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卡指纹考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331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卡指纹考勤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卡指纹考勤机。
背景技术
考勤机广泛应用于现代办公场合,是办公室人事考勤的一种辅助产品。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两类考勤机,分别为直卡式考勤机和指纹式考勤机。
直卡考勤机由电子电路控制机械传动进行打印考勤记录的设备。通过自动检测卡纸有没有插入机器,然后自动进卡。由微计算机根据输入的考勤时间参数来控制打印的日期和栏位,并打印考勤结果到卡纸上。直卡考勤机具有直观,员工可以直接看到自己考勤记录的优点。而且本直卡指纹考勤机还可以在记录考勤数据,可以通过接口把考勤数据传送到计算机上,再做进一步考勤处理(比如工资结算,排班等)。
但这种直卡考勤机不便于自动化管理,经常出现代打卡的现象,于是,业内人士结合指纹识别技术发明了指纹考勤机。
市面上的考勤机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没有打印记录功能的指纹考勤机,数据存储在机器上,然后连接到计算机,把考勤记录传到计算机上,再进行数据处理;第二种是通过对比指纹和卡纸的ID号,如果两者匹配则可以打印考勤记录。所以要求有指纹识别和卡纸的ID号识别两个技术。
对于第一种指纹考勤机,由于其数据全部存储在机器上,员工打卡后看不到自己的记录,而且人事考勤员处理数据有错误的时候,职工也不清楚情况。当人事考勤员和员工对考勤记录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没有直接证据显示。所以当出现考勤矛盾时主动权一般在公司上,而员工比较被动,不符合人性化管理的要求。
对于第二种指纹考勤机,由于需要检测卡纸上的ID号,所以一般跟已有旧的卡纸有所不兼容。而且ID识别也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有的用穿孔识别,有的用黑色条码识别等,所以需要特别定制卡纸进行ID号识别。而且因为ID号有一定的范围,而市场需求的用量又有不同。造成某些ID号的卡纸需求过剩或过多,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较好地兼容原有的卡纸,方便对考勤数据进行查询和管理的直卡指纹考勤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直卡指纹考勤机包括主控单元、电源模块、进卡检测单元、机械传动单元、输入输出单元以及指纹模块,其中,电源模块、进卡检测单元、机械传动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分别直接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该指纹模块则与输入输出单元电性连接,该主控单元设有与计算机连接的线缆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传统直卡式考勤机与当前指纹考勤机各自优点的整合,使其在如下几方面得以改进1、完全兼容原有的卡纸,只需由指纹模块6采集指纹数据并经处理后,将一一对应的指纹与识别号(ID号)同时打印在原有的卡纸上即可。
2、考勤数据可以较直观地显示在卡纸上,便于员工与人事部门进行查询。
3、便于人事部门将考勤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管理。
4、基于指纹的唯一性,可以杜绝代打卡现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卡指纹考勤机包括主控单元1、电源模块2、进卡检测单元3、机械传动单元4、输入输出单元5以及指纹模块6,其中,电源模块2、进卡检测单元3、机械传动单元4、输入输出单元5分别直接与主控单元1电性连接,该指纹模块6则与输入输出单元5电性连接,该主控单元1还设有与计算机连接的线缆接口(未图示),该线缆接口(未图示)设置在主控单元1的通讯接口电路14上,可以为USB或RJ45接口,以方便人事部门能将考勤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
该指纹模块6包括电性连接着的指纹采集器61和指纹处理器62,该输入输出单元5具有一接口中转电路53,所述指纹模块6与主控单元1之间的电性连接通过所述指纹处理器62与输入输出单元5的接口中转电路53电性连接,再由接口中转电路53与主控单元1电性连接而实现。
该主控单元1包括微程序控制器10,以及分别与之电性连接的时钟电机控制电路11、进卡电机控制电路12、打印控制电路13、通讯接口电路14以及电源管理电路16;该机械传动单元4包括钟面传动机构41、进卡传动机构42以及打印传动机构43,该钟面传动机构41与主控单元1的时钟电机控制电路11电性连接,该进卡传动机构42与主控单元1的进卡电机控制电路12电性连接,该打印传动机构43则与主控单元1的打印控制电路13电性连接;所述输入输出单元5与主控单元1的电性连接通过输入输出单元5的接口中转电路53与主控单元1的通讯接口电路14的电性连接而实现。
该主控单元1的微程序控制器10还电性连接有音乐控制电路15。
该电源模块2通过外电性连接一电铃模块7后,再通过该外接电铃模块7与微程序控制器10电性连接,以实现该电源模块2与主控单元1的电性连接。
所述指纹采集器6通常采用光学式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成像设备。采集到指纹数据后,把数据传送给微程序控制器10,微程序处理器10处理对比指纹成功后,从指纹模块6的内存(未图示)里找到相对应的ID号,然后与主控单元1通讯,把ID号和成功对比后的指纹信息传送给微程序控制器10处理。
所述进卡检测单元3检测到有卡纸插入后,发送一个信号到微程序控制器10,微程序控制器10通过进卡电机控制电路12驱动进卡传动机构42工作,将卡纸送到相应日期和栏位等待指纹模块6的信号。如果指纹模块6对比成功并把成功信号送到微程序控制器10,则由微程序控制器10通过打印控制电路13进行考勤记录打印。
其主要程序流程如下1)主CPU检测是否有卡纸插入,如果有卡纸插入则进行第3步处理。
2)如果没有卡纸插入,则运行其他功能程序。继续第1步。
3)如果有卡纸插入,微程序控制器10控制进卡传动机构42动作,根据日期和预设定打印栏位(打印上下班考勤记录的位置),把卡纸移到相应日期栏和打印栏位,等待指纹模块6的检测结果。
4)指纹模块6的指纹采集器61上有没有指纹输入,如果没有指纹输入,则运行其他功能程序。
5)如果指纹模块6检测到有指纹输入,则读取指纹采集器61上的指纹图像,然后跟指纹模块6内注册的指纹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存在该指纹,则读取该指纹的ID号,发送ID号到微程序处理器10。如果指纹对比不正确,则发送失败信号到微程序处理器10。
6)微程序处理器10收到指纹模块6的信号后,判断输入的指纹是否正确。如果有效则打印考勤记录和ID号;如果错误提示用户重新输入指纹。
7)指纹对比成功和打印记录后,微程序处理器10控制进卡传动机构42把卡纸退出去,然后跳到第1步继续循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传统直卡式考勤机与当前指纹考勤机各自优点的整合,由指纹模块采集指纹数据并经处理后,将一一对应的指纹与识别号(ID号)同时直观地打印在原有的卡纸上,向下完全兼容现有的卡纸,有利于节省成本,也便于查询和管理,且可以杜绝代打卡现象,实现既人性化又高效的考勤管理。
权利要求1.一种直卡指纹考勤机,包括主控单元、电源模块、进卡检测单元、机械传动单元、输入输出单元以及指纹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源模块、进卡检测单元、机械传动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分别直接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该指纹模块则与输入输出单元电性连接,该主控单元设有与计算机连接的线缆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卡指纹考勤机,其特征在于该指纹模块包括电性连接着的指纹采集器和指纹处理器,该输入输出单元具有一接口中转电路,所述指纹模块与主控单元之间的电性连接通过所述指纹处理器与输入输出单元的接口中转电路电性连接,再由接口中转电路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而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卡指纹考勤机,其特征在于该主控单元包括微程序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之电性连接的时钟电机控制电路、进卡电机控制电路、打印控制电路、通讯接口电路以及电源管理电路;该机械传动单元包括钟面传动机构、进卡传动机构以及打印传动机构,该钟面传动机构与主控单元的时钟电机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该进卡传动机构与主控单元的进卡电机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该打印传动机构则与主控单元的打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输入输出单元与主控单元的电性连接通过输入输出单元的接口中转电路与主控单元的通讯接口电路的电性连接而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卡指纹考勤机,其特征在于该线缆接口设置在通讯接口电路上,可以为USB或RJ45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卡指纹考勤机,其特征在于该主控单元的微程序控制器还电性连接有音乐控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卡指纹考勤机,其特征在于该电源模块通过外电性连接一电铃模块后,再通过该外接电铃模块与微程序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实现该电源模块与主控单元的电性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卡指纹考勤机,包括主控单元、电源模块、进卡检测单元、机械传动单元、输入输出单元以及指纹模块,其中,电源模块、进卡检测单元、机械传动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分别直接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该指纹模块则与输入输出单元电性连接,该主控单元设有与计算机连接的线缆接口。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传统直卡式考勤机与当前指纹考勤机各自优点的整合,由指纹模块采集指纹数据并经处理后,将一一对应的指纹与识别号(ID号)同时直观地打印在原有的卡纸上,向下完全兼容现有的卡纸,便于查询和管理,且可以杜绝代打卡现象,实现既人性化又高效的考勤管理。
文档编号G06K9/00GK2819328SQ20052006145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8日
发明者钟奋强 申请人:钟奋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