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主板固定柱及其应用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066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主板固定柱及其应用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路板固定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双层主板固定柱及其应用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各种电子装置已普及于吾人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电子装置的内部通常均具有电路板以装设电子组件。为了保护电子组件,电路板的稳固性尤为重要。一般而言,计算机的主板在固定时,通常是利用两种作法。第一种作法是在下层主板设置一由表面粘着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SMT)所形成的轴套,然后利用螺丝穿过上层主板所设置的通孔并拴入此轴套中,以共同固定上层主板及下层主板。然而,这样的方式往往有强度不足的缺憾,导致主板无法稳固地固定。第二种作法是在上层主板及下层主板均挖设螺孔,并将双头攻牙的轴套设置于上、下层主板的螺孔之间,再以两颗螺丝分别从两边来固定上、下层主板。然而,这样的方式必须使用两颗颗螺丝,无疑地提高了成本的负担。由上述可知,在现有的主板固定技术中,仍存在着部分困难与挑战,以待克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是在提供一种双层主板固定柱及其应用的系统。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仅以单颗螺丝来固定双层主板,并提升固定的强度,以稳固地固定上、下两层主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双层主板固定柱包含一环状顶部以及多个第一弹性脚。这些第一弹性脚是彼此分开地设置于环状顶部的一侧。每一第一弹性脚包含一倾斜壁及一抵压部。倾斜壁是形成于第一弹性脚面对另一第一弹性脚的一表面。抵压部是形成于第一弹性脚远离环状顶部的一端。这些第一弹性脚的这些倾斜壁共同定义出一渐缩状导槽,此渐缩状导槽可被撑开。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抵压部可包含一本体、一颈缩部、以及一抵压钩。颈缩部的一端是连接于本体。抵压钩是平行本体突出于颈缩部的另一端。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每一第一弹性脚包含一铅直壁,连接于倾斜壁远离抵压部的一侧,这些铅直壁共同定义出一筒状导槽。于部分实施方式中,铅直壁切设有一螺纹。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环状顶部包含一开口,其是连通于上述筒状导槽。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双层主板固定柱可包含一顶部凸墙,环绕地突设于环状顶部的开口边缘。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脚的数量可为两个或四个。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双层主板固定柱可包含多个第二弹性脚,彼此分开地设置于环状顶部背向第一弹性脚的另一侧,其中,每一第二弹性脚包含一倾斜壁,形成于第二弹性脚面对另一第二弹性脚的一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双层主板固定系统,其包含一如以上所述的双层主板固定柱、一固定件、一第一主板及一第二主板。固定件具有一帽体及一柱体,柱体是压靠于第一弹性脚的倾斜壁上。第一主板具有一通孔,其是由第一弹性脚的抵压部所抵住。第二主板是夹抵于帽体与环状顶部之间。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双层主板固定系统,其包含一如以上所述的双层主板固定柱、一固定件、一第一主板、以及一第二主板。固定件具有一帽体、一冠体及一柱体,柱体是压靠于第一弹性脚的倾斜壁上,帽体是压合于该些第二弹性脚上,冠体是压靠于第二弹性脚的倾斜壁上。第一主板,具有一通孔,其是由第一弹性脚的抵压部所抵住。第二主板是夹抵于第二弹性脚与环状顶部之间。通过以上技术手段,使用者可将固定件插入渐缩状导槽中,并施力于倾斜壁上,以将渐缩状导槽向外撑开,从而带动抵压部去抵住第一主板的通孔。而第二主板则可由固定件的帽体或第二弹性脚来夹抵在环状顶部上。借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通过单一固定件来固定两个主板。此外,通过固定件对倾斜壁的施力,抵压部可紧抵着第一主板,故可实现稳固固定的功效。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明本发明的目的、达成此目的的技术手段、以及其所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于下文中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图1绘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双层主板固定柱的立体图;图2绘示应用图1的双层主板固定柱的双层主板固定系统的剖面图;图3绘示图2所 示的抵压部的局部剖面图;图4绘示图2的双层主板固定系统的剖面操作示意图;图5绘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双层主板固定柱的立体图;图6绘示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双层主板固定柱的立体图;图7绘示依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双层主板固定柱的立体图;图8绘示图7的第二弹性脚的局部剖面图;图9绘示应用图7的双层主板固定柱的双层主板固定系统的侧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双层主板固定柱120:环状顶部130:顶部凸墙140a:第一弹性脚140b:第一弹性脚142a:倾斜壁142b:倾斜壁144a:抵压部144b:抵压部
146a:铅直壁146b:铅直壁150a:第二弹性脚150b:第二弹性脚152a:倾斜壁152b:倾斜壁160:渐缩状导槽170a:抵压钩172a:颈缩部174a:本体176a:表面180:筒状导槽190:开口2OO:固定件202:帽体204:柱体206:冠体300:第一主板302:通孔400:第二主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换言之,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图1绘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双层主板固定柱的立体图。图2绘示应用图1的双层主板固定柱的双层主板固定系统的剖面图。如图所示,一种双层主板固定柱100包含一环状顶部120、一第一弹性脚140a、以及另一第一弹性脚140b。第一弹性脚140a及第一弹性脚140b是彼此分开地设置于环状顶部120的一侧。第一弹性脚140a包含一倾斜壁142a及一抵压部144a。第一弹性脚140b包含一倾斜壁142b及一抵压部144b。倾斜壁142a是形成于第一弹性脚140a面对第一弹性脚140b的一表面,而倾斜壁142b是形成于第一弹性脚140b面对第一弹性脚140a的一表面。抵压部144a是形成于第一弹性脚140a远离环状顶部120的一端,而抵压部144b是形成于第一弹性脚140b远离环状顶部120的一端。第一弹性脚140a及140b的倾斜壁142a及142b共同定义出一渐缩状导槽160,此渐缩状导槽160可被撑开。如图2所不,双层主板固定系统可包含一固定件200、一第一主板300及一第二主板400。固定件200具有一帽体202及一柱体204,柱体204可压靠于倾斜壁142a及倾斜壁142b上。第一主板300具有一通孔302,其可由抵压部144a及144b所抵住。第二主板400可夹抵于帽体202与环状顶部120之间。通过以上技术手段,使用者可将固定件200插入渐缩状导槽160中,并施力于倾斜壁142a及142b上,以将渐缩状导槽160向外撑开,从而带动抵压部144a及144b去抵住第一主板300的通孔302。而第二主板400则可由固定件200的帽体202来夹抵在环状顶部120上。借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通过单一固定件200来固定第一主板300及第二主板400。此外,通过固定件200对倾斜壁142a及142b的施力,抵压部144a及144b可紧抵着第一主板300的通孔302,故可实现稳固固定的功效。图3绘示图2所示的抵压部的局部剖面图。本图是以抵压部144a做为例示,而抵压部144b可模拟为相对的形状,故为了简化附图起见,将仅以抵压部144a做解释。如图所示,抵压部144a包含一抵压钩170a、一颈缩部172a、以及一本体174a。颈缩部172a的一端是连接于本体174a。抵压钩170a是平行本体174a突出于颈缩部172a的另一端。借此,抵压部144a可通过抵压钩170a与本体174a以及颈缩部172a的表面176a共同抵住第一主板300的通孔302。具体而言,抵压钩170a与本体174a的间距可等于第一主板300的厚度,以便抵压钩170a与本体174a共同抵压住第一主板300。请回头参阅图2,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脚140a包含铅直壁146a,其是连接于倾斜壁142a远离抵压部144a的一侧。相似地,第一弹性脚140b包含铅直壁146b,其是连接于倾斜壁142b远离抵压部144b的一侧。铅直壁146a及146b共同定义出一筒状导槽180。举例而言,筒状导槽180的尺寸及形状可与固定件200相配合,以利固定件200拴入。上述的铅直壁146a及146b是指由剖面观之为直线,而由固定件200观之,其可呈弧形,以利形成筒状导槽180。于部分实施方式中,铅直壁146a及146b均切设有一螺纹。举例而言,铅直壁146a及146b可设置有公螺纹。另外,固定件200的柱体204的表面可设置有母螺纹,两者可对应啮合,以利固定件200拴入筒状导槽180中。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环状顶部120包含一开口 190,连通于筒状导槽180,以供固定件200拴入。举例而言,开口 190的尺寸可与筒状导槽180相等。图4绘示图2的双层主板固定系统的剖面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固定件200可拴入筒状导槽180 (请并参阅图2)中,使得固定件200压靠于倾斜壁142a及142b上。由于固定件200会施压于倾斜壁142a及142b上(如固定件200下方的箭头所示),而倾斜壁142a及142b会因为其本身的弹性向外移动,使得渐缩状导槽160(请并参阅图2)向外扩张,亦即向相对两侧扩张。借此,将可带动抵压部144a及144b向外移动,亦即向两侧移动(如图4中抵压部144a及144b侧边的箭头所示),使得抵压部144a及144b抵住第一主板300的通孔302,从而固定第一主板300。当固定件200固定于筒状导槽180中时,第二主板400是夹抵于帽体202与环状顶部120之间。换言之,帽体202是压制于第二主板400上,并进一步迫使第二主板400固定在帽体202及环状顶部120之间,从而固定第二主板400。借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需使用单一固定件200即可固定第一主板300与第二主板400。图5绘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双层主板固定柱的立体图。本图与图1的实施方式的最大差异在于本实施方式的双层主板固定柱100包含四个第一弹性脚140a、140b、140c及140d,而图1则包含两个第一弹性脚140a及140b。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脚140a、140b、140c及140d彼此分开地设置于环状顶部120的一侧。需注意的是,图1与图5所示的第一弹性脚数量仅是用以解释,而非限制本发明。相对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采用单数或偶数个第一弹性脚来实现固定的功能,例如2、3、4...N等等,其中N为自然数。图6绘示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双层主板固定柱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双层主板固定柱100可包含一顶部凸墙130,其是环绕地突设于环状顶部120的开口的边缘,借以达到定位的功能。图7绘示依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双层主板固定柱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双层主板固定柱100可包含两第二弹性脚150a及150b,彼此分开地设置于环状顶部120背向第一弹性脚140a及140b的另一侧。举例而言,环状顶部120的上侧可设置第二弹性脚150a及150b,而环状顶部120的下侧则可设置第一弹性脚140a及140b。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弹性脚140a及140b是如同图2所示,故不在此重复赘述。图8绘示图7的第二弹性脚的局部剖面图。如图所示,第二弹性脚150a包含一倾斜壁152a,其是形成于第二弹性脚150a面对第二弹性脚150b的一表面。相似地,第二弹性脚150b包含一倾斜壁152b,其是形成于第二弹性脚150b面对第二弹性脚150a的一表面。固定件200包含一帽体202、一柱体204、及一冠体206。当固定件200插入第二弹性脚150a与150b中间的导槽时,冠体206是压靠于倾斜壁152a及152b上,使其分别向两侧撑开,使得第二弹性脚150a及150b分别向两侧移动,以抵住第二主板400 (未示于本图中)。柱体204是通过开口 190插入筒状导槽180中,并压靠于第一弹性脚140a及140b的倾斜壁142a及142b上(如图4所示)。帽体202是压合于第二弹性脚150a与150b上。图9绘示应用图7的双层主板固定柱的双层主板固定系统的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包含一双层主板固定柱100、一固定件200、一第一主板300、以及一第二主板400。固定件200具有一帽体202及一柱体204,柱体204是压靠于倾斜壁142a及142b (请并参阅图2)上,帽体202是置于第二弹性脚150a及150b上。第一主板300具有一通孔302 (请并参阅图2),其是由抵压部144a及144b所抵住。第二主板400是夹抵于第二弹性脚150a及150b与环状顶部120之间。借此,第一主板300及第二主板400可被稳固地固定。此外,第二弹性脚150a及150b与抵压部144a及144b可实现双头定位的功能。举例而言,其它主板可利用突出于第一主板300的抵压部144a及144b做为定位点,亦可利用突出于第二主板400的第二弹性脚150a及150b做为定位点。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脚140a及140b与第二弹性脚150a及150b可由橡胶或金属等具弹性材料所制成。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固定件200可为(包含,但不局限于)一螺丝或一螺栓。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层主板固定柱,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环状顶部,具有一开口 ;以及 多个第一弹性脚,彼此分开地设置于该环状顶部的一侧,每一该些第一弹性脚包含: 一倾斜壁,形成于每一该些第一弹性脚面对另一该些第一弹性脚的一表面;以及 一抵压部,形成于每一该些第一弹性脚远离该环状顶部的一端; 其中,该些第一弹性脚的该些倾斜壁共同定义出一渐缩状导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主板固定柱,其特征在于,该抵压部包含: 一本体; 一颈缩部,一端是连接于该本体;以及 一抵压钩,平行该本体突出于该颈缩部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主板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第一弹性脚包含一铅直壁,连接于该倾斜壁远离该抵压部的一侧,该些第一弹性脚的该些铅直壁共同定义出一筒状导槽,连通于该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主板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铅直壁切设有一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主板固定柱,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顶部凸墙,环绕地突设于该环状顶部的该开口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主板固定柱,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多个第二弹性脚,彼此分开地设置于该环状顶部背向该些第一弹性脚的另一侧,每一该些第二弹性脚包含一倾斜壁,形成于每一该些第二弹性脚面对另一该些第二弹性脚的一表面。
7.一种双层主板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主板固定柱; 一固定件,包含: 一帽体,压合于该些第二弹性脚上; 一冠体,压靠于该些第二弹性脚的该些倾斜壁上;以及 一柱体,压靠于该些第一弹性脚的该些倾斜壁上; 一第一主板,具有一通孔,该通孔是由该些抵压部所抵住;以及 一第二主板,夹抵于该些第二弹性脚与该环状顶部之间。
8.—种双层主板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主板固定柱; 一固定件,具有一帽体及一柱体,该柱体是压靠于该些倾斜壁上; 一第一主板,具有一通孔,该通孔是由该些抵压部所抵住;以及 一第二主板,夹抵于该帽体与该环状顶部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双层主板固定柱及其应用的系统。双层主板固定柱包含一环状顶部以及多个第一弹性脚。这些第一弹性脚是彼此分开地设置于环状顶部的一侧。每一第一弹性脚包含一倾斜壁及一抵压部。倾斜壁是形成于第一弹性脚面对另一第一弹性脚的一表面。抵压部是形成于第一弹性脚远离环状顶部的一端。这些第一弹性脚的这些倾斜壁共同定义出一渐缩状导槽,此渐缩状导槽可被撑开。
文档编号G06F1/18GK103149985SQ20111040797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陈品澄, 李德正, 林鸿斌, 赖耀谕, 陈振兴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