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快速散热结构的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5542发布日期:2019-08-16 21:31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快速散热结构的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快速散热结构的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手表是用户日常生活中进行查看时间的必需品,普通的机械驱动或电子驱动的手表功能单一,仅用于指示时间,目前智能穿戴设备已经得到相当的普及,智能设备中集成的功能也日趋多样化,智能手表逐渐替代传统的机械手表或者电子驱动的手表。

随着无线技术的日益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智能手表的出现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但是智能手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的电子元件会发热,由于智能手表都具有防水的功能,密封性较好,内部的热量无法有效的导出,容易损坏智能手表内部的元件,降低智能手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快速散热结构的智能手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快速散热结构的智能手表,包括手表内芯、钢化玻璃膜和手表本体,所述手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手表内芯,且手表内芯正上方的手表本体顶部设置有钢化玻璃膜,所述手表本体是由内壳与外壳组合而成,并在内壳与外壳之间设置有中空部,所述手表内芯外侧的手表本体内部包裹有金属导热片,且金属导热片的侧面与底部皆均匀设置有金属翅片,所述金属翅片远离金属导热片的一端沿着至手表本体内部的中空部并连接有石墨烯导热块,且石墨烯导热块的另一侧均匀设置有弧形夹持座,所述弧形夹持座位置处的手表本体内部夹持有螺旋型换热管,所述手表本体内壳底部的弧形夹持座位置处夹持有U型换热管,所述手表本体内部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冷却室,并将螺旋型换热管与U型换热管的两端皆与冷却室连通,两个所述冷却室之间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中间位置处的手表本体底部设置有开口,并在手表本体开口位置处设置有与其过盈配合的防水塞,所述手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护垫,并在防水塞位置处的防护垫上卡接有密封盖,所述手表本体上端的外侧设置有橡胶防护层,并在钢化玻璃膜位置处的橡胶防护层上设置有与其相互对应的通槽,所述橡胶防护层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凸起,并在橡胶防护层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抗压孔。

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持座呈与螺旋型换热管相互配合的螺旋型结构,且弧形夹持座对螺旋型换热管呈包裹状态。

优选的,所述冷却室的内部盛放有冷却液,且冷却液的体积小于螺旋型换热管、冷却室和U型换热管的总体积。

优选的,所述手表本体两侧的底部皆设置有表带连接轴。

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持座与石墨烯导热块一体成型,且弧形夹持座由石墨烯导热材料组合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快速散热结构的智能手表,通过在手表内芯外侧的手表本体内部包裹有金属导热片,且金属导热片的侧面与底部皆均匀设置金属翅片,并在金属翅片远离金属导热片的一端沿着至手表本体内部的中空部并连接石墨烯导热块,且石墨烯导热块的另一侧均匀设置弧形夹持座,并在弧形夹持座位置处的手表本体内部夹持螺旋型换热管,并在手表本体内壳底部的弧形夹持座位置处夹持U型换热管,并在手表本体内部底端的两侧皆设置冷却室,并将螺旋型换热管与U型换热管的两端皆与冷却室连通,一方面便于从侧面与底部对手表内芯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另一方面便于通过弧形夹持座将螺旋型换热管与U型换热管进行包裹夹持,从而使螺旋型换热管与U型换热管均匀受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的效果。

二、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快速散热结构的智能手表,通过在手表本体上端的外侧设置橡胶防护层,并在钢化玻璃膜位置处的橡胶防护层上设置与其相互对应的通槽,并在橡胶防护层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凸起,并在橡胶防护层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抗压孔,一方面便于通过凸起增加智能手表的耐磨性,另一方面便于通过均匀设置有抗压孔,增加智能手表的抗压能力,从而提高了智能手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表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型换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石墨烯导热块,2-橡胶防护层,3-金属翅片,4-手表内芯,5-钢化玻璃膜,6-通槽,7-凸起,8-抗压孔,9-金属导热片,10-螺旋型换热管,11-冷却室,12-防护垫,13-防水塞,14-密封盖,15-U型换热管,16-连接管,17-手表本体,18-表带连接轴,19-弧形夹持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具有快速散热结构的智能手表,包括手表内芯4、钢化玻璃膜5和手表本体17,手表本体17的内部设置有手表内芯4,且手表内芯4正上方的手表本体17顶部设置有钢化玻璃膜5,手表本体17是由内壳与外壳组合而成,并在内壳与外壳之间设置有中空部,手表内芯4外侧的手表本体17内部包裹有金属导热片9,且金属导热片9的侧面与底部皆均匀设置有金属翅片3,金属翅片3远离金属导热片9的一端沿着至手表本体17内部的中空部并连接有石墨烯导热块1,且石墨烯导热块1的另一侧均匀设置有弧形夹持座19,弧形夹持座19位置处的手表本体17内部夹持有螺旋型换热管10,手表本体17内壳底部的弧形夹持座19位置处夹持有U型换热管15,手表本体17内部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冷却室11,并将螺旋型换热管10与U型换热管15的两端皆与冷却室11连通,两个冷却室11之间连通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中间位置处的手表本体17底部设置有开口,并在手表本体17开口位置处设置有与其过盈配合的防水塞13,手表本体17的底部设置有防护垫12,并在防水塞13位置处的防护垫12上卡接有密封盖14,手表本体17上端的外侧设置有橡胶防护层2,并在钢化玻璃膜5位置处的橡胶防护层2上设置有与其相互对应的通槽6,橡胶防护层2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凸起7,并在橡胶防护层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抗压孔8。

在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夹持座19呈与螺旋型换热管10相互配合的螺旋型结构,且弧形夹持座19对螺旋型换热管10呈包裹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中,冷却室11的内部盛放有冷却液,且冷却液的体积小于螺旋型换热管10、冷却室11和U型换热管15的总体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手表本体17两侧的底部皆设置有表带连接轴18。

在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夹持座19与石墨烯导热块1一体成型,且弧形夹持座19由石墨烯导热材料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在对手表本体17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智能手表的功能较多,例如打电话等,容易使智能手表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在手表本体17的使用过程中,如大打电话时,手表内芯4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可以通过金属导热片9吸收热量,从而通过金属翅片3将热量导出,同时通过石墨烯导热块1将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将热量传导至螺旋型换热管10与U型换热管15的内部,通过冷却液对导出的热量进行换热,从而降低手表内芯4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对手表内芯4造成损坏,在散热的过程中,通过弧形夹持座19将螺旋型换热管10与U型换热管15进行包裹,从而使热量均匀设置导入螺旋型换热管10与U型换热管15的内部,提高了散热的效率,通过对螺旋型换热管10与U型换热管15进行固定,在手表本体17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摇晃手臂,从而使手表本体17进行晃动,带动内部螺旋型换热管10、冷却室11和U型换热管15内冷却液的流动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的效果,同时可以通过将卡接的密封盖14进行拆卸,将防水塞13拔出,通过连接管16将螺旋型换热管10、冷却室11和U型换热管15内的冷却液进行收集更换,同时在对手表本体17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橡胶防护层2对手表本体17的表面进行防护,同时通过凸起7增加手表本体17的耐磨性,还可以通过在橡胶防护层2内部设置有抗压孔8增加手表本体17的抗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