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二次设备自适应对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5835发布日期:2018-06-19 07:08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网,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网二次设备自适应对时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设备都需要接入时间信号,对装置进行准确的校时。目前常用的校时方式包含脉冲对时、IRIG-B(DC)码对时、串行口报文对时。而每种对时方式又有多种参数,例如脉冲对时包括秒脉冲、分脉冲;而串行口报文对时参数更多,《DL/T 1100.1-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规定了该类对时方法的基本要求,其中串行口参数波特率允许使用1200bit/s,2400 bit/s,4800 bit/s,9600 bit/s,19200 bit/s。随着需要校时设备数量和时钟的种类逐渐增多,在现场逐台配置被校时设备的参数将是一件及其繁琐的事情,因而需要采用一种合适的方法,实现多类型对时方式的自适应,以减少现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电网设备自适应对时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对时方式不同的电气特性,实现在不整定任何参数的前提下实现不同对时方式自适应校时,该方法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现场调试效率,同时也可以预防现场的误整定,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网设备自适应对时方法,其中,包括有以下步骤:

S1:读取设备校时信号高电平的时间间隔,测定设备连续多次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时间间隔以及高电平持续的时间;

S2:步骤S1完成后,若设备连续多次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时间间隔为59秒到61秒之间,则属于分脉冲对时方式,按照分脉冲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校时,否则,进行步骤S3;

S3:步骤S2完成后,若设备连续多次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时间间隔为900毫秒到1100毫秒之间,则属于秒脉冲对时方式,按照秒脉冲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校时,否则,进行步骤S4;

S4:步骤S3完成后,若设备连续多次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时间间隔为9毫秒到11毫秒之间,则属于IRIG-B(DC)对时方式,按照IRIG-B(DC)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校时,否则,进行步骤S5;

S5:步骤S4完成后,按照报文校时方式对设备进行判断,通过设置不同的波特率后打开串口,若设备能正常接收数据,则设备属于报文对时方式,则进行步骤6;若不能,则等待1秒钟,重新进行S1;

S6:步骤S5完成后,若设备接收报文长度为每帧报文23字节,则为串行口标准报文时间格式,按照标准格式对设备进行报文解析对时;若接收报文长度为每帧报文36字节,则为带频率描述的串行口时间报文格式,按照带频率描述报文格式对设备进行解析对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中,实现串口参数自适应的对时方式,包括有以下步骤:

S51:设置波特率为9600 bit/s后打开串口,若设备能否正常接收数据且数据中包含”#”,则属于报文对时方式,若不能,进行步骤S52;

S52:设置波特率为4800 bit/s后打开串口,若设备能否正常接收数据且数据中包含”#”,则属于报文对时方式,若不能,进行步骤S53;

S53:设置波特率为2400 bit/s后打开串口,若设备能否正常接收数据且数据中包含”#”,则属于报文对时方式,若不能,进行步骤S54;

S54:设置波特率为1200 bit/s后打开串口,若设备能否正常接收数据且数据中包含”#”,则属于报文对时方式,若不能,进行步骤S55;

S55:设置波特率为19200 bit/s后打开串口,若设备能否正常接收数据且数据中包含”#”,则属于报文对时方式。

本发明通过对电网二次设备自适应对时方式进行区分,经过步骤化对比,精确判断出电网设备对时方式。针对不同的对时方式采用不同的对时方法对设备进行对时,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现场调试效率,同时也可以预防现场的误整定,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设备自适应对时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S1:读取设备校时信号高电平的时间间隔,测定设备连续多次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时间间隔以及高电平持续的时间;

S2:步骤S1完成后,若设备连续多次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时间间隔为59秒到61秒之间,则属于分脉冲对时方式,按照分脉冲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校时,否则,进行步骤S3;

S3:步骤S2完成后,若设备连续多次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时间间隔为900毫秒到1100毫秒之间,则属于秒脉冲对时方式,按照秒脉冲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校时,否则,进行步骤S4;

S4:步骤S3完成后,若设备连续多次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时间间隔为9毫秒到11毫秒之间,则属于IRIG-B(DC)对时方式,按照IRIG-B(DC)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校时,否则,进行步骤S5;

S5:步骤S4完成后,按照报文校时方式对设备进行判断,通过设置不同的波特率后打开串口,若设备能正常接收数据,则设备属于报文对时方式,则进行步骤6;若不能,则等待1秒钟,重新进行S1;

S6:步骤S5完成后,若设备接收报文长度为每帧报文23字节,则为串行口标准报文时间格式,按照标准格式对设备进行报文解析对时;若接收报文长度为每帧报文36字节,则为带频率描述的串行口时间报文格式,按照带频率描述报文格式对设备进行解析对时。

在步骤S1中,测定设备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时间间隔,在后续步骤中根据设备连续多次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时间间隔,判断设备的对时方式,根据对时方式选取相应的对时方法。

在步骤S5中,对报文对时方式的检测有多种情况,具体方法如下:

S51:设置波特率为9600 bit/s后打开串口,若设备能否正常接收数据且数据中包含”#”,则属于报文对时方式,若不能,进行步骤S52;

S52:设置波特率为4800 bit/s后打开串口,若设备能否正常接收数据且数据中包含”#”,则属于报文对时方式,若不能,进行步骤S53;

S53:设置波特率为2400 bit/s后打开串口,若设备能否正常接收数据且数据中包含”#”,则属于报文对时方式,若不能,进行步骤S54;

S54:设置波特率为1200 bit/s后打开串口,若设备能否正常接收数据且数据中包含”#”,则属于报文对时方式,若不能,进行步骤S55;

S55:设置波特率为19200 bit/s后打开串口,若设备能否正常接收数据且数据中包含”#”,则属于报文对时方式。

通过上述方法,判断出设备具体属于报文对时方式,若属于,则采用报文对时方式对设备进行对时。

通过上述方法步骤,对设备的对时方式进行准确检测,实现对多类型对时方式的自适应,以减少现场的工作量。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