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手机获取在逃通缉人员身份信息的方法

文档序号:6444336阅读:2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通过手机获取在逃通缉人员身份信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手机获取在逃通缉人员身份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智能手机的运算能力越来越强大,双核处理器+独立显示单元加上500W像素以上的摄像镜头的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现代智能手机如此强悍的配置与处理能力,早已超过两年前主流PC,手机已经成为一个智能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其拓展的功能也早已超越人们的想象。人脸识别技术,对处理硬件的要求比较高,以前只是应用在计算机上,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智能手机也具备了实时处理人脸图像的能力,而3G网络的普及,也为智能手机与远程信息中心的及时互通创造了优越条件。我国的基层民警,一般都配发有警务通,用于警员之间通信和接受警局下达的各种命令信息,同时也接收公安部的网上在逃通缉信息。但是传统的警务通只有单一的接收功能,警员根据下发的在逃通缉人员的照片,主观判断是否是网上在逃人员,遇到在逃人员进行乔装改扮等情况,极易发生错误识别。如果将警务通,换装为智能手机,在面对可疑人员时,只需对其拍照,将获得的人脸特征信息上传至远程数据中心数据库,即可获得当前人员的相应通缉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种通过手机获取在逃通缉人员身份信息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S1.通过手机摄像头对目标人员的面部特征进行扫描;S2.通过手机的面部识别单元对扫描获得的面部照片进行面部分析,获取面部特征信息;S3.手机的主控单元将获取到的面部特征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单元传送至远程在逃通缉人员数据库; S4.远程数据库根据上传的面部特征信息与存储的晚上在逃通缉人员的面部信息进行比对,通过上传的面部特征信息判断目标人员是否为在逃通缉人员;S5.远程数据库将判定结果和相关信息发回手机,通过手机的显示单元显示目标人员的相应信息。所述步骤SI中,获得面部特征图像后,对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降噪。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使用方便、获取信息结果块、技术实现容易等特点。另外,该方法基于智能手机实现,只需将该方法编译成相应的程序即可实现对手机的升级,因此其成本非常低廉适于广泛推广。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2为本发明方法涉及到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通过手机获取在逃通缉人员身份信息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S1.通过手机摄像头对目标人员的面部特征进行扫描;S2.通过手机的面部识别单元对扫描获得的面部照片进行面部分析,获取面部特征信息;S3.手机的主控单元将获取到的面部特征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单元传送至远程在逃通缉人员数据库;S4.远程数据库根据上传的面部特征信息与存储的晚上在逃通缉人员的面部信息进行比对,通过上传的面部特征信息判断目标人员是否为在逃通缉人员;S5.远程数据库将判定结果和相关信息发回手机,通过手机的显示单元显示目标人员的相应信息。所述步骤SI中,获得面部特征图像后,对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降噪。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过手机获取在逃通缉人员身份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51.通过手机摄像头对目标人员的面部特征进行扫描; 52.通过手机的面部识别单元对扫描获得的面部照片进行面部分析,获取面部特征信息; 53.手机的主控单元将获取到的面部特征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单元传送至远程在逃通缉人员数据库; 54.远程数据库根据上传的面部特征信息与存储的晚上在逃通缉人员的面部信息进行比对,通过上传的面部特征信息判断目标人员是否为在逃通缉人员; 55.远程数据库将判定结果和相关信息发回手机,通过手机的显示单元显示目标人员的相应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手机获取在逃通缉人员身份信息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步骤SI中,获得面部特征图像后,对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降噪。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手机获取在逃通缉人员身份信息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S1.通过手机摄像头对目标人员的面部特征进行扫描;S2.通过手机的面部识别单元对扫描获得的面部照片进行面部分析,获取面部特征信息;S3.手机的主控单元将获取到的面部特征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单元传送至远程在逃通缉人员数据库;S4.远程数据库根据上传的面部特征信息与存储的晚上在逃通缉人员的面部信息进行比对,通过上传的面部特征信息判断目标人员是否为在逃通缉人员;S5.远程数据库将判定结果和相关信息发回手机,通过手机的显示单元显示目标人员的相应信息。
文档编号G06F17/30GK103186590SQ20111045369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牟颖 申请人:牟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