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8453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用于连接两对象,并使两对象可旋转、定位及自动回位。


图1、图2是现有的转轴结构中一种常见的转动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它由转轴10a、组接板20a及弹性迫张单元30a组成,其中,利用转轴10a的小径杆11a组接组接板20a及弹性迫张单元30a,并用螺帽35a锁接于其上,该弹性迫张单元30a由垫圈31a、左向凸形弹片32a、右向凸形弹片33a及平板垫片34a组成,其中垫圈31a及组接板20a是枢接于小径杆11a上,以利于在其上旋转,并利用左向凸形弹片32a及右向凸形弹片33a相抵而变形的方式来产生弹性迫张力及卡紧阻力,进而限制组接板20a旋转于转轴10a的小径杆11a。
然而上述现有的转动铰链是利用凸形弹片32a,33a的弹性变形来限制组接板20a旋转于转轴10a的小径杆11a,因此会产生下列缺点1.现有的转动铰链的阻止转轴10a及组接板20a的相对运动,是利用凸形弹片32a,33a的弹性变形限制组接板20a旋转于小径杆11a,但容易因锁接于转动铰链的对象的重力使已调整好的角度改变,所以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2.现有的转动铰链的凸形弹片32a,33a的弹性变形容易因多次使用而产生弹性疲乏,并失去提供阻止转轴10a及组接板20a的相对运动转动的扭力。
3.现有的转动铰链不具有自动回位功能,所以使连接于其上的两对象在打开或闭合时,皆需花费相同的力气,对于使用者不够便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用以组装于两对象间,并使对象具有自动回位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组装在两对象间的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其可借助对象的重力与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的弹性紧迫力及摩擦力的静平衡的方式,任意定位两对象间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是提供一具有类似油压效果的缓慢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用以避免组装于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的两对象闭合时,因对象的重力缘故而产生两对象的撞击而容易导致对象损坏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四,是提供一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是可借助对象的重力与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产生力平衡的方式,产生对象间的定位效果,所以可延长推力垫圈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它由轴杆及组接于轴杆的弹簧、组接板和摩擦部构成,其中轴杆及组接板是锁接于两对象间,用以调整两对象的角度,其中,摩擦部包括依序组装、并以螺帽锁接于小径杆上的垫片、挡片、推力垫圈及止滑垫圈,可借助螺帽调整推力垫圈抵止于挡片的变形程度来产生不同的弹性迫张力及摩擦力,进而影响垫片、组接片的导板及挡片间的摩擦力大小,以提供阻止轴杆及组接板的相对运动的扭力,另借助弹簧与对象的重力及摩擦部的作用力实现静力平衡,以任意定位两对象间的角度,也可借助弹簧使两对象自动回复至原有夹角的功能。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整装置组装于对象的侧视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整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如图3和图4所示,转轴10的前端面是凸伸一平板11,且转轴10的后端面是凸伸有一小径杆12,且其上下两侧设置平面13。一弹簧20穿设于转轴10上,此弹簧20可为扭力弹簧,其具有第一簧臂21及第二簧臂22,另有一组接板30,其一侧弯折有一导板31,且在导板31上形成一轴孔32及一扣部33,该组接板30的导板31是借助小径杆12穿过轴孔32来将组接板30组装在小径杆12上,且组接板30是组装于弹簧20之后,另组接板30上设置有第一圆孔34,用以使第二对象60锁接于组接板30上(如图5所示)。
其中如图3所示,摩擦部40由垫片41、挡片42、推力垫圈43及止滑垫圈44构成,此垫片41、挡片42、推力垫圈43及止滑垫圈44皆有穿孔45,垫片41、挡片42及止滑垫圈44的穿孔与小径杆12的截面对应,用以依序穿设于小径杆12上,并组装在组接板30之后,最后并以螺帽49锁接于小径杆12上,另有一垫片41穿设于弹簧20及组接板30间,以便可通过调整锁接于小径杆12的螺帽49的松紧度,迫使推力垫圈43抵止于挡片42,且通过推力垫圈43的变形大小产生不同的弹性迫张力及摩擦力,且进而调整垫片41、组接板30的导板31及挡片42间的摩擦力大小,用以提供阻止轴杆10及组接板30的相对运动的扭力,另挡片42上设有一凸部46,用以扣接于导板31的扣部33,是可限制组接板30于小径杆12上的旋转角度。
又如图4所示,轴杆10的平板11设置第一螺孔14,用以与固定片70锁接一起,且固定片70设置有第二圆孔71,用以与第二对象60锁接一起(如图5所示),并使穿设于转轴10的弹簧20的第一簧臂21及第二簧臂22分别卡抵组接板30的侧面及固定片70的上端面上,且预先施加一扭力于弹簧20,使其具有回复力,用以提供一扭力于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当使第一对象50的重力方向与弹簧20的扭力相反时(如图5所示),第一对象50的重力与弹簧20的扭力及摩擦部40的摩擦力和弹性迫张力实现静力平衡,以便可使第一对象50与第二对象60定位于一Θ角度,当使第一对象50的重力方向与弹簧20的扭力相同时(如图6所示),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为实现其组装于轴杆10上的组件间的力平衡,既使第一对象50闭合于第二对象60上,此即为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的自动回位,且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自动回位回位亦产生类似油压效果的缓慢回位,这是由摩擦部40的弹性迫张力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导致。
另外,可使轴杆10的平板11与第一对象50相接(如图6所示),且使弹簧20的第二簧臂20卡抵于轴杆10的平板11上(图未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可产生自动回位的效果,并借助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与锁接其上的对象实现静力平衡的方式,在一范围内任意定位两对象间的夹角,并延长止滑垫圈的使用寿命,且可使两对象闭合时较为缓慢,以避免两对象间的撞击,可便于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图标内容所为的等校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在此陈明。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杆,其凸伸出一小径杆;一弹簧,该弹簧穿设在该轴杆上;一组接板,与该弹簧的一端相连,该组接板具有一轴孔,所述的小径杆穿过该轴孔来连接该组接板;一摩擦部,包括有垫片、挡片、推力垫圈及止滑垫圈,且分别设有穿孔,该垫片、该挡片及该止滑垫圈的该穿孔对应于该小径杆的截面,该摩擦部组件依序穿设在该小径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是扭力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该组接板、该弹簧及该摩擦部锁接于该轴杆上的、锁接于该小径杆上的一螺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伸于该轴杆的一平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锁固在该平板上的固定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该固定片的、将该固定片组装于对象上的多个圆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具有一第一簧臂和一第二簧臂,该第一簧臂与所述组接板相连接,该第二簧臂与所述的固定片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和组接板间还可包含一垫片。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回位式转动铰链,由轴杆及组接于轴杆的弹簧、组接板和磨擦部构成,所述磨擦部包括有垫片、挡片、推力垫圈及止滑垫圈,且依序组装在轴杆上,借助弹簧与对象的重力及磨擦部的弹性迫张力及磨擦力实现静力平衡,以任意定位两对象间的角度,也可借助弹簧使两对象自动回复至原有夹角。
文档编号G06F1/16GK2556703SQ0224092
公开日2003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日
发明者杨贵卿, 凌正南 申请人:精英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