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三维通道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3292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rfid三维通道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FID设备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FID三维通道门。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是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俗称,英文缩写为RFID,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公知的RFID通道设备感应电子标签时,电子标签与设备之间的空间关系有一定的限制,即电子标签处于某种方向时会出现感应死区,导致出现漏读的现象,稳定性较低。这样的问题还将限制RFID通道设备的应用范围,不利于RFID通道设备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感应死区的一种RFID三维通道门。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RFID三维通道门,包括控制器、读写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所述控制器通过射频线和控制通信线同时连接、读写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所述各天线分别具有射频接口和控制接口 ;所述控制器通过射频线同时连接各天线的射频接口,通过控制通信线同时连接各天线的控制接口。可选的,所述各天线的控制接口上分别连接有高频开关。本发明通过分别在第一天线、第三天线之间同相和异相轮询工作以及在第二天线、第四天线之间同相和异相轮询工作,从而防止各区域内感应死区的出现,并设置第一、三天线和第二、四天线两组之间的轮询实现互补感应死区,同时防止漏读问题的发生,提高了本发明的稳定性。本发明还在各天线的控制接口处分别连接有高频开关,确保天线之间重叠且工作时相互不干扰。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线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RFID三维通道门,它包括控制器50、读写器60、两个天线组、以及用于为读写器、控制器、天线组提供电能的电源70。第一天线组包括天线(10、30 ),第二天线组包括天线(20、40 )。其中,天线10具有接口(射频接口 al、控制接口 a2 ),天线20具有接口(射频接口 b 1、控制接口 b2 ),天线30具有接口(射频接口 c 1、控制接口 c2 ),天线40具有接口(射频接口 dl、控制接口 d2)。控制器50通过射频线el和控制通信线kl连接读写器60 ;控制器50通过射频线e2同时连接天线10的接口 al、天线20的接口 bl ;控制器50通过射频线e3同时连接天线30的接口 Cl、天线40的接口 dl。控制器50通过控制通信线k2同时连接天线30的接口 c2、天线40的接口 d2,控制器50通过控制通信线k3同时连接天线10的接口 a2、天线20的接口 b2。本实施例将天线(10、20、30、40)分成两天线组,天线组之间相互协调互不干扰轮询工作,每天线组内各天线之间同相和异相轮询工作,组与组之间轮询互补死区。本实施例还在各天线的控制接口上分别连接有高频开关(未图示),确保天线之间重叠且工作时相互不干扰。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RFID三维通道门,其特征在于: 包括控制器、读写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 所述控制器通过射频线和控制通信线同时连接、读写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 所述各天线分别具有射频接口和控制接口; 所述控制器通过射频线同时连接各天线的射频接口,通过控制通信线同时连接各天线的控制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FID三维通道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天线的控制接口上分别连接有高频开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RFID设备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FID三维通道门,包括控制器、读写器、天线组、以及用于为读写器、控制器、天线组提供电能的电源;所述控制器通过射频线和控制通信线同时连接读写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第一天线与第三天线组成一组、第二天线与第四天线组成一组;所述各天线分别具有射频接口和控制接口;所述控制器通过射频线同时连接所述射频接口,通过控制通信线同时连接所述控制接口。本发明通过分别在第一天线、第三天线之间同相和异相轮询工作以及在第二天线、第四天线之间同相和异相轮询工作,从而防止各区域内感应死区的出现,并设置第一、三天线和第二、四天线两组之间的轮询实现互补感应死区,同时防止漏读问题的发生,提高了本发明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G06K17/00GK103177272SQ20111044200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张贤周, 邹瀛忠, 李振松, 郑裕杰 申请人:广州安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