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方法和显示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6441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显示方法和显示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技术,特别是指一种显示方法和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使用者对于交互过程中呈现的美观细腻的动态画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应用了 3D特效的画面切换技术不断出现。现有的翻书仿真技术中,通常采用非统一有理B样条(NURBS)曲面、贝赛尔曲面等技术实现翻书的3D曲面,但这需要进行大量的浮点计算,增加了显示终端的资源消耗;或者,在实现3D曲面过程中采用类似平面+曲面的柔性变化技术,以减少计算量。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在显示3D曲面的过程中,采用贝赛尔曲面/NURBS曲面实时生成所要显示的曲面时,需要不断改变控制点,导致在显示终端上需要大量的浮点运算,在没有计算引擎的情形下会增加系统的计算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和显示终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显示3D曲面的过程中,采用贝赛尔曲面/NURBS曲面实时生成曲面时,需要不断改变控制点,导致在嵌入式平台上需要大量的浮点运行,在没有计算引擎的情形下会增加系统的计算负荷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包括:获得并显示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位于第一平面;检测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操作,获得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获取所述第一平面中的一个图像模板,所述图像模板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上形成的区域能够包含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上形成的区域;其中,依据所述方向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参照线与所述图像模板的模板参照线之间的夹角,根据该夹角确定所述图像模板与所述第一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获取一连续的三维图像模型,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确定所述图像模板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初始位置,以及依据所述距离参数,确定所述图像模板在所述三维图像模型中的结束位置;将始终载有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图像模板从所述初始位置沿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移动至所述结束位置并显示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的方法中,确定一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三维图像模型垂直相交后形成一条轨迹曲线;所述移动包括:所述图像模板沿着所述轨迹曲线进行平移式的滑动并在越过所述第一部分后沿着所述轨迹曲线进行相同曲率的弯曲,且所述图像模板始终与所
述第二平面垂直。所述的方法中,所述三维图像模型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是一个二维矩形沿着该二维矩形的一条中线弯曲后形成的平滑曲面,该平滑曲面的与所述中线平行的边与所述第一部分衔接;所述移动还包括:所述图像模板始终与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的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贴合在一起。
所述的方法中,依据所述方向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参照线和所述图像模板的模板参照线的夹角包括:当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固定边在所述移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时,依据所述方向参数确定所述夹角,将所述图像模板旋转过一个所述夹角的角度后,承载所述第一图像;当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固定边在所述移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时,依据所述方向参数确定所述夹角,将所述第一图像旋转过一个所述夹角的角度后,放置在所述图像模板上。所述的方法中,所述三维图像模型包括: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是一个二维矩形沿着该二维矩形的一条中线弯曲后形成的平滑曲面,该平滑曲面与所述中线平行的一个边与所述第一部分衔接;所述平滑曲面与所述中线平行的另一个边与所述第三部分衔接,且所述第三部分是与所述第一部分平行的平面;所述移动还包括:所述图像模板始终与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或第三部分贴合在一起。所述的方法中,依据所述距离参数确定所述图像模板在所述三维图像模型中的结束位置还包括:所述第一操作对所述第一图像的多个像素点形成力的作用,所述第一图像的顶边到所述多个像素点所在区域的边界的距离长度作为所述距离参数;所述距离参数作为所述初始位置到所述结束位置的移动距离。所述的方法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平面中的一个图像模板,所述图像模板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形成的区域能够包含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形成的区域,具体包括:当所述夹角为45度时,获取初始的图像模板;将所述第一平面根据一个选定夹角加载到所述图像模板上;根据所述选定夹角计算出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界,对所述初始的图像模板进行裁剪;形 成所述图像模板。所述的方法中,获得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包括:以所述固定边的一个端点为圆心,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长度为半径,确定一个第一操作区域;在所述第一操作区域中,所述方向参数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方向一致,所述距离参数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长度一致。所述的方法中,获得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包括:以所述固定边的一个端点为圆心,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长度为半径,确定一个第一操作区域;所述第一操作区域之外的区域是第二操作区域;在所述第二操作区域中,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终点,所述方向参数是所述矢量终点到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垂直方向,所述距离参数小于所述矢量终点到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距离。一种显示终端,包括:图像单元,用于获得并显示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位于第一平面;图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操作,获得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模板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平面中的一个图像模板,所述图像模板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上形成的区域能够包含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上形成的区域;其中,依据所述方向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参照线与所述图像模板的模板参照线之间的夹角,根据该夹角确定所述图像模板与所述第一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三维单元,用于获取一连续的三维图像模型,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确定所述图像模板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初始位置,以及依据所述距离参数,确定所述图像模板在所述三维图像模型中的结束位置;位移单元,用于将始终载有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图像模板从所述初始位置沿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移动至所述结束位置并显示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的显示终端中,所述位移单元包括:轨迹曲线模块,用于确定一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三维图像模型垂直相交后形成一条轨迹曲线;位移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模板沿着所述轨迹曲线进行平移式的滑动并在越过所述第一部分后沿着所述轨迹曲线进行相同曲率的弯曲,且所述图像模板始终与所述第二平面垂直。所述的显示终端中,图像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参数计算模块,用于以所述固定边的一个端点为圆心,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长度为半径,确定一个第一操作区域;在所述第一操作区域中,所述方向参数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方向一致,所述距离参数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长度一致;第二参数计算模块,用于以所述固定边的一个端点为圆心,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长度为半径,确定一个第一操作区域;所述第一操作区域之外的区域是第二操作区域;在所述第二操作区域中,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终点,所述方向参数是所述矢量终点到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垂直方向,所述距离参数小于所述矢量终点到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距离。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3D显示的过程中,将第一图像放置在一个图像模板上,即,由图像模板承载并固定住第一图像,在空间坐标系中移动图像模板,位于图像模板上的第一图像随着图像模板的移动而移动;当图像模板在3D空间坐标系中移动时·,第一图像会呈现3D效果;又由于图像模板是预先设置的,且其在3D空间坐标系中移动的过程也是预先设置的,不需要过多的计算量和存储空间,降低了在电子设备上对第一图像呈现3D效果的系统资源。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图像进行3D显示过程中第一图像与图像模板的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图像进行3D显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一;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图像进行3D显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图像进行3D显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三;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第一图像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原理示意图一;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第一图像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原理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中,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3D显示的过程中,如图1所示,将第一图像放置在一个图像模板(Texture)上,即,由图像模板承载并固定住第一图像,在空间坐标系中移动图像模板,位于图像模板上的第一图像随着图像模板的移动而移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获得并显示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位于第一平面;步骤202,检测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操作,获得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步骤203,获取所述第一平面中的一个图像模板,所述图像模板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形成的区域能够包含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形成的区域;其中,依据所述方向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参照线和所述图像模板的模板参照线的夹角,根据该夹角确定所述图像模板与所述第一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步骤204,获取一连续的三维图像模型,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确定所述图像模板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初始位置,以及依据所述距离参数,确定所述图像模板在所述三维图像模型中的结束位置;步骤205,将始终载有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图像模板从所述初始位置沿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移动至所述结束位置并显示所述第一图像。应用所提供的技术,在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3D显示的过程中,如图1所示,将第一图像放置在一个图像模板上,即,由图像模板承载并固定住第一图像,在空间坐标系中移动图像模板,位于图像模板上的第一图像随着图像模板的移动而移动;当图像模板在3D空间坐标系中移动时,第一图像会呈现3D效果;又由于图像模板是预先设置的,且其在3D空间坐标系中移动的过程也是预先设置的,不需要过多的计算量和存储空间,降低了在显示终端上对第一图像呈现3D效果的资源消耗。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包括:如图3所示,确定一第二平面(图中未画出),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三维图像模型垂直相交后形成一条轨迹曲线;所述图像模板沿着所述轨迹曲线进行平移式的滑动并在越过所述第一部分后沿着所述轨迹曲线进行相同曲 率的弯曲,且所述图像模板始终与所述第二平面垂直。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第二平面是一个矩形,第二平面与所述三维图像模型垂直且相交后形成的交线作为轨迹曲线;轨迹曲线始终位于三维图像模型上,因此容易获取轨迹曲线的空间坐标。当图像模板沿着轨迹曲线进行平移式的滑动时,图像模板通常是紧贴着三维图像模型的第一部分或者第二部分,并沿着轨迹曲线进行相同曲率的弯曲,其运行轨迹根据轨迹曲线的空间坐标也是容易获取的。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三维图像模型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是一个二维矩形沿着该二维矩形的一条中线弯曲后形成的平滑曲面,该平滑曲面与所述中线平行的一个边与所述第一部分衔接;所述移动还包括:图像模板始终与三维图像模型的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贴合在一起。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依据所述方向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参照线和所述图像模板的模板参照线的夹角α包括:情形1,当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固定边在所述移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时,依据所述方向参数确定所述夹角,将所述图像模板旋转过一个所述夹角的角度后,承载所述第一图像;情形2,当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固定边在所述移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时,依据所述方向参数确定所述夹角,将所述第一图像旋转过一个所述夹角的角度后,放置在所述图像模板上。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情形I主要用于对书籍进行3D效果的显示,对于书籍,固定边是指一页纸张与书脊衔接的边-左页边;在对书籍进行翻页的过程中,为保证与对实物书籍进行翻页的观感尽可能的接近,应当保持书籍本身不发生滑动,即,首先保证书籍的书脊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仅仅使当前的纸张跟随图像模板沿着轨迹曲线进行平移式的滑动,并在显示屏上显示该纸张翻页过程中以及翻页之后的3D效果。其中,纸张即是实施例中的第一图像的一个具体对象。此过程中,由于书脊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因此纸张的固定边也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导致无法旋转纸张;由于纸张与图像模板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因此可以通过依据方向参数旋转图像模板来实现将纸张加载到图像模板上。情形2主要是用于对图片等单页的对象事物进行3D显示,也可以应用于对书籍中的某一页纸张进行3D显示,对于图片等单页的对象事物,习惯上,将其左页边作为固定边,对于书籍,固定边是指一页纸张与书脊衔接的边-左页边;在3D显示的过程中,为简化平移过程的算法逻辑,应当在保持书籍本身不发生滑动的同时,即,保证书籍的书脊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仅仅使当前的纸张跟随图像模板沿着轨迹曲线进行平移式的滑动。此过程中,保证书脊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对于当前需要翻页的纸张进行处理,将该纸张与书籍进行脱离,允许脱离后的纸张旋转,并依据方向参数旋转纸张后将其加载到图像模板上。需要说明的是,情形I中,由于固定边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在移动过程中,当图像模板处于三维图像模型上时,不需要移动图像模板,由于图像模板与三维图像模型之间的平滑移动是一种相对运动,因此通过移动三维图像模型来改变图像模板在三维图像模型上的位置,进而改变纸张·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情形2中,由于固定边是可以移动的,且移动的过程持续的时间较短,纸张的内容无须显示清楚,因此,可以固定三维图像模型,将位于三维图像模型上的图像模板进行平移滑动,来改变图像模板在三维图像模型上的位置,进而改变纸张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完成平移滑动之后,在三维空间中呈现纸张的内容。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三维图像模型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是一个二维矩形沿着该二维矩形的一条中线弯曲后形成的平滑曲面,该平滑曲面与所述中线平行的一个边与所述第一部分衔接;所述移动还包括:所述图像模板始终与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的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贴合在一起。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将位于三维图像模型上的图像模板进行平移滑动,来改变图像模板在三维图像模型上的位置,进而改变纸张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包括:图像模板在二维空间中呈现一个矩形,位于三维图像模型上时,顶边与三维图像模型的AC边平行,顶边与轨迹曲线始终呈90度;图像模板在第一部分上进行平移滑动,顶边首先接触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衔接处,之后,图像模板的顶边以及靠近顶边的部分会首先翘起呈现3D效果,此时,图像模板的一部分会处于第二部分并进行滑动;这一过程中,根据已知的轨迹曲线的坐标数据能够计算出图像模板在每一个时刻和位置的具体坐标,并根据图像模板与第一图像之间预先设定的相对关系-夹角α,以及第一图像的大小尺寸,计算出第一图像在每一个时刻和位置的具体坐标,并在完成平移滑动之后,在三维空间中呈现3D效果的第一图像。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三维图像模型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是一个二维矩形沿着该二维矩形的一条中线弯曲后形成的平滑曲面,该平滑曲面与所述中线平行的一个边与所述第一部分衔接;所述平滑曲面与所述中线平行的另一个边与所述第三部分衔接,且所述第三部分是与所述第一部分平行的平面;所述移动还包括:所述图像 模板始终与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或第三部分贴
合在一起。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将位于三维图像模型上的图像模板进行平移滑动,来改变图像模板在三维图像模型上的位置,进而改变纸张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包括:图像模板在二维空间中呈现一个矩形,位于三维图像模型上时,顶边与三维图像模型的AC边平行,顶边与轨迹曲线始终呈90度;图像模板在第一部分上进行平移滑动,顶边首先接触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衔接处,之后,图像模板的顶边以及靠近顶边的部分会首先翘起呈现3D效果,此时,图像模板的一部分会处于第二部分并进行滑动;这一过程中,根据已知的轨迹曲线的空间数据能够计算出图像模板在每一个时刻和位置的具体坐标,并根据图像模板与第一图像之间预先设定的相对关系-夹角α,以及第一图像的大小尺寸,计算出第一图像在每一个时刻和位置的具体坐标;位于三维图像模型上的图像模板继续滑动,顶边首先接触到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衔接处,此时,图像模板的一部分会处于第三部分并进行滑动,一部分会处于第二部分并进行滑动,图像模板靠近底边的一部分可能仍然位于第一部分并进行滑动;三维图像模型的BD边的坐标是已知的,通常情形下,图像模板的顶边不应当超过BD边。这一过程中,由于轨迹曲线的空间数据是已知的,根据轨迹曲线的空间数据能够计算出图像模板在每一个时刻和位置的具体坐标,并根据图像模板与第一图像之间预先设定的相对关系-夹角α,以及第一图像的大小尺寸,计算出第一图像在每一个时刻和位置的具体坐标;并在完成平移滑动之后,在三维空间中呈现3D效果的第一图像。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依据所述距离参数确定所述图像模板在所述三维图像模型中的结束位置还包括:所述第一操作对所述第一图像的多个像素点形成力的作用,所述第一图像的顶边到所述多个像素点所在触摸区域的边界的距离长度作为所述距离参数;所述距离参数作为所述初始位置到所述结束位置的移动距离。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操作通常是通过手指按压拖拽完成的,手指在触摸屏上会覆盖多个像素点,并对多个像素点形成力的作用,因此可以在触摸屏上划定一个触摸区域,该触摸区域应当全部或者基本覆盖了多个像素点,以该触摸区域的边界到的第一图像的顶边的距离长度作为所述距离参数,该距离参数决定了第一图像/图像模板的移动距离。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获取所述第一平面中的一个图像模板,所述图像模板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形成的区域能够包含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形成的区域,具体包括:当所述夹角α为45度时,获取初始的图像模板;将所述第一平面根据一个选定夹角贴到所述图像模板上;根据所述选定夹角计算出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界,对所述初始的图像模板进行裁剪;形成所述图像模板。根据几何知识可以验证,夹角α为45度时,第一平面占据的图像模板的面积是最大的;如果夹角α为45度时,图像模板的面积能够承载完整的第一平面,则当夹角α为任何角度时,图像模板的面积均能够承载完整的第一平面。在一个应用场景中,预先设定足够存放可旋转任意角度的第一平面(内容Image)的图像模板-透明纹理,为降低内存使用量,先计算出能容纳旋转45角时的第一平面的图像模板的尺寸。将要显示的第一平面按照需要的选择角度旋转后贴到初始的透明纹理上,可理解为将要显示的第一平面按照需要的旋转角度贴在设定好的透明纹理上。再次,根据当前的选择角度,计算出能包含第一平面的最小边框,根据最小边框对初始的透明纹理进行裁减,边框内的纹理即为最终尺寸的纹理;这里省略了每次重新裁减透明纹理的过程。将最终尺寸的纹理,根据点对点逐一映射到3D空间中,或者加载到三维图像模型上。在一个应用场景中,以情形2为例,将第一图像形成3D图像的工作流程包括:步骤1,获取第一图像的旋转角度;其中,可以根据手指动作计算出手指的移动角度,根据该移动角度得到所述旋转角度。步骤2,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图像模板的承载尺寸;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图像模板的承载尺寸:将所述第一 图像旋转一个角度形成第二图像,计算出能够承载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模板所对应的尺寸作为所述承载尺寸;或者,将所述第一图像的旋转角度设定为45度,并计算出所述图像模板对应的尺寸作为所述承载尺寸。步骤3,根据旋转角度对第一图像进行旋转形成第二图像,将第二图像覆盖在图像模板上;此处,第二图像是旋转之后的第一图像。步骤4,获取图像模板在轨迹曲线上的对应的位置坐标,图像模板在轨迹曲线上至少具有一个对应的位置坐标,且各个所述位置坐标均预先存放。 如图3所示,轨迹曲线依次包含第一直线和第一曲线,首尾连接形成轨迹曲线。
或者,如图4所示,轨迹曲线依次包含第一直线、第一曲线和第二直线,三条线首尾连接形成轨迹曲线。步骤5,根据位置坐标将图像模板映射/渲染到轨迹曲线上。优选地,步骤2中,当将第一图像的旋转角度β设定为45度,并计算出图像模板对应的尺寸作为所述承载尺寸时;将所述第二图像覆盖在所述图像模板上之后,还包括:对图像模板进行裁减,裁减后的图像模板的尺寸能够恰好承载第二图像。优选地,步骤4中,第一曲线具体采用半圆曲线或者贝塞尔曲线。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获得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包括:以所述固定边的一个端点为圆心,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长度为半径,确定一个第一操作区域;在所述第一操作区域中,所述方向参数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方向一致,所述距离参数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长度一致。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固定边PQ的两个端点分别是P端点和Q端点,F点是第一图像的一个端点,同时也是第一操作的矢量起点;以Q端点为圆心,短边QF的长度为半径,确定半圆形的第一操作区域FUVQ ;使用者在矢量起点F处对显示屏上的第一图像进行拖拽,该拖拽即为第一操作;拖拽至E点,则E点是第一操作的一个矢量终点,EF是矢量方向,EF之间的距离是矢量长度
EF I,由于第一操作始终位于第一操作区域FUVQ之内,因此,方向参数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方向EF—致,距离参数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长度|ef| —致。之后,当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固定边在所述移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时,根据得到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将第一图像加载到图像模板上,由图像模板通过在三维图像模型上的移动完成3D显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获得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包括:以所述固定边的一个端点为圆心,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长度为半径,确定一个第一操作区域;所述第一操作区域之外的区域是第二操作区域;在所述第二操作区域中,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终点,所述方向参数是所述矢量终点到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垂直方向,所述距离参数小于所述矢量终点到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距离。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固定边PQ的两个端点分别是P端点和Q端点,F点是第一图像的一个端点,同时也是第一操作的矢量起点;以Q端点为圆心,短边QF的长度为半径,确定半圆形的第一操作区域FUVQ ;使用者在矢量起点F处对显示屏上的第一图像进行拖拽,该拖拽即为第一操作;拖拽至E点,则E点是第一操作的一个矢量终点,EF是矢量方向,EF之间的距离是矢量长度
EF I,由于第一操作的矢量终点位于第一操作区域FUVQ的外面,因此,获取矢量终点E到QF边的垂线ΕΧ,垂 线EX与第一操作区域的边界交于W点;设置方向参数与垂线EX的矢量方向EF—致,距离参数与WX的长度|WX| —致。即,不再根据第一操作的矢量长度和矢量方向确定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之后,当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固定边在所述移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时,根据得到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将第一图像加载到图像模板上,由图像模板通过在三维图像模型上的移动完成3D显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终端,如图8所示,包括:图像单元801,用于获得并显示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位于第一平面;图像检测单元802,用于检测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操作,获得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模板单元803,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平面中的一个图像模板,所述图像模板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形成的区域能够包含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形成的区域;其中,依据所述方向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参照线和所述图像模板的模板参照线的夹角,根据该夹角确定所述图像模板与所述第一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三维单元804,用于获取一连续的三维图像模型,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确定所述图像模板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初始位置,以及依据所述距离参数,确定所述图像模板在所述三维图像模型中的结束位置;位移单元805,用于将始终载有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图像模板从所述初始位置沿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移动至所述结束位置并显示所述第一图像。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位移单元805包括:轨迹曲线模块,用于确定一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三维图像模型垂直相交后形成一条轨迹曲线;位移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模板沿着所述轨迹曲线进行平移式的滑动并在越过所述第一部分后沿着所述轨迹曲线进行相同曲率的弯曲,且所述图像模板始终与所述第
二平面垂直。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图像检测单元802包括:第一参数计算模块,用于以所述固定边的一个端点为圆心,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长度为半径,确定一个第一操作区域;在所述第一操作区域中,所述方向参数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方向一致,所述距离参数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长度一致;第二参数计算模块,用于以所述固定边的一个端点为圆心,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长度为半径,确定一个第一操作区域;所述第一操作区域之外的区域是第二操作区域;在所述第二操作区域中,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终点,所述方向参数是所述矢量终点到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垂直方向,所述距离参数小于所述矢量终点到所述第一图 像的短边的距离。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模板单元803包括:优化裁减模块,用于当所述夹角为45度时,获取初始的图像模板;将所述第一平面根据一个选定夹角贴到所述图像模板上;根据所述选定夹角计算出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界,对所述初始的图像模板进行裁剪;形成所述图像模板。采用本方案之后的优势是:实现方法简单,不必须依赖非统一有理B样条曲面、贝赛尔曲面等技术,因此避免了在计算曲面以及曲线的过程中进行大量浮点计算;无需高级图形库的支持,接口依赖性低,易于在嵌入式设备上扩展开发。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并显示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位于第一平面; 检测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操作,获得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 获取所述第一平面中的一个图像模板,所述图像模板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上形成的区域能够包含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上形成的区域;其中,依据所述方向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参照线与所述图像模板的模板参照线之间的夹角,根据该夹角确定所述图像模板与所述第一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 获取一连续的三维图像模型,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确定所述图像模板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初始位置,以及依据所述距离参数,确定所述图像模板在所述三维图像模型中的结束位置; 将始终载有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图像模板从所述初始位置沿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移动至所述结束位置并显示所述第一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确定一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三维图像模型垂直相交后形成一条轨迹曲线; 所述移动包括: 所述图像模板沿着所述轨 迹曲线进行平移式的滑动并在越过所述第一部分后沿着所述轨迹曲线进行相同曲率的弯曲,且所述图像模板始终与所述第二平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图像模型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是一个二维矩形沿着该二维矩形的一条中线弯曲后形成的平滑曲面,该平滑曲面的与所述中线平行的边与所述第一部分衔接; 所述移动还包括: 所述图像模板始终与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的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贴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方向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参照线和所述图像模板的模板参照线的夹角包括: 当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固定边在所述移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时,依据所述方向参数确定所述夹角,将所述图像模板旋转过一个所述夹角的角度后,承载所述第一图像; 当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固定边在所述移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时,依据所述方向参数确定所述夹角,将所述第一图像旋转过一个所述夹角的角度后,放置在所述图像模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图像模型包括: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所述第二部分是一个二维矩形沿着该二维矩形的一条中线弯曲后形成的平滑曲面,该平滑曲面与所述中线平行的一个边与所述第一部分衔接; 所述平滑曲面与所述中线平行的另一个边与所述第三部分衔接,且所述第三部分是与所述第一部分平行的平面; 所述移动还包括: 所述图像模板始终与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或第三部分贴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距离参数确定所述图像模板在所述三维图像模型中的结束位置还包括: 所述第一操作对所述第一图像的多个像素点形成力的作用,所述第一图像的顶边到所述多个像素点所在区域的边界的距离长度作为所述距离参数; 所述距离参数作为所述初始位置到所述结束位置的移动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平面中的一个图像模板,所述图像模板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形成的区域能够包含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形成的区域,具体包括: 当所述夹角为45度时,获取初始的图像模板; 将所述第一平面根据一个选定夹角加载到所述图像模板上; 根据所述选定夹角计算出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界,对所述初始的图像模板进行裁剪;形成所述图像模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包括: 以所述固定边的一个端点为圆心,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长度为半径,确定一个第一操作区域; 在所述第一操作区域中,所述方向参数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方向一致,所述距离参数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长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包括: 以所述固定边的一个端点为圆心,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长度为半径,确定一个第一操作区域;所述第一操作区域之外的区域是第二操作区域; 在所述第二操作区域中,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终点, 所述方向参数是所述矢量终点到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垂直方向,所述距离参数小于所述矢量终点到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距离。
10.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单元,用于获得并显示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位于第一平面; 图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操作,获得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 模板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平面中的一个图像模板,所述图像模板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上形成的区域能够包含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界在所述第一平面上形成的区域;其中,依据所述方向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参照线与所述图像模板的模板参照线之间的夹角,根据该夹角确定所述图像模板与所述第一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 三维单元,用于获取一连续的三维图像模型,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确定所述图像模板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初始位置,以及依据所述距离参数,确定所述图像模板在所述三维图像模型中的结束位置; 位移单元,用于将始终载有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图像模板从所述初始位置沿所述三维图像模型移动至所述结束位置并显示所述第一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单元包括:轨迹曲线模块,用于确定一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三维图像模型垂直相交后形成一条轨迹曲线; 位移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模板沿着所述轨迹曲线进行平移式的滑动并在越过所述第一部分后沿着所述轨迹曲线进行相同曲率的弯曲,且所述图像模板始终与所述第二平面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图像检测单元包括: 第一参数计算模块,用于以所述固定边的一个端点为圆心,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长度为半径,确定一个第一操作区域; 在所述第一操作区域中,所述方向参数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方向一致,所述距离参数与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长度一致; 第二参数计算模块,用于以所述固定边的一个端点为圆心,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长度为半径,确定一个第一操作区域;所述第一操作区域之外的区域是第二操作区域; 在所述第二操作区域中,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的矢量终点, 所述方向参数是所述矢量终点到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垂直方向,所述距离参数小于所述矢量终点到所述第一图像的短边的距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和显示终端,获得并显示第一图像,第一图像位于第一平面;检测对第一图像的第一操作,获得其对应的方向参数和距离参数;获取第一平面中的一个图像模板,图像模板的边界在第一平面上形成的区域能够包含第一图像的边界在第一平面上形成的区域;据方向参数确定第一图像的图像参照线与图像模板的模板参照线之间的夹角,据夹角确定图像模板与第一图像的相对位置;获取三维图像模型,其第一部分位于第一平面;确定图像模板在第一部分的初始位置,以及依据距离参数,确定图像模板在三维图像模型中的结束位置;将载有第一图像的图像模板从初始位置沿三维图像模型移动至结束位置并显示。降低了在显示终端上呈现3D效果的资源消耗。
文档编号G06T15/00GK103247015SQ20121002763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
发明者蔡明祥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