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日轮结构体和具有该换日轮结构体的钟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567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换日轮结构体和具有该换日轮结构体的钟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日轮结构体和具有该换日轮结构体的钟表。
背景技术
已知有这样的技术使日轮旋转的换日轮每24小时旋转一圈,由此,在该换日轮 安装时刻显示针,使该换日轮还作为24小时时轮(以下,也称为“24小时轮”)发挥作用。例如,如图4的(a)和(b)所示,已知有这样的钟表101 关于随着小时轮110的 旋转而经由换日中间轮112旋转、并通过换日爪122使日轮130旋转的换日轮120,将24小 时时针126安装于该换日轮120的芯124,使换日轮120自身作为24小时时轮发挥作用。但是,与小时轮(时轮)110那样的通常的时刻显示轮不同,换日轮120位于从钟 表的中心部C离开的周缘部(外缘部),并且与通常的时刻显示轮110不同,通常不会想到 在换日轮120上安装像时针、分针、秒针那样的时刻显示指针,所以去除了轮系夹板那样的 夹板106的辅助而仅通过主板102支承该换日轮120的旋转中心轴或芯124,因此有可能 难以稳定地支承该旋转中心轴124。S卩,在换日轮120的换日芯124的情况下,该旋转中心 轴124难以被支承成相对于主板102的延伸面垂直,或者当轴向间隙或径向间隙由于制造 公差而增大时,该旋转中心轴124多少都会倾斜,从而还有可能产生24小时时针126相对 于表盘倾斜的指针波动。此外,在使日轮130薄型化的情况下,当换日轮120的旋转中心轴 124摆动时,还存在换日爪部122从日轮130的齿132脱离而造成日期进给不良的可能。另外,关于小时轮,为了减小该波动,提出有在其平板状齿轮部的主体部形成多个 弹簧部的方案(专利文献1或2)。然而,与配置于钟表周缘部的换日轮不同,该专利文献1 或2那样的小时轮本来就具有将支承单元配置于厚度方向的余地,通常能够在钟表的中心 部通过主板和夹板(经由分轮和秒轮)来稳定地支承。此外,在本来没有弹簧部的小时轮 等上追加弹簧部会使厚度增加,而增加的量则是与在该小时轮的平板状齿轮部的主体部追 加的弹簧部相当的量。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286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实愿昭53-174758号(日本实开昭55-94585号)的微缩胶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了产生日期进给不良 的可能的换日轮结构体以及具有该换日轮结构体的钟表。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换日轮结构体具有毂部,其在离开钟表中心部的部 位以能够自如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主板;换日臂部,其具有弯曲臂部和换日用卡合爪部,所述 弯曲臂部从所述毂部沿周向弯曲地延伸,所述换日用卡合爪部形成于所述弯曲臂部的末端 部,并与日轮的齿卡合;以及换日齿轮部,其具有与所述毂部一体的圆板状的板主体部以及 形成于该板主体部的外周的齿轮部分,其中,所述换日臂部在与主板对置的一侧的面上具 有朝向主板的对置面凸出的换日臂侧部凸起部,所述板主体部具有多个板簧状臂部,板簧状臂部在基端部与板主体部一体地连接,在该板簧状臂部的末端部具有朝向主板凸出的厚 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起部。在本发明的换日轮结构体中,由于“换日臂部在与主板对置的一侧的面上具有朝 向主板的对置面凸出的换日臂侧部凸起部,所述板主体部具有多个板簧状臂部,板簧状臂 部在基端部与板主体部一体地连接,在该板簧状臂部的末端部具有朝向主板凸出的厚度方 向位置矫正用凸起部”,所以圆板状的板主体部能够以相对于主板实际上平行地延伸的方 式被换日臂侧部凸起部和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凸起部支承。此处,由于换日臂部本来就具有 从毂部沿周向弯曲地延伸的弯曲臂部的形态,所以通过使换日轮结构体的板主体部具有多 个板簧状臂部,整体上具有至少三个臂状弹簧部。此外,由于在实际上为臂状弹簧部的形态的换日臂部中的、与主板对置的一侧的 面上,形成有朝向主板的对置面凸出的换日臂侧部凸起部,并且在多个板簧状臂部的末端 部形成有朝向主板凸出的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起部,所以其结果为在至少三个臂状弹簧 部分别具有朝向主板凸出的凸起部(换日臂侧部凸起部以及多个(至少两个)厚度方向位 置矫正用凸起部)。因此,在本发明的换日轮结构体中,将本来就有的换日臂部的臂状弹簧 弹性还活用于钟表的厚度方向,与其他的臂状弹簧部(板簧状臂部)协作,将换日轮结构体 的波动抑制为最低限度。即,关于换日轮结构体,由于其与沿钟表的外缘部或周缘部旋转的 日轮的齿部卡合,所以必然在离开钟表中心部(通常配置并以能够自如旋转的方式支承时 刻显示针的区域)的位置仅通过主板来支承旋转中心轴而不借助于如轮系夹板那样的夹 板部件,因此换日轮结构体容易变得不稳定,然而在本发明的换日轮结构体中,借助于换日 臂部的弹簧弹性以及至少两个其他臂状弹簧部(板簧状臂部)的弹簧弹性,能够在将波动 抑制为最低限度的状态下将换日轮结构体的板主体部稳定地支承成与主板的延伸面平行。在本发明的换日轮结构体中,典型的是,换日轮主体部具有两个所述板簧状臂部, 两个板簧状臂部的两个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起部位于距换日轮结构体的旋转中心相等 距离的位置。该情况下,由于两个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起部能够给予相同程度的支承,所以 容易在将波动抑制为最低限度的状态下将换日轮结构体的板主体部稳定地支承成与主板 的延伸面平行。在本发明的换日轮结构体中,典型的是,换日臂部的换日臂侧部凸起部以及两个 板簧状臂部的两个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起部位于距换日轮结构体的旋转中心相等距离 的位置,并且在周向实际上隔开相等间隔。该情况下,由于换日轮结构体的板状主体部相对于主板被在周向上实际上以相等 间隔配置的三个凸起部(换日臂侧部凸起部以及两个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起部)所支承 (以120度间隔被三点支承),所以能够在限定为平面的状态下被稳定地支承。换日臂部的弯曲臂部构成为能够在与换日轮结构体的旋转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 内弹性挠曲,以便通过换日用卡合爪部与日轮的齿卡合从而对该日轮施加旋转力,因此典 型的是换日臂部的弯曲臂部在钟表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长度或宽度)比板簧状臂部的 厚度要厚。然而,在通过三个凸起部(换日臂侧部凸起部以及两个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 起部)相对于主板进行三点支承的情况下,优选相对于主板弹性按压各凸起部的力实际上 相同。因此,典型的是,换日臂部的弯曲臂部的臂的长度和在与换日轮结构体的旋转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内的厚度(径向厚度)被适当地调整或设定,此外,板簧状臂部的臂的长度和 臂部在换日轮结构体的旋转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厚度被适当地调整或设定。典型的是,换日臂侧部凸起部形成于换日臂部的末端部的侧面。该情况下,能够通 过改变到换日臂部的弯曲臂部的末端部为止的臂的长度来改变与挠曲有关的弹力。此外, 换日臂侧部凸起部位于换日臂部的末端部(的侧面),由此还容易可靠地进行位于换日臂 部的末端部的换日用卡合爪部在钟表的厚度方向上的定位,即使日轮的齿很薄,换日用卡 合爪部也能够可靠地与该日轮的齿卡合或啮合从而进行换日。因此,还能够实现日轮的薄 型化和钟表的薄型化。在本发明的换日轮结构体中,典型的是,各板簧状臂部在周向朝与换日臂部相同 的方向延伸。该情况下,相对于旋转的阻力的变动被抑制成很低,从而容易稳定地进行支承。但 是,根据需要,也可以使臂状弹簧部在周向上朝与换日爪部相反的方向延伸。此外,在具有 多个臂状弹簧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一部分的臂状弹簧部在周向上朝与换日爪部相同的方 向延伸,而使其余的臂状弹簧部在周向上朝与换日爪部相反的方向延伸。在本发明的换日轮结构体中,典型的是,板簧状臂部朝与假想线正交的方向延伸, 该假想线是连结该板簧状臂部的末端部的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起部和换日轮结构体的 旋转中心的假想线。 该情况下,板簧状臂部对旋转的阻力被抑制为最低限度,从而容易稳定地进行支承。在本发明的换日轮结构体中,典型的是,所述换日臂部的换日臂侧部凸起部以及 板簧状臂部的所述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起部具有圆顶状的形状。该情况下,既便使将凸起部(换日臂侧部凸起部和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起部) 压靠于主板的弹力较大,也能够将从主板受到的旋转阻力(摩擦)抑制为最低限度。但是, 在旋转阻力(摩擦)不会过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另外,典型的是,换日轮结构 体的换日臂部、换日齿轮部、板簧状臂部由树脂制成,典型的是,换日轮结构体的换日臂部、 换日齿轮部、板簧状臂部由与主板硬度相同的材料构成或者使主板的材料稍硬。此外,该情 况下,由于换日臂侧部凸起部和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起部实际上分别以一个点与主板抵 接,所以容易定位。但是,根据需要,也可以使换日臂侧部凸起部和各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 凸起部通过具有一定程度的扩展的面、或者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与主板抵接。在本发明的换日轮结构体中,典型的是,所述毂部在离开钟表中心部的部位配合 安装于换日芯,该换日芯以能够自如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主板。该情况下,换日芯由金属形成,毂部可以与板状主体部等一起由树脂成型。在本发明的换日轮结构体中,典型的是,所述换日轮结构体具有安装于所述换日 芯的24小时时针。该情况下,换日轮自身作为24小时时轮发挥作用。在本发明的换日轮中,由于抑 制了波动,所以24小时时针倾斜因而与表盘或其他指针卡定的可能性很小。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钟表具有如上所述的换日轮结构体。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换日轮结构体的、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钟表的一部分的平面说明图(从表盘侧观察到的平面说明图)。图2是图1中的钟表的剖视说明图。图3是放大表示图1中的钟表的换日轮结构体的平面或背面说明图(从后盖侧 (主板侧)观察到的平面(背面)说明图)。图4是表示具有作为24小时时轮发挥功能的现有换日轮的现有钟表的一部分的 图,其中(a)是平面说明图,(b)是剖视说明图。标号说明1 换日轮结构体;2 钟表;4 树脂制换日轮主体;6 表盘;7 目轮压板;7a 开 口 ;7b (与主板对置的)表面;8 中心管;10 主板;11 开口(中央开口部);12 中央凹 部;13、14:凹部;14a:底壁表面(孔部的外周表面);15 凸起部;16 有底孔部(小凹部); 17 :支承体;17a 大径基部;17b 小径轴部;17c 凸缘状部;22 时轮(小时轮);22a 芯 (筒);22b 时针;22c 时齿轮;22d 小齿轮部;24 分轮;24a 芯(筒);24b 分针;24c 分 齿轮;26 秒轮;26a 芯;26b 秒针;30 换日中间轮;32 齿轮部;33 小齿轮部;40 金属 制轴部件;41 轴支承孔;42 大径毂状部(大径轴部);43 中径部(中径轴部);44 小径 轴部;45 凸缘状部;46 端部;47 24小时时针(24小时针);50 中央毂部;51 厚壁环状 部;52 孔部;53 大径孔部;54 阶梯面;55 —侧部;60 (板状的)换日齿轮部;61 板主 体部;61a:内周缘部;62:齿轮部分;63:圆弧状开口 ;70:换日爪部(换日臂部);71 圆弧 状开口 ;72:末端部;73:开口部;74:卡合部(换日用卡合爪部);75:凸起部(换日臂侧部 凸起部);77:弯曲臂部;80、8(^、8( :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板簧状臂部);81、81A、 81B —端部;82、82A、82B :U 字形的开口 ;83、83A、83B 末端部;84、84A、84B 凸起部(厚度 方向位置矫正凸起部);85、85A、85B 板簧主体部;90 日轮;91 齿;A、B、C 中心轴线;Al、 Bi、Cl 旋转方向;D 凹部的底壁表面与日轮压板的对置面之间的间隔;E 日轮主体的厚 度;H:弯曲臂部的厚度(宽度)(钟表的厚度方向)J 弯曲臂部的厚度(臂部的延伸面); K 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的厚度;Rl 中央部;R2 外缘部(周缘部);Z 钟表的厚度方 向;Δ 凸起部的凸出量( = D-E)。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关于具有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换日轮结构体1的、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 施例中的钟表2,其一部分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中央部或中央区域Rl具有能够绕中心轴线 C旋转的时轮22、分轮24以及秒轮26,在周缘或外缘部、即周缘或外缘区域R2具有能够绕 中心轴线C旋转的日轮90。作为钟表1的支承基板的主板10在中央部具有开口 11,并且在表盘侧表面具有中 央凹部12和其它的凹部13、14等。时轮22、分轮24以及秒轮26在主板10的基础上被如轮系夹板那样的夹板(未图 示)直接或间接地支承。时轮(小时轮)22的芯或筒22a上安装有时针22b,在分轮24的 芯或筒24a上安装有分针24b,在秒轮26的芯或筒26a上安装有秒针26b。标号6为表盘, 标号7为日轮压板,标号8为中心管。秒轮26通过小齿轮或秒小齿轮(未图示)经由中间齿轮(未图示)与分轮24的齿轮部或分齿轮24c啮合,分轮24通过小齿轮或分小齿轮24d 经由中间齿轮或跨轮(未图示)与时轮(小时轮)22的齿轮部或时齿轮22c啮合。时轮22配置在主板10的中央凹部12内或该主板10中的比中央凹部12更靠表 盘的一侧,分轮24和秒轮26的齿轮部配置在主板10的比中央开口部11更靠后盖的一侧。在主板10的凹部13形成有凸起部15,换日中间轮30以能够自如旋转的方式与 该凸起部15配合。另外,也可以代之以这样的结构换日中间轮30具有凸状轴部,该轴部 以能够自如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主板10的凹部(孔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换日中间轮30 的凸状轴部中的与日轮压板7对置的一侧的中心形成凹部,并且在日轮压板7形成凸部,并 使该凸部与换日中间轮的凹部配合,以支撑换日中间轮30。换日中间轮30通过齿轮部32 与小时轮22的小齿轮部22d啮合。主板10的凹部14具有有底孔部或小凹部16,金属制的轴支承体17通过大径基 部17a而配合安装于该孔部16,该轴支承体17的小径轴部17b贯穿凹部14而凸出。在大 径基部17a和小径轴部17b之间形成有凸缘状部17c,该凸缘状部17c用于更可靠地进行 轴支承体17相对于主板10的稳定的配合安装以及正确的定位,轴支承体17通过大径基部 17a而配合安装于主板10的孔部16,并且轴支承体17通过凸缘状部17c而与凹部14的底 壁表面14a或孔部16的外周表面14a紧密接触。构成换日轮结构体1且具有轴支承孔41的金属制的轴部件40在该轴支承孔41 中以能够绕中心轴线A自如地旋转的方式与轴支承体17的小径轴部17b配合。为了能够 通过轴支承孔41将轴部件50支承成能够自如地滑动旋转,小径轴部17b的中间部形成为 小径,以减小接触区域。轴部件40具有大径的毂状部42、中径部43以及末端的小径轴部 44,在大径部42和中径部43之间还具有凸缘状部45。轴支承孔41在轴部件40的大径部 42、凸缘状部45以及中径部43内延伸。换日轮结构体1的金属制轴部件40在中径轴部43处与日轮压板7的开口 7a间 隙配合,在小径轴部44中的从表盘6凸出的端部46安装有24小时时针或24小时针47。换日轮结构体1除了上述金属制轴部件40之外还具有树脂制的换日轮主体4。在图1和图2的基础上,根据图3的放大图可知,换日轮主体4具有中央毂部50、 板状的换日齿轮部60、作为换日臂部的换日爪部70、以及作为板簧状臂部的厚度方向位置 矫正弹簧部80A、80B (在不对两者进行区别或者进行合称时以标号80表示)。中央毂部50在沿钟表1的厚度方向Z的厚度较厚的厚壁环状部51的形态下,具 有与金属制轴部件40的大径毂状部或大径轴部42配合的孔部52、与金属制轴部件40的凸 缘状部45配合的大径孔部53、以及与大径轴部42和凸缘状部45的阶梯面抵接的阶梯面 54,所述中央毂部50通过所述孔部52、53而配合安装于轴部件40。该毂部50的厚度与凹 部14的深度大致相同。毂部50的外周面为大致圆柱形,更具体地说,在该示例中勉强表现为大致三棱柱 形或六棱柱形。板状的换日齿轮部60通过其板主体部61的内周缘部61a与毂部50中的接近后 盖侧的部位的外周一体地连接。板状的换日齿轮部60中,在板主体部61的外周缘部具有 正齿轮形态的齿轮部分62,板状的换日齿轮部60通过该齿轮部分62与换日中间轮30的 小齿轮部33啮合。因此,在从表盘侧观察的情况下,当换日中间轮30伴随时轮22的Cl方向旋转而绕中心轴线B向逆时针方向(Bi方向)旋转时,换日齿轮部60随着该换日中间轮 30的旋转而绕中心轴线A向顺时针方向(Al方向)旋转。从毂部50中的大致三棱柱形的厚壁环状部51的一侧部55呈圆弧状地延伸设置 有作为换日臂部的换日爪部70。换日爪部70具有弯曲臂部77,该弯曲臂部77沿毂部50 和换日齿轮部60的板主体部61之间呈圆弧状延伸。在换日爪部70的弯曲臂部77周围形 成有允许该换日爪部70的变形的圆弧状开口 63、71。开口 63和开口 71通过开口部73而 连接,该开口部73包围换日爪部70的末端部72。作为换日臂部的圆弧状的换日爪部70在 其末端部72具有作为换日用卡合爪部的卡合部(卡合爪)74,并且在该末端部72中的与主 板10对置的一侧的表面72a具有向凹部14的底壁表面14a凸出的凸起部75。作为换日臂 侧部凸起部的凸起部75被轻轻地压靠于凹部14的底壁表面14a。换日爪部70通过末端部 72的卡合爪74与日轮90的内周的齿91啮合。作为换日臂部的换日爪部70的弯曲臂部77构成为能够在与换日轮结构体1的 旋转中心轴线A垂直的面(例如图1或图3的面)内弹性弯曲,以便通过换日用卡合爪部 74与日轮90的齿91卡合从而对该日轮90施加Al方向的旋转力,由此,与沿着该面的方向 的弯曲臂部77的厚度J(图3)相比,换日爪部70的弯曲臂部77在钟表2的厚度方向Z上 的厚度(长度或宽度)H(图2)相当大。此外,相比于板簧状臂部80的厚度K(图2),该厚 度H也相当大。在换日齿轮部60中的大致三棱柱形的厚壁环状部51的周围,不但形成有上述换 日爪部70,而且形成有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80A、80B。即,作为板簧状臂部的厚度方向 位置矫正弹簧部80A、80B在换日齿轮部60中的位于大致三棱柱形的厚壁环状部51周围的 板主体部61上具有从一端部81A、81B (在不对两者进行区别或者进行合称时以标号81表 示)沿大致周向延伸设置的板簧主体85A、85B(在不对两者进行区别或者进行合称时以标 号85表示)。作为板簧状臂部的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80A、80B还沿毂部50和换日齿轮 部60的板主体部61之间延伸,在该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80A、80B的周围形成有允许 该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80A、80B的变形的U字形的开口 82A、82B(在不对两者进行区 别或者进行合称时以标号82表示)。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80A、80B在其末端部83A、 83B (在不对两者进行区别或者进行合称时以标号83表示)中的与主板10对置的一侧的表 面83aA、83aB (在不对两者进行区别或者进行合称时以标号83a表示)具有向凹部14的底 壁侧凸出的作为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凸起部的凸起部84A、84B(在不对两者进行区别或者进 行合称时以标号84表示)。凸起部84A、84B被轻轻地压靠于凹部14的底壁表面14a。如上所述,虽然弯曲臂部77在Z方向上的厚度H相比于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 80在Z方向上的厚度相当大,但弯曲臂部77的臂长比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80的臂长 要长,因此换日爪部70的弯曲臂部77的凸起部75按压主板10的凹部14的底壁表面14a 的力与各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80的凸起部84按压主板10的凹部14的底壁表面14a 的力实际上大致相等。另外,各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80呈直线状延伸,该直线的延伸方向实际上与 以中心轴线A的点为中心且通过各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80的凸起部84的圆的位于该 凸起部84处的切线方向一致。因此,在与各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80对应的凸起部84处发挥作用的切线方向的拉伸力与该弹簧部80的延伸方向一致,所以不用担心弹簧部80 受到横向的力。此外,凸起部75、84A、84B离开中心轴线A相等距离,并且以该线(点)A为 中心在周向上以大致120度的等角度间隔进行配置。接下来,根据图1至图3,对具有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换日轮结构体1的钟表2的换 日动作进行说明。在钟表2中,当秒轮26、分轮24和时轮22伴随时间的经过而向Cl方向旋转时,该 时轮22的旋转经由换日中间轮30传递至换日轮结构体1,从而换日轮结构体1绕中心轴线 A旋转。当换日轮结构体1朝该Al方向旋转时,换日爪部70的末端部72的主板侧凸起部 75、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80A的末端部83A的主板侧凸起部84A以及厚度方向位置矫 正弹簧部80B的末端部83B的主板侧凸起部84B保持为相对于主板10的凹部14的底壁表 面14a被弹性按压的状态。因此,换日轮结构体1的换日轮主体4的板状的换日齿轮部60 实际上能够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保持垂直。即,换日轮结构体1的换日轮主体4的金属 制轴部件40实际上能够保持与旋转中心轴线A平行且沿着该线A的状态。换言之,换日轮 结构体1的换日轮主体4的板状的换日齿轮部60和金属制轴部件40的波动能够被抑制成 最低限度。其结果为,安装于金属制轴部件40的小径轴部44的24小时针能够沿着表盘6 与该表盘6的延伸平面平行地无波动地旋转。此外,由于换日轮结构体1的换日轮主体4 的板状的换日齿轮部60能够在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A垂直的平面内旋转,因此不仅能够有 效地将旋转从换日中间轮30传递至换日轮结构体1的齿轮部分62,而且能够可靠地进行换 日爪部70的末端的卡合爪部75与日轮90的齿91的卡合,从而能够稳定且可靠地进行日 期进给。其结果为,既便是虽被主板10支承但缺少轮系夹板等其它夹板的支承的换日轮或 24小时轮,也能够在相对于中心轴线A垂直的平面内稳定地旋转。另外,如图2所示,上文中,关于换日轮结构体1的换日轮主体4,凹部14的底壁表 面14a和日轮压板7的对置面7b之间的间隔D比换日轮主体4的厚度E要大出相当于长 度Δ的量(Δ =D-E),所述长度Δ与凸起部75、84Α、84Β在钟表的厚度方向Z上的凸出长度对应。另外,如果想要在没有凸起部75、84Α、84Β的情况下使换日轮在保持与上述差异 Δ相当的间隙的状态下绕中心轴线A旋转,则需要使换日轮的中心轴线正确地与轴线A (厚 度方向Ζ)平行、并在正确地保持该平行状态的情况下使换日轮旋转,要求很严格。换言之, 通过相对于凹部14的底壁表面14a弹性按压凸起部75、84Α、84Β而形成与凸出长度Δ相 当的间隙,则容易使换日轮结构体1的姿态稳定地保持为预定的状态。即,凸起部75、84Α、 84Β的凸出长度Δ几乎不会使换日轮结构体1的位于主板10的凹部14的底壁表面14a和 日轮压板7的对置面7b之间的间隔增大。在换日轮的情况下,特别是由于本来就具有换日 爪,所以希望在厚度方向上多少留出些间隙,以避免该换日爪伴随变形而向厚度方向凸出, 因此凸起75、84A、84B的凸出长度Δ实际上不会使换日轮结构体1的位于主板10的凹部 14的底壁表面14a和日轮压板7的对置面7b之间的间隔增大。另外,以上对这样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换日爪部70的末端部72的主板侧凸起部 75、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80A的末端部83A的主板侧凸起部84A以及厚度方向位置矫 正弹簧部80B的末端部83B的主板侧凸起部84B在实际上离开中心A相等距离(半径)的位置,相互隔开大致120度的角度间隔地按压主板10的凹部14的底壁表面14a,然而,根据 需要,凸起部75、84A、84B的相对配置也可以稍微不同或者稍微偏移。
此外,在该示例中,对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80为两个的示例(除换日爪部70 的凸起部75以外,具有两个凸起部84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 80也可以是三个以上,该厚度方向位置矫正弹簧部80的末端的凸起部84也可以是三个以 上。在该情况下,典型的是整体为四个以上的凸起部75、84、84、84···在周向上实际上以等 角度间隔配置于等半径部。
权利要求
1.一种换日轮结构体,该换日轮结构体具有毂部,其在离开钟表中心部的部位以能够自如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主板;换日臂部,其具有弯曲臂部和换日用卡合爪部,所述弯曲臂部从所述毂部沿周向弯曲 地延伸,所述换日用卡合爪部形成于所述弯曲臂部的末端部,并与日轮的齿卡合;以及换日齿轮部,其具有与所述毂部一体的圆板状的板主体部以及形成于该板主体部的外 周的齿轮部分,所述换日轮结构体的特征在于,所述换日臂部在与主板对置的一侧的面上具有朝向主板的对置面凸出的换日臂侧部 凸起部,所述板主体部具有多个板簧状臂部,板簧状臂部在基端部与板主体部一体地连接,在 该板簧状臂部的末端部具有朝向主板凸出的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日轮结构体,其中,换日轮主体部具有两个所述板簧状臂部,两个板簧状臂部的两个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 凸起部位于距换日轮结构体的旋转中心相等距离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日轮结构体,其中,换日臂部的换日臂侧部凸起部以及两个板簧状臂部的两个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起 部位于距换日轮结构体的旋转中心相等距离的位置,并且三者在周向实际上隔开相等间 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日轮结构体,其中,各板簧状臂部在周向朝与换日臂部相同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日轮结构体,其中,板簧状臂部朝与假想线正交的方向延伸,所述假想线是连结该板簧状臂部的末端部的 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起部与换日轮结构体的旋转中心的假想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日轮结构体,其中,所述换日臂部的换日臂侧部凸起部以及板簧状臂部的所述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起 部具有圆顶状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日轮结构体,其中,所述毂部在离开钟表中心部的部位配合安装于换日芯,该换日芯以能够自如旋转的方 式支承于主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日轮结构体,其中,所述换日轮结构体具有安装于所述换日芯的24小时时针。
9.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钟表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日轮结构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日轮结构体和具有该换日轮结构体的钟表,该换日轮结构体能减小产生日期进给不良的可能性。钟表的换日轮结构体具有毂部,其在离开钟表中心部的部位旋转自如地支承于主板;换日臂部,其具有弯曲臂部和换日用卡合爪部,弯曲臂部从该毂部沿周向弯曲地延伸,换日用卡合爪部形成于该弯曲臂部的末端部,并与日轮的齿卡合;以及换日齿轮部,其具有与毂部一体的圆板状的板主体部以及形成于该板主体部的外周的齿轮部分。换日臂部在与主板对置一侧的面上具有向主板的对置面凸出的换日臂侧部凸起部,板主体部具有多个板簧状臂部,板簧状臂部在基端部与板主体部一体连接,在板簧状臂部的末端部具有向主板凸出的厚度方向位置矫正用凸起部。
文档编号G04B13/02GK101995813SQ20101025528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8日
发明者小原和道 申请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