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温室通风窗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0185325发布日期:2022-05-26 19:1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控制温室通风窗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温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温室通风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温室通风窗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设施农业、特别是诸如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发展,以及愈加广泛的植物或作物等各类种植品种被应用于温室或大棚中,对于温室通风的准确控制变得更加关键和重要。准确的温室通风能够有利于植物或作物的生长,继而有利于提高产量及品质。
3.温室通风一般可通过开启和关闭通风窗来实现,这可由相应的控制电机进行控制。控制电机的设备使用寿命及操作故障率也是影响准确控制温室通风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温室通风窗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5.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温室通风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取值区间和第二取值区间。第一取值区间表示温室的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的取值范围,并且第二取值区间表示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范围。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第一取值区间和第二取值区间,确定中间控制变量与温度差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对于第一取值区间内的温度差值,中间控制变量是温度差值的线性函数。该方法还包括基于函数关系、温室的当前室外温度以及目标室内温度,确定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该方法还包括基于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温室的当前室内温度以及目标室内温度,确定开窗比例。开窗比例用于控制通风窗的开启程度。
6.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温室通风窗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参数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一取值区间和第二取值区间。第一取值区间表示温室的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的取值范围,并且第二取值区间表示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范围。该装置还包括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取值区间和第二取值区间,确定中间控制变量与温度差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对于第一取值区间内的温度差值,中间控制变量是温度差值的线性函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函数关系、温室的当前室外温度以及目标室内温度,确定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该装置还包括开窗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温室的当前室内温度以及目标室内温度,确定开窗比例。开窗比例用于控制通风窗的开启程度。
7.根据本公开的又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8.根据本公开的再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9.根据本公开的又再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1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避免由于降温过快所导致的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并且可以避免由于控制电机频繁或持续操作所导致的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和故障率增加,由此有助于温室通风的准确控制。
11.根据在下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是清楚明白的,并且将参考在下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而被阐明。
附图说明
12.在下面结合附图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更多细节、特征和优点被公开,在附图中:
13.图1示出了能够在其中实施本公开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方法的示例性温室及通风窗布置的示意图;
14.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温室通风窗的方法的流程图;
15.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关于确定中间控制变量与温度差值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步骤、以及关于确定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的步骤的示意图;
16.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温室通风窗的装置的示意框图;
17.图5示出了能够用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要素不意图限定这些要素的位置关系、时序关系或重要性关系,这种术语只是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可以指向该要素的同一实例,而在某些情况下,基于上下文的描述,它们也可以指代不同实例。
19.在本公开中对各种所述示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表明,如果不特意限定要素的数量,则该要素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多个”意指两个或更多,并且术语“基于”应解释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此外,术语“和/或”以及
“……
中的至少一个”涵盖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全部可能的组合方式。
20.在相关技术中,温室通风一般采用试探法。试探法是指首先将通风窗开启一定程度(例如先开启较小程度),并在一定时间段期间实时监测温室的温度变化。如果在此期间温度并未达到所期望的温度,则继续增大通风窗的开启程度(例如较之先前的较小程度而言更大的开启程度),并再次在一定时间段期间实时监测温室的温度变化。由此,通过逐步尝试(即“试探”)的方式来获得所期望的温度。然而,这种逐步尝试的试探法可能会导致整体上用于降温的通风时间增加,继而有可能造成温室内因为无法快速降温而不得不持续较高温度,由此可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情况,导致产量或品质下降。
21.另外,传统的温室通风控制一般采用在降温幅度大时增大开启程度、在降温幅度小时减小开启程度的方式。然而,该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快速降温,但温度下降过快时反而会不利地影响作物生长。
22.除此之外,目前在温室通风控制中可能还会遭遇因短暂的天气变化等原因所导致的频繁或持续进行通风的情况。例如,在多云或有风的天气下经常出现移动的流云,这种流云在移动过程中时而遮挡阳光,时而暴露阳光,由此可能导致在温度采集上的不准确(例如,温度骤升或骤降),继而可能造成控制电机频繁或持续操作以不断调整通风窗的情况。然而,控制电机的这种频繁或持续的操作可能会减少设备使用寿命且增加故障率,这对于温室通风的准确控制是不利的。
23.至少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温室通风窗的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24.在详细说明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法之前,首先简要描述能够在其中实施本公开的各种方法的示例性温室及通风窗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下描述仅是出于方便理解本公开目的而提供的示例性实施场景。本公开的方法不局限于在特定的温室中使用,也不局限于与特定的通风窗配合使用。
25.图1示出了能够在其中实施本公开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方法的示例性温室及通风窗布置的示意图。
26.如图1所示,温室100可以是典型的农业用途的温室,也可以称为大棚或暖房。温室100可以是具有通用设计或针对特定作物专门设计的温室。
2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温室100的外型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形态,并且本公开的方法也不特定于某种特定类型的温室。考虑到温室的整体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在此不再过多赘述其细节。
28.温室100可以具有预先确定的通风窗布置。如图1所示,该通风窗布置可以包括侧部通风窗102和顶部通风窗103。通风窗布置可以是基于温室100的整体结构、温室中所要栽培的作物101的种类(如蔬菜、花卉等)和/或其他因素(如地理位置、产品成本等)而预先确定的。
2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侧部通风窗102和顶部通风窗103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方法所举出的示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仅设置侧部通风窗102和顶部通风窗103中的一者,或同时设置两者。替代地或附加地,通风窗布置也可以包括位于除侧部和顶部之外的其他合适位置的通风窗。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侧部通风窗102和顶部通风窗103中的每一者的数量、尺寸、形状等方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本公开并不意在对这些方面进行限制。
30.侧部通风窗102和顶部通风窗103可以被分别单独地控制、以特定的组合方式控制、或者整体地全部控制。例如,这可以根据作物101的特点和/或位置来确定。诸如在作物的植株高度较高、或者在温室的高度方向上存在多排作物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侧部通风窗102和顶部通风窗103两者以确保通风的均匀性。
31.如图1所示,侧部通风窗102可以具有开启位置102-1和关闭位置102-2。侧部通风窗102可以根据与其连接(例如,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的控制电机102-3的控制,从关闭位置102-2绕其转动轴(未示出)转动到开启位置102-1。这里,虚线箭头示出了侧部通风窗102在开启位置102-1与关闭位置102-2之间的开关轨迹。
32.侧部通风窗102在完全开启状态下所处的开启位置102-1与关闭位置102-2之间的最大角度可以是预先确定的,诸如30度或45度,即侧部通风窗102可以具有30度或45度的最
大开启角度。可以理解的是,该最大开启角度可以根据通风窗的结构、尺寸等方面进行不同的设计,本公开并不意在对这些方面进行限制。侧部通风窗102沿所述开关轨迹所达到的不同开启位置102-1可以对应不同开启角度(在下文中,也被称为“开启程度”)。
33.与侧部通风窗102类似,顶部通风窗103也可以具有开启位置103-1和关闭位置103-2。顶部通风窗103可以根据与其连接(例如,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的控制电机103-3的控制,从关闭位置103-2绕其转动轴(未示出)转动到开启位置103-1。这里,虚线箭头示出了顶部通风窗103在开启位置103-1与关闭位置103-2之间的开关轨迹。顶部通风窗103也可以具有预定的最大开启角度,且沿所述开关轨迹所达到的不同开启位置103-1也可以对应不同开启角度。
3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1仅示例性地示出了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具有一定角度的斜开式通风窗。然而,也可以采用水平推拉式通风窗,在此情况下,不同开启位置可以对应不同的开启面积(即“开启程度”)。
35.侧部通风窗102的控制电机102-3和顶部通风窗103的控制电机103-3可以与控制中心110通信连接(例如,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以基于控制中心110的控制进行开启和关闭通风窗的操作,例如控制通风窗的开启程度。
36.图1还示例性示出了室外温度传感器120和室内温度传感器130。
37.室外温度传感器120可以位于设置在温室外部的气象站中。该气象站可以邻近温室设置以采集更接近于温室情况的准确气象数据。室外温度传感器120可以被配置为实时采集或以一定时间间隔采集温室的室外温度。
38.室内温度传感器130可以在温室内邻近作物101定位,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实时采集或以一定时间间隔采集温室的室内温度。
39.室外温度传感器120和室内温度传感器130也可以与控制中心110通信连接(例如,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以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送给控制中心110进行后续处理。
40.以上参考图1描述了能够在其中实施本公开的各种方法的示例性温室及通风窗布置。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示例仅是为了充分传达本公开构思而举出的实例,本公开并不意在对温室和/或通风窗的具体形态进行限制。
41.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温室通风窗的方法200的流程图。方法200可以在参考图1描述的具有通风窗布置的温室100中实施。
42.如图2所示,方法200包括如下步骤:
43.在步骤s202,获取第一取值区间和第二取值区间。第一取值区间表示温室的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的取值范围。第二取值区间表示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范围。
44.在步骤s204,基于第一取值区间和第二取值区间,确定中间控制变量与温度差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对于第一取值区间内的温度差值,中间控制变量是温度差值的线性函数。
45.在步骤s206,基于所述函数关系、温室的当前室外温度以及目标室内温度,确定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
46.在步骤s208,基于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温室的当前室内温度以及目标室内温度,确定开窗比例。开窗比例用于控制通风窗的开启程度。
47.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提出的用于控制温室通风窗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引入中间
控制变量并基于其与各温度参数来确定开窗比例,可以避免由于开窗比例不当所导致的降温过快对于作物生长的不利;另一方面,借助于第一取值区间和第二取值区间的设置,可以避免由于控制电机频繁或持续操作所导致的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和故障率增加。由此,有助于温室通风的准确控制。
48.以下详细说明方法200中的各步骤的一个或多个方面。
49.在步骤s202,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取值区间和第二取值区间中的每一者可以是预先确定的。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取值区间和/或第二取值区间的取值范围可以结合温室结构、作物种类、控制电机的性能、期望的降温速度和/或其他因素来确定。
50.这里,温室的室外温度可以是通过参考图1描述的室外温度传感器120采集的。另外,目标室内温度可以针对不同的作物种类而有所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适宜作物生长的最佳温度来设置该目标室内温度。
51.第一取值区间的设置意味着温室的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即,期望达到的通风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存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即,处于该限制范围内的温度差值将被认为是合理的温度差值;否则,将被认为是不合理的温度差值。例如,第一取值区间可以在3℃至8℃的范围,其表示在温室的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处于3℃至8℃的范围(例如3℃、5℃或8℃)时被认为是合理的,而低于3℃(例如2℃)或高于8℃(例如10℃)时均认为是不合理的。
52.设置第一取值区间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由于控制电机频繁或持续操作而导致不断调整通风窗的情况。如前所述,当遭遇诸如流云的天气情况时,由于流云在移动过程中时而遮挡阳光,时而暴露阳光,因此可能导致在温度采集上的不准确(例如,温度骤升或骤降),继而可能造成控制电机频繁或持续操作以不断调整通风窗的情况。为此,设置第一取值区间以避免因为温度的骤然变化而导致控制电机不断操作,由此避免减少设备使用寿命和故障率的增加。举例而言,假设因为流云的缘故使得当前的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从5℃降低至2℃。此时,因为2℃的温度差值被认为是超出第一取值区间的不合理取值,故而此时控制电机并不继续调整通风窗,由此避免了由于天气原因而可能导致的误操作。
53.第二取值区间可以具有与第一取值区间相同或不同的取值范围。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在确定通风窗的开启程度的过程中引入了用于计算的中间控制变量。由第二取值区间所表示的中间控制变量可以反映通风窗的开启程度。借助于第二取值区间的设置可以决定最终所确定的开启程度大小。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取值区间可以根据经验值调整。举例而言,第二取值区间可以具有比第一取值区间更大的取值范围,例如当第一取值区间取3℃至8℃的范围时,第二取值区间可以取2℃至10℃的范围。
54.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取值区间可以包括第一下限值和第一上限值,并且第二取值区间可以包括第二下限值和第二上限值。确定中间控制变量与温度差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包括如下情形:
55.1)对于温度差值小于第一下限值,确定中间控制变量等于第二下限值;
56.2)对于温度差值大于第一上限值,确定中间控制变量等于第二上限值;以及
57.3)对于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一下限值且小于等于第一上限值,确定由第一下限值和第二下限值构成的第一坐标点和由第一上限值和第二上限值构成的第二坐标点所限定
的直线作为所述线性函数。
58.针对上述情形1),以如前所述的第一取值区间取3℃至8℃的范围(即第一下限值为3℃,第一上限值为8℃)、且第二取值区间取2℃至10℃(即第二下限值为2℃,第二上限值为10℃)的范围为例,假设因为流云的缘故使得当前的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从5℃降低至2℃,由于2℃小于第一下限值3℃,此时使中间控制变量等于第二下限值2℃,也即,在温度差值超出合理范围的情况下,保证通风窗的最小开启程度是固定的。
59.类似地,针对上述情形2),再次以如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例,假设因为流云的缘故使得当前的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从5℃升高至9℃,由于9℃大于第一上限值8℃,此时使中间控制变量等于第二上限值10℃,也即,在温度差值超出合理范围的情况下,保证通风窗的最大开启程度也是固定的。
60.通过这种方式,当温室的当前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超出合理范围时,可以使控制电机不再继续调整通风窗,由此可以避免出现因控制电机频繁或持续操作而导致不断调整通风窗的情况。
61.针对上述情形3),再次以如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例,假设此时温度差值为5℃(即大于第一下限值3℃且小于第一上限值8℃),则可以确定由第一下限值和第二下限值构成的第一坐标点(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2℃)和由第一上限值和第二上限值构成的第二坐标点(横坐标为8℃,纵坐标为10℃)所限定的直线作为线性函数。
62.通过这种方式,当温室的当前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在合理范围之内时,可以借助于第一取值区间与第二取值区间之间的线性关系推导出通风窗的适宜开启程度。此外,如前所述,由于第一取值区间和第二取值区间可以是结合温室结构、作物种类、控制电机的性能、期望的降温速度和/或其他因素等多种因素确定的,因此依据二者所推导出的关于通风窗的开启程度也涵盖了对于这些诸多因素的考量,由此可以使得对于通风窗开启程度的确定更为规律且有据可循。
63.下文中将进一步描述如上所述的关于确定中间控制变量与温度差值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步骤的方法。
64.根据一些实施例,确定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可以包括:
65.确定当前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是否在第一取值区间以内;以及
66.响应于确定当前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在第一取值区间以内,计算中间控制变量为:
67.p=k
×
(δt-δt1)+p1ꢀꢀꢀ
公式1
68.其中p表示中间控制变量,k表示斜率,δt表示温度差值,δt1表示第一下限值,且p1表示第二下限值。
69.通过这种计算方式,当温室的当前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在合理范围之内时,可以借助于第一取值区间和第二取值区间之间的线性关系,确定出用于决定通风窗开启程度的中间控制变量的大小。
70.根据一些实施例,确定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还可以包括:
71.响应于确定当前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小于第一下限值,取第二下限值作为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以及
72.响应于确定当前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大于第一上限值,取第二上限值作为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
73.通过这种方式,当温室的当前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超出合理范围时,可以使控制电机不再继续调整通风窗,由此可以避免出现因控制电机频繁或持续操作而导致不断调整通风窗的开启程度的情况。
74.下文中将进一步描述如上所述的关于确定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的步骤的方法。
75.根据一些实施例,确定开窗比例可以包括计算开窗比例为:
76.v=δc/p
ꢀꢀꢀ
公式2
77.其中v表示开窗比例,δc表示当前室内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且p表示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这里,开窗比例v越大,表示通风窗的开启程度越大。
78.通过这种方式,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越小,最终计算出的开启程度越大;而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越大,最终计算出的开启程度越小。根据这种计算方式,使得本公开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法与如前所述的传统温室通风控制的方法反其道而行之,能够使得在降温幅度大时反而以适宜的较小幅度开窗,而在降温幅度小时反而以适宜的较大幅度开窗,由此在快速降温的优点与降温过快导致对作物生长不利的缺点之间取得折中,从而能够在缓和降温速度的基础上,既保证一定的降温速度,又避免降温过快的发生,由此确保了通风控制的准确性。
79.根据一些实施例,方法200还可以包括使开窗机构按照所确定的开窗比例执行动作。
80.该开窗机构例如可以是参考图1描述的控制电机。在示例中,该控制电机可以基于参考图1描述的控制中心110的控制进行开启和关闭通风窗的操作,例如控制通风窗的开启程度。
81.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提出的用于控制温室通风窗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引入中间控制变量并基于其与各温度参数来确定开窗比例,可以避免由于开窗比例不当所导致的降温过快对于作物生长的不利;另一方面,借助于第一取值区间和第二取值区间的设置,可以避免由于控制电机频繁或持续操作所导致的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和故障率增加。由此,有助于温室通风的准确控制。
82.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关于确定中间控制变量与温度差值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步骤以及关于确定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的步骤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示意性地示出了以温度差值δt为横轴、以中间控制变量p为纵轴而建立的坐标系。
83.关于确定中间控制变量p与温度差值δt之间的函数关系,结合参考图2描述的步骤s204,假设第一取值区间取3℃至8℃的范围(即第一下限值为3℃,第一上限值为8℃),且第二取值区间取2℃至10℃(即第二下限值为2℃,第二上限值为10℃),可以确定第一坐标点a的坐标(δt1,p1)为(3,2),第二坐标点b的坐标(δt2,p2)为(8,10),由此可以形成以第一坐标点a和第二坐标点b为端点的线性部分301。因此,可以计算出线性部分301的斜率k=(p
2-p1)/(δt
2-δt1)=1.6。
84.另外,当温度差值δt小于第一下限值3℃时,可以确定中间控制变量p等于第二下限值2℃,即,可以形成位于第一坐标点a左侧的第一固定部分302。类似地,当温度差值δt大于第一上限值8℃时,可以确定中间控制变量p等于第二上限值10℃,由此可以形成位于
第二坐标点b右侧的第二固定部分303。
85.线性部分301、第一固定部分302和第二固定部分303可以共同构成中间控制变量p与温度差值δt之间的函数关系。
86.关于确定中间控制变量p的取值,结合参考图2描述的步骤s206详细描述如下。
87.如果温度差值δt在第一取值区间以内(3℃至8℃的范围),可以按照公式1(p=k
×
(δt-δt1)+p1)计算中间控制变量p。例如,假设温室的当前室内温度为28℃、温室的室外温度为18℃,目标室内温度为23℃,则温度差值δt=5。因此,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中间控制变量p=1.6
×
(5-3)+2=5.2。在此情况下,可以根据公式2(v=δc/p)计算开窗比例v=5/5.2=96%。
88.如果温度差值δt小于第一下限值δt1,则可以根据第一固定部分302的函数关系,取第二下限值p1作为中间控制变量的p的取值,即p=2。类似地,如果温度差值δt大于第上限值δt2,则可以根据第二固定部分303的函数关系,取第二上限值p2作为中间控制变量的p的取值,即p=10。例如,假设温室的当前室内温度为29℃、温室的室外温度为25℃,目标室内温度为27℃,则温度差值δt=2。因为该值小于第一下限值δt1,此时可以取第二下限值p1作为中间控制变量p的取值,即p=2。在此情况下,可以计算开窗比例v=2/2=100%。
89.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温室通风窗的装置400的示意框图。装置400可以对应于参考图2描述的方法200,且可以在参考图1描述的温室100中实施。
90.如图4所示,装置400可以包括参数获取单元402、第一确定单元404、第二确定单元406和开窗确定单元408。
91.参数获取单元402可以被配置为获取第一取值区间和第二取值区间。第一取值区间可以表示温室的室外温度与目标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的取值范围,并且第二取值区间可以表示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范围。
92.第一确定单元404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取值区间和第二取值区间,确定中间控制变量与温度差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对于第一取值区间内的温度差值,中间控制变量可以是温度差值的线性函数。
93.第二确定单元406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函数关系、温室的当前室外温度以及目标室内温度,确定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
94.开窗确定单元408可以被配置为基于中间控制变量的取值、温室的当前室内温度以及目标室内温度,确定开窗比例。开窗比例可以用于控制通风窗的开启程度。
95.应当理解,参数获取单元402、第一确定单元404、第二确定单元406和开窗确定单元408的操作可以与以上参考图2所述的步骤s202至s208相对应。为了简洁起见,某些操作、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9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提出的用于控制温室通风窗的装置,一方面,通过引入中间控制变量并基于其与各温度参数来确定开窗比例,可以避免由于开窗比例不当所导致的降温过快对于作物生长的不利;另一方面,借助于第一取值区间和第二取值区间的设置,可以避免由于控制电机频繁或持续操作所导致的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和故障率增加。由此,有助于温室通风的准确控制。。
97.虽然上面参考特定模块讨论了特定功能,但是应当注意,本文讨论的各个模块的
功能可以分为多个模块,和/或多个模块的至少一些功能可以组合成单个模块。本文讨论的特定模块执行动作包括该特定模块本身执行该动作,或者替换地该特定模块调用或以其他方式访问执行该动作(或结合该特定模块一起执行该动作)的另一个组件或模块。因此,执行动作的特定模块可以包括执行动作的该特定模块本身和/或该特定模块调用或以其他方式访问的、执行动作的另一模块。
98.还应当理解,本文可以在软件硬件元件或程序模块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各种技术。上面关于图4描述的各个模块可以在硬件中或在结合软件和/或固件的硬件中实现。例如,这些模块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该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被配置为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执行并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可替换地,这些模块可以被实现为硬件逻辑/电路。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获取单元402、第一确定单元404、第二确定单元406和开窗确定单元40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一起被实现在片上系统(soc)中。soc可以包括集成电路芯片(其包括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存储器、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和/或其他电路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并且可以可选地执行所接收的程序代码和/或包括嵌入式固件以执行功能。
99.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文描述的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100.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文描述的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101.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文描述的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102.在下文中,结合图5描述这样的计算机设备、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说明性示例。
103.图5示出了可以被用来实施本文所描述的方法的计算机设备500的示例配置。举例来说,图1中所示的控制中心110可以包括类似于计算机设备500的架构。上述用于控制温室通风窗的装置也可以全部或至少部分地由计算机设备500或类似设备或系统实现。
104.计算机设备500可以是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计算机设备500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台式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或上网本计算机、移动设备(例如,平板电脑、蜂窝或其他无线电话(例如,智能电话)、记事本计算机、移动台)、可穿戴设备(例如,眼镜、手表)、娱乐设备(例如,娱乐器具、通信地耦合到显示设备的机顶盒、游戏机)、电视或其他显示设备、汽车计算机等等。
105.计算机设备500可以包括能够诸如通过系统总线514或其他适当的连接彼此通信的至少一个处理器502、存储器504、(多个)通信接口506、显示设备508、其他输入/输出(i/o)设备510以及一个或更多大容量存储设备512。
106.处理器502可以是单个处理单元或多个处理单元,所有处理单元可以包括单个或多个计算单元或者多个核心。处理器502可以被实施成一个或更多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状态机、逻辑电路和/或基于操作指令来操纵信号的任何设备。除了其他能力之外,处理器502可以被配置成获取并且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4、大容量存储设备512或者其他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诸如操作系统516
的程序代码、应用程序518的程序代码、其他程序520的程序代码等。
107.存储器5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512是用于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所述指令由处理器502执行来实施前面所描述的各种功能。举例来说,存储器504一般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二者(例如ram、rom等等)。此外,大容量存储设备512一般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可移除介质、包括外部和可移除驱动器、存储器卡、闪存、软盘、光盘(例如cd、dvd)、存储阵列、网络附属存储、存储区域网等等。存储器5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512在本文中都可以被统称为存储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可以是能够把计算机可读、处理器可执行程序指令存储为计算机程序代码的非暂态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由处理器502作为被配置成实施在本文的示例中所描述的操作和功能的特定机器来执行。
108.多个程序可以存储在大容量存储设备512上。这些程序包括操作系统516、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518、其他程序520和程序数据522,并且它们可以被加载到存储器504以供执行。这样的应用程序或程序模块的示例可以包括例如用于实现以下部件/功能的计算机程序逻辑(例如,计算机程序代码或指令):参数获取单元402、第一确定单元404、第二确定单元406、开窗确定单元408、方法200(包括方法200任何合适的步骤)、和/或本文描述的另外的实施例。
109.虽然在图5中被图示成存储在计算机设备500的存储器504中,但是模块516、518、520和522或者其部分可以使用可由计算机设备500访问的任何形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如本文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包括两种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也就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
11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通过用于存储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所述信息诸如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其他数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而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通用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装置,磁盒、磁带、磁盘存储装置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者可以被用来存储信息以供计算机设备访问的任何其他非传送介质。与此相对,通信介质可以在诸如载波或其他传送机制之类的已调制数据信号中具体实现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本文所定义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通信介质。
111.一个或更多通信接口506用于诸如通过网络、直接连接等等与其他设备交换数据。这样的通信接口可以是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任何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网络接口卡(nic))、有线或无线(诸如ieee 802.11无线lan(wlan))无线接口、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wi-max)接口、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蜂窝网络接口、bluetooth
tm
接口、近场通信(nfc)接口等。通信接口506可以促进在多种网络和协议类型内的通信,其中包括有线网络(例如lan、电缆等等)和无线网络(例如wlan、蜂窝、卫星等等)、因特网等等。通信接口506还可以提供与诸如存储阵列、网络附属存储、存储区域网等等中的外部存储装置(未示出)的通信。
112.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包括诸如监视器之类的显示设备508,以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和图像。其他i/o设备510可以是接收来自用户的各种输入并且向用户提供各种输出的设备,并且可以包括触摸输入设备、手势输入设备、摄影机、键盘、遥控器、鼠标、打印机、音频
输入/输出设备等等。
113.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由计算机设备500的这些各种配置来支持,并且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具体示例。例如,该功能还可以通过使用分布式系统在“云”上全部或部分地实现。云包括和/或代表用于资源的平台。平台抽象云的硬件(例如,服务器)和软件资源的底层功能。资源可以包括在远离计算机设备500的服务器上执行计算处理时可以使用的应用和/或数据。资源还可以包括通过因特网和/或通过诸如蜂窝或wi-fi网络的订户网络提供的服务。平台可以抽象资源和功能以将计算机设备500与其他计算机设备连接。因此,本文描述的功能的实现可以分布在整个云内。例如,功能可以部分地在计算机设备500上以及部分地通过抽象云的功能的平台来实现。
114.虽然在附图和前面的描述中已经详细地说明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这样的说明和描述应当被认为是说明性的和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研究附图、公开内容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践所要求保护的主题时,能够理解和实现对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型。在权利要求书中,词语“包括”不排除未列出的其他元件或步骤,不定冠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术语“基于”应解释为“至少部分地基于”。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的仅有事实并不表明这些措施的组合不能用来获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