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售票与验票的方法

文档序号:656285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售票与验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售票与验票的方法,特别是指利用移动终端的MSISDN号码进行身份证认的售票与验票方法,属于电信增值业务和电子商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医院热门专家门诊的专家号,火车票,电影票,体育比赛门票,音乐会门票等票据凭证,只要购票人在销票窗口付款就可以直接购买。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票少人多,票贩子(俗称黄牛)常常利用这种机会,非法倒票,甚至制假,牟取不法利益,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售票方及其授权代理常采用实名制售票办法。在售票环节,要求购票人登记姓名和居民身份证号,在验票环节,验证持票人与票据凭证所登记的姓名和身份证号是否一致。在这种办法中,通过身份证相片和身份证号来进行身份证认。这种做法能起到有益的作用,但也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例如,从外地来北京同济医院看专家门诊的重患病人,因为不能出示身份证(如没有带,或丢失),他就无法看专家门诊,这显然违背医院救死扶伤的基本准则,延误时间对病人更是极大的伤害。再例如,购买足球比赛的门票,购票人不一定是看比赛的人,也许他要赠送给朋友,朋友也有可能不接受赠送,最终还是购票人自己去看比赛。这时,使用人无法确定,登记姓名和出示身份证是很为难的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售票与验票的方法,保证票据凭证流通符合″谁购票,谁使用″的市场准则,使“制售假票”、“黄牛倒票”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行为失去生存的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售票与验票的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1)、在售票环节生成售票记录。购票人向售票方明示一个移动终端MSISDN号码,由工作人员通过售票软件程序将购票人提供的移动终端MSISDN号码和票据凭证本身的信息(如凭证序列号码,专家名,售票日期)生成售票记录,存储在票务信息中心数据库;(2)、票务信息中心生成售票记录″黑名单″。选择票据凭证销售完毕之后,开始验票之前的某个时间点,票务信息中心依票据凭证号码检索所登记的移动终端MSISDN号码,依次向移动终端发送短信,要求回复短信确认如下信息项之一(2-1)所持票据凭证的号码,如流水号;(2-2)售票日期;
(2-3)票据凭证的专有信息,如专家名字,坐位号等;(2-4)不限于上述信息项的任意组合;票务信息中心数据库将未确认或确认有误的售票记录纳入售票记录“黑名单”。
(3)、在验票环节隔离列入″黑名单″的持票人。工作人员用条码扫描枪扫描持票人所持票据凭证的条码或用其它方式,获得票据凭证号码,比对稽核此凭证号码是否有售票记录以及是否被纳入″黑名单″。如果没有售票记录或记录纳入″黑名单″,将暂时禁止持票人通过验票,隔离出来等待进一步的检查。
所述方法的票据凭证可以是纸质的票据,也可以是IC卡为载体的电子票据。
所述方法的比对稽核可以是自动进行,也可以是人工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售票与验票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使“制售假票”行为失去生存的空间。假票持票人的票据凭证没有售票记录,无法通过验票环节;同时,便于实施和推广使用。对购票方来说,没有身份证也能购票,同时达到实名售票的管理目标。对于销售方来说,大量售票时极大减少了数据录入的工作量,原来要录入人名和18位数字,现在只需录入11位数字;此外,方便消费者进行非赢利目的的转让或赠送。非赢利目的的转让或赠送只会发生在有信任关系的让与方与受让方之间,无论登记谁的MSISDN号码,双方简单沟通后能进行有效的确认,即使纳入″黑名单″,也能较轻松地通过进一步的检查。但以赢利为目的“黄牛倒票”行为不同,″黄牛″在购票时无法知道受让人的MSISDN号码,只能登记自己的MSISDN号码,受让人取得票据凭证后,″黄牛″难以给出正确的确认信息(因已达到赢利目的而不理睬确认要求,或贩票太多不易记清票据凭证相关的信息),受让人收不到确认请求,也无法确认。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详细描述如下首先,在步骤101,在售票环节生成售票记录。按常规的售票流程,购票人在售票窗口付款的同时,告知一个移动终端MSISDN号码,可以是购票人自己的,也可以是与购票人有信任关系的朋友或家人的。售票工作人员不对MSISDN号码进行任何检查,只需将移动终端MSISDN号码输入售票终端后,给购票人出票。
售票终端软件程序将购票人提供的移动终端MSISDN号码和票据凭证本身的信息(如凭证号码,专家名,售票日期)生成售票记录,存储在票务信息中心数据库。通常售票终端软件程序与票务信息中心数据库通过办公网络互联在一起。如果没有互联的网络,通过手工拷贝文件的方式将售票记录从售票终端转存到票务信息中心数据库也简单易行。
在步骤102,票务信息中心生成售票记录″黑名单″。通常来说,售票工作会有明确的截止日期和时间,票据凭证必须在此时间之前销售完毕,没有销售的不再销售。在此时间之后,在开始验票之前,选择一个时间点,如验票开始前的20分钟,用办公软件系统自动从票务信息中心数据库中逐条读取售票记录。每读取一条记录,从记录中读取移动终端MSISDN号码,用手机或专用短信发送系统向读取的终端MSISDN号码发送短信。要求接收方回复短信确认认证信息所持凭证的号码;售票日期;票据凭证的专有信息,如专家名,坐位号等;或者不限于前面信息项的任意组合。
票务信息中心的软件系统从回复短信中提取所携带的移动终端MSISDN号码,检索售票记录中登记的移动终端MSISDN号码。如果检索到了匹配记录,匹配回复短信的内容与售票记录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话,将此记录标记为不信任记录,纳入记录″黑名单″。
对于验票开始前没有回复短信的售票记录,都标记为不信任记录,纳入记录″黑名单″。
在步骤103,在验票环节隔离列入″黑名单″的持票人。在验票时,工作人员用条码扫描枪扫描持票人所持票据凭证的条码,读取凭证号码。将凭证号码通过办公网络送给票务信息中心数据库。
票务信息中心数据库用收到的凭证号码检索此凭证号码的售票记录。
首先检索是否有售票记录,如是没有,票务信息中心要向验票工作人员发送告警信号。例如,通过办公网络自动向验票工作人员岗位的告警灯发送声光告警信号。验票工作人员得到告警信号后,将持票人从人流中隔离出来,让其他工作人员对之作进一步的检查。
其次是检索是否纳入了″黑名单″。如果不是,验票通过。否则,通过办公网络自动向验票工作人员发送告警信号。验票工作人员得到告警信号后,将持票人从人流中隔离出来,让其他工作人员对之作进一步的检查。
上述实施例表明,能顺利通过验票的持票人,一定是用自己的移动终端正确地回复了短信,或者与他有信任关系的人替他正确地回复了短信。购票人与持票人要么是同一人,要么存在相互信任关系,符合″谁购票,谁使用″的市场准则,达到实名制售票的管理目标。
对于数据库没有售票记录的票据凭证,极有可能是假票,应被分流出来作进一步检查和确认。
纳入″黑名单″的售票记录,如果持票人无法正确地回答所登记的移动终端MSISDN号码是多少,所持票据凭证极有可能是从黄牛手中购得,应被分流出来作进一步检查和确认。
权利要求
1.一种售票与验票的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1)、在售票环节生成售票记录。购票人向售票方明示一个移动终端MSISDN号码,由工作人员通过售票软件程序将购票人提供的移动终端MSISDN号码和票据凭证本身的信息(如凭证序列号码,专家名,售票日期)生成售票记录,存储在票务信息中心数据库;(2)、票务信息中心生成售票记录″黑名单″。选择票据凭证销售完毕之后,开始验票之前的某个时间点,票务信息中心依票据凭证号码检索所登记的移动终端MSISDN号码,依次向移动终端发送短信,要求回复短信确认如下信息项之一(2-1)所持票据凭证的号码,如流水号;(2-2)售票日期;(2-3)票据凭证的专有信息,如专家名字,坐位号等;(2-4)不限于上述信息项的任意组合;票务信息中心数据库将未确认或确认有误的售票记录纳入售票记录“黑名单”。(3)、在验票环节隔离列入″黑名单″的持票人。工作人员用条码扫描枪扫描持票人所持票据凭证的条码或用其它方式,获得票据凭证号码,比对稽核此凭证号码是否有售票记录以及是否被纳入″黑名单″。如果没有售票记录或记录纳入″黑名单″,将暂时禁止持票人通过验票,隔离出来等待进一步的检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票据凭证可以是纸质的票据,也可以是IC卡为载体的电子票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比对稽核可以是自动进行,也可以是人工进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售票与验票的方法,利用移动终端的MSISDN号码进行身份认证。其步骤包括在售票环节生成售票记录;票务信息中心生成售票记录“黑名单”;在验票环节隔离列入“黑名单”的持票人。该方法保证票据凭证流通符合“谁购票,谁使用”的市场准则,使“制售假票”、“黄牛倒票”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行为失去生存的空间。
文档编号G06K5/00GK1949277SQ200610145850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1日
发明者侯清贵, 侯清富 申请人:侯清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