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手势的检测方法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6473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式手势的检测方法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手势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立式手势是一种将小手指与小手指对应的手掌根部与终端的触摸屏接触,其他四指及对应的根部不与终端的触摸屏接触或将大拇指与大拇指对应的手掌根部与终端的触摸屏接触,其他四指以及对应的手掌根部不与终端的触摸屏接触的手势。如图1所示,为利用小手指的立式手势示意图。该手势尤其是利用小手指的立式手势对用户而言是一种很自然的手势。而且若将该手势作为一种输入方式,可用于同时改变多个操作对象的位置。比如,可将该手势在上下或左右方向的平行移动作为删除桌面图标的操作,那么就可以用一个手势同时删除多个桌面图标。或者将该手势握拳的动作中接触的区域中的多个图标进行同时选中或归档。可见立式手势将会是一种便捷的输入方法。但该手势作为输入方式不易进行区分。比如用户用食指和整个手掌的根部接触终端触摸屏,在终端中很难对其进行区分。因此若利用该手势进行输入,需要首先对输入进行检测,以避免将不是立式手势的操作作为立式手势,导致错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式手势的检测方法及终端,通过对获取的输入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以及两个端点的距离与预设的范围进行匹配判断,实现了对立式手势的检测,为利用立式手势进行输入提供了前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手势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有用户输入时,获取所述输入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判断所述第一 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范围,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端点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端点的面积;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输入的运行轨迹;判断所述轨迹是否为连续轨迹,生成第三判断结果;所述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包括: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学习用户的立式手势输入,获取所述用户立式手势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标准面积以及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的标准距离;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包括: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符合所述标准面积;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包括: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符合所述标准距离。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学习所述用户的立式手势输入,获取所述用户立式手势输入的标准力度;获取所述输入的力度;判断所述力度是否符合所述标准力度,生成第四判断结果;所述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包括: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和所述第四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优选的,当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位置变化,获取所述立式手势的运动方向;根据所述运动方向执行相应的指令。
`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立式手势的检测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端点获取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有用户输入时,获取所述输入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
占.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范围,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端点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端点的面积;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生成第二判断结果;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优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轨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输入的运行轨迹;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轨迹是否为连续轨迹,生成第三判断结果;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优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学习单元,用于学习用户的立式手势输入,获取所述用户立式手势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标准面积以及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的标准距离;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符合所述标准面积;所述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符合所述标准距离。优选的,所述学习单元,还用于学习所述用户的立式手势输入,获取所述用户立式手势输入的标准力度;所述终端还包括:
力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输入的力度;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力度是否符合所述标准力度,生成第四判断结果;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和所述第四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优选的,当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时,所述终端还包括:运动方向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位置变化,获取所述立式手势的运动方向;操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方向执行相应的指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获取输入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对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与第一预设范围进行匹配判断,并对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距离与第二预设范围进行匹配判断,实现了对立式手势的准确检测,为利用立式手势进行输入提供了前提。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中利用小手指的立式手势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中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终端实施例七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立式手势的检测方法,参见图2,该方法具体包括:S1、当检测到有用户输入时,获取所述输入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现有的终端触摸屏大多为电容式触摸屏,其原理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电容式触摸屏并不能完整的获得用户输入的形态。而只是将输入聚集形成两个端点。如图3所示。本发明正是在该技术的前提下进行的。当检测到有用户输入时,形成该输入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S2、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范围,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端点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端点的面积。如背景技术所述,立式手 势是指将小手指(或大拇指)以及小手指(或大拇指)对应的手掌根部与触摸屏接触的一种手势。因此,形成的两个端点中对应小手指(或大拇指)的端点的面积要小于对应小手指(或大拇指)对应的手掌根部的端点的面积。而且对大多数用户来讲,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应当分别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于用户来讲,利用小手指的立式手势相较利用大拇指更为自然。因此,在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以利用小手指的立式手势为例进行说明。关于两个端点的面积范围的判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可以将第一端点与预设的面积范围相比较,同时将第二端点与另一预设的面积范围相比较。容易理解的,这两个面积范围是不相同的,因为第二端点的面积不小于第一端点的面积,所以在具体判断时应当将第二端点的面积与较大的预设面积范围相比较。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只有两个端点的面积均符合预设面积时,第一判断结果才为是。经过上述比较,就能够将第一端点面积不与用户小手指面积相对应和/或第二端点面积与用户小手指对应的手掌根部面积不对应的输入检测出来。显然,这样的输入是不符合立式手势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中,因为立式手势中两个端点的面积并不相同,所以可以先判断第一端点的面积与第二端点的面积之差是否大于一定的阈值,若是,则继续判断其中任一个端点的面积是否在一定的预设范围内。比如,判断面积较大的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在预设的面积范围内。上述第一步判断能将两个端点面积相同的输入比如同时用两个手指进行的输入排除。同时将虽然两个端点的面积不同,但其中一个端点面积并不符合立式手势的输入排除。S3、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生成第二判断结果。经过上述面积的判断,得到的是面积符合立式手势的输入,但并非所有的面积符合立式手势的输入都是立式手势。比如,将两 个手均采用立式手势首尾连起来碰触触摸屏,那么得到的两个端点一个对应手的小手指,另一个对应另一只手的手掌根部。因此,仅仅通过面积的判断并不能将其排除。但显然,这一手势中,两个端点的距离是远远大于正常的立式手势中两个端点的距离的。因此,在本发明中,需要继续判断两个端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S4、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当两个端点的面积以及两个端点间的距离据符合预设的范围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用户有时会误碰到触摸屏,因此,需要对误碰行为与正常的输入进行区分。因为误碰行为是瞬间的,因此不会出现连续的轨迹。而正常的立式手势输入则会有一段连续的轨迹。在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中,为避免将用户的误碰行为确定为立式手势,可对其轨迹进行检测。具体方法为:获取所述输入的运行轨迹。判断所述轨迹是否为连续轨迹,生成第三判断结果。此时,所述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包括: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
用户不同,对应的端点的面积和端点间的距离也有差异,为更精确的判断立式手势,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五可以对用户的立式手势进行学习,获取所述用户立式手势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标准面积以及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的标准距离。此时,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包括: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符合所述标准面积。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包括: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符合所述标准距离。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的标准面积和标准距离在此处可以指一定的范围而非仅仅是一个数值。另外,根据面积判定方法的不同,标准面积可以指第一端点的标准面积和第二端点的标准面积或者两个端点的面积差值和其中一个端点的标准面积。在实施例五的优选方式中,还可以多次学习同一用户的立式手势,以获取多次该用户立式手势的两个端点的面积和两个端点间的距离,并对多次获取的面积和距离求平均值,以得到标准面积和标准距离。用户的立式手势有多种具体的形态。比如小手指和小手指对应的手掌根部伸直,在一条直线上,或者小手指弯曲,与小手指对应的手掌根部成圆弧形。此时,两个端点的面积尤其是两个端点间的距离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更为优选的,可以学习用户的多种立式手势输入,以使获得的标准面积和标准距离更精确。当然,还可以学习多个用户的立式手势输入,并保存用户与用户立式手势输入标准面积和标准距离的对应关系。这样,当触摸屏检测到有输入时,获取用户的信息,识别出用户。然后根据用户与标准面积和标准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用户立式手势输入的标准面积和标准距离。将检测到的端点面积和端点距离与其作比较,以判断输入是否为立式手势输入。立式手势是由人输入的,因此,其力度不会特别大,为将立式手势与其他输入如非人为的输入进行区分,以更精确的判断立式手势,在本发明的实施例六中,还可以获取输入的力度,将其与预设的力度范围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在该预设范围内,生成一判断结果。并在该判断结果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其为立式手势。更为优选的,每个用户的输入力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可对用户的输入力度进行学习,获取标准力度。其具体的学习过程与实施例五类似,此处不再详细论述。需要明确的是,在本发明中,各判断步骤的顺序是可以互换的。比如可以先判断两个端点的距离,再判断两个端点的面积。但某一步骤中判断出结果为否时,不再进行下一步骤的判断。当经过检测,确定输入为立式手势后,可以进一步的对立式手势的方向进行检测,以执行相应的指令。立式手势方向的检测,可以通过两个端点位置的变化获得。在本发明中的一种具体方式是:获取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坐标变化;求出两个端点的中心点坐标变化;连接所述中心点,其起始中心点与结束中心点的连线方向即为立式手势的运动方向。假设通过 获取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坐标,检测到两者的中心点在y轴上的坐标未变,X轴坐标逐渐增大。沿中心点坐标,从起始中心点向结束中心点连线,该连线方向为水平向右,即为该立式手势的运动方向。可见,该立式手势为将手水平向右移动。具体的,可以设定该种手势为将手右侧的所有图标进行归档的指令。因此,当检测到上述运动方向时,就会执行一定的指令。通过该实施例可以看到,运用立式手势可以使用户非常自然、简单的对多个选项进行操作,可见,立式手势提供了一种便捷的输入方法。由此,对立式手势的检测就极易重要。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了一种立式手势的检测终端,参见图4,所述终端包括:端点获取单元11,用于当检测到有用户输入时,获取所述输入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第一判断单元1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范围,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端点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端点的面积;第二判断单元13,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生成第二判断结果。经过上述面积的判断,得到的是面积符合立式手势的输入,但并非所有的面积符合立式手势的输入都是立式手势。比如,将两个手均采用立式手势首尾连起来碰触触摸屏,那么得到的两个端点一个对应手的小手指,另一个对应另一只手的手掌根部。因此,仅仅通过面积的判断并不能将其排除。但显然,这一手势中,两个端点的距离是远远大于正常的立式手势中两个端点的距离的。因此,在本发明中,需要第二判断单元判断两个端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确定单元14,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用户有时会误碰到触摸屏,因此,需要对误碰行为与正常的输入进行区分。因为误碰行为是瞬间的,因此不会出现连续的轨迹。而正常的立式手势输入则会有一段连续的轨迹。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为避免将用户的误碰行为确定为立式手势,对其轨迹进行检测,所述终端还包括:轨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输入的运行轨迹。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轨迹是否为连续轨迹,生成第三判断结果。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用户不同,对应的端点的面积和端点间的距离也有差异,为更精确的判断立式手势,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学习单元,用于学习用户的立式手势输入,获取所述用户立式手势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标准面积以及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的标准距离。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符合所述标准面积。所述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符合所述标准距离。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的标准面积和标准距离在此处可以指一定的范围而非仅仅是一个数值。另外,根据面积判定方法的不同,标准面积可以指第一端点的标准面积和第二端点的标准面积或者两个端点的面积差值和其中一个端点的标准面积。在更为优选的方式中,学习单元还可以多次学习同一用户的立式手势,以获取多次该用户立式手势的两个端点的面积和两个端点间的距离,并对多次获取的面积和距离求平均值,以得到标准面积和标准距离。用户的立式手势有多种具体的形态。比如小手指和小手指对应的手掌根部伸直,在一条直线上,或者小手指弯曲,与小手指对应的手掌根部成圆弧形。此时,两个端点的面积尤其是两个端点间的距离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更为优选的,学习单元,还用于学习用户的多种立式手势输入,以使获得的标准面积和标准距离更精确。当然,学习单元还可以学习多个用户的立式手势输入,并保存用户与用户立式手势输入标准面积和标准距离的对应关系。这样,当触摸屏检测到有输入时,获取用户的信息,识别出用户。然后根据用户与标准面积和标准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用户立式手势输入的标准面积和标准距离。第一判断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分别将检测到的端点面积和端点距离与其作比较,以判断输入是否为立式手势输入。立式手势是由人输入的,因此,其力度不会特别大,为将立式手势与其他输入如非人为的输入进行区分,以更精确的判断立式手势,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力度获取单元和第四判断单元。力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输入的力度。第四判断单元将其与预设的力度范围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在该预设范围内,生成一判断结果。确定单元还用于在该判断结果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其为立式手势。更为优选的,每个用户的输入力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学习单元,还用于学习所述用户的立式手势输入,获取所述用户立式手势输入的标准力度。力度获取单元,获取所述输入的力度。第四判断判断所述力度是否符合所述标准力度,生成第四判断结果。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和所述第四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当经过检测,确定输入为立式手势后,可以进一步的对立式手势的方向进行检测,以执行相应的指令。所述终端还包括:运动方向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位置变化,获取所述立式手势的运动方向。操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方向执行相应的指令。立式手势方向的检测,可以通过两个端点位置的变化获得。在本发明中,运动方向获取单元包括:坐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坐标变化;计算单元,用于计算两个端点的中心点坐标变化;连线单元,用于连接所述中心点;其起始中心点与结束中心点的连线方向即为立式手势的运动方向。假设通过获取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坐标,检测到两者的中心点在y轴上的坐标未变,X轴坐标逐渐增大。沿中心点坐标,从起始中心点向结束中心点连线,该连线方向为水平向右,即为该立式手势的运动方向。可见,该立式手势为将手水平向右移动。具体的,可以设定该种手势为将手右侧的所有图标进行归档的指令。因此,当检测到上述运动方向时,操作单元就会执行一定的指令。值得注意 的是,本发明方法与本发明的终端相对应的,因此对终端不再详述,相关部分参见方法实施例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立式手势的检测方法及终端,进行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
权利要求
1.一种立式手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有用户输入时,获取所述输入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 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范围,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端点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端点的面积; 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输入的运行轨迹; 判断所述轨迹是否为连续轨迹,生成第三判断结果; 所述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包括: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学习用户的立式手势输入,获取所述用户立式手势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标准面积以及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的标准距离;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符合所述标准面积;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符合所述标准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学习所述用户的立式手势输入,获取所述用户立式手势输入的标准力度; 获取所述输入的力度; 判断所述力度是否符合所述标准力度,生成第四判断结果; 所述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包括: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和所述第四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位置变化,获取所述立式手势的运动方向; 根据所述运动方向执行相应的指令。
6.一种立式手势的检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端点获取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有用户输入时,获取所述输入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范围,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端点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端点的面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范围内,生成第二判断结果;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
7.根据权利要求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轨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输入的运行轨迹;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轨迹是否为连续轨迹,生成第三判断结果;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
8.根据权利要求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学习单元,用于学习用户的立式手势输入,获取所述用户立式手势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标准面积以及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的标准距离;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符合所述标准面积;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符合所述标准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学习单元,还用于学习所述用户的立式手势输入,获取所述用户立式手势输入的标准力度; 所述终端还包括: 力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输入的力度;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力度是否符合所述标准力度,生成第四判断结果;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和所述第四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时,所述终端还包括: 运动方向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位置变化,获取所述立式手势的运动方向; 操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方向执行相应的指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手势的检测方法及终端,其中,所述的方法包括当检测到有用户输入时,获取所述输入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范围,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端点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端点的面积;判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是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所述输入为立式手势。本发明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并对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的面积以及两者间的距离与预设的范围进行匹配判断,实现了对立式手势的检测,为以后应用立式手势进行相关操作提供了前提。
文档编号G06F3/0488GK103246462SQ20121003195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3日
发明者阳光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