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型跟踪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8464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型跟踪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标定位设备,特别是一种左右手用手型跟踪球。
背景技术
跟踪球是一种光标定位设备,可对屏幕上的光标进行定位。通过拇指按一定方向 和力度对球体滚动操作,来控制光标移动的速度和方向。使用这类设备时,手或手指的动作 经常重复会产生肌肉紧张或疲劳。在恶劣环境条件中,这类设备会被损坏从而影响正常的 操作。因此要求跟踪球的外部形状操作手感舒适,并且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使用。彼得·希恩等人的专利(申请号01103696. 6)公开了一种跟踪球,该跟踪球设备 提供了包括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上表面,操作手感舒适。该设备不能直接固定在一 安装平面上,由于球体容易脱出,不能直接在恶劣环境下(如振动、冲击环境等)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使用,并符合人体工程学 设计的左右手用手型跟踪球。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右手用的手型跟踪球,包括面板、后 盖、按键、球体以及曲面壳体,该曲面壳体固定在面板的上表面,后盖固定在面板的下表面, 该曲面壳体包括前斜面、后斜面、拇指支撑面、上回转曲面和下回转曲面,上回转曲面和下 回转曲面由上下两段相切圆弧绕固定旋转轴形成,为手掌和四指提供支撑面;按键设置在 上回转曲面上,拇指支撑面与下回转曲面之间设置有由前斜面、后斜面之间形成的用来容 纳手掌虎口部位的凹槽;球体设置在拇指支撑面上,拇指支撑面与面板的夹角大小以及拇 指支撑面与面板垂直面夹角大小满足当手握跟踪球时拇指和手掌虎口处与下回转曲面、前 斜面及后斜面不产生过度抵触;由上回转曲面和下回转曲面与拇指支撑面形成的贯线高度 满足手掌下部和拇指下部与该部分相对的曲面自然接触。一种左手用的手型跟踪球,为右手用跟踪球的镜像对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上回转曲面、下回转曲面为手掌 和四指提供有效支撑,使手掌面和四指与回转表面自然贴合,有效减轻手和手腕部位的疲 劳程度。(2)在上回转曲面前部与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前部的接触区分布有按键,按键的位 置与相应手指的位置吻合,按键与手指接触的表面内凹,使手指能够在自然弯曲状态下完 成操作,有效减少长时间操作造成手指肌肉的紧张程度。(3)拇指支撑面的倾斜程度使当手 握跟踪球时拇指和手掌虎口处与下回转曲面、前斜面及后斜面不产生过度抵触,球体位置 与拇指中部和前部吻合,有效减轻了长时间操作造成的拇指和手的疲劳程度。(4)球体采 用拇指支撑面、外环、圆环以及内环对球体的运动进行限制的结构,使球体可靠限位并滚动 灵活,满足振动和冲击环境下的使用要求。(5)其外表形状符合人体工程学,使手自然得到 支撑,其按键大小、力度和位置以及球体与相应手指的位置得到了较好地吻合,有效减轻了 长时间操作造成的手腕疲劳以及手指肌肉紧张程度。(6)按键和球体的固定方式以及通过面板将该设备安装在某一平面上的固定方式,能够满足该设备在恶劣环境下正常使用的要 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右手用手型跟踪球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右手用手型跟踪球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手用手型跟踪球的左视图。图4是左手用手型跟踪球的主视图。图5是左手用手型跟踪球的右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球体安装剖切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按键安装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3,本实用新型右手用的手型跟踪球,包括面板3、后盖11、按键1、球体 7以及曲面壳体,该曲面壳体和后盖11分别采用可拆式连接紧固于面板3上下两侧,曲面 壳体提供符合手型的外表面,后盖11用来安装固定跟踪球控制板。通过设计面板3和后盖 11的外形尺寸可使跟踪球设备方便可靠地固定在一安装平面上,满足该设备对抗振动冲击 性能的要求。该曲面壳体包括前斜面6、后斜面5、拇指支撑面9、上回转曲面2和下回转曲 面4,上回转曲面2和下回转曲面4由上下两段相切圆弧绕固定旋转轴形成,为手掌和四指 提供支撑面;按键1设置在上回转曲面2上,拇指支撑面9与下回转曲面4之间设置有由前 斜面6、后斜面5之间形成的用来容纳手掌虎口部位的凹槽;球体7设置在拇指支撑面9上, 拇指支撑面9与面板3的夹角大小以及拇指支撑面9与面板3垂直面夹角大小满足当手握 跟踪球时拇指和手掌虎口处与下回转曲面4、前斜面6及后斜面5不产生过度抵触;由上回 转曲面2和下回转曲面4与拇指支撑面9形成的贯线12高度满足手掌下部和拇指下部与 该部分相对的曲面自然接触。其中,上回转曲面2和下回转曲面4使手掌面和四指自然与该回转曲面贴合,同时 上回转曲面2的前部与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前部的接触区提供为安装按键1预埋的螺套22 的表面。按键1的位置与手指的自然弯曲时指头前部位置一致,按键1的大小与手指大小 吻合,其表面与手指接触的表面内凹,使操作轻松舒适。如图7。球体7由外环8和内环21 约束,如图6。外环8套装在球体7的外表面,其接触面为锥面,外环8开孔的大小保证球体 7外露并有间隙,内环21 —个侧面采用凸点支撑球体7,确保球体7滚动灵活并且得到可靠 约束;内环21另一个侧面的支脚与圆环20接触面上相应孔啮合,使内环21固定可靠;外环 8的法兰翻边一侧与圆环20接触,其另一侧与拇指支撑面9接触,通过对圆环20的位置限 制实现了球体7的固定,与面板3共同实现对抗振动冲击性能的要求。球体7外露部分高 于拇指支撑面9,手掌与上回转曲面2及下回转曲面4自然贴合时拇指的中部和前部面对球 体7。按键1的固定方式采用将其固定于预埋在上回转曲面2内的螺套22内实现。控制上 回转曲面2及下回转曲面4的回转面曲率使其适合自然弯曲时人手的形状。上斜面10与 上回转面2和拇指支撑面光顺过渡,外形美观。[0018]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左手用手型跟踪球,为右手用跟踪球的镜像对称.
权利要求一种右手用的手型跟踪球,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3)、后盖(11)、按键(1)、球体(7)以及曲面壳体,该曲面壳体固定在面板(3)的上表面,后盖(11)固定在面板(3)的下表面,该曲面壳体包括前斜面(6)、后斜面(5)、拇指支撑面(9)、上回转曲面(2)和下回转曲面(4),上回转曲面(2)和下回转曲面(4)由上下两段相切圆弧绕固定旋转轴形成,为手掌和四指提供支撑面;按键(1)设置在上回转曲面(2)上,拇指支撑面(9)与下回转曲面(4)之间设置有由前斜面(6)、后斜面(5)之间形成的用来容纳手掌虎口部位的凹槽;球体(7)设置在拇指支撑面(9)上,拇指支撑面(9)与面板(3)的夹角大小以及拇指支撑面(9)与面板(3)垂直面夹角大小满足当手握跟踪球时拇指和手掌虎口处与下回转曲面(4)、前斜面(6)及后斜面(5)不产生过度抵触;由上回转曲面(2)和下回转曲面(4)与拇指支撑面(9)形成的贯线(12)高度满足手掌下部和拇指下部与该部分相对的曲面自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型跟踪球,其特征在于上回转曲面(2)和下回转曲面(4) 使手掌面和四指自然与该回转曲面贴合,同时在上回转曲面(2)的前部与食指、中指和无 名指前部的接触区提供用于安装按键(1)预埋的螺套(22)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型跟踪球,其特征在于球体(7)由外环⑶和内环(21)约 束,外环(8)套装在球体(7)的外表面,其接触面为锥面,外环(8)开孔的大小保证球体(7) 外露并有间隙,内环(21) —个侧面采用凸点支撑球体(7),确保球体(7)滚动灵活并且得到 可靠约束;内环(21)另一个侧面的支脚与圆环(20)接触面上相应孔啮合,使内环(21)固 定可靠;外环⑶的法兰翻边一侧与圆环(20)接触,其另一侧与拇指支撑面(9)接触,通过 对圆环(20)的位置限制实现了球体(7)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型跟踪球,其特征在于球体(7)外露部分高于拇指支撑面 (9),手掌与上回转曲面(2)及下回转曲面(4)自然贴合时拇指的中部和前部面对球体(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型跟踪球,其特征在于按键(1)的固定方式采用将其固定 于预埋在上回转曲面(2)内的螺套(22)内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型跟踪球,其特征在于控制上回转曲面(2)及下回转曲面 (4)的回转面曲率使其适合自然弯曲时人手的形状。
7.—种左手用的手型跟踪球,其特征在于左手用跟踪球为右手用跟踪球的镜像对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型跟踪球。该设备能够在恶劣环境(如振动、冲击等)条件下使用,其外表形状包括可放置手掌和四指的曲面,拇指支撑面,一部分露出该面并面对拇指的一个球体,以及该曲面和拇指支撑面形成的贯线。该曲面为手掌和四指提供支撑,使手掌面和四指与该面自然贴合,避免手掌外缘与该设备安装面抵触。拇指支撑面倾角使手握跟踪球时拇指和手掌虎口处与外表面正好接触,球体位置与拇指中部或前部吻合,球体安装可靠并滚动灵活。在曲面前部与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前部接触区安装按键。该设备有效减轻了长时间操作造成手腕的疲劳以及手指肌肉紧张的程度,有左手用和右手用两种类型。
文档编号G06F3/033GK201556170SQ20092004364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7日
发明者于新, 刘涛, 奚冠巍, 李云, 毕耜锐, 翟其建, 董梅, 许小明, 顾金良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