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方法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245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方法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运行计划编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 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列车运行计划一般以运行图的方式表示,根据列车的到发站时间形成一个时间与 距离的二维图。利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研究起步较早,但由于我国铁路线路多,运输 组织模式复杂,目前我国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实现的运行计划适用性不高,大都依赖人机 交互进行大量调整形成基本计划;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计算机编图的效率,不利于列车运 行图的信息化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方法及其系统,基于本 发明,在基本列车运行计划形成后,只需进行少量的人机交互调整,从而提高了编制效率。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础参数和运量信息输入步骤,输入基础参数和运量信息;所述基础 参数包括线路信息、车站信息、天窗时间和列车信息;所述运量信息为车站的客流信息;开 行种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步骤,依据所述基础参数和所述运量信息,确定列车开行种类、开 行对数以及列车停站方案;列车群生成步骤,依据所述列车开行种类、开行对数以及列车停 站方案进行归类和等级划分,形成列车群;运行计划生成步骤,计算所有列车的到站和发车 时间,生成列车运行计划;运行图铺画步骤,将所述列车运行计划图形化,铺画列车运行图; 车底运用计划生成步骤,在所述列车运行图上,连接可接续的列车运行线以减少车底运用 数量;调整步骤,判断所述车底运用数量是否满足要求,若否,调整所述基础参数输入步骤 中的参数,执行所述开行种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步骤;若是,则确定所述车底运动计划为最 终彻底运用计划。上述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方法,优选所述基础参数输入步骤中,所述天 窗时间为列车运行图上预留的用于维修施工所需的行车空隙,包括线路维修时间,电务维 修时间和接触网维修时间。上述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方法,优选所述开行种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步 骤中,依据下述原则确定列车开行种类、开行对数以及列车停站方案列车等级由高到低、产生直达客流以及旅客换乘不超过1次。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系统,所述系统包 括基础参数和运量信息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基础参数和运量信息;所述基础参数包括线 路信息、车站信息、天窗时间和列车信息;所述运量信息为车站的客流信息;开行种类、数 量及停站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基础参数和所述运量信息,确定列车开行种类、开行对数 以及列车停站方案;列车群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列车开行种类、开行对数以及列车停站方案进行归类和等级划分,形成列车群;运行计划生成模块,用于计算所有列车的到站和发 车时间,生成列车运行计划;运行图铺画模块,用于将所述列车运行计划图形化,铺画列车 运行图;车底运用计划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列车运行图上,连接可接续的列车运行线以减 少车底运用数量;调整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车底运用数量是否满足要求,若否,调整所述基 础参数输入步骤中的参数,执行所述开行种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步骤;若是,则确定所述车 底运动计划为最终彻底运用计划。上述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系统,优选所述基础参数输入模块中,所述天 窗时间为列车运行图上预留的用于维修施工所需的行车空隙,包括线路维修时间,电务维 修时间和接触网维修时间。上述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系统,优选所述开行种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模 块中,依据下述原则确定列车开行种类、开行对数以及列车停站方案列车等级由高到低、 产生直达客流以及旅客换乘不超过1次。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克服了传统计算机铺画列车运行图适用度不高或 十分依赖人工交互进行大量调整的缺点,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编图的效率,同时可通过人机 交互对局部列车运行线和车底运用计划进行灵活调整,进而提高了列车运行图的信息化管理。


图1为本发明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包括基础参数和运量信息输入步骤110,输入基础参数和运量信息;所述基础参数包 括线路信息、车站信息、天窗时间和列车信息;所述运量信息为车站的客流信息;开行种 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步骤120,依据所述基础参数和所述运量信息,确定列车开行种类、开行 对数以及列车停站方案;列车群生成步骤130,依据所述列车开行种类、开行对数以及列车 停站方案进行归类和等级划分,形成列车群;运行计划生成步骤140,计算所有列车的到站 和发车时间,生成列车运行计划;运行图铺画步骤150,将所述列车运行计划图形化,铺画 列车运行图;车底运用计划生成步骤160,在所述列车运行图上,连接可接续的列车运行线 以减少车底运用数量;调整步骤170,判断所述车底运用数量是否满足要求,若否,调整所 述基础参数输入步骤中的参数,执行所述开行种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步骤;若是,则确定所 述车底运动计划为最终彻底运用计划。下面,对上述各个步骤作出详细的说明。(1)设置线路的基础参数,包括车站布局、区间信息,道岔和股道信息等。(2)设置天窗时间,即在列车运行图上预留的用于维修施工所需的行车“空隙”,种类包括线路维修,电务维修和接触网维修。(3)设置列车种类,运行级别,列车运行间隔时间(车站间隔时间,追踪间隔时 间)。(4)获取运量信息,确定各站点之间的客流需求。(5)根据以上基础参数,按照列车等级由高到低和尽量产生直达可客流,旅客换乘 不超过1次的原则,确定各种列车的开行对数和停站方案。(6)根据步骤(5)中生成的列车开行对数和停站方案,我们将列车等级相同、停站 方案相同、运行时间相同、出发到站时刻不同的一类列车称为列车群。我们同时将列车群也 进行了等级化分,首先列车等级越高列车群等级越高;列车等级相同时,运行距离越长列车 群等级越高;以上两者相同时,停站次数越少列车群等级越高。按照这种规则我们基本可以 对所有列车进行归类和等级划分了。(7)根据客流需求,尽量开行夕发朝至或者列车出发时间不晚于24点,到站时间 不早于早五点等原则的要求,首先确定高等级列车群的出发时间和到站时间;在与高等级 列车群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考虑道岔、车站限制等),仍按照上述原则确定下一级别的列 车群到发时间;依次进行,最终确定所有列车的到发时间。(8)铺画列车运行图,根据步骤(1)首先画出运行图的底图,纵坐标表示各车站里 程,横坐标表示时间;根据步骤(6)生成的所有列车的车站到发时间、区间运行时间,在底 图的基础上铺画所有列车的运行线,列车运行图中每一条线都代表了某一列车的运行路径 和时间。(9)确定车底运用计划,根据步骤(6)中已生成的所有列车的运行时间和到发站 时间,可将列车种类相同,以同一个车站分别作为始发站和终到站,且出发晚于到达的时间 间隔与列车整备时间相近或者大于列车整备时间的两列车可以使用同一车底;在步骤(7) 产生的列车运行图中,符合这种情况的列车十分容易辨别,此时只需将两条列车运行线相 连即可,这样在列车运行计划的基础上就可获得车底运用计划。(10)运行图调整,经过以上步骤已经生成可以实施的列车运行图,但由于客流信 息的实时变动或者为了提高车底运用效率,可增加直达列车或区间列车,也可微调某列车 的到发时间,以满足步骤(8)的需要,形成更多的车底连接线,减少使用车底数量。经过人 机交互的调整,形成最终的列车运行图。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该 系统包括基础参数和运量信息输入模块21、开行种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模块22、列车群生 成模块23、运行计划生成模块24、运行图铺画模块25、车底运用计划生成模块26和调整模 块27。其中基础参数和运量信息输入模块21用于输入基础参数和运量信息;所述基础参数 包括线路信息、车站信息、天窗时间和列车信息;所述运量信息为车站的客流信息;开行种 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模块22用于依据所述基础参数和所述运量信息,确定列车开行种类、 开行对数以及列车停站方案;列车群生成模块23用于依据所述列车开行种类、开行对数以 及列车停站方案进行归类和等级划分,形成列车群;运行计划生成模块24用于计算所有列 车的到站和发车时间,生成列车运行计划;运行图铺画模块25用于将所述列车运行计划图 形化,铺画列车运行图;车底运用计划生成模块26用于在所述列车运行图上,连接可接续的列车运行线以减少车底运用数量;调整模块27用于判断所述车底运用数量是否满足要 求,若否,调整所述基础参数输入步骤中的参数,执行所述开行种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步骤; 若是,则确定所述车底运动计划为最终彻底运用计划。当然,调整模块也可直接进行人工手 动调整运行图形成最终的运行计划。系统实施例的原理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相同之处互相参照即可,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用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实现方法,克服了传统计算机铺画列车运行图适 用度不高,或者十分依赖人工交互进行大量调整的缺点,本发明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编图的 效率,同时可通过人机交互对局部列车运行线和车底运用计划进行灵活调整,提高了列车 运行图的信息化管理。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方法及其系统进行详 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 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 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 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一种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础参数和运量信息输入步骤,输入基础参数和运量信息;所述基础参数包括线路信息、车站信息、天窗时间和列车信息;所述运量信息为车站的客流信息;开行种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步骤,依据所述基础参数和所述运量信息,确定列车开行种类、开行对数以及列车停站方案;列车群生成步骤,依据所述列车开行种类、开行对数以及列车停站方案进行归类和等级划分,形成列车群;运行计划生成步骤,计算所有列车的到站和发车时间,生成列车运行计划;运行图铺画步骤,将所述列车运行计划图形化,铺画列车运行图;车底运用计划生成步骤,在所述列车运行图上,连接可接续的列车运行线以减少车底运用数量;调整步骤,判断所述车底运用数量是否满足要求,若否,调整所述基础参数输入步骤中的参数,执行所述开行种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步骤;若是,则确定所述车底运动计划为最终彻底运用计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参数输入步骤中,所述天窗时间为列 车运行图上预留的用于维修施工所需的行车空隙,包括线路维修时间,电务维修时间和接 触网维修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行种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步骤中,依据 下述原则确定列车开行种类、开行对数以及列车停站方案列车等级由高到低、产生直达客流以及旅客换乘不超过1次。
4.一种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基础参数和运量信息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基础参数和运量信息;所述基础参数包括线 路信息、车站信息、天窗时间和列车信息;所述运量信息为车站的客流信息;开行种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基础参数和所述运量信息,确定列车开 行种类、开行对数以及列车停站方案;列车群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列车开行种类、开行对数以及列车停站方案进行归类 和等级划分,形成列车群;运行计划生成模块,用于计算所有列车的到站和发车时间,生成列车运行计划; 运行图铺画模块,用于将所述列车运行计划图形化,铺画列车运行图; 车底运用计划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列车运行图上,连接可接续的列车运行线以减少 车底运用数量;调整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车底运用数量是否满足要求,若否,调整所述基础参数输入步 骤中的参数,执行所述开行种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步骤;若是,则确定所述车底运动计划为 最终彻底运用计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 参数输入模块中,所述天窗时间为列车运行图上预留的用于维修施工所需的行车空隙,包 括线路维修时间,电务维修时间和接触网维修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行 种类、数量及停站确定模块中,依据下述原则确定列车开行种类、开行对数以及列车停站方案列车等级由高到低、产生直达客流以及旅客换乘不超过1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运行计划自动编制的实现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首先进行基础参数和运量信息的输入,生成列车停站方案,据此对列车进行分类形成列车群,根据客流信息、列车等级和线路车站约束生成运行计划并铺画运行图,生成车底运用计划,最后对运行图进行人工调整生成最终的列车运行计划和车底运用计划。本发明克服了传统计算机铺画列车运行图适用度不高,或者十分依赖人工交互进行大量调整的缺点,基本计划形成后,只需进行少量的人机交互调整,从而提高编图的效率。
文档编号G06Q10/00GK101853440SQ201010174039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1日
发明者孟学雷, 徐杰, 王莉, 秦勇, 谢正媛, 谢金鑫, 贾利民, 陈彩霞 申请人:北京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