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9416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实物与模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列管式换热器仿真软件只是根据工业实际运行参数的真实过程模拟再现,可满足操作员进行正常运行操作、开启、断电等事故处理。其缺点是:操作员虽然能顺利完成各项操作,但仅仅能熟悉列管式换热器装置的流程原理和作用,而对于列管式换热器上的操作现象即列管式换热器内两相流动状态、传热情况没有直观的认识,从而对工厂的实际情况也无实际认知。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能直观反映出仿真操作中列管式换热器的操作状态的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装置及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装置及系统,能直观反映出仿真操作中列管式换热器的操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装置,所述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装置包括:

卧式罐体,其内部设有水平安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左右两端装有管板,所述卧式罐体两端分别设有封头,所述封头与管板相固定,所述换热管的管程部分设有折流板,所述两个封头上分别设有介质Ⅰ入口和介质Ⅰ出口,所述卧式罐体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介质Ⅱ入口和介质Ⅱ出口;

第一水泵,其入水端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冷水管、热水管相连,其出水端通过出水管与所述介质Ⅱ入口相连,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一球阀,所述冷水管入水端与冷水箱相连,所述热水管入水端与热水箱相连;

第二水泵,其入水端与介质Ⅰ管道相连,其出水端通过输液管道与所述介质Ⅰ入口相连,所述输液管道上设有第二球阀;

在上述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液体流量计,所述输液管上设有第二液体流量计。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系统,所述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系统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装置,所述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系统还包括:

气动调节阀,其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气动调节阀、第二气动调节阀,所述第一气动调节阀与所述第一球阀并联设置,所述第二气动调节阀与所述第二球阀并联设置;

中央控制器,其信号输入端与输入模块采用有线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信号输出端与两个所述气动调节阀电相连,所述输入模块置于计算机中。

在上述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系统中,进一步的,所述冷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热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输出端电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一水泵、第二水泵,通过调节介质Ⅰ与介质Ⅱ的流量比,可以模拟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达标与不达标这两种状态,从而可以直观反映出仿真操作中列管式换热器的操作状态。

2、本实用新型设有气动调节阀和中央控制器,通过输入模块输入参数,并通过中央控制器控制气动调节阀,通过调节气动调节阀流量进行模拟。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系统的系统连接图。

图中:1.卧式罐体、2.换热管、3.管板、4.封头、5.折流板、6.介质Ⅰ入口、7.介质Ⅰ出口、8.介质Ⅱ入口、9.介质Ⅱ出口、10.第一水泵、11.三通接头、12.冷水管、13.热水管、14.出水管、15.第一球阀、16.冷水箱、17.热水箱、18.第二水泵、19.介质Ⅰ管道、20.输液管道、21.第二球阀、22.第一液体流量计、23.第二液体流量计、24.第一气动调节阀、25.第二气动调节阀、26.第一电磁阀、27.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将理解,当据称将部件“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相反,当据称将部件“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则表示不存在中间部件。

图1是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系统的系统连接图,下面就结合图1和图2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装置,所述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装置包括:

卧式罐体1,其内部设有水平安装的换热管2,所述换热管2左右两端装有管板3,所述卧式罐体1两端分别设有封头4,所述封头4与管板3相固定,所述换热管2的管程部分设有折流板5,两个所述封头4上分别设有介质Ⅰ入口6和介质Ⅰ出口7,所述卧式罐体1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介质Ⅱ入口8和介质Ⅱ出口9;

第一水泵10,其入水端通过三通接头11分别与冷水管12、热水管13相连,其出水端通过出水管14与所述介质Ⅱ入口8相连,所述出水管14上设有第一球阀15,所述冷水管12入水端与冷水箱16相连,所述热水管13入水端与热水箱17相连;

第二水泵18,其入水端与介质Ⅰ管道19相连,其出水端通过输液管道20与所述介质Ⅰ入口6相连,所述输液管道20上设有第二球阀21;

在上述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14上安装有第一液体流量计22,所述输液管道20上设有第二液体流量计23。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系统,所述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系统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装置,所述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系统还包括:

气动调节阀,其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气动调节阀24、第二气动调节阀25,所述第一气动调节阀24与所述第一球阀14并联设置,所述第二气动调节阀25与所述第二球阀20并联设置;

中央控制器,其信号输入端与输入模块采用有线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信号输出端与两个所述气动调节阀电相连,所述输入模块置于计算机中。

在上述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仿真与实物联动系统中,进一步的,所述冷水管12上设有第一电磁阀26,所述热水管13上设有第二电磁阀27,所述第一电磁阀26、第二电磁阀27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输出端电相连。

实际工作中,介质Ⅰ经由第二水泵18、输液管道20进入卧式罐体1中,介质Ⅱ经由第一水泵10、出水管14进入卧式罐体1中,介质Ⅰ通过换热管2流向介质Ⅰ出口7,介质Ⅱ通过折流板5流向介质Ⅱ出口9,介质Ⅰ与介质Ⅱ逆向流动,进行传热。

其中,通过改变第一球阀15的开度调节进入卧式罐体1中介质Ⅱ的流量,通过调节第二球阀21的开度调节进入卧式罐体1的介质Ⅰ的流量,从而改变介质Ⅰ和介质Ⅱ的流量比,可模拟卧式罐体1中传热处理过程的换热达标与不达标两种状态。

当使用自动控制系统时,输入模块通过中央控制器控制气动调节阀的开度,需要自动控制时,将第一球阀15、第二球阀21,通过改变第一气动调节阀24、第二气动调节阀25的开度调节进入1中介质Ⅰ、介质Ⅱ的流量,本实用新型设有气动调节阀和中央控制器,通过输入模块输入参数,并通过中央控制器控制气动调节阀,通过调节气动调节阀流量进行模拟。

另外,冷水管12上设有第一电磁阀26,热水管13上设有第二电磁阀27,第一电磁阀26、第一电磁阀27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从而通过计算机自由转换介质Ⅱ的冷热,节约了劳动力。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