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及触控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879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及触控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为一种触控面板,尤指一种具有整合功能的触控面板及触控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随着触控技术不断的精进及发展,触控式的输入装置因为能够提供更为优越的操控性及多样性的介面操作变化,众多电子制造商亦将触控面板整合至电子产品上进行应用,藉以改善及加强原有电子产品的信息输入方式及其效果。但是对于一般的携带型电子装置来说,由于维持其功能运作的主要电力来源,依然是靠着内置的可充蓄电池所供应,当在携带型电子装置上再结合了触控模块来提供数据输入的功能时,触控模块在进行工作运作时亦同时需要额外耗费大量的电力,造成携带型电子装置的可待机时间或可操作时间因此缩短了许多,使得电池需要外部充电的次数增加,间接也造成这些产品在使用上的不方便性。为解决上述的问题,目前现有的技术主要利用在电子装置内部设置一太阳能模块,藉由太阳能模块进行光电的转换,并将转换产生出来的电能充蓄于内置的可充蓄电池上,藉以额外补充可充蓄电池的电量,以延长装置的可操作时间。前述的太阳能模块,一般是被设计组装于电子装置的壳体上,藉以在接收外界的光线照射后可同时进行光电的转换,惟此种设置方式必须将部分壳体设计成透明材质,或是将太阳能模块设置于壳体外表面处,而有造成产品厚度设计不易降低的缺点;目前的技术是将太阳能模块组合于显示面板与触控模块之间,使得外界光线可以经由穿透触控模块后由太阳能模块进行接收及进行光电的转换,惟由于太阳能模块系被迭合设置于显示模块前方,使得显示画面将会因遭受太阳能模块的干涉而造成显示画面有不清楚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能有效克服上述先前技术所揭示的产品厚度设计不易降低,以及影响显示画面的画面清晰度的缺点。为此,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上区分有一触控区及一非触控区,该触控面板至少包括一透明盖板;以及一光电转换层,是对应于该非触控区而设置于该透明盖板的表面。由于光电转换层是被整合制造于触控面板的结构中,据此可达到降低电子装置厚度,又因光电转换层是被对应于该非触控区而设置于该透明盖板表面,故在执行操作时,可以避免显示画面有被干涉及画面不清楚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另揭露一种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上区分有一触控区及一非触控区,该触控面板至少包括一透明盖板;[0012]一触控电极层,是相对应于该触控区而层迭设置于该透明盖板上;以及一光电转换层,是对应于该非触控区而设置于该透明盖板上。本实用新型又再揭露一种触控电子装置,其至少包括有一可充蓄电池;一触控面板,具有一透明盖板,且该触控面板上区分有一触控区及一非触控区,该触控面板具有一光电转换模块,是相对应于该非触控区而设置于该透明盖板的表面,该光电转换模块接受光线的照射并转换成电能而输出电流;以及一充电模块,接收上述电流并将该电流转换成一充电电流,以对该可充蓄电池进行充电。

图IA为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IB为图IA沿aa’线段方向的剖面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B为图2A沿aa,线段方向的剖面图。图3为一具有本实用新型触控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图4为一具有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触控电子装置执行一光电转换功能的操作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触控面板100B 非触控区120触控电极层140 遮蔽层144 导电胶160光电转换层164光吸收层170 透明盖板174 夕卜表面178抗反射层200 触控面板200B非触控区212 内表面216抗反射层220触控电极层232第一电极层236第二电极层242第一导通孔244 导电胶260 绝缘层
100A触控区 110 透明基板 130导线层 142槽孔 150贴合胶层 162第一电极层 166第二电极层 172 内表面 176光线 180软性电路板 200A触控区 210透明盖板 214 外表面 218光线 230光电转换层 234光吸收层 240遮蔽层
250导线层 262第二导通孔[0045]264导电胶266软性电路板[0046]300电子装置310触控面板[0047]312触控模块314模拟/数字控制模块[0048]316控制单元318光电转换模块[0049]320微处理单元330稳压及放大电路[0050]340充电模块350可充蓄电池[0051]S410 S440光电转换功能的操作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分别参阅图IA及图1B,系为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以及沿aa’线段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系以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并不以此为限,相同的技术亦可实施于例如表面电容式、电阻式、红外线式、表面声波式及电磁式等形式的触控面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其主要的特征是将光电转换模块整合于触控萤幕结构中,使触控面板本体在有外界光源的照射下即可将光源产生的光能转换成电能,并将所产生的电能提供电池充电或电子装置电源供给的需求。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表面依据是否提供触控输入的功能而可区分为一触控区100A及一非触控区100B,非触控区100B则是围绕于触控区100A周围而设置,且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至少包括有一透明基板110、一触控电极层120、一导线层130、一遮蔽层140、一贴合胶层150、一光电转换层160及一透明盖板 170。其中透明基板110是采用透明玻璃、透明塑胶或其他透明绝缘材质所构成,透明基板Iio在相对应触控区100A的上表面设置有触控电极层120,触控电极层120则由透明导电材料所制成,透明导电材料例如可为氧化铟锡(ΙΤ0),而触控电极层120可经由涂布、 网版印刷、金属镀膜、曝光、显影或蚀刻等技术形成于透明基板110上表面,分别形成复数条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平行排列的驱动线路及感应线路,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构成一呈矩阵状排列的感应电极,但本实用新型的触控电极层120的设计型态不以此为限。导线层130具有复数条导线,系以导电银胶或氧化铟锡经由涂布、网版印刷、金属镀膜、曝光、显影或蚀刻等技术形成于透明基板Iio相对应于非触控区100B的上表面,其一端分别于与该触控电极层120的复数条驱动线路及感应线路一端连接,另一端则集中延伸至透明基板110的一侧边。遮蔽层140是覆盖于导线层130上方,且相对应于非触控区100B而设置,为一有色的绝缘油墨所制成,并可以印刷或涂布的方式形成于导线层130表面,用以遮蔽导线层 130及非触控区100B,其中绝缘油墨可以依据触控面板100外观的需要选择黑色或任一种色彩颜色的绝缘油墨,使得由触控面板100外部观视非触控区100B时,非触控区100B呈现黑色或其他颜色的外观,再者,遮蔽层140相对应于导线层130上的复数导线所延伸至透明基板110的一侧边处设有一槽孔142,使得一软性电路板180可经由一导电胶144固定于槽孔142内,并与导线层130呈一电性连接。贴合胶层150是以透明且液态性的光学胶或水胶以涂布方式构成于透明基板110的触控电极层120及遮蔽层140的表面,以便将透明盖板170贴合于透明基板110上方。透明盖板170贴合于贴合胶层150上方,其具有一内表面172及一外表面174,位于透明盖板170与贴合胶层150之间的内表面172上事先可构成光电转换层160,且光电转换层160需相对应于非触控区100B而设置,光电转换层160并具有一电源线路(图未示) 分别与光电线路层上所具有的一正、负电极(图未示)相连接,进而构成一可藉由光电转换产生电能的光电转换模块,使得触控面板100在执行操作时,当有外界光线照射于光电转换层160时,光电转换层160可以在吸收特定波段的光线后转换成电能并形成一电流输出,所产生的电流则可藉由电源线路的导引而输出于触控面板100外部,其中光电转换层 160可选自非晶硅(a-Si)、砷化镓(GaAs)、铜铟镓硒(CIGS)、碲化镉(CdTe)或染料敏化电池(DSSC)等任一种薄膜式太阳能电池所构成,使得在透明盖板170表面上可以经由事先实施一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程,事先将光电转换层160直接构成于透明盖板170的表面,再将透明盖板170贴合及组装于透明基板110上。再请参阅图IB所示,该透明盖板170的内表面172可依据太阳能电池的制程设置光电转换层160,其中透明盖板170内表面172依序至少可以堆迭一第一电极层162、一光吸收层164及一第二电极层166,其中第一电极层162可选用单层或多层结构的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TC0),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In203)、 二氧化锡(Sn02)或氧化锌(SiO)等;光吸收层164亦可选用单层或多层结构,例如非晶硅半导体及其合金、结晶硅半导体、硫化镉(CdS)、铜铟镓二硒(CIGS)、铜铟二硒(CIS)、碲化镉(CdTe)、有机半导体或敏化染料等;第二电极层166为一金属层,金属层可选用银(Ag)、 铝(Al)、铬(Cr)等金属,同时第二电极层166亦可为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可选用氧化铟锡 (ITO)、二氧化锡(SnC^)或氧化锌(SiO)等。如此使得由玻璃基板170的外表面174射入的光线176,可以经由光吸收层164并经光电转换后,在第一电极162及电二电极166之间产生电能。为了加强光电转换效率,另可在透明盖板170相对应于非触控区100B的外表面 174处设置一抗反射层178,藉以降低入射光线176遭受透明盖板170外表面174反射的效果,其中抗反射层系选自氧化硅、氮化硅或二氧化钛等材料,并藉由涂布的方式设置于透明盖板170的外表面174或在透明盖板170的外表面174进行一表面粗化(texture)结构的加工,以达到抗反射的效果。需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光电转换层160亦可事先通过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程在一薄膜基板(图未示)上构成后,再以贴合胶着的方式层迭于透明盖板170内表面172上组合而成,而后再依据既有的触控面板制程制作触控面板100,亦同样可达到相同的效果。请分别参阅图2A及图2B,系为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以及沿aa’线段的剖面图。如图所示,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不同者,在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主要是省却透明基板的设置,而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上同样区分有一触控区200A及一非触控区200B,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包括有一透明盖板210、一光电转换层230、一触控电极层220、一遮蔽层M0、一导线层250及一绝缘层260。透明盖板210具有一内表面及212 —外表面214,其中外表面214是用以提供触控操作的表面。[0062]光电转换层230是设置于透明盖板210的内表面212上,且是相对应设置在于触控面板200的非触控区200B范围内,使得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执行操作时,当有外界光线照射于光电转换层230时,光电转换层230可以在吸收特定波段的光线后转换成电能并形成一电流输出,由于第二实施例的光电转换层230的制程及结构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于此不再赘叙。触控电极层220设置透明盖板2的内表面212上,且相对应设置于触控面板200的触控区200A范围内,由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220的材质及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于此亦不再赘述,惟第二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220的驱动线路(图未示)及感应线路(图未示)末端需部分地延伸至非触控区200B范围内。遮蔽层240是相对应地覆盖于触控面板200的非触控区200B范围,且层迭设置于光电转换层230及触控电极层220周缘的驱动线路及感应线路末端上方,遮蔽层240系由一有色的绝缘油墨所制成,并以印刷或涂布的方式形成于透明盖板210的表面,绝缘油墨可以依据触控面板200外观的需要选择黑色或其他任一种颜色的绝缘油墨,使由触控面板 200外部观视非触控区200B时,非触控区200B呈现黑色或其他颜色的外观,藉以达到隐匿位在非触控区200B范围内所设置任一线路及结构的效果;再者,遮蔽层240上相对应于触控电极层220周缘的线路末端位置处构成有复数第一导通孔M2,而每一个第一导通孔242 皆对应于每一个线路末端位置处,并在第一导通孔M2内灌注一有色的导电胶M4,藉此使得触控电极层220及导线层250之间达成一电性连接。其中导电胶244与遮蔽层具有相同或相近似色彩的导电材质所制成,以使得有色导电胶244与遮蔽层240之间具有相同或近似的颜色,藉以达到掩饰第一导通孔M2的外观,第一导通孔242可藉由在进行印刷或涂布遮蔽层MO的制程时,在预留第一导通孔M2的相对应位置处以遮蔽或不印刷的方式回避印刷或涂布遮蔽层240所形成,或可另以蚀刻的方式去除遮蔽层MO以构成第一导通孔 242。导线层250可选择以一导电银胶、氧化铟锡(ITO)或金属电路等材质所制成,并选择藉由网版经由涂布、网版印刷、金属镀膜、曝光、显影或蚀刻等技术形成于遮蔽层240表面,导线层250具有多条导电线路,其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导通孔M2内的导电胶244 相连接,另一端则集中延伸至透明盖板210的一侧边。绝缘层260是将透明的绝缘材料选择以涂布或网版印刷等方式层迭于导线层250 上,以防止导线层250暴露于空气中而氧化,在绝缘层260上于相对应于导电线路另一端延伸至透明盖板的一侧边处则构成一第二导通孔沈2,并在第二导通孔沈2内灌注设有一导电胶沈4,该导电胶264系选择以异方性导电膜或异方性导电胶所制成,以便于藉由热压加工方式将一软性电路板266压合固定其上,使得触控电极层220的电路可以分别经由导线层250及软性电路板266而导通于外界。另请再参阅图2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的透明盖板210的内表面212同样可以依据太阳能电池的制程而设置光电转换层230,透明盖板210内表面212依序至少堆迭一第一电极层232、一光吸收层234及一第二电极层236,其中第一电极层232可选用单层或多层的透明导电氧化物C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TC0),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In203)、二氧化锡(Sn02)或氧化锌(SiO)等;光吸收层234亦可选用单层或多层结构, 例如非晶硅半导体及其合金、结晶硅半导体、硫化镉(CdS)、铜铟镓二硒(CIGS)、铜铟二硒(CIS)、碲化镉(CdTe)、有机半导体或敏化染料等;第二电极层236为一金属层,金属层可选用银(Ag)、铝(Al)、铬(Cr)等金属,同时第二电极层236亦可为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可选用氧化铟锡(ITO)、二氧化锡(Sn02)或氧化锌(SiO)等。另在透明盖板210相对应于非触控区200B的外表面214处设置一抗反射层216, 藉以降低入射光线218遭受透明盖板210外表面214反射的效果,其中抗反射层216系选自氧化硅、氮化硅或二氧化钛等材料,并藉由涂布的方式设置于透明盖板210的外表面214 或在透明盖板210的外表面214进行一表面粗化(texture)结构的加工,以达到抗反射的效果。请参阅图3所示,系为一具有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触控电子装置方块图。如图所示,电子装置300可选择为一携带型手机、智慧型手机、携带型导航装置、数字照相机、随身听、平板电脑或笔记型电脑等电子设备,电子装置300至少包括有一触控面板310、微处理单元320、一稳压及放大电路330、一充电模块340及一可充蓄电池350,其中触控面板 310更包括有一触控模块312、一模拟/数字控制模块314、一控制单元316及一光电转换模块 318。其中触控模块312是与模拟/数字控制模块314相连接且为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所构成,主要是用以提供触控感测的功能,当触控模块312于侦测到一触碰动作后产生一相对应的触控信号,并将触控信号传递至模拟/数字控制模块314进行处理。模拟/数字控制模块314是连接于触控模块312及控制单元316之间,将接收自触控模块312的模拟式的触控信号转换成数字式的触控信号后再传递至控制单元316进行座标方位的解析。控制单元316是连接该微处理单元320,是用以将所接收的触控信号予以解析得到一相对应在触控面板310上的座标点信息后,将解析得到的座标点信息传递至微处理单元320进行后续的信息处理。光电转换模块318是与稳压及放大电路330相连接,光电转换模块318是由光电转换层所构成,其功能是用以将光能转换成电能输出,在电子装置300的操作过程中,当接受到光线的照射时将产生相对应的电流的输出,所输出的电流将先输出至稳压及放大电路 330。稳压及放大电路330分别与光电转换模块318及充电模块340相连接,稳压及放大电路330是将接收自光电转换模块318的电流予以整流及放大后,以便于得到较为稳定而较大的电流,再将经处理过后的电流输出至充电模块340。充电模块340分别与稳压及放大电路330及可充蓄电池350相连接,充电模块340 是接收稳压及放大电路330经处理后所输入的电流,并将其转换成一充电电流,并对充电电流进行管理,以利于对可充蓄电池350进行充电,充电模块340并具有对可充蓄电池350 进行电量剩余量的检测功能,并根据其检测结果以判别是否需要进行充电。可充蓄电池350则是做为供给电子装置300运作所需的电能,可选自为镍氢电池或锂电池。微处理单元320分别是与稳压及放大电路330、充电模块340、可充蓄电池350及触控面板310的控制单元316相连接,微处理单元320除了接收座标点信息,以便于进行后续数据的处理外,更可对稳压及放大电路330、充电模块340及可充蓄电池350进行必要的功能控制。如此即可藉由光电转换模块318所转换出来的电量充蓄于可充蓄电池350,达到延长电子装置300操作的时间。请参阅图4所示,为一具有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触控电子装置执行一光电转换功能的操作流程图。如图所示,装设有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触控电子装置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内建于触控面板的光电转换模块接收到光线的照射时,如步骤S410,将被触发进行一光电转换作用,并进入下一步骤S420 ;在步骤S420中,触控电子装置的充电模块将对可充蓄电池的电量剩余量进行检测及判断是否低于一预设比率,在本实用新型中预设比率可预设为20% 60 %的范围内,当判断结果为是,则微处理器单元驱动充电模块对可充蓄电池进行充电,如步骤S430,反之则不进行充电并回到步骤S410之前,重新进行步骤 S410 ;于步骤S430后接着进入步骤S440,微处理单元侦测可充蓄电池电量是否已充满,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则回到步骤S430继续进行充电,反之,则回到步骤S410之前,重新进行步骤 S410。藉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由于是将光电转换层直接整合于触控面板的结构中, 并利用触控面板原有的非触控区设置光电转换层,而不至于影响触控面板原有的触控操作功能,且由于光电转换层可以事先藉由太阳能电池制程将其形成于透明盖板表面,进而改正了在习知技术中将光电转换模块与触控模块采分离设置的方式,藉此可降低触控电子装置的厚度,以及避免触控面板透光度不佳的缺点。综上所陈,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凡其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而完成的等效修饰或置换,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面板上区分有一触控区及一非触控区,所述的触控面板至少包括一透明盖板;以及一光电转换层,对应于所述的非触控区而设置于所述的透明盖板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面板更至少包括一透明基板;一触控电极层,相对应于所述的触控区而层迭设置于所述的透明基板的内表面;一导线层,具有复数条导线,相对应于所述的非触控区而构成于所述的透明基板的内表面;一遮蔽层,覆盖于所述的导线层上方;以及一贴合胶层,构成于所述的触控电极层及遮蔽层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蔽层相对应于所述的等导线所延伸至所述的透明基板的一侧边处设置有一槽孔,使得一软性电路板经由一导电胶固定于所述的槽孔内,并与所述的导电层呈一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盖板相对应于非触控区的外表面处设有一抗反射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盖板是贴合于所述的贴合胶层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转换层是由一薄膜式太阳能电池所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转换层是在所述的透明盖板上依序堆迭至少有一第一电极层、一光吸收层及一第二电极层所构成。
8.一种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面板上区分有一触控区及一非触控区,所述的触控面板至少包括一透明盖板;一触控电极层,是相对应于所述的触控区而层迭设置于所述的透明盖板上;以及一光电转换层,是对应于所述的非触控区而设置于所述的透明盖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转换层是由一薄膜式太阳能电池所构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转换层是在所述的透明盖板上依序堆迭至少有一第一电极层、一光吸收层及一第二电极层所构成。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盖板相对应于非触控区的外表面处设有一抗反射层。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面板更包括有一遮蔽层,是相对应地覆盖于所述的非触控区范围,且层迭设置于所述的光电转换层及所述的触控电极层周缘上方;一导线层,具有复数条导线,构成于所述的遮蔽层表面;以及一绝缘层,覆盖于所述的导线层上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蔽层相对应于所述的触控电极层周缘的线路末端位置处设有复数第一导通孔,所述的第一导通孔内灌注有一导电胶,使得所述的触控电极层及所述的导线层之间透过所述的导电胶而达成一电性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相对应于所述的导电线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的透明盖板的一侧边处设有一第二导通孔,所述的第二导通孔内灌注有一导电胶,并设置有一软性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的导电胶上,使得所述的触控电极层的电路分别经由所述的导线层及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而导通于外界。
15.一种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至少包括有 一可充蓄电池;一触控面板,具有一透明盖板,且所述的触控面板上区分有一触控区及一非触控区,所述的触控面板具有一光电转换模块,是相对应于所述的非触控区而设置于所述的透明盖板的表面,所述的光电转换模块接收光线的照射并转换成电能而输出电流;以及一充电模块,接收上述电流并将所述的电流转换成一充电电流以对所述的可充蓄电池进行充电。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面板更包括有 一触控模块,用以当侦测到一触碰动作后产生一相对应的模拟式触控信号输出; 一模拟/数字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的触控模块,将所接收的模拟式触控信号转换成数字式触控信号后输出;及一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的模拟/数字控制模块,将所接收的数字式触控信号予以解析得到一相对应在所述的触控面板上的座标点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模块对所述的可充蓄电池进行一电量剩余量的检测,并根据所述的检测结果进行充电。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更包括 一稳压及放大电路,连接至所述的光电转换模块及所述的充电模块间,以接收所述的光电转换模块所输入的所述的电流后,给予整流及放大处理后输入至所述的充电模块。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电子装更包括 一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的稳压及放大电路、所述的充电模块及所述的可充蓄电池连接,以执行必要的功能控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上区分有一触控区及一非触控区,该触控面板至少包括一透明盖板及一光电转换层,其中光电转换层是对应于非触控区而设置于透明盖板表面,藉此将光电转换层直接整合于触控面板的结构中,以使得触控面板具备有光电转换功能,并可解决电子装置厚度难以降低,以及触控面板透光度不佳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上述应用该触控面板的触控电子装置。
文档编号G06F3/042GK202145301SQ201120224769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5日
发明者秘琮翔, 黄明祥 申请人:展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