返分轮5啮合或脱啮,所述分定位轮4与分飞返限位钉12压合成 一体,所述分定位轮4上部一体形成有一形状和拨头相似的凸起部分;所述 12时轮部件7由12时轮片7b与12时过轮片7a组成,12时轮片7b与12时 过轮片7a同轴压合成一体,所述12时轮片7b与时介轮部件6啮合;所述 12时过轮片7a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16个齿,其中包括14个全齿和2个缺 齿,缺齿不参与传动;所述上时轮部件8由上时轮8a与时轮8b组成,所述 时轮8b与时定位轮9啮合;所述上时轮8a与12时轮片7b啮合,所述上时轮8a外形为扇型保证有25个完整齿形;所述时定位轮9与时飞返限位钉13 压合成一体。
现以显示机构设置在手表表盘的中心位置为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
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时、分飞返指示机构的分轮部件1沿顺 时针方向旋转,带动分介轮部件2逆时针方向旋转,分介轮部件2带动飞返 分轮片3a顺时针方向旋转,与飞返分轮片3a —起旋转的飞返分凸轮3b也顺 时针方向旋转。飞返分凸轮3b带动分定位轮4顺时针方向旋转,飞返分凸轮 3b顺时针旋转一周,分定位轮4顺时针旋转20。,分定位轮4带动飞返分轮 5逆时针方向旋转,分定位轮4顺时针旋转20°飞返分轮5逆时针旋转120 ° ;分飞返回位簧10作用在分飞返限位钉12上,当分定位轮4上的尖点从 飞返分凸轮3b的最高点跌落到最低点时,受分飞返回位簧10的作用分定位 轮4返回到起始位置;在分定位轮4跌落的过程中,分定位轮4上的突起(拨 头)拨动时介轮部件6的一个齿,使时介轮部件6顺时针转过一个齿;时介 轮部件6带动12时轮片7b逆时针旋转,12时过轮片7a与12时轮片7b — 起逆时针旋转;12时过轮片7a带动上时轮8a顺时针方向旋转,与上时轮8a 一起旋转的时轮8b也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轮8b带动时定位轮9逆时针方向 旋转;时飞返回位簧11作用在时定位轮9上的时飞返限位钉13上,当12 时过轮片7a旋转到缺齿部分与上时轮8a啮合时,即发生12时过轮片7a与 上时轮8a脱啮,这时受时飞返回位簧11的作用,带动时轮8b逆时针旋转 120° ,与时轮8b—起旋转的上时轮8a也逆时针旋转120。回到起始位置, 如此完成一个周期的工作过程。
因为时针和分针的飞返是由一个凸轮同时控制的,所以能够保证在分针 指向60时和时针指向12时,两个指针能同时返回起始位置;因为分轮片lb 与分轮la采用摩擦配合,当分针倒拨针到O时,分轮片lb与分轮la打滑,
6所以不会出现卡齿现象,避免了齿轮的损坏。
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方式,根据 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构思,也可以通过改变齿轮的齿数,增加介轮的数量来实 现本发明的目的,只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 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手表的时、分飞返指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轮部件(1)、分介轮部件(2)、飞返分凸轮组件(3)、分定位轮(4)、飞返分轮(5)、时介轮部件(6)、12时轮部件(7)、上时轮部件(8)和时定位轮(9);所述分轮部件(1)由分轮(1a)、分轮片(1b)和下分轮(1c)组成;所述飞返分凸轮组件(3)由飞返分轮片(3a)和飞返分凸轮(3b)组成,且飞返分轮片(3a)和飞返分凸轮(3b)通过位钉定位同轴压合为一体,所述飞返分轮片(3a)与分介轮部件(2)啮合;所述分定位轮(4)与所述飞返分轮(5)啮合;所述12时轮部件(7)由12时轮片(7b)与时过轮片(7a)组成,12时轮片(7b)与12时过轮片(7a)同轴压合成一体,所述12时轮片(7b)与时介轮部件(6)啮合;所述上时轮部件(8)由上时轮(8a)与时轮(8b)组成,所述时轮(8b)与时定位轮(9)啮合;所述上时轮(8a)与12时过轮片(7a)啮合或脱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的时、分飞返指示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轮片(lb)和下分轮(lc)均采用摩擦配合固定在分轮(la)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的时、分飞返指示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定位轮(4)上部一体形成有凸起,分定位轮(4)与分飞返限位钉(12) 压合成一体,所述时定位轮(9)与时飞返限位钉(13)压合成一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的时、分飞返指示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12时过轮片(7a)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16个齿,其中包括14个全齿和 2个缺齿,缺齿不参与传动;所述上时轮(8a)为扇形,保证有25个完整齿 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的时、分飞返指示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介轮部件(2)、飞返分凸轮组件(3)、时介轮部件(6)和12时轮 部件(7)分别固定设置在夹板上的宝石轴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表的时、分飞返指示机构,包括分轮部件、分介轮部件、飞返分凸轮组件、分定位轮、飞返分轮、时介轮部件、时轮部件、上时轮部件和时定位轮;飞返分凸轮组件中的分轮片和分凸轮通过位钉定位同轴压合为一体,飞返分轮片与分介轮部件啮合;分定位轮与飞返分轮啮合;时轮部件中的时轮片与时过轮片同轴压合成一体,时轮片与时介轮部件啮合;上时轮部件由上时轮与时轮组成,时轮与时定位轮啮合;上时轮与时过轮片啮合。有益效果由于一个凸轮同时控制时针和分针的飞返,无需增加保险机构就能保证时针和分针同时返回;另外,分轮和分轮片之间采用摩擦配合,在倒拨针时分针指向0后分轮片和分轮会打滑,保证齿轮不被损坏。
文档编号G04B19/00GK201278088SQ200820142210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6日
发明者满锐亮 申请人: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