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7007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复位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机械运动复位的机械结构,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中工具的使用舒适性愈来愈高,如公用洗漱间,水龙头能够自动复位关闭水路,无需用手操作而避免产生手再次污染;办公室的门能够自动闭合,无需随时提醒随手关门。人们为达到上述效果,各自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手段,如水龙头的开关采用红外感应开关,但使用红外感应开关成本高,且使用灵敏度不易调整;门自动闭合采用扭簧复位,扭簧使用多次后发生疲劳变形,门的自动闭合不紧密。[0003]如今童车在使用时,经常儿童控制力较差,经常将车龙头或方向盘侧向把持,使得童车经常是弧线行走,而童车的车轮没有复位机构,调整车轮正向行使,给儿童造成使用不便。发明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复位结构。[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0006]一种复位机构,其包括连接体、套筒、连接轴、复位弹簧、下轴承、滚珠、上套环和下套环,所述下轴承套接于套筒内的下端部,所述上套环套于套筒内的上端部,所述下套环套于套筒内且位于上套环与下轴承之间,所述上套环的下端面或/和下套环的上端面设有弧形的曲面凹槽,所述曲面槽道的深度值从中间到两侧逐渐减小,且上套环和下套环之间形成用于滚珠滚动的槽道,滚珠位于槽道内;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套筒内且位于下套环与下轴承之间,所述连接体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分别设有通孔,所述上套环的上端设有同轴的内套筒,内套筒的上端部伸出套筒,内套筒的上端部与上连接板的通孔套接;所述连接轴的上端依次穿过下连接板的通孔、下轴承、复位弹簧、下套环、上套环、内套筒以及上连接板的通孔;所述连接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下限位块固定于连接轴的下端或成型于连接轴的下端,上限位块连接于连接轴的上端;连接轴的两端通过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与连接体连接,所述下套环的侧面设有限位孔,所述套筒设有与限位孔相对的定位孔,所述套筒外侧面设有定位块,定位块的一端穿过定位孔并插入限位孔。[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套环的下底面和下套环的上底面均设有至少两条相对应的曲面槽道。[0008]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套接于套筒内的上轴承,上轴承位于上套环的上方且套于内套筒。[0009]进一步,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调节环,调节环位于复位弹簧和下轴承之间,所述调节环设有外螺纹,套筒中部设有内螺纹,调节环与套筒螺纹连接。[0010]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均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内螺纹,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分别与套筒的上端和下端螺纹连接。[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筒的上端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上连接板的通孔的横截面呈与内套筒的上端配合的多边形。[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的下端部向外侧凸起形成所述的下限位块,所述连接轴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与连接轴的上端连接的上限位块为限位螺栓;所述连接体为U型板,所述套筒与下连接板之间设有套环;下连接板与下限位块之间设有下垫片,上连接板与上密封环之间设有上垫片。[0013]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上端设有限位缺口,所述上连接板设有与限位缺口相对应的限位柱。[0014]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套接于套筒内的上轴承,上轴承位于上套环的上方且套于内套筒,上轴承与上连接板之间设有垫圈,下轴承与下连接板之间设有垫圈。[0015]进一步地,所述下轴承套设有下套筒,且下套筒的下端伸出下连接板,且下套筒的下端设有外翻边,且外翻边位于下连接部与下固定块之间。[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复位机构,包括连接体、套筒、连接轴、复位弹簧、下轴承、滚珠、上套环和下套环,所述下轴承套接于套筒内的下端部,所述上套环的上端设有内套筒,内套筒的上端伸出套筒,所述上套环套于套筒内的上端部,所述下套环套于套筒内且均位于上套环与下轴承之间,所述上套环的下端面或/和下套环的上端面设有弧形的曲面凹槽,且上套环和下套环之间形成用于滚珠滚动的槽道,滚珠位于槽道内;所述复位弹簧套于套筒内且位于下套环与下轴承之间,所述连接体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分别设有通孔,所述上套环的上端设有内套筒,内套筒的下端固定于上套环,内套筒的上端伸出套筒,内套筒的上端与上连接板的通孔套接;所述连接轴的上端依次穿过下连接板的通孔、下轴承、复位弹簧、下套环、上套环、内套筒以及上连接板的通孔;所述连接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下限位块固定于连接轴的下端,上限位块连接于连接轴的上端;连接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与连接体连接,所述下套环的侧面设有限位孔,所述套筒设有与限位孔相对的定位孔,所述套筒外侧面设有定位块,定位块的一端穿过定位孔并插入限位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应用多个领域。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0018]图2为图1除去套筒、连接体后的立体示意图。[0019]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套环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套环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0023]图7为图6的分解示意图。[0024]图8为图6的一种剖视图。[0025]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10为图9去掉套筒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11为图9的分解结构示意图。[0028]附图标记为:[0029]I—连接体11—下连接板[0030]12——上连接板13——通孔[0031]102-下垫片2-套筒[0032]21——定位块22——定位孔[0033]4——下轴承3——连接轴[0034]31-下限位块32-上限位块[0035]5——复位弹簧6——下套环[0036]61-限位孔62-曲面凹槽[0037]7——上套环71——内套筒[0038]8-滚珠93-下密封环[0039]92-上密封环10-套环[0040]101-上垫片91-调节环[0041]41——上轴承102——下垫片[0042]14——限位柱23——限位缺口[0043]103-垫圈941-外翻边[0044]15——安装孔94——下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0046]实施例1:参见附图1至图5[0047]一种复位机构,包括连接体1、套筒2、连接轴3、复位弹簧5、下轴承4、滚珠8、上套环7和下套环6,所述下轴承4套接于套筒2内的下端部,所述上套环7套于套筒2内的上端部,所述下套环6套于套筒2内且位于上套环7与下轴承4之间,所述上套环7的下端面或/和下套环6的上端面设有 弧形的曲面凹槽62,所述曲面槽道62的深度值从中间到两侧逐渐减小,即曲面槽道62中间的深度最大,两侧的深度小;且上套环7和下套环6之间形成用于滚珠8滚动的槽道,本实施例中在上套环7的下端面和下套环6的上端面均设有弧形的曲面凹槽62 (参见附图4、图5);滚珠8位于槽道内;所述复位弹簧5设置于套筒2内且位于下套环6与下轴承4之间,所述连接体I包括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11,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11分别设有通孔13,所述上套环7的上端设有同轴的内套筒71,内套筒71的下端固定于上套环7或内套筒71与上套环7 —体成型,内套筒71的上端部伸出套筒2,内套筒71的上端部与上连接板12的通孔13套接;所述连接轴3的上端依次穿过下连接板11的通孔13、下轴承4、复位弹簧5、下套环6、上套环7、内套筒71以及上连接板12的通孔13 ;所述连接轴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限位块32和下限位块31,下限位块31固定于连接轴3的下端或成型于连接轴3的下端,上限位块32连接于连接轴3的上端;连接轴3通过上限位块32和下限位块31与连接体I连接,所述下套环6的侧面设有限位孔61,所述套筒2设有与限位孔61相对的定位孔22,所述套筒2外侧面设有定位块21,定位块21的一端穿过定位孔22并插入限位孔61。[0048]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复位机构的套筒2与外界的活动体连接,当外界的活动体受到外力发生偏转时,便带动套筒2旋转;由于套筒2通过定位块21与下套环6连接,因此套筒2会带动下套环6旋转;但位于上套环7的上端的内套筒71与连接体I的上连接板12套接,在连接体I处于固定的情况下,上套环7也处于固定状态;下套环6便会相对上套环7旋转,由于上套环7的下端面或/和下套环6的上端面设有曲面凹槽62,滚珠8在沿着槽道移动时,会改变上套环7与下套环6之间的距离;初始状态时,滚珠8位于曲面凹槽62的最深处,上套环7与下套环6之间的距离最近;下套环6在相对上套环7旋转的同时,向下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5。在外界的活动体受到的外力消失后,复位弹簧5向上推动下套环6,下套环6带动套筒2旋转,并使得滚珠8沿着槽道回到曲面凹槽62的最深处,套筒2旋转的同时便会带动外界的活动体回位,从而实现复位目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等同变换,内套筒71与上套环7可以一体成型也可分体成型。[0049]进一步地,所述上套环7的下底面和下套环6的上底面均设有至少两条相对应的曲面槽道。本实施例中在上套环7和下套环6上分别设置了两条相对应的曲面槽道。[0050]通过在上套环7和下套环6分别设置多条相对应的曲面槽道,使得相对应曲面槽道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滚珠8滚动的槽道;该槽道使得上套环7与下套环6之间的距离为中间大、两侧小,初始状态时,滚珠8均位于相应的槽道的中部,下套环6在相对上套环7旋转时,滚珠8沿着槽道滚动,从而使得上套环7和下套环6之间的距离不断改变,从而实现对复位弹簧5的压缩;复位时,复位弹簧5通过下套环6对滚珠8的压力,使得滚珠8向槽道中部滚动,同时下套环6带动套筒2回转,从而实现复位。[0051]考虑到套筒2向两个方向的旋转范围,以及上套环7与下套环6之间的受力情况,实施例中在上套环7和下套环6上分别设置了两条相对应的曲面槽道,两个滚珠8分别位于相应的槽道内。[0052]实施例2:参见附图4至图8,一种复位机构,其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套接于套筒2内的上轴承41,上轴承41位于上套环7的上方且套于内套筒71。[0053]设置上轴承41后,使得连接轴3通过上轴承41和下轴承4的配合,固定更加紧密,不会出现晃动,减小磨损和摩擦阻力。[0054]进一步,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调节环91,调节环91位于复位弹簧5和下轴承4之间,所述调节环91设有外螺纹,套筒2中部设有内螺纹,调节环91与套筒2螺纹连接。[0055]设置调节环91后,可以调节调节环91与下套环6之间的间距,即复位弹簧5的竖直伸长空间。因此可以根据需求来调节复位力度,如需要快速复位,可以调节减少调节环91与下套环6之间的距离,使得复位弹簧5在套筒2旋转前就具备一定的压缩量,增大复位弹簧5的推力,进而增加恢复力。[0056]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上密封环92和下密封环93,上密封环92和下密封环93均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2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内螺纹,上密封环92和下密封环93分别与套筒2的上端和下端螺纹连接。[0057]通过设置上密封环92和下密封环93,可以将上轴承41和下轴承4密封与套筒2内,防止复位机构因振动或翻转,导致上轴承41或下轴承4从套筒2中脱落。同时也使得复位机构可以以任何角度放置使用,如水平放置使用,增加使用范围。[0058]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筒71的上端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上连接板12的通孔13的横截面呈与内套筒71的上端配合的多边形。[0059]通过多边形配合,使得内套筒71、上套环7受到上连接板12的限制,在下套环6发生转动时,上套环7仍然保持不动。本实施例中,内套筒71的上端的横截面呈六边形,上连接板12的通孔13的横截面也呈六边形。[006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3的下端部向外侧凸起形成所述的下限位块31,所述连接轴3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与连接轴3的上端连接的上限位块32为限位螺栓。[0061]将下限位块31设计成凸块的形式,且与连接轴3 —体,结构简单实用;同时将上限位块32设计成限位螺栓,通过限位螺栓与连接轴3的上端的外螺纹配合,可防止位于上套环7的上方的内套筒71向上移动,也可以将连接轴3固定。[006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I为U型板。[0063]U型板结构简单,成本低。[0064]进一步地,套筒2与下连接板11之间设有套环10。[0065]设置套环10,可以避免套筒2与下连接板11之间的摩擦,且套环10与下连接板11的接触面积大,减少摩擦强度。[0066]进一步地,下连接板11与下限位块31之间设有下垫片102,上连接板12与上密封环92之间设有上垫片101。[0067]通过设置套环10、垫片,可以提供装置的耐磨性。[0068]实施例3:参见图9至图11,一种复位机构,其结构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套筒2的上端设有限位缺口 23,所述上连接板12设有与限位缺口 23相对应的限位柱14。[0069]通过设置限位缺口 23和限位柱14,使得套筒2旋转时不会旋转角度过大,造成损坏。[0070]更进一步地,所述下轴承41与复位弹簧5之间设有调节环91,所述调节环91设有外螺纹,套筒2中部设有内螺纹,调节环91与套筒2螺纹连接。[0071]设置调节环91后,可以调节调节环91与下套环6之间的间距,即复位弹簧5的竖直伸长空间。因此可以根据需求来调节复位力度,如需要快速复位,可以调节调节环91的位置。[0072]更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套接于套筒2内的上轴承41,上轴承41位于上套环7的上方且套于内套筒71,上轴承41与上连接板12之间设有垫圈103,下轴承4与下连接板13之间设有垫圈103。[0073]设置上轴承41,有利于套筒2旋转;设置垫圈103,有助于改善结构,防止上轴承41、下轴承41与连接体I接触力过大,造成上轴承41、下轴承4旋转受阻。[0074]进一步地,所述下轴承4套设有下套筒94,且下套筒94的下端伸出下连接板13,且下套筒94的下端设有外翻边941,且外翻边941位于下连接部13与下固定块31之间。[0075]设置下套筒94,使得下轴承4避开与连接轴3连接,方便下轴承4运转。[0076]以上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在此基础上的等同技术方案仍落入申请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接体、套筒、连接轴、复位弹簧、下轴承、滚珠、上套环和下套环,所述下轴承套接于套筒内的下端部,所述上套环套于套筒内的上端部,所述下套环套于套筒内且位于上套环与下轴承之间,所述上套环的下端面或/和下套环的上端面设有弧形的曲面凹槽,所述曲面槽道的深度值从中间到两侧逐渐减小,且上套环和下套环之间形成用于滚珠滚动的槽道,滚珠位于槽道内;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套筒内且位于下套环与下轴承之间,所述连接体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分别设有通孔,所述上套环的上端设有同轴的内套筒,内套筒的上端部伸出套筒,内套筒的上端部与上连接板的通孔套接;所述连接轴的上端依次穿过下连接板的通孔、下轴承、复位弹簧、下套环、上套环、内套筒以及上连接板的通孔;所述连接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下限位块固定于连接轴的下端或成型于连接轴的下端,上限位块连接于连接轴的上端;连接轴的两端通过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与连接体连接,所述下套环的侧面设有限位孔,所述套筒设有与限位孔相对的定位孔,所述套筒外侧面设有定位块,定位块的一端穿过定位孔并插入限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环的下底面和下套环的上底面均设有至少两条相对应的曲面槽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套接于套筒内的上轴承,上轴承位于上套环的上方且套于内套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调节环,调节环位于复位弹簧和下轴承之间,所述调节环设有外螺纹,套筒中部设有内螺纹,调节环与套筒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均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内螺纹,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分别与套筒的上端和下端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的上端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上连接板的通孔的横截面呈与内套筒的上端配合的多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下端部向外侧凸起形成所述的下限位块,所述连接轴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与连接轴的上端连接的上限位块为限位螺栓;所述连接体为U型板,所述套筒与下连接板之间设有套环;下连接板与下限位块之间设有下垫片,上连接板与上密封环之间设有上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上端设有限位缺口,所述上连接板设有与限位缺口相对应的限位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套接于套筒内的上轴承,上轴承位于上套环的上方且套于内套筒,上轴承与上连接板之间设有垫圈,下轴承与下连接板之间设有垫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套设有下套筒,且下套筒的下端伸出下连接板,且下套筒的下端设有外翻边,且外翻边位于下连接部与下固定块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位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体、套筒、连接轴、复位弹簧、下轴承、滚珠、上套环和下套环,下轴承、上套环和下套环均套接于套筒内,上套环或/和下套环设有曲面凹槽,且上套环和下套环之间形成槽道,滚珠位于槽道内;复位弹簧位于下套环与下轴承之间,连接体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套环的上端设有内套筒,内套筒的上端伸出套筒,内套筒的下端固定于上套环,内套筒的上端与上连接板的通孔套接;连接轴设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连接轴通过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与连接体连接,下套环设有限位孔,套筒设有定位孔,套筒外侧面设有定位块,定位块的一端穿过定位孔并插入限位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应用多个领域。
文档编号G05G5/00GK202975890SQ2012204633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2日
发明者陈政文 申请人:陈政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