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辅助电子节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55058阅读:2685来源:国知局
心肺复苏术辅助电子节拍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术辅助电子节拍器,它包括单片机、数码管、译码器、锁存器、蜂鸣器、LED灯、控制键盘和电源,单片机的蜂鸣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蜂鸣器的控制端,单片机的LED灯闪烁信号输出端连接LED灯的控制端,单片机控制端连接控制键盘,单片机的译码器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译码器的控制端,单片机的锁存器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锁存器控制端,译码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码管的位选信号输入端,锁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码管的段选信号输入端,电源向单片机供电。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蜂鸣器的节拍响声及LED灯的闪烁来为救援人员在提供胸外按压的参考基准频率,有效的提高了心肺复苏术的救援效率和质量。
【专利说明】心肺复苏术辅助电子节拍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心肺复苏术辅助电子节拍器。

【背景技术】
[0002]心肺复苏术(card1pulmonary resuscitat1n, CPR)是一种急救技术,是当患者心跳和呼吸停止时,利用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使患者恢复心跳的一种紧急救援技术。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有利于患者的生存,但临床上心肺复苏的质量及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仍然不尽人意。《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包括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且每按压30次,停止按压5秒,进行2次人工呼吸,美国心脏学会2013年专家共识:建议最优目标是每分钟100至120次之间,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会降低出院生存率。
[0003]在紧急抢救环境下,控制适当充足的按压频率是高质量心肺复苏的一项重要指标,实际操作中救援人员很难准确的掌握每分钟100?120次的按压频率,严重影响了心肺复苏术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辅助装置协助救援人员控制按压频率,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心肺复苏术辅助电子节拍器,该节拍器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使医护人员能根据上述有节奏的响声来调整胸外按压频率,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
[0005]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心肺复苏术辅助电子节拍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单片机、数码管、译码器、锁存器、蜂鸣器、LED灯、控制键盘和电源,其中,所述单片机的蜂鸣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蜂鸣器的控制端,单片机的LED灯闪烁信号输出端连接LED灯的控制端,单片机控制端连接控制键盘,单片机的译码器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译码器的控制端,单片机的锁存器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锁存器控制端,所述译码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码管的位选信号输入端,所述锁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码管的段选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源向单片机供电。
[0006]进一步地,它还包括通信接口和电脑,所述单片机的通信端通过通信接口连接电脑。
[0007]进一步地,所述蜂鸣器的蜂鸣频率与LED灯的闪烁频率一致,且蜂鸣器的蜂鸣与LED灯的闪烁同步。
[0008]进一步地,所述蜂鸣器的蜂鸣频率与LED灯的闪烁频率均为每分钟120次。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5V的锂电池。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蜂鸣器为无源蜂鸣器。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由单片机、数码管、译码器、锁存器、蜂鸣器、LED灯、控制键盘和电源组成的心肺复苏术辅助电子节拍器,该节拍器可通过蜂鸣器的节拍响声及LED灯的闪烁来为救援人员在提供胸外按压的参考基准频率,有效的提高了心肺复苏术的救援效率和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0014]其中,1—单片机、2—数码管、3—译码器、4 一锁存器、5—蜂鸣器、6—LED灯、7—控制键盘、8—通彳目接口、9一电脑、10 —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心肺复苏术辅助电子节拍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单片机1、数码管2、译码器3、锁存器4、蜂鸣器5、LED灯6、控制键盘7和电源10,其中,所述单片机1的蜂鸣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蜂鸣器5的控制端,单片机1的LED灯闪烁信号输出端连接LED灯6的控制端,单片机1控制端连接控制键盘7,单片机1的译码器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译码器3的控制端,单片机1的锁存器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锁存器4控制端,所述译码器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码管2的位选信号输入端,所述锁存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码管2的段选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源10向单片机1供电。所述蜂鸣器5为无源蜂鸣器。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锁存器4对数码管2进行段选(段选是在数码管的位数上由锁存器控制数码管的个位、十位、百位的信号传输,使信号传到所需的位数上,通过锁存器来控制数码管上位数的亮灭),译码器3对数码管2进行位选(位选是译码器对单个数码管的一种信号控制,在锁存器的段选完成后再由译码器对单个的数码管的单个管体(单个的数码管一共有7根LED灯)进行亮灭的控制,从而能组合显示出所需的数字,但是由于锁存器只能控制单个数码管,所以在程序的编写的时候,数码管显示多个位数的时候是让需要显示的位数交替亮灭,期间的间隔让人的肉眼看不出来就可以实现多位数的同时显示),最终让数码管2能显示蜂鸣器5的当前频率,蜂鸣器分为无源蜂鸣器和有源蜂鸣器两种,而这里我们选择的是无源蜂鸣器,因为有源蜂鸣器只用接上直流电源就能发出响声,但声音不可变,而无源需要一定的音频信号才能发声,且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由于本实用新型需要在30次鸣响后产生一个提示音区别于普通鸣响,所以我们采用的是无源蜂鸣器来作为声音源。另外考虑到环境噪音等因素,会掩盖部分蜂鸣器5声响,本实用新型选择配置LED灯6,随着蜂鸣器5的滴滴声闪烁红色LED灯,在停止的5秒时间内红灯常亮不闪烁,使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也能发挥辅助救援人员的作用。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通信接口 8和电脑9,所述单片机1的通信端通过通信接口 8连接电脑9。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蜂鸣器5的蜂鸣频率与LED灯6的闪烁频率一致,且蜂鸣器5的蜂鸣与LED灯6的闪烁同步。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蜂鸣器5的蜂鸣频率与LED灯6的闪烁频率均为每分钟120次。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10为5V的锂电池。由于本实用新型需要随身携带,则选择用5V的锂电池来作为电源10。
[002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电脑9将整套控制逻辑写入单片机1中,单片机1根据控制逻辑控制蜂鸣器5按照120次/分钟的频率蜂鸣,同时,LED灯6同步闪烁红灯,救援人员按照此频率进行胸外按压,蜂鸣器5每30次暂停五秒(每响30次中最后的几次以不同声调的滴声结尾,且无论蜂鸣器5闪烁频率为多少,都要在闪烁30次暂停五秒),此时LED灯6红灯常亮不闪烁,此时救援人员停止胸外按压,进行2次人工呼吸,然后继续30次的循环,这样既保证了按压及通气频率,又控制了按压中断时间。单片机1将当前的按压频率信息通过数码管2进行显示,当需要对按压频率进行调整时,通过控制键盘7调整单片机1内的控制逻辑即可。
[0023]救援人员使用本实用新型后,通过感受节拍器频率来加强对频率的把握度,能很准确的将胸外按压频率控制在一个适当范围,控制通气的频率,避免过度通气,从而有效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0024]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心肺复苏术辅助电子节拍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单片机(I)、数码管(2)、译码器(3)、锁存器(4)、蜂鸣器(5)、LED灯(6)、控制键盘(7)和电源(10),其中,所述单片机(I)的蜂鸣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蜂鸣器(5)的控制端,单片机(I)的LED灯闪烁信号输出端连接LED灯¢)的控制端,单片机(I)控制端连接控制键盘(7),单片机(I)的译码器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译码器(3)的控制端,单片机(I)的锁存器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锁存器(4)控制端,所述译码器(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码管(2)的位选信号输入端,所述锁存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码管(2)的段选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源(10)向单片机⑴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术辅助电子节拍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通信接口⑶和电脑(9),所述单片机⑴的通信端通过通信接口⑶连接电脑(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术辅助电子节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器(5)的蜂鸣频率与LED灯(6)的闪烁频率一致,且蜂鸣器(5)的蜂鸣与LED灯(6)的闪烁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心肺复苏术辅助电子节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器(5)的蜂鸣频率与LED灯(6)的闪烁频率均为每分钟120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术辅助电子节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10)为5V的锂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术辅助电子节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器(5)为无源蜂鸣器。
【文档编号】G04F5/02GK204178147SQ201420508975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4日
【发明者】黄素芳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