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7037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以个人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设备。
技术背景近年来,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个人计算机或简称为PC)不仅在办公室内,在家庭内也广泛普及。作为该个人计算机的一个形式,已知如下一种所谓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以下简称为笔记本PC):包括在上 表面具有键盘的主体单元、和相对于该主体单元可自由开闭的具有显示 屏幕的显示单元,在使用时相对于主体单元将显示单元打开到立起的位 置,在不使用时以显示屏幕重叠在键盘上的方式折叠起来。此外,近年来,出现了如下形式的所谓平板型个人计算机(以下简 称为平板PC):在上表面具有显示屏幕,整体形成为一个板状,通过使 笔接近或接触显示屏幕并识别该接近或接触位置,来输入指示。再有,近年来,出现了这样的电子设备将主体单元和显示单元经 轴支撑成可自由开闭且可自由转动的双轴连接部连接起来,可使显示单 元立起作为笔记本PC使用,并且也可将显示单元以显示屏幕朝上的状态 重叠在主体单元上作为平板PC使用。虽然对于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通常要求小型化,但特别是在上述 那样笔记本PC和平板PC等的情况下强烈要求可搬运性,所以非常需要 小型化和薄型化。近年来,在笔记本PC等中,也搭载了即使与固定式的 所谓台式个人计算机相比也毫不逊色的高性能,而且高性能化不断提高。 因此,要求在不落后于这样的高性能化的潮流的情况下实现小型化和薄 型化,而且保持高操作性。这里,在个人计算机上设置有与外部通信用的连接器,在近年来的个人计算机上,通常设置有以作为通用型的通信连接器的USB (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规格为基准的USB连接器。此外,虽然在个 人计算机上通常内装或外带扬声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2。),但在 实现笔记本PC的高性能化时音质也是重要要素,因而要求在笔记本PC 中内装相当大型的扬声器、例如低音扬声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1000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07799号公报在笔记本PC等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薄型化发展时,安装USB连接 器等通信用连接器的主板也变成薄板,存在着安装本身变弱的趋势。但 是,USB连接器等经常多次插拔,在插拔时有时会向横向施力。为了在 这样的情况下也不引起破损等,需要加强该连接器形成在施加横向的外 力时也能够承受的结构。但是,若设置用于进行此类加强的加强部件,则部件数量会相应地 增加,从成本以及小型化、薄型化的观点来看都非常不利。发明内容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是提供加强了连接器并且抑制 了部件数量的增加的电子设备。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包括 基板;连接器,其一个侧面固定在上述基板上,并且使配合面朝外;以及 支撑部件,其对配置在与上述连接器相邻的位置、比该连接器大型的安装部件进行支撑,上述支撑部件具有与上述连接器接触地加强该连接器的加强部。 这里,上述安装部件可以是低音扬声器。关于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由于支撑与连接器相邻的低音扬声器等安 装部件的支撑部件具有加强连接器的加强部,所以不需要用于加强连接 器的单独的部件,在加强连接器的同时,实现了部件数量的减少。这里,优选的是上述安装部件以在其与上述支撑部件之间夹有缓 冲材料的方式支撑于该支撑部件。由此,在向连接器施加外力时,该外力由上述缓冲材料吸收,防止 了该外力给上述安装部件带来不良影响。此外,反之,在对安装部件施 加了外力的情况或安装部件自身振动的情况下,防止了该外力或振动给 连接器带来不良影响。此外,优选的是上述支撑部件包括上述加强部在内通过板金加工而 形成。通过板金加工,能以低成本制作支撑部件。再有,优选的是,上述加强部具有第一板部,其与上述连接器的、 上述配合面相反侧的底面接触;以及第二及第第三板部,它们从该第一 板部的两端相对于该第一板部立起设置,且与上述连接器的两个侧面接 触,上述两个侧面是上述连接器的、与固定在上述基板上的一个侧面的 两侧邻接的两个侧面。这样,通过由第一 第三板部从三个方向按压连接器,实现了充分 的加强。这里,上述连接器可以是以USB规格为基准的USB连接器。 本发明可合适地应用于USB连接器。这里,USB是Une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的縮写,是将 键盘、鼠标、调制解调器、手柄等附属设备和个人计算机连接起来的数 据传送路径的规格之一。此外,该电子设备可以具有收纳上述基板的主 体部,上述连接器可安装在主体部上,并且使配合面从该主体部的侧面 向外露出。此外,该电子设备可以在上述主体部的上表面具有键盘,上 述电子设备还具有显示部,该显示部且相对于上述主体部可自由开闭, 并具有显示屏幕。本发明可合适地应用于平板PC和笔记本PC,此外,主体部侧面的 连接器频繁地反复插拔的情况多,因而还适合应用于主体部侧面的连接 器。此外,在应用于笔记本PC和平板PC的情况下,上述安装部件可以 是低音扬声器,其从上述主体部的下表面向外输出声音。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的同时加强了连接


图1是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笔记本PC的、从斜前方观察并示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笔记本PC的、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观察并示出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表示主体单元的下表面的图。图4是从主体单元的上表面侧斜着观察图1 图3所示的笔记本PC 的右侧面的立体图。图5是从主体单元的下表面侧斜着观察同一笔记本PC的右侧面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支撑低音扬声器的支撑部件(A)和低音扬声器(B)的图。图7是表示在图6 (A)所示的支撑部件上支撑有图6 (B)所示的低音扬声器的状态的图。图8是从支撑部件侧观察与图7相同状态进行示出的图。图9是在主体单元内仅装载有支撑部件而将低音扬声器拆除进行示出的立体图。图IO是表示在主体单元内还装载有低音扬声器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l、图2是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笔记本PC的、从斜前方的 互不相同的方向观察并示出的外观立体图。该笔记本PC 10包括由主体单元20和显示单元30构成的两个机壳, 显示单元30通过铰链部40被支撑成相对于主体单元20可自由开闭。在主体单元20上,在上表面具有键盘21和触摸板22等,在右侧面, 作为后面详细说明的构成要素,USB连接器23使配合面朝外^fe配置。该主体单元20在壳体中内装有安装有包括该USB连接器23的各种部件 的主板29、硬盘驱动器单元、光盘驱动单元、电池单元以及其它各种单 元。再有,该壳体由上盖和下盖构成,在下盖内收纳有主板29和各种单 元,在该下盖的上部配置有覆盖它们的上盖,该上盖中划分有用于收纳 键盘21和触摸板22并使它们露出以便能够操作的区域。此外,该笔记本PC10内附电视接收功能,在该主体单元20的前端 面,设有覆盖卡槽的开口的槽盖241,作为IC卡的一种的B — CAS卡可 自由插拔地插入在该卡槽中。这里,B—CAS卡是BS—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s Card的縮写,是在接收数字广播的设备(电视或调谐器)等上附 加的、记录有用于解除密码的关键数据(key data)的IC卡。此外,显示单元30在其前表面具有大尺寸的显示屏幕31。此外,铰链部40具有将显示单元30可自由开闭地支撑于主体单元 20的构造。图3是表示主体单元20的下表面的图。在该主体单元20的下表面的、靠近铰链部40的位置,可看到低音 扬声器25。此外,在该主体单元20的比中央靠近铰链部40侧的位置, 形成有用于使空气在主体单元内循环的空气孔26。这是因为,CPU等发 热部件配置在主体单元20的里侧,以使该主体单元20的里侧一半比眼 前侧一半发热量大。再有,在该主体单元20的下表面,配备有从主体单 元20的下表面略微突出的落地垫27,以使在将该主体单元20放置在桌 子等上之时,低音扬声器25和空气孔26不会接触桌面。图4是从主体单元的上表面侧斜着观察图1 图3所示的笔记本PC 的右侧面的立体图,图5是从主体单元的下表面侧斜着观察同一笔记本 PC的右侧面的立体图。在主体单元20的右侧面,排列有上述USB连接器23、以及麦克风 用插口51、耳机用插口52、和以IEEE1394规格为基准的通信用连接器 53,而且在其旁边还设置有PC卡槽的插入口 54, PC卡可自由取出地插 入在该PC卡槽的插入口 54中并被访问。这些插口 51、插口 52、连接器 53都与USB连接器23 —样安装在主板29上。图6是表示支撑低音扬声器的支撑部件(图6 (A))和低音扬声器 (图6 (B))的图,图7是表示在图6 (A)所示的支撑部件上支撑有图 6 (B)所示的低音扬声器的状态的图,图8是从支撑部件侧观察与图7 相同状态进行示出的图。另外,图9是在主体单元内仅装载有支撑部件 而将低音扬声器拆除进行示出的立体图,图IO是表示在主体单元内还装 载有低音扬声器的状态的图。如图6所示,支撑低音扬声器25的支撑部件51通过板金的弯曲加 工而形成,在其中央形成有可看到低音扬声器25的背面251的圆形的开 口511 (参照图8)。此外,在该支撑部件51的图6的左侧部分形成有 用于加强主体单元右侧面的USB连接器23 (参照图4、图5)的USB连 接器加强部512;和加强IEEE1394连接器53 (参照图4、图5)用的 IEEE1394连接器加强部513。这里,关于USB连接器23,其一个侧面固定在主板29上(参照图 9),并使配合面231朝外地配置,支撑部件51的USB连接器加强部512 具有与该USB连接器23的、配合面231相反侧的底面232接触的第 一板部512a;以及第二及第三板部512b、 512c,它们从该第一板部512a 的两端相对于该第一板部512a立起设置,并且与该USB连接器23的两 个侧面233、 234接触,两个侧面233、 234是USB连接器23的与固定 在主板29上的一个侧面的两侧邻接的面,从而,支撑部件51成为从三 面牢固地加强USB连接器23的构造。由此,即使在插入或者拔出与USB连接器23组合的连接器时对该 USB连接器23施加了横向的力,也可防止固定有USB连接器23的主板 29和该USB连接器23之间发生弯曲或脱离,可长期保持USB连接器 23的本来的功能。此外,加强IEEE1394连接器53的IEEE1394连接器加强部513以 从上方覆盖该IEEE1394连接器53的方式加强该IEEE1394连接器53。 由此,与USB连接器23同样地,也可防止IEEE1394连接器53因外力 而弯曲等,可长期保持其本来功能。此外,在支撑部件51上铺设有未图示的缓冲材料(这里,具体为橡胶板),并在其上配置和固定有低音扬声器25。这样, 一方面,可防止低音扬声器25的声音输出时的振动传递到其 它部件,另一方面,可防止在USB连接器23的插拔时施加的不经意的 力传递到低音扬声器而对低音扬声器的固定产生不良影响。此外,虽然这里列举笔记本PC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可应用于 笔记本PC以外的个人计算机,进而可应用于一般的电子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设备包括基板;连接器,其一个侧面固定在上述基板上,并且使配合面朝外;以及支撑部件,其对配置在与上述连接器相邻的位置、比该连接器大型的安装部件进行支撑,上述支撑部件具有与上述连接器接触地加强该连接器的加强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件是低音扬声器。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件以在其与上述支撑部件之间夹有缓冲材料的方式支撑于该支撑部件。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包括上述加强部在内通过板金加工而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具有第一板部,其与上述连接器的、上述配合面相反侧的底面接触;以及第二及第三板部,它们从该第一板部的两端相对于 该第一板部立起设置,且与上述连接器的两个侧面接触,上述两个侧面 是上述连接器的、与固定在上述基板上的一个侧面的两侧邻接的两个侧 面。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器是以USB规格为基准的USB连接器。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电子设备具有收纳上述基板的主体部,上述连接器安装在上述主体部上,并且使配合面从该主体部的侧面 向外露出。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件是低音扬声器,其从上述主体部的下表面向外输出声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部在其上表面具有键盘,上述电子设备还具有显示部,该 显示部相对于上述主体部可自由开闭,并具有显示屏幕。
10. —种支撑部件,其用于将部件安装到电子设备上,该电子设备 包括基板、和一个侧面固定在上述基板上并使配合面朝外的连接器,上 述支撑部件的特征在于,上述支撑部件对配置在与上述连接器相邻的位置、比该连接器大型 的安装部件进行支撑,并其具有与上述连接器接触地加强该连接器的加 强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件是低音扬声器。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件以在其与上述支撑部件之间夹有缓冲材料的方式支撑于该支撑部件。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包括上述加强部在内通过板金加工而形成。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具有第一板部,其与上述连接器的、上述配合面相反侧的底面接触;以及第二及第第三板部,它们从该第一板部的两端相对 于该第一板部立起设置,且与上述连接器的两个侧面接触,上述两个侧 面是上述连接器的、与固定在上述基板上的一个侧面的两侧邻接的两个 侧面。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器是以USB规格为基准的USB连接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例如涉及以个人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设备,其加强了连接器并抑制了部件数量的增加。该电子设备包括主板(29);USB连接器(23),其一个侧面固定在该主板(29)上,并且使配合面(231)朝外;以及支撑部件(51),其对配置在与该USB连接器(23)相邻的位置、比USB连接器(23)大型的低音扬声器(25)进行支撑,支撑部件(51)具有连接USB连接器(23)且加强USB连接器的加强部(512)。
文档编号G06F1/18GK101336402SQ20068005170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6日
发明者饭岛崇 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