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供水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8546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供水控制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水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供水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自动控制化设备领域中的生产环节较多运用定量、重复性加水,有许多方法,如标准容器,料斗,电子称等,这些方法存在自动化程度弱,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诸多问题。定量供水控制电路与流量传感器,电磁阀等配套使用,构成自动供水系统,实现供水自动控制,具有供水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工作稳定可靠、供水精度高、并能满足各个行业需求的新型供水控制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供水控制器,包括机箱及机箱内部的控制电路,所述的机箱面板上设有控制按钮、电源开关、数码管显示器及设定开关;机箱内部的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流量传感器和电磁阀控制继电器,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磁阀控制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控制按钮、电源开关、设定按钮、数码管显示器均与单片机耦接;所述的数码管显示器包括至少两个数码管显示器;所述的单片机为PIC单片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按钮包括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和手/自切换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的设定开关包括数字设定开关、数值设定开关、功能设定开关和复位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的数码管显示器采用MAX7221串行集成式共阴显示驱动电路,数码管显示器组其中一个数码管显示器显示设定值,其中一个数码管显示器显示实际值和参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供水控制器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设计合理,通过单片机与流量传感器、设定开关及电磁阀等相互配合,实现定量供水的精确自动控制功能,具有供水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通过配置相应规格和材质的电磁阀及流量传感器,可以满足各种行业的不同要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理解的含义。

一种新型供水控制器,包括机箱及机箱内部的控制电路,所述的机箱面板上设有控制按钮(K1/K2/K3)、电源开关、数码管显示器(A/B)及设定开关(S1/S2/S3/S4);机箱内部的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N1、流量传感器LL和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R1,流量传感器LL的输出端与单片机N1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N1的输出端与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R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控制按钮(K1/K2/K3)、电源开关、设定按钮(S1/S2/S3/S4)、数码管显示器(A/B)均与单片机N1耦接;所述的数码管显示器包括至少两个数码管显示器(A/B);所述的单片机N1为PIC单片机。

所述的控制按钮包括启动按钮K1、停止按钮K2、和手/自切换按钮K3。

所述的设定开关包括数字设定开关S2、数位设定开关S1、功能设定开关S3和复位开关S4。

所述的数码管显示器(A/B)采用MAX7221串行集成式共阴显示驱动电路,数码管显示器组其中一个数码管显示器显示A设定值,其中一个数码管显示器B显示实际值和参数。

单片机N1通过I/O接口与流量传感器LL相连接用于采集实际水流量信号,单片机通过I/O接口分别与启动按钮K1、停止按钮K2、手/自动转换开关K3相连接分别实现自动供水、停止供水和手动供水等操作控制功能,单片机N1分别通过三个I/O接口与数位设定开关S1、数字设定开关S2、功能设定开关S3相连接,复位开关S4与单片机输入口连接,单片机通过这4个开关设定每次供水数量、流量传感器LL参数、及输出控制方式,可以任意设置供给流量。单片机N1输出端与阀门继电器JR1相连接,数码管显示器A显示实际动态供水量,数码管显示器B显示各种系统参数和设定值,双显示可以同时看到目标值与当前实际值大大方便用户使用。

在上述供水控制电路中,K3在手动方式时,按下启动按钮K1并通过单片机内部延时功能后开始自动供水,所延时时间可以按实际要求在系统中设定,也可以不延时。单片机N1根据水量设定值计算出相应的脉冲数,同时对流量传感器LL采集数据进行统计,任何时候按下停止按钮K2后立即停止供水。K3在自动方式时,可以直接将启动信号接在K1上,实际水量当达到设定值时发出控制指令自动关断电磁阀停止供水,实现定量自动供水功能。高性能工业级单片机内置通过数据存储器从而保证供水器断电后数据不丢失确保供水器在各种各样环境下都能胜任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