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无线通讯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5376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无线通讯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无线通讯电路。



背景技术:

一些偏高端的、价格昂贵的摩托车(代指两轮汽车、两轮电动车等)售价往往不比四轮汽车便宜,它们售价在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不等。目前,这类高端摩托车除了本身制造用料精良、成本高昂、品牌因素等等吸引相关爱好者关注或购买之外,在功能上也仅仅是现有的摩托车功能,对于摩托车与车主之间的交互,也仅仅是车主骑行时摩托车所带来的感受。这些高端摩托车从功能上讲,与普通摩托车并无较大差别,因此,如何使这些高端摩托车与普通摩托车的差别更大、更能够提现其高端、价格昂贵,更能提高摩托车与用户的交互等问题,目前技术上仍处于一遍空白,摩托车厂商可能更关注摩托车的外型、制造用料等摩托车本身,导致缺乏了摩托车的交互性,缺少在车主的偏好、车主对摩托车控制的便利性方面的考虑。鉴于此,研发了一种能够与云服务平台和远程控制端通讯连接的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通过云服务平台或远程控制端能够远程控制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从而控制摩托车进行相应的动作。那么,如何低成本、简单有效的实现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与云服务平台进行通讯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无线通讯电路,能够建立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与云服务平台的无线通讯连接,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无线通讯电路,包括SIM卡电路、与所述SIM卡电路电连接且与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主控模块电连接的远程通讯电路,所述远程通讯电路包括通讯主电路、连接于所述通讯主电路以及主控模块片之间的上/断电控制电路、连接于所述通讯主电路以及主控模块之间的复位控制电路以及连接于所述通讯主电路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的系统上电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主电路包括一通讯芯片U10、若干电容、若干电阻、天线接口J1,所述通讯芯片U10的AGND引脚通过一电阻R90接地;所述通讯芯片U10的PWRKEY引脚与所述上/断电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EMERG_OFF引脚与所述复位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STATUS引脚与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NETLIGHT引脚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DTR引脚通过一电阻R99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TXD引脚通过一电阻R98与所述主控模块的MDM_RXD端子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RXD引脚通过一电阻R97与所述主控模块的MDM_TXD端子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RXD引脚还直接通过一电阻R48接地;所述通讯芯片U10的RTS通过一电阻R100接地;所述通讯芯片U10的RI引脚通过一电阻R96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SIM_VDD引脚、SIM_RST引脚、SIM_DATA引脚、SIM_CLK引脚、SIM_GND引脚均与所述SIM卡电路电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VBAT引脚与系统上电电路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RF_ANT引脚通过一电阻R91与所述天线接口J1的第一端子连接,所述天线接口J1的第二端子及第三端子均接地;所述天线接口J1的第一端子与所述电阻R91之间的节点通过一电容C66接地;所述通讯芯片U10的RF_ANT引脚还直接通过一电容C67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上/断电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8、电阻R113、电阻R116,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所述通讯芯片U10的PWRKEY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13与第一主控芯片的上/断电控制端子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还直接通过所述电阻R116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电控制电路包括包括三极管Q6、电阻R114、电阻R115、电阻R13,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13与所述系统上电电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3之间的节点与所述通讯芯片U10的EMERG_OFF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14与第一主控芯片的复位控制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还直接通过所述电阻R115接地。

进一步的,系统上电电路包括三极管Q3、若干电阻、MOS管Q1,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一电阻R35与所述主控模块的上电信号控制端子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35之间的节点通过一电阻R39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一电阻R35与所述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通讯芯片U10的VBAT引脚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还与所述复位控制电路的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通过一电阻R23与其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与所述电阻R23之间的节点还与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电源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SIM卡电路包括SIM卡芯片、若干电阻、SIM卡接口J6;所述SIM卡芯片的VDD引脚直接与所述通讯芯片U10的SIM_VDD引脚连接,SIM卡芯片的RST引脚通过一电阻R4与所述通讯芯片10的SIM_RST引脚连接,SIM卡芯片的CLK引脚通过一电阻R1与所述通讯芯片U10的SIM_CLK引脚连接,所述SIM卡芯片的GND引脚与所述通讯芯片U10的SIM_GND引脚连接;

所述SIM卡芯片的VDD引脚还通过一电容C29接地,一电容C32与所述电容C29并联连接;所述SIM卡芯片的VDD引脚与所述电容C29之间的节点与所述SIM卡接口J6的VCC引脚以及VPP引脚连接;所述SIM卡芯片的RST引脚通过一电容C17接地,所述SIM卡芯片的RST引脚与所述电容C17之间的节点与所述SIM卡接口J6的RST引脚连接;所述SIM卡芯片的CLK引脚通过一电容C19连接,所述SIM卡芯片的CLK引脚与所述电容C19之间的节点与所述SIM卡接口J6的CLK引脚连接;所述SIM卡接口J6的I/O引脚与所述电阻R10之间的节点还通过一电容C18接地,所述SIM卡接口J6的I/O引脚与所述电容C18之间的节点还与所述SIM卡芯片的I/O引脚连接;所述SIM卡接口J6的GND引脚与所述SIM卡芯片的GND引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无线通讯电路,通过所述远程通讯电路、SIM卡电路实现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与所述云服务平台,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主控模块与本无线通讯电路连接,从而能够使得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通过该无线通讯电路接收云服务平台发送的相应控制信号以及向云服务平台发送摩托车的各种状态信息,为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与所述云服务平台之间的通讯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本无线通讯电路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制作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无线通讯电路一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是图1中通讯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图1中上/断电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图1中复位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图1中上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图1中SIM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无线通讯电路,包括SIM卡电路、与所述SIM卡电路电连接且与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主控模块电连接的远程通讯电路,所述远程通讯电路包括通讯主电路、连接于所述通讯主电路以及主控模块片之间的上/断电控制电路、连接于所述通讯主电路以及主控模块之间的复位控制电路以及连接于所述通讯主电路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的系统上电电路。具体要求地:

所述通讯主电路包括一通讯芯片U10、若干电容、若干电阻、天线接口J1。所述通讯芯片U10可以采用M35型通讯芯片。所述通讯芯片U10的AGND引脚通过一电阻R90接地;所述通讯芯片U10的PWRKEY引脚与所述上/断电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EMERG_OFF引脚与所述复位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STATUS引脚与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主控模块的MDM_STATUS(状态信号引脚)电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NETLIGHT引脚与主控模块的2G_NETLIGHT引脚(信号灯引脚)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DTR引脚通过一电阻R99与所述主控模块的MDM_LPM_EN引脚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TXD引脚通过一电阻R98与所述主控模块的MDM_RXD端子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RXD引脚通过一电阻R97与所述主控模块的MDM_TXD端子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RXD引脚还直接通过一电阻R48接地;所述通讯芯片U10的RTS通过一电阻R100接地;所述通讯芯片U10的RI引脚通过一电阻R96与所述主控模块的MDM_RI引脚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SIM_VDD引脚、SIM_RST引脚、SIM_DATA引脚、SIM_CLK引脚、SIM_GND引脚均与所述SIM卡电路电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VBAT引脚与系统上电电路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0的RF_ANT引脚通过一电阻R91与所述天线接口J1的第一端子连接,所述天线接口J1的第二端子及第三端子均接地;所述天线接口J1的第一端子与所述电阻R91之间的节点通过一电容C66接地;所述通讯芯片U10的RF_ANT引脚还直接通过一电容C67接地。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断电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8、电阻R113、电阻R116,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所述通讯芯片U10的PWRKEY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13与第一主控芯片的上/断电控制端子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还直接通过所述电阻R116接地。通过该上/断电控制电路,当通讯芯片U10模块处于不工作状态,将M35模块断电;需要使用时接通。这样就可以降低所述通讯芯片U10的负荷,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所述复位电控制电路包括包括三极管Q6、电阻R114、电阻R115、电阻R13,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13与所述系统上电电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3之间的节点与所述通讯芯片U10的EMERG_OFF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14与第一主控芯片的复位控制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还直接通过所述电阻R115接地。所述复位控制电路用于当整个系统初次上电时、通讯模块运行出错时,进行通讯模块系统复位。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系统上电电路包括三极管Q3、若干电阻、MOS管Q1,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一电阻R35与所述主控模块的上电信号控制端子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35之间的节点通过一电阻R39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一电阻R35与所述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通讯芯片U10的VBAT引脚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还与所述复位控制电路的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通过一电阻R23与其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与所述电阻R23之间的节点还与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电源模块电连接。本上电电路是通讯芯片U10的供电开关,整个系统上电时通过该上电电路使所述通讯模块得电。

本实施例中,所述SIM卡电路包括SIM卡芯片、若干电阻、SIM卡接口J6;所述SIM卡芯片的VDD引脚直接与所述通讯芯片U10的SIM_VDD引脚连接,SIM卡芯片的RST引脚通过一电阻R4与所述通讯芯片10的SIM_RST引脚连接,SIM卡芯片的CLK引脚通过一电阻R1与所述通讯芯片U10的SIM_CLK引脚连接,所述SIM卡芯片的GND引脚与所述通讯芯片U10的SIM_GND引脚连接;所述SIM卡芯片的VDD引脚还通过一电容C29接地,一电容C32与所述电容C29并联连接;所述SIM卡芯片的VDD引脚与所述电容C29之间的节点与所述SIM卡接口J6的VCC引脚以及VPP引脚连接;所述SIM卡芯片的RST引脚通过一电容C17接地,所述SIM卡芯片的RST引脚与所述电容C17之间的节点与所述SIM卡接口J6的RST引脚连接;所述SIM卡芯片的CLK引脚通过一电容C19连接,所述SIM卡芯片的CLK引脚与所述电容C19之间的节点与所述SIM卡接口J6的CLK引脚连接;所述SIM卡接口J6的I/O引脚与所述电阻R10之间的节点还通过一电容C18接地,所述SIM卡接口J6的I/O引脚与所述电容C18之间的节点还与所述SIM卡芯片的I/O引脚连接;所述SIM卡接口J6的GND引脚与所述SIM卡芯片的GND引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无线通讯电路,通过所述远程通讯电路、SIM卡电路实现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与所述云服务平台,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的主控模块与本无线通讯电路连接,从而能够使得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通过该无线通讯电路接收云服务平台发送的相应控制信号以及向云服务平台发送摩托车的各种状态信息,为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装置与所述云服务平台之间的通讯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本无线通讯电路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制作成本也较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