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驾培终端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269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驾培终端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车载驾培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现有的驾培管理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服务器端301、IC卡302、管理终端 303。服务器端301 :—般包括数据系统、管理中心、管理客户端。数据系统用于存储驾培管理系统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包括学员信息,教练员信息,教练车信息,指纹信息,培训记录等;管理中心用于管理整个驾培系统以及对数据系统的维护操作。管理客户端一般设置在驾校。IC卡302 :由教练员、学员持有,一般存储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培训信息、指纹信息
坐寸ο管理終端303 :设置在教练车上,一般包括数据存储単元、指纹识别単元、IC卡读写単元和終端管理単元,数据存储単元用于存储相关的数据信息,包括人员信息、教练车信息等;指纹识别单元连接有指纹传感器,用于采集现场指纹并与IC卡中记载指纹信息进行身份验证;IC卡读写単元用于教练员、学员的IC信息读取和写入;终端管理単元用于车载管理终端的管理,接收处理相关指令等。现有的驾培管理系统,一般其实现流程如下I.教练员和学员的身份信息、指纹信息都保存在IC卡中。2.签到的时候,通过在管理終端刷卡和比对现场指紋,确认教练员和学员的身份。3.培训过程中,培训的明细数据、里程信息等都被保存到数据存储単元中。4.签退的时候,通过再次刷卡的过程,将数据存储单元中的信息更新到IC卡。5. IC卡信息通过管理客户端上传到管理中心。现有系统存在下列缺陷I.数据更新不具备实时性。管理終端将数据更新到IC卡,再由IC卡通过管理客户端将数据上传到管理中心,导致前后的数据更新脱节,且服务器端数据有很大程度的滞后性,不利于驾培管理。2. “学时造假”问题。由于现有系统普遍从教练车的变速箱里程传感器取得里程脉冲信号作为管理终端的信息来源,个别人员在管理终端的前端安置ー个脉冲发生器,甚至一个简单的小电路(俗称“跑马机”),达到模拟教练车的里程信号达到学时作弊目的。同时管理中心又不能实时监控到教练车的状态信息,只能被动的通过IC卡信息的事后上传来保持数据更新。因此现有系统不能解決“学时造假”问题。3. “身份造假”问题。由于现有系统的指纹信息是保存在IC卡在中的,验证身份的时候比对的现场指纹和IC卡中保存指纹一致,因此个别人员在制作学员卡录入指纹的时候,登记的往往是一枚学员本人的指紋,一枚是教练员的指紋。在实际训练过程中由教练员代替学员验证指紋,达到学员不在场都能“计吋”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ー种车载驾培终端及系统,其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更新不具备实时性”、“学时造假”、“身份造假”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载驾培终端,包括主处理器、通信単元、输出单元、输入单元、RFID射频识别単元、加密单元、GPS单元、车动侦测单元、IC卡读写器、指纹识别単元、存储单元;其中,所述通信単元、输出单元、输入单元、RFID射频识别単元、加密单元、GPS单元、车动侦测单元、IC卡读写器、指纹识别単元、存储单元均与所述主处理器连接。较佳地,所述通信单元可选GPRS/CDMA/3G/Wi_Fi。较佳地,所述输入単元包括按键/触屏方式。较佳地,所述车动侦测单元,可以采用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物理位移的ー种或多种传感器。ー种车载驾培系统,包括管理中心服务器、车载驾培終端,所述管理中心服务器与所述车载驾培终端连接;所述车载驾培终端,进ー步包括主处理器、通信単元、输出单元、输入单元、RFID射频识别単元、加密单元、GPS单元、车动侦测单元、IC卡读写器、指纹识别単元、存储单元;其中,所述通信単元、输出单元、输入单元、RFID射频识别単元、加密单元、GPS单元、车动侦测单元、IC卡读写器、指纹识别単元、存储单元均与所述主处理器连接。较佳地,所述管理中心服务器,进ー步包括管理単元、数据存储単元;所述管理単元与所述数据存储单元连接;通信単元与所述管理单元连接。较佳地,所述通信单元可选GPRS/CDMA/3G/Wi_Fi。较佳地,所述输入単元包括按键/触屏方式。较佳地,所述车动侦测单元,可以采用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物理位移的ー种或多种传感器。较佳地,所述管理単元至少包括GIS处理模块;所述GIS处理模块与所述通信単元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管理中心服务器和车载驾培終端可保持实时的通信,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更新,避免了前后脱节的问题。第二,学员、教练员的指纹信息都保存在管理中心服务器,通过无线方式下载到各 车载驾培終端。然后再与现场指纹进行比对以验证学员、教练员的身份。因此有效解决了“身份造假”的问题。IC内所存的数据仅仅作为參考。第三,管理中心通过接收车载驾培终端的GPS数据,结合GIS,可以实时查看教练车的状态和行驶轨迹;同时结合车动侦测单元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物理位移,从而可以实现精确的培训计时,且有效解决了 “学时造假”问题。
图I为现有的架培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车载驾培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管理中心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车载驾培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车载驾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车载驾培系统的完整驾培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车载驾培系统的指纹比对流程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车载驾培系统的车动计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方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的描述。
实施例如图2至图5,ー种车载驾培系统500,包括管理中心服务器100、车载驾培終端200,管理中心服务器100与车载驾培终端200连接。管理中心服务器100,进ー步包括管理単元101,管理整个车载驾培系统500和数据存储単元102维护,接收车载驾培終端200的数据,处理各种指令;管理単元101至少包括GIS处理模块,通过接收车载驾培终端200的GPS数据,结合GIS地图生成教练车行驶轨迹,以监控教练车的行驶状态和进行培训计时。数据存储単元102,存储整个车载驾培系统500全部数据,包括学员信息、教练员信息、管理员信息、教练车信息、培训历史记录等。其中,管理単元101与数据存储単元102连接。车载驾培終端200,进ー步包括主处理器201,负责车载驾培終端200的管理,接收上位机和现场用户的指令并进行处理;且所述主处理器201通过通信単元202与管理中心服务器100联系。通信単元202,用于车载驾培终端200与管理中心服务器100的通信。通信単元202 可选 GPRS/CDMA/3G/Wi-Fi 等。输出单元203,用于相关提示信息的输出,可以包括语音输出和图像输出。输入单元204,用于用户输入相关信息及进行相关操作。输入单元204包括按键/触屏方式。RFID射频识别单元205,用于读取教练车上所安装电子标签编码;教练车上固化安装具有唯一编码的电子标签,并将编码写入车载驾培終端200,建立教练车与车载驾培终端200的对应关系。加密单元206,用于对车载驾培終端200和管理中心服务器100之间的通信进行加解密。GPS単元207,用于在训练过程中,实时采集车辆定位信息(坐标、经纬度、速度、时间、里程),通过通信単元202,同步到管理中心服务器100 ;管理中心服务器100结合GIS地图(地理信息系统,俗称电子地图),可查看教练车的状态和行驶轨迹。车动侦测单元208,当车辆移动速度过小或者GPS无法捕获定位信号时,通过该单元来侦测车辆是否发生物理位移。车动侦测单元208,可以采用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物理位移的一种或多种传感器。该些传感器可以是方向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等,这里仅为举例,车动帧测单元并不限于该些传感器。车动侦测单元208可使用以下传感器的ー种或几种方向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该些传感器用于侦测车辆移动方向、加速度等。IC卡读写器209,用于读写教练员和学员的IC卡信息(可以读取ニ代证信息)。指纹识别単元210,连接有指纹传感器,用于采集现场用户指紋,与指纹识别単元210已存储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验证,以确认教练员和学员的信息。··[0064]存储单元211,至少存储相关教练员和学员的指纹信息、教练车信息、驾培信息,具备断电保护功能。其中,通信单元202、输出单元203、输入单元204、RFID射频识别单元205、加密单元206、GPS单元207、车动侦测单元208、IC卡读写器209、指纹识别单元210、存储单元211均与主处理器201连接。通信単元202与管理単元101连接。如图6,本实施例中,车载驾培系统500的完整驾培流程包括SI :培训开始。S2 :教练员签到。签到的过程包括刷IC卡,然后根据提示进行指纹验证。S3:学员签到。签到过程步骤同教练员签到。S4 :学员签到之后进入要进行的培训科目。S5:在培训过程中,车动侦测单元判断车辆是否发生位移,当发生位移的时候,开始计算训练的时间里程,当车辆停止位移的时候,停止计算,以上过程循环。同时在这个阶段,管理単元对每辆教练车都维护有一张行驶轨迹图,可以监控每辆教练车的行驶状态。S6 :培训科目结束,停止训练。S7:学员签退。签退过程包括刷IC卡,然后进行指纹验证。学员的训练信息将保存到学员IC卡之中,同时也同步上传到管理中心服务器。S8 :教练员签退。签退过程包括刷IC卡,然后进行指纹验证。教练员的训练信息将保存到IC卡之中,也同时同步上传到管理中心服务器。S9:培训结束。如图7,在教练员和学员签到过程中,都涉及到一个验证指纹的流程。本实施例中,车载驾培系统的指纹比对流程包括S401 :教练员或者学员刷卡。S402 :根据提示,要求教练员或者学员按手指输入指紋,即采集现场指纹信息。S403 :提取现场指纹的特征信息。S404 :获取合法的,即已经登记的指纹模板。如果是初次签到的情況,在教练员或者学员刷卡的时候,驾培终端会向管理中心服务器请求下载该用户的已登记指纹信息,下载并保存到驾培终端的存储模块;如果不是初次签到的情況,驾培终端可直接从存储模块获取指纹模板。S405 :将现场指纹和指纹模板进行匹配。匹配失败则返回,重新输入指纹,匹配成功则完成签到过程。管理中心服务器100的管理単元101包括有GIS处理模块和培训计时模块,通过接收车载驾培终端200的GPS定位信息,可生成教练车的运行轨迹、行驶状态等。在学员签退后,接收培训里程时间等信息,结合培训计时模块,完成准确的车动计时工作。所述GIS处理模块与通信単元202连接。如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车载驾培系统的车动计时示意图,车载驾培终端200包括有车动侦测单元208,只有在判断车辆发生物理位移的时候计算培训里程时间;GPS单元207实时采集车辆的定位信息,包括坐标、经纬度等;通信単元实时将GPS定位信 息上传到管理中心服务器100,并在培训结束后上传培训里程时间等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管理中心服务器和车载驾培終端可保持实时的通信,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更新,避免了前后脱节的问题。第二,学员、教练员的指纹信息都保存在管理中心服务器,通过无线方式下载到各车载驾培終端。然后再与现场指纹进行比对以验证学员、教练员的身份。因此有效解决了“身份造假”的问题。IC内所存的数据仅仅作为參考。第三,管理中心通过接收车载驾培终端的GPS数据,结合GIS,可以实时查看教练车的状态和行驶轨迹;同时结合车动侦测单元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物理位移,从而可以实现精确的培训计时,且有效解决了 “学时造假”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驾培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处理器、通信単元、输出单元、输入单元、RFID射频识别単元、加密单元、GPS単元、车动侦测単元、IC卡读写器、指纹识别単元、存储单元;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输出单元、输入单元、RFID射频识别单元、加密单元、GPS单元、车动侦测単元、IC卡读写器、指纹识别単元、存储单元均与所述主处理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载驾培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単元可选GPRS/CDMA/3G/ffi-Fi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载驾培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単元包括按键/触屏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载驾培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动侦测单元,可以采用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物理位移的一种或多种传感器。
5.ー种车载驾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中心服务器、车载驾培終端,所述管理中心服务器与所述车载驾培终端连接; 所述车载驾培终端,进ー步包括 主处理器、通信単元、输出单元、输入单元、RFID射频识别単元、加密单元、GPS単元、车动侦测単元、IC卡读写器、指纹识别単元、存储单元;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输出单元、输入单元、RFID射频识别单元、加密单元、GPS单元、车动侦测単元、IC卡读写器、指纹识别単元、存储单元均与所述主处理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驾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中心服务器,进ー步包括 管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所述管理单元与所述数据存储单元连接;通信单元与所述管理单元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驾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単元可选GPRS/CDMA/3G/ffi-Fi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驾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単元包括按键/触屏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驾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动侦测单元,可以采用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物理位移的一种或多种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驾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単元至少包括GIS处理模块;所述GIS处理模块与所述通信单元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驾培终端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管理中心服务器、车载驾培终端,所述管理中心服务器与所述车载驾培终端连接。所述车载驾培终端,进一步包括主处理器、通信单元、输出单元、输入单元、RFID射频识别单元、加密单元、GPS单元、车动侦测单元、IC卡读写器、指纹识别单元、存储单元。通信单元、输出单元、输入单元、RFID射频识别单元、加密单元、GPS单元、车动侦测单元、IC卡读写器、指纹识别单元、存储单元均与所述主处理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更新不具备实时性”、“学时造假”、“身份造假”等问题。
文档编号G06K9/64GK202453947SQ20112049533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
发明者徐勋业, 李健, 范宇峰, 陈飞 申请人:杭州中正生物认证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