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宫闹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1632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迷宫闹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闹钟,特别是涉及一种迷宫闹钟。
【背景技术】
[0002]“一日之计在于晨”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早上及早的清醒过来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和学习过称中都是极好的,但是有相当多的人都有懒床的习惯,特别是冬天来说,很多人都无法及时从睡眠状态中醒来,脑子仍然处于不清醒的状态,清晨能够看到很多人都是满脸的倦意,需要相当一部分时间才能唤醒活力。现有的闹钟只能提供将人从睡眠中叫醒的功能,却无法做到使人清醒的功能,往往是定了闹钟,被闹钟吵醒,按下闹钟继续睡觉,对于嗜睡的人群来说,现有的闹钟很难达到需要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迷宫闹钟,目的在于解决普通闹钟无法从从睡眠状态中快速醒来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能够定时设定响铃的闹钟本体,所述的闹钟本体设有响铃控制按钮和电池安装槽,所述的响铃控制按钮和电池安装槽位于同一面板且盖合有盖体,所述的闹钟本体为柱体结构,所述的闹钟本体柱体的外侧面处套接有围栏,所述的围栏为透明结构,所述的围栏内侧面与闹钟本体的外侧面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有迷宫结构和迷宫球,所述的迷宫球设有起点和终点,所述的起点和终点位于同一处且之间设有单向通过装置和控制按钮,所述的单向通过装置仅匀速迷宫球自终点通过进入起点,所述的控制按钮可沿闹钟本体的轴向方向移动,控制按钮上端设有卡口,所述的盖体上设有与该卡口扣接的钩体,所述的钩体下端与控制按钮上端相对且配合形成挤压迷宫球即可顶开盖体的结构。
[0005]进一步的,闹钟本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径向延伸形成支撑的支撑板,所述的围栏与支撑板进行固定,形成套接在闹钟本体外侧的结构,所述的支撑板包括闹钟本体上、下端面处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所述的上支撑板下方设有辅助支撑板,上支撑板与辅助支撑板之间、辅助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均设有迷宫结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支撑板和辅助支撑板上与钩体相对设有缺口,所述的卡口位于该缺口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单向通过装置为一折叠的弹性片,所述的弹性片下端与下支撑板固定,弹性片的上端与辅助支撑板间的距离小于迷宫球的直径,所述的弹性片与控制按钮相邻,所述的弹性片和控制按钮上设有相对隔离的通电片,所述的通电片与响铃控制按钮电连接,所述的钩体下端设有与通电片通电配合的过渡片,所述的过渡片、通电片形成接触开关,所述的接触开关与响铃控制按钮形成串联开关。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闹铃的开启可通过响铃控制按钮进行设置,但是闹铃的的关闭必须进行迷宫解锁才能完成,强迫初醒的人必须进行迷宫解锁,动脑动手,强迫进行思考,达到及时环形人脑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闹钟本体的正视图。
[0011]图中:1_闹钟本体、2-响铃控制按钮、3-电池安装槽、4-盖体、5-围栏、6-迷宫结构、7-迷宫球、8-单向通过装置、9-控制按钮、I O-卡口、11 -钩体、12-上支撑板、13-下支撑板、14-辅助支撑板、15-缺口、16-围栏。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迷宫闹钟,包括能够定时设定响铃的闹钟本体,所述的闹钟本体设有响铃控制按钮和电池安装槽,所述的响铃控制按钮和电池安装槽位于同一面板且盖合有盖体,所述的闹钟本体为柱体结构,所述的闹钟本体柱体的外侧面处套接有围栏,所述的围栏为透明结构,所述的围栏内侧面与闹钟本体的外侧面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有迷宫结构和迷宫球,所述的迷宫球设有起点和终点,所述的起点和终点位于同一处且之间设有单向通过装置和控制按钮,所述的单向通过装置仅匀速迷宫球自终点通过进入起点,所述的控制按钮可沿闹钟本体的轴向方向移动,控制按钮上端设有卡口,所述的盖体上设有与该卡口扣接的钩体,所述的钩体下端与控制按钮上端相对且配合形成挤压迷宫球即可顶开盖体的结构。
[0014]值得注意的是,闹钟本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径向延伸形成支撑的支撑板,所述的围栏与支撑板进行固定,形成套接在闹钟本体外侧的结构,所述的支撑板包括闹钟本体上、下端面处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所述的上支撑板下方设有辅助支撑板,上支撑板与辅助支撑板之间、辅助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均设有迷宫结构。
[0015]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上支撑板和辅助支撑板上与钩体相对设有缺口,所述的卡口位于该缺口内。
[0016]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单向通过装置为一折叠的弹性片,所述的弹性片下端与下支撑板固定,弹性片的上端与辅助支撑板间的距离小于迷宫球的直径,所述的弹性片与控制按钮相邻,所述的弹性片和控制按钮上设有相对隔离的通电片,所述的通电片与响铃控制按钮电连接,所述的钩体下端设有与通电片通电配合的过渡片,所述的过渡片、通电片形成接触开关,所述的接触开关与响铃控制按钮形成串联开关。
[0017]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响铃控制按钮打开串联开关的其中一个,盖体盖合时,钩体通过缺口与卡口进行扣接,此时钩体位于围栏之内,盖体完全镶嵌在闹钟本体上,无法在进行打开,钩体上的过渡片与通电片连通,串联开关完全打开实现闹铃的正常设置,闹铃一旦到达设置时间就会响起不停,必须让迷宫球通过围栏内的迷宫结构,迷宫球自起点到达终点后,将迷宫球滚至控制按钮的上端并挤压控制按钮,此时迷宫球将挤压钩体,使得钩体脱离,此时闹铃的串联开关断开响铃终止,进一步挤压迷宫球,弹性片发生变形直至迷宫球通过达到起点,此时即可进行下次的闹钟设置。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闹铃的开启可通过响铃控制按钮进行设置,但是闹铃的的关闭必须进行迷宫解锁才能完成,强迫初醒的人必须进行迷宫解锁,动脑动手,强迫进行思考,达到及时环形人脑的目的。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迷宫闹钟,包括能够定时设定响铃的闹钟本体,所述的闹钟本体设有响铃控制按钮和电池安装槽,所述的响铃控制按钮和电池安装槽位于同一面板且盖合有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闹钟本体为柱体结构,所述的闹钟本体柱体的外侧面处套接有围栏,所述的围栏为透明结构,所述的围栏内侧面与闹钟本体的外侧面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有迷宫结构和迷宫球,所述的迷宫球设有起点和终点,所述的起点和终点位于同一处且之间设有单向通过装置和控制按钮,所述的单向通过装置仅匀速迷宫球自终点通过进入起点,所述的控制按钮可沿闹钟本体的轴向方向移动,控制按钮上端设有卡口,所述的盖体上设有与该卡口扣接的钩体,所述的钩体下端与控制按钮上端相对且配合形成挤压迷宫球即可顶开盖体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宫闹钟,其特征在于,闹钟本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径向延伸形成支撑的支撑板,所述的围栏与支撑板进行固定,形成套接在闹钟本体外侧的结构,所述的支撑板包括闹钟本体上、下端面处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所述的上支撑板下方设有辅助支撑板,上支撑板与辅助支撑板之间、辅助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均设有迷宫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迷宫闹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撑板和辅助支撑板上与钩体相对设有缺口,所述的卡口位于该缺口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宫闹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通过装置为一折叠的弹性片,所述的弹性片下端与下支撑板固定,弹性片的上端与辅助支撑板间的距离小于迷宫球的直径,所述的弹性片与控制按钮相邻,所述的弹性片和控制按钮上设有相对隔离的通电片,所述的通电片与响铃控制按钮电连接,所述的钩体下端设有与通电片通电配合的过渡片,所述的过渡片、通电片形成接触开关,所述的接触开关与响铃控制按钮形成串联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迷宫闹钟,解决普通闹钟无法从从睡眠状态中快速醒来的问题,包括能够定时设定响铃的闹钟本体,闹钟本体设有响铃控制按钮和电池安装槽,响铃控制按钮和电池安装槽位于同一面板且盖合有盖体,闹钟本体柱体的外侧面处套接有围栏,所述的围栏为透明结构,围栏内侧面与闹钟本体的外侧面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迷宫结构和迷宫球,迷宫球设有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位于同一处且之间设有单向通过装置和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上端设有卡口,盖体上设有与该卡口扣接的钩体,所述的钩体下端与控制按钮上端相对且配合形成挤压迷宫球即可顶开盖体的结构。强迫初醒的人必须进行迷宫解锁,动脑动手,强迫进行思考,达到及时环形人脑的目的。
【IPC分类】G04B23/03, G04C23/00
【公开号】CN205263492
【申请号】CN201521053732
【发明人】庄志炜
【申请人】庄志炜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