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盘结构及其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2254发布日期:2019-02-19 18:42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表盘结构及其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盘结构及其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手表的功能越来越齐全,不仅具备传统手表的时间显示功能,还能实现通讯、定位以及拍摄等功能。

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手表在设置摄像头时,为了实现其拍照功能,通常是将摄像头设置在智能手表内部,固定好摄像头在智能手表内部的位置,并限定摄像头的拍摄区域,使得摄像头始终朝向一个方向拍摄。

然而,当用户需使用摄像头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自拍、扫码、拍摄周边环境或者是视频通话)时,由于摄像头的拍摄方向固定且拍摄角度非常有限,因此,用户在实现上述功能时,只能旋转手臂,或者摘下智能手表调整摄像头的拍摄方向,操作麻烦,用户使用体验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表盘结构及其智能手表,无需用户手动改变拍摄角度,操作便利且拍摄范围更广,有利于提高的用户使用体验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表盘结构,其包括

表壳,所述表壳内部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主板;

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设于所述表壳的一端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拍摄装置具有第一拍摄姿态和第二拍摄姿态,所述第一拍摄姿态的第一拍摄方向与所述第二拍摄姿态的第二拍摄方向成一定角度;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表壳的一端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所述主板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拍摄装置在所述第一拍摄姿态及所述第二拍摄姿态之间转换,以使所述拍摄装置获得不同的拍摄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拍摄装置的所述第一拍摄姿态为所述拍摄装置朝向所述表壳的触控表面时的姿态,所述拍摄装置的所述第二拍摄姿态为所述拍摄装置朝向所述表壳的侧面时的姿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表壳的所述一端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凹槽,所述拍摄装置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容置腔或所述凹槽内,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拍摄装置在所述凹槽内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表盘结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表壳的所述一端,所述支架设有所述凹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一体成型于所述表壳的所述一端;或者所述支架嵌设于所述表壳的所述一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拍摄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表盘结构还包括旋转固定组件,所述旋转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拍摄装置与所述旋转固定组件轴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元件及与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元件上的旋转连接件,所述旋转连接件与所述拍摄装置远离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轴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拍摄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及摄像头,所述承载底座包括具有开口的上表面及两第二相对端,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承载底座内,且所述摄像头朝向所述上表面的所述开口设置;

两所述第二相对端上分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旋转固定组件的所述旋转连接件轴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于其中一所述第二相对端上的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于另一所述第二相对端上的连接轴,且所述连接轴上设有扣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底座包括底座壳体及与具有所述开口的底座上盖,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底座壳体内,所述底座上盖与所述底座壳体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壳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置腔的通槽,所述摄像头的柔性电路板自所述通槽伸入所述容置腔内,并与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主板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包括两相对的内壁面,其中一所述内壁面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凹槽的另一所述内壁面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驱动机构卡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驱动轴自所述第一固定槽朝向所述拍摄装置设置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拍摄装置,所述旋转固定组件卡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表壳的一端设有用于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拍摄装置在所述第一拍摄姿态时,所述拍摄装置的所述第一拍摄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所述拍摄装置在所述第二拍摄姿态时,所述拍摄装置的所述第二拍摄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开口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表盘结构还包括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及所述第二镜片分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镜片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镜片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均为阶梯型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包括第一阶梯面,所述第二开口包括第二阶梯面,所述第一镜片粘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所述第一阶梯面,所述第二镜片粘接于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第二阶梯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部分设有所述第二开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表盘结构还包括保护架,所述保护架套设于所述支架外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一定角度为0~135°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

所述主板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拍摄装置在所述第一拍摄姿态及所述第二拍摄姿态之间转换,以使所述拍摄装置获得不同的拍摄角度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主板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拍摄装置触发的实时拍摄操作,并从预先获取到的拍摄操作与所述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实时拍摄操作所对应的拍摄角度;

所述主板根据所述实时拍摄操作所对应的拍摄角度确定所述驱动机构所需旋转的目标圈数以及旋转方向,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沿所述旋转方向旋转,直至所述驱动机构的旋转圈数达到所述目标圈数,以使所述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达到所述实时拍摄操作所对应的拍摄角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所述智能手表包括表带及如上述的表盘结构,所述表盘结构与所述表带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表盘结构的所述表壳的两端上分设有表带连接部,且所述表带连接部临近所述表壳的底部设置,所述表带连接于所述表带连接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表盘结构包括:

表壳,所述表壳内部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主板;

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设于所述表壳的一端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拍摄装置具有第一拍摄姿态和第二拍摄姿态,所述第一拍摄姿态的第一拍摄方向与所述第二拍摄姿态的第二拍摄方向成一定角度;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表壳的一端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所述主板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拍摄装置在所述第一拍摄姿态及所述第二拍摄姿态之间转换,以使所述拍摄装置获得不同的拍摄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拍摄装置的所述第一拍摄姿态为所述拍摄装置朝向所述表壳的触控表面时的姿态,所述拍摄装置的所述第二拍摄姿态为所述拍摄装置朝向所述表壳的侧面时的姿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表壳的所述一端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凹槽,所述拍摄装置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容置腔或所述凹槽内,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拍摄装置在所述凹槽内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表盘结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表壳的所述一端,所述支架设有所述凹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一体成型于所述表壳的所述一端;或者所述支架嵌设于所述表壳的所述一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拍摄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表盘结构还包括旋转固定组件,所述旋转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拍摄装置与所述旋转固定组件轴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元件及与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元件上的旋转连接件,所述旋转连接件与所述拍摄装置远离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轴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

所述拍摄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及摄像头,所述承载底座包括具有开口的上表面及两第二相对端,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承载底座内,且所述摄像头朝向所述上表面的所述开口设置;

两所述第二相对端上分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旋转固定组件的所述旋转连接件轴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于其中一所述第二相对端上的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于另一所述第二相对端上的连接轴,且所述连接轴上设有扣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底座包括底座壳体及与具有所述开口的底座上盖,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底座壳体内,所述底座上盖与所述底座壳体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壳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置腔的通槽,所述摄像头的柔性电路板自所述通槽伸入所述容置腔内,并与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主板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包括两相对的内壁面,其中一所述内壁面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凹槽的另一所述内壁面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驱动机构卡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驱动轴自所述第一固定槽朝向所述拍摄装置设置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拍摄装置,所述旋转固定组件卡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表壳的一端设有用于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拍摄装置在所述第一拍摄姿态时,所述拍摄装置的所述第一拍摄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所述拍摄装置在所述第二拍摄姿态时,所述拍摄装置的所述第二拍摄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开口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表盘结构还包括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及所述第二镜片分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镜片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镜片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均为阶梯型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包括第一阶梯面,所述第二开口包括第二阶梯面,所述第一镜片粘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所述第一阶梯面,所述第二镜片粘接于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第二阶梯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部分设有所述第二开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表盘结构还包括保护架,所述保护架套设于所述支架外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一定角度为0~135°。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

所述主板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拍摄装置在所述第一拍摄姿态及所述第二拍摄姿态之间转换,以使所述拍摄装置获得不同的拍摄角度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主板检测用户针对所述拍摄装置触发的实时拍摄操作,并从预先获取到的拍摄操作与所述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实时拍摄操作所对应的拍摄角度;

所述主板根据所述实时拍摄操作所对应的拍摄角度确定所述驱动机构所需旋转的目标圈数以及旋转方向,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沿所述旋转方向旋转,直至所述驱动机构的旋转圈数达到所述目标圈数,以使所述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达到所述实时拍摄操作所对应的拍摄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表盘结构及其智能手表,通过限定拍摄装置设于表壳的一端且拍摄装置具有第一拍摄姿态及第二拍摄姿态,并且第一拍摄姿态的第一拍摄方向和第二拍摄姿态的第二拍摄方向成一定角度,然后在表壳内设置拍摄装置和驱动机构,利用驱动机构驱动拍摄装置在第一拍摄姿态和第二拍摄姿态之间转换,从而使得拍摄装置获得不同的拍摄角度。由此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实现自动调整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当用户想要获得不同的拍摄角度时,无需再手动调整表盘结构的位置或摘下表盘结构手动调整,操作方式简单,用户使用体验性高。

此外,该表盘结构采用将拍摄装置置于表壳的一端内部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拍摄装置和表盘结构的整体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表盘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表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表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表盘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拍摄装置处于第一拍摄姿态的内部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拍摄装置处于第二拍摄姿态的内部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旋转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表盘结构100,包括表壳1、拍摄装置2及驱动机构3。表壳1内部形成容置腔1a,容置腔1a内设有主板(未图示)。拍摄装置2设于表壳1的一端1b并与主板电连接,拍摄装置2具有第一拍摄姿态(如图5所示)和第二拍摄姿态(如图6所示)。驱动机构3设于表壳1的一端1b,且与主板电连接,驱动机构3与拍摄装置2固定连接并与主板电连接。该主板用于控制驱动机构3驱动拍摄装置2在第一拍摄姿态和第二拍摄姿态之间转换,以使拍摄装置2获得不同的拍摄角度。

其中,该表盘结构100可应用于智能手表中并作为智能手表的主机。该表盘结构100的主板可作为智能手表的主机的主板。由此可知,该表盘结构100还可包括触控屏4,触控屏4设于表盘的上表面,形成触控表面111,并封盖容置腔1a的开口。

采用将拍摄装置2设于表壳1的一端1b上的方式,不仅可充分利用表壳1的边角位置,避免拍摄装置2的拍摄视角受到手臂的遮挡,同时还可避免占用表壳1的触摸区域,确保表盘结构100具有足够的触控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拍摄姿态可为拍摄装置朝向表壳的触控表面111时的姿态,该第二拍摄姿态可为拍摄装置朝向表壳的侧面112时的姿态。具体地,该第二拍摄姿态的第一拍摄方向与第二拍摄姿态的第二拍摄方向之间形成的一定角度可为0°~135°。优选地,该一定角度为45°、90°、120°或135°等。因此,该表壳1的侧面112可为位于表壳1的触控表面111的一侧,并与触控表面111形成近似90°夹角的一面。

进一步地,该驱动机构驱动拍摄装置2在第一拍摄姿态和第二拍摄姿态之间转换可包括:拍摄装置具有第一拍摄姿态、第二拍摄姿态以及位于第一拍摄姿态和第二拍摄之间的姿态。例如,拍摄装置2朝向表壳1的触控表面111时,处于第一拍摄姿态;拍摄装置2朝向表壳1的侧面112时,处于第二拍摄姿态;拍摄装置2偏离表壳1的触控表面111且偏离表壳1的侧面112时,拍摄装置2可能处于第一拍摄姿态和第二拍摄姿态之间的任意一个姿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表壳1可为塑胶表壳或金属表壳,且表壳1可为方形壳体。具体地,表壳1可包括主壳1c和下盖1d,主壳1c具有该容置腔1a,下盖1d盖设于主壳1c的下部。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拍摄装置2的防水效果,在表壳1的一端1b设有与容置腔1a连通的凹槽13a,该拍摄装置2可设于凹槽13a内,该驱动机构3可设于容置腔1a或者是凹槽13a内,从而驱动拍摄装置2在凹槽13a内转动。具体地,该表壳1的一端1b为表壳1沿其自身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该凹槽13a可为方形槽。

采用将拍摄装置2设置在凹槽13a内的方式,替代了将拍摄装置2外置在表壳1外部的方式,不仅可有效避免拍摄装置2出现碰撞损坏的情况,同时因将拍摄装置2设于凹槽13a内,可通过对凹槽13a进行封闭,从而使得外部水无法渗入凹槽13a内部而有效提高拍摄装置2的防水效果。

更进一步地,表壳1的一端1b上设有中空的支架13,该支架13设有上述的凹槽13a。具体地,该支架13可与表壳1的一端1b一体成型,以节省加工工序,降低加工成本。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13也可嵌设于表壳1的一端1b上。具体为:在表壳1的一端1b上开设有卡槽,该支架13嵌设在该一端1b上的卡槽内。

更进一步地,为了加强表壳1的一端1b的结构强度,该支架13可凸设于表壳1的一端1b设置。具体为:支架13的上表面凸设于表壳1的上表面设置,支架13的侧面凸设于表壳1的侧面112设置。

更进一步地,该支架13包括第一部分131和与第一部分131连接形成该一定角度的第二部分132,其中,该第二部分132与该第一部分131之间为该凹槽13a。具体地,第一部分131凸设于表壳1的上表面设置,该第二部分132凸设于表壳1的侧面112设置。由于表壳1为方形壳体,故而第二部分132与第一部分131之间的一定角度为90°。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3设有连通于容置腔1a的第一开口133和第二开口134。具体地,该第一开口133可设于第一部分131,第二开口134设于第二部分132。该第一开口133和第二开口134用于便于拍摄装置2的拍摄。具体地,该拍摄装置2在第一拍摄姿态时,拍摄装置2的第一拍摄方向朝向该第一开口133设置,此时,拍摄装置2可通过第一开口133拍摄凹槽外部的景物。同理,拍摄装置2在第二拍摄姿态时,拍摄装置2的第二拍摄方向朝向该第二开口134设置,此时,拍摄装置2可通过第二开口134拍摄凹槽13a外部的景物。这样,当拍摄装置2在第一拍摄姿态和第二拍摄姿态之间转换时,都可以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无遮挡设置,使得拍摄装置2具有良好的拍摄视野。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灰尘、杂物、外部水经由第一开口133和第二开口134进入容置腔1a内,从而造成拍摄装置2、主板出现运行故障的问题,表盘结构100还包括第一镜片5a和第二镜片5b,第一镜片5a和第二镜片5b分设于第一开口133和第二开口134,且第一镜片5a封闭该第一开口133,第二镜片5b封闭该第二开口134。这样,在拍摄时,拍摄装置2可通过第一镜片5a或第二镜片5b对准表盘结构100的周边、外界的景色或景物,从而实现拍摄。

具体地,第一开口133及第二开口134可为阶梯型开口,第一开口133包括第一阶梯面(未标示),第二开口134包括第二阶梯面(未标示),第一镜片5a粘接于第一开口133的第一阶梯面,第二镜片5b粘接与第二开口134的第二阶梯面,以实现封闭第一开口133和第二开口134。优选地,第一镜片5a通过防水热压胶粘接在第一开口133的第一阶梯面上,第二镜片5b通过防水热压胶粘接在第二开口134的第二阶梯面上,以使第一镜片5a和第二镜片5b能够与该支架13紧密配合,从而进一步避免外部水经由第一镜片5a、第二镜片5b与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的连接处渗入,提高表盘结构100的防水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镜片5a、第二镜片5b还可通过胶水、泡棉胶等粘接在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护位于支架13上的第一镜片5a和第二镜片5b,表盘结构100还包括保护架6,保护架6套设于支架13外部。具体地,该保护架6可为金属保护架6,且该保护架6可采用二次注塑的方式成型于该支架13的外表面,从而对支架13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在跌落时第一镜片5a和第二镜片5b出现损坏的情况。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对拍摄装置2的拍摄区域造成遮挡,该保护架6可为与支架13的结构相匹配。即,保护架6在对应第一镜片5a和第二镜片5b的位置处均设有通槽6a。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拍摄装置2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拍摄装置2及驱动机构3均设于支架13的凹槽13a内。具体地,支架13的凹槽13a包括两相对的内壁面,其中一个内壁面设有第一固定槽(未图示),另一个内壁面设有第二固定槽(未图示),且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均与凹槽13a连通。也就是说,在凹槽13a内的两相对设置的内壁面分设有开口朝向该凹槽13a的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该驱动机构3卡设于该第一固定槽,且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轴3a,驱动机构3的驱动轴3a自该第一固定槽朝向位于凹槽13a内的拍摄装置2设置并固定连接于该拍摄装置2,以实现驱动机构3与拍摄装置2的连接,进而实现通过驱动机构3带动拍摄装置2转动。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实现驱动机构3在凹槽13a内的固定,该驱动机构3可通过固定板和螺钉固定连接于该表壳的底部。此外,驱动机构3可为步进电机,驱动轴3a为步进电机的电机转轴。

采用在凹槽13a的其中一个内壁面设置第一固定槽,并使得驱动机构3卡设于该第一固定槽的方式,可实现驱动机构3在凹槽13a内的定位固定,从而有利于表盘结构100的组装。

进一步地,初始情况下,如图5所示,拍摄装置2位于该第一拍摄姿态11,且拍摄装置2朝向该第一镜片5a设置,当用户需调整拍摄装置2的拍摄角度时,即可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拍摄装置2转动,此时,拍摄装置2可从第一拍摄姿态11转动至位于第二拍摄姿态12内,且朝向该第二镜片5b设置(如图6所示),即,实现拍摄装置2的拍摄角度的调节。

由此可知,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拍摄装置2实现拍摄角度的调整和变化,能够满足用户的对于不同拍摄角度的要求,无需用户旋转手臂,用户使用体验性高。

请一并参阅图1、图8至图9,为了实现拍摄装置2在支架13的凹槽13a内的定位安装,表盘结构100还包括旋转固定组件7,该旋转固定组件7设于支架13的凹槽13a内,且位于拍摄装置2远离驱动机构3的驱动轴3a的一端,该拍摄装置2与旋转固定组件7轴接。具体地,旋转固定组件7卡设于该第二固定槽内,且应该得知的是,旋转固定组件7、拍摄装置2及驱动机构3的驱动轴3a在凹槽13a内的设置方式为近似沿同一直线设置,从而不仅方便安装,也有利于驱动机构3对拍摄装置2的驱动。

进一步地,旋转固定组件7包括第一固定元件7a及固设于第一固定元件7a上的旋转连接件7b,第一固定元件7a卡设于第二固定槽,该旋转连接件7b与拍摄装置2远离驱动轴3a的一端轴接。具体地,第一固定元件7a为近似L字形条板,包括水平部分71和竖直部分72,其中,水平部分71通过螺钉固定于表壳1,竖直部分72卡设于第二固定槽,旋转连接件7b固定于竖直部分72,且为了不损坏拍摄装置2,对拍摄装置2起到缓冲保护作用,旋转连接件7b可为C字形硅胶弹片。

采用拍摄装置2与旋转连接件7b轴接的方式,可实现拍摄装置2的旋转运动的同时,还可利用旋转连接件7b对拍摄装置2起到支撑、缓冲保护作用,此外还可有利于拍摄装置2在凹槽13a内的定位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拍摄装置2包括承载底座2a及摄像头2b,承载底座2a包括具有开口的上表面及两个第二相对端22,摄像头2b设于该承载底座2a内,且摄像头2b朝向该上表面的开口设置。该两个第二相对端22上分设有第一连接部22a和第二连接部22b,该第一连接部22a与驱动机构3的驱动轴3a固定连接,该第二连接部22b与旋转固定组件7的旋转连接件7b轴接。具体地,承载底座2a为方形底座,两个第二相对端22为承载底座2a沿其自身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初始情况下,承载底座2a的上表面朝向第一拍摄姿态11设置,从而使得位于承载底座2a上摄像头2b也朝向第一拍摄姿态11设置。

进一步地,承载底座2a包括底座壳体23及具有该开口的底座上盖24,该上表面为底座上盖24的上表面。摄像头2b设于该底座壳体23内,且底座上盖24与底座壳体23连接。

采用将摄像头2b设于底座壳体23内,并通过底座上盖24的开口对摄像头2b的取景进行避空设计的方式,在满足摄像头2b的取景的同时,还可利用底座壳体23对摄像头2b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摄像头2b出现损坏的情况。

更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摄像头2b与位于容置腔1a内的主板的连接,在底座壳体23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连通于该容置腔1a的凹槽23a,该摄像头2b的柔性电路板可自该凹槽23a伸入该容置腔1a内,并与设于容置腔1a内的主板电连接,从而实现主板与摄像头2b的电连接及控制。

更进一步地,该第一连接部22a为设于其中一个第二相对端22上的通孔和C形垫片,驱动机构3的驱动轴3a穿设于该通孔并通过C形垫片固定,从而实现驱动轴3a与第一连接部22a的固定。该第二连接部22b为设于另一个第二相对端22上的连接轴,该连接轴上设有扣环,该连接轴穿设于该旋转连接件7b,且通过扣环与旋转连接件连接,从而实现第二连接部22b与旋转连接件7b的轴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拍摄装置2的拍摄角度进行实时控制及调整,该主板控制驱动机构3驱动拍摄装置2在第一拍摄姿态和第二拍摄姿态之间转动,以使拍摄装置2获得不同的拍摄角度的具体方式为:

该主板检测用户针对拍摄装置2触发的实时拍摄操作,并从预先获取到的拍摄操作与拍摄装置2的拍摄角度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实时拍摄操作所对应的拍摄角度,主板根据实时拍摄操作所对应的拍摄角度确定驱动机构3所需旋转的目标圈数以及旋转方向,并控制驱动机构3沿旋转方向旋转,直至驱动机构3的旋转圈数达到目标圈数,以使拍摄装置2的拍摄角度达到实时拍摄操作所对应的拍摄角度。

以拍摄装置2在第一拍摄姿态时是用于视频和自拍,拍摄装置2在第二拍摄姿态时是用于拍摄周边环境及扫码支付来举例说明。

其中,该用户针对拍摄装置2触发的实时拍摄操作可为:用户点击或触控触控屏4上对应的拍摄按钮或拍摄图标,并选择自拍或后置摄像头选项,或用户点击或触控触控屏4上对应的微信、支付宝按钮或图标,并打开视频或扫一扫,则此时,主板可根据该操作打开拍摄装置2并确定该拍摄角度。

举例来说,当用户触控触控屏4上的拍摄图标,并选择自拍时,如果此时拍摄装置2已经位于第一拍摄姿态,则此时主板可根据拍摄装置2的所在位置,控制驱动机构3无需动作,则用户可对准脸部或其他位置,实现自拍功能。而当用户触控触控屏4上的微信图标,并触控扫一扫功能时,如果此时拍摄装置2依然位于第一拍摄姿态,则此时主板可根据该操作,确定拍摄装置2的拍摄角度,并控制驱动机构3转动,从而利用驱动机构3带动拍摄装置2转动,直至转动至第二拍摄姿态,则此时,拍摄装置2可进行扫一扫操作。

由此可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拍摄装置2在第一拍摄姿态和第二拍摄姿态之间转换,能够自动实现不同的拍摄效果和满足不同的拍摄需求,无需用户手动调整,用户使用体验性高。

应该得知的是,在上述方案中,拍摄装置2在第一拍摄姿态和第二拍摄姿态所执行的拍摄操作可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来设置,例如拍摄装置2在第一拍摄姿态时用于实现自拍、视频功能,拍摄装置2在第二拍摄姿态12用于实现扫一扫、拍摄周边景色功能。以及,在初始情况下,可设置默认拍摄装置2位于第一拍摄姿态11或者是位于第二拍摄姿态12,这样,当要实现上述功能时,更加快速便捷。

此外,在驱动机构3带动拍摄装置2转动至对应的拍摄角度后,拍摄装置2即可处于拍摄姿态(例如第一拍摄姿态或第二拍摄姿态),直至下一次拍摄装置2被触发执行不同的拍摄功能时,则通过驱动机构3再次带动拍摄装置2继续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表盘结构100,通过将拍摄装置2设于支架13内,并通过第一镜片5a和第二镜片5b与支架13的第一开口133和第二开口134粘接,以形成第一拍摄姿态11和第二拍摄姿态12,从而不仅可有利于拍摄装置2的防水设计,同时也使得表盘的整体结构紧凑。

此外,采用驱动机构3驱动拍摄装置2在第一拍摄姿态和第二拍摄姿态之间转动来获得不同的拍摄角度的方式,不仅只通过一颗摄像头2b即可实现不同拍摄角度,设备成本低且占用空间少,而且还无需用户手动调整拍摄角度,满足用户的不同拍摄需求,用户使用体验性高。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200,该智能手表200包括表带(未图示)及如上述实施例一的表盘结构100,该表盘结构100与表带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表盘结构100的表壳1的两端上分设有表带连接部101,且该表带连接部101临近表壳1的底部设置,该表带连接于该表带连接部101。具体地,其中一个表带连接部101位于表壳1的支架13的下方,以避免遮挡支架13,从而避免对拍摄装置2的拍摄造成影响。同时,采用将其中一个表带连接部101设置在表壳1的支架13的下方,还可利用支架13对其中一个表带连接部101进行遮挡,从而使得智能手表200的整体外观效果更加简洁、紧凑。

优选地,该表带连接部101可为设置在表壳1上的表耳。

此外,表盘结构100的具体结构请详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智能手表200,通过在表壳1的两端上设置表带连接部101用于连接表带,从而使得表带与表壳1之间的连接更加便捷,同时还可利用支架13对其中一个表带连接部101进行遮挡,智能手表200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表盘结构及其智能手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表盘结构及其智能手表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