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口串口通信接口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706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6口串口通信接口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6口串口通信接口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6 口串口通信接口板。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玩具各式各样,这些电子玩具通常包括一整块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各种电子元件,实现一定的电子功能。比如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电子玩具都具有声音播放的功能,能够播放出各种动听的音乐。这种带音乐播放功能的电子玩具,为提高音乐播放的音量和效果,电路板上通常会设置对声音进行放大的功放单元。但目前的电子玩具,其电子部分均为一整块电路板,当电路板上某一个元件发生故障时,则整个电路板均无法工作,则整个电子玩具即无法实现原有的电子功能,对于普通用户来讲,只能将玩具丢弃,造成浪费。另外一方面,现有的电子玩具,均为固定形状和结构的玩具,用户在玩一段时间之后就没有更多的兴趣。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玩家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电子玩具,或者对原有的电子玩具进行改装,现有的玩具大都是不可拆卸的,即使拆卸也很可能导致产品无法恢复,而且拆卸之后也无法拼装成其他玩具。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很方便地相互拼装的电子玩具,一方面在电子玩具的某一元件发生损坏时,可以仅替换该部分元件,减少浪费。另外一方面可以满足玩家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或者改装玩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6 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其可用于UART (Universal Asy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S卩通用异步收发器)多机通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6 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其包括一块电路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六个通信接口和一电源插座,其中所述电路板为矩形,所述六个通信接口包括并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一矩形边上的第一从机通信接口和第二从机通信接口、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二矩形边上的第三从机通信接口、并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三矩形边上的第四从机通信接口和第五从机通信接口以及与所述电源插座并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四矩形边上的主机通信接口 ;所述各从机通信接口之间并联,所述主机通信接口和各从机通信接口之间交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机通信接口包括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RXD、第三导电端子T)(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RXD用于输入信号,所述第三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0010]进一步的,第一从机通信接口包含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T )、第三导电端子RX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所述第三导电端子RXD用于输入信号。进一步的,第二从机通信接口包含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T )、第三导电端子RX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所述第三导电端子RXD用于输入信号。进一步的,第三从机通信接口包含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T )、第三导电端子RX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所述第三导电端子RXD用于输入信号。进一步的,第四从机通信接口包含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T )、第三导电端子RX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所述第三导电端子RXD用于输入信号。进一步的,第五从机通信接口包含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T )、第三导电端子RX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所述第三导电端子RXD用于输入信号。更进一步的,所述主机通信接口的第二导电端子RXD与各从机通信接口的第三导电端子RXD连接,所述主机通信接口的第三导电端子T)(D与各从机通信接口的第二导电端子T)(D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插座包括两个导电端子,分别包括第一导电端子VCC和第二导电端子GND。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矩形边和第三矩形边平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5个从机通信接口并联,并分别与主机通信接口交叉连接,这样便可以将5个从机通信接口外接的UART从机并联起来,且分别和与主机通信接口外接的UART主机交叉相连,实现UART多机通信。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6 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6 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各个接口和电源插座的引脚在一个实施例中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从机通信接口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插座的立体示意图;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机通信接口和从机通信接口与外部连接的主机和从机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连接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主要通过程序、步骤、逻辑块、过程或其他象征性的描述来直接或间接地模拟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运作。为透彻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陈述了很多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实用新型则可能仍可实现。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换句话说,为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于熟知的方法和程序已经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此外,表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或功能框图中的模块顺序并非固定的指代任何特定顺序,也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6 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其将5个从机通信接口并联,并分别与主机通信接口交叉连接,以实现主机到从机之间的信息交互,从而可以实现了多机通信。所述6 口串口通信接口板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6 口串口通信接口板100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所述6 口串口通信接口板100包括一电路板110以及安装在所述电路板110上的六个通信接口和一电源插座180。其中所述电路板110为矩形,所述六个通信接口包括并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一矩形边上的第一从机通信接口 120和第二从机通信接口 13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二矩形边上的第三从机通信接口 140、并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三矩形边上的第四从机通信接口 150和第五从机通信接口 160以及与所述电源插座180并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四矩形边上的主机通信接口 170 ;所述各从机通信接口之间并联,所述主机通信接口 170和从机通信接口之间交叉连接。通常,所述电路板110的第一矩形边和第三矩形边平行,当然所述第一矩形边和第三矩形边也可以为垂直的两个边。而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各通信接口以及电源如何分布在电路板的矩形边上也是可以灵活多变。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6 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各个接口和电源插座的引脚在一个实施例中示意图,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第一从机通信接口 120(图中示意为Pl)包括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T)(D、第三导电端子RX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 其中第二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第三导电端子RXD用于输入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机通信接口 120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从机通信接口的立体示意图,所述从机通信接口 120包含有第一导电端子VCC (1201),第二导电端子T)(D (1202),第三导电端子RXD (1203)和第四导电端子 GND(120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从上看图3中示出的从机通信接口 120,则可以使得所述导电端子按照如下顺序排列第一导电端子VCC(1201)、第二导电端子TXD (1202)、第三导电端子RXD(1203)和第四导电端子GND(1204)。所述从机通信接口 120的外壳为绝缘材料。所述第二从机通信接口 130(图中示意为P》同样包含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T )、第三导电端子RX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第二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第三导电端子RXD用于输入信号。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结构与所述第一从机通信接口 120相同,同样可以参见图3所示,具体结构描述可以参见上述,这里为了避免累赘就不再详述。所述第三从机通信接口 140(图中示意为P3)同样包含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T )、第三导电端子RX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第二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第三导电端子RXD用于输入信号。所述第四从机通信接口 150(图中示意为P4)同样包含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T )、第三导电端子RX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第二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第三导电端子RXD用于输入信号。所述第五从机通信接口 160(图中示意为K)同样包含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T )、第三导电端子RX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第二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第三导电端子RXD用于输入信号。其中所述第三从机通信接口 140、第四从机通信接口 150以及第五从机通信接口 160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结构也均与所述第一从机通信接口 120相同,同样也可以参见图3 所示,起具体结构描述同样可以参见上述,这里就不再一一详述。所述主机通信接口 170(图中示意为P6)包含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 VCC、第二导电端子RXD、第三导电端子T)(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第二导电端子RXD用于输入信号,第三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所述电源插座180(图中示意为P7)包含两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 和第二导电端子GND。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从上看图4中示出的从机通信接口 180, 则可以使得所述导电端子按照如下顺序排列第一导电端子VCC(ISOl)和第二导电端子 GND(1802)。所述电源插座180的外壳为绝缘材料。其主要用于为所述6 口串口通信接口板100供电。这里,图1中示意的6 口串口通信接口板100上显示了两个穿孔190,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个数的穿孔190,且其形状及穿孔的位置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合理地设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从机通信接口 120、第二从机通信接口 130、第三从机通信接口 140、第四从机通信接口 150和第五从机通信接口 160中间的两个导电端子均分别与所述主机通信接口 170中间的两个导电端子交叉相连,如第一从机通信接口 120的第二导电端子与主机通信接口 170的第三导电端子相连,而第一从机通信接口 120的第三导电端子与主机通信接口 170的第二导电端子相连。在具体应用中,请参阅图5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机通信接口和从机通信接口与外部连接的主机和从机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连接关系。所述主机通信接口 170外接一带有URAT插座的控制模块或传感器模块等(图中示意为主机),而各个从机通信接口可外接不同的带有URAT插座的对应控制模块或传感器模块(图中只示意出从机1和从机2), 且所述主机和各个从机上的URAT插座的引脚顺序均与图中的主机通信接口 170是一样的, 即各个URAT插座均包含四个引脚,分别为第一引脚VCC、第二引脚RXD、第三引脚T)(D和第四引脚GND。这样所述主机的第三引脚T)(D发出的数据从所述主机通信接口 170的第三导电端子T)(D输入,并从所述从机通信接口的第二导电端子T)(D输出以进入到其连接的从机的第二引脚RXD中;同样,所述从机的第三引脚T)(D发出的数据从所述从机通信接口的第三导电端子R)(D脚输入,从所述主机通信接口 170的第二导电端子R)(D输出,以进入到外接的所述主机的第二引脚RXD中,从而实现了 URAT多机通信。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5个从机通信接口并联,并分别与主机通信接口交叉连接,以实现主机到从机之间的信息交互,从而可以实现了多机通信,且连法简单易实现。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6 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其包括一块电路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六个通信接口和一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矩形,所述六个通信接口包括并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一矩形边上的第一从机通信接口和第二从机通信接口、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二矩形边上的第三从机通信接口、并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三矩形边上的第四从机通信接口和第五从机通信接口以及与所述电源插座并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四矩形边上的主机通信接口 ;所述各从机通信接口之间并联,所述主机通信接口和各从机通信接口之间交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通信接口包括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RXD、第三导电端子T)(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R)(D用于输入信号,所述第三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其特征在于第一从机通信接口包含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T )、第三导电端子R)(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所述第三导电端子R)(D用于输入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其特征在于第二从机通信接口包含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T)(D、第三导电端子R)(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所述第三导电端子R)(D用于输入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其特征在于第三从机通信接口包含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T )、第三导电端子R)(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所述第三导电端子R)(D用于输入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其特征在于第四从机通信接口包含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T )、第三导电端子RX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所述第三导电端子RXD用于输入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其特征在于第五从机通信接口包含四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VCC、第二导电端子T )、第三导电端子R)(D和第四导电端子GND,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T)(D用于输出信号,所述第三导电端子R)(D用于输入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6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通信接口的第二导电端子RXD与各从机通信接口的第三导电端子RXD连接,所述主机通信接口的第三导电端子T)(D与各从机通信接口的第二导电端子T)(D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座包括两个导电端子,分别包括第一导电端子VCC和第二导电端子GND。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矩形边和第三矩形边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6口串口通信接口板,其包括一块电路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六个通信接口和一电源插座,其中所述电路板为矩形,所述六个通信接口包括并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一矩形边上的第一从机通信接口和第二从机通信接口、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二矩形边上的第三从机通信接口、并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三矩形边上的第四从机通信接口和第五从机通信接口以及与所述电源插座并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第四矩形边上的主机通信接口;所述各从机通信接口之间并联,所述主机通信接口和各从机通信接口之间交叉连接。
文档编号G06F13/40GK201945996SQ201020643829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6日
发明者徐志强, 曹伟勋 申请人:无锡爱睿芯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