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签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509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签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签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签名工具在采用USB传输协议与终端进行交互时,现有的电子签名工具上装设有与终端的USB接口能够匹配连接的USB接口,由于现有的电子签名工具上还装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在现有的电子签名工具通过USB接口连接至终端时,由于USB接口的直接相连使得用户不便于对现有的电子签名工具上的按键进行操作,还有待对现有的电子签名工具的接口的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电子签名工具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签名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签名装置,该装置包含: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及连接所述电子签名工具的第一转接头;所述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包含第一 USB接口、第一连接部件、及设于所述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的侧面的线槽;所述第一转接头包含:第一转接头的本体、装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本体上的与所述第一 USB接口匹配连接的第二 USB接口、装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本体上的标准USB接口、装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本体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匹配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二 USB接口及所述标准USB接口的数据线、及容纳所述标准USB接口的插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机械连接,所述线槽可容纳所述数据线。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含至少一组卡勾,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含至少一组卡槽;或者所述第三连接部件包含至少一组卡槽,所述第四连接部件包含至少一组卡勾。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 USB接口及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装设于所述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二 USB接口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装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本体的同一侧面。上述装置中,该装置还包含设于所述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上的按键结构;
所述按键结构包含:设于所述电子签名工具的基板的开关元件、位于所述电子签名工具的壳体的第一容置部、由所述第一容置部内表面的预设区域延展而成的连接部、及由所述连接部的一端面延展而成的按压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容置部之间、及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第一容置部之间具有一缝隙;所述按压部受力被按下,借助所述连接部的弹性形变,所述按压部的一端接触所述开关元件,以触控所述开关元件。上述装置中,所述按压部的厚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且所述按压部的上表面高于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所述按压部的沿垂直于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的方向的剖面为梯形、矩形或弓形。上述装置中,所述按键结构还包含:贴覆于所述连接部及所述按压部表面的保护层。上述装置中,所述保护层还包含:容纳所述按压部的第二容置部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签名装置,该装置包含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及第一转接头,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与第一转接头连接在一起,不仅结构紧凑,而且便于与终端等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第一转接头包含的数据线能够延长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与外部终端等设备之间的连接距离,便于对电子签名工具的操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签名装置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签名装置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签名装置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签名装置实施例三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签名装置实施例四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或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签名装置,该装置包含: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及连接电子签名工具的第一转接头;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包含第一 USB接口、第一连接部件、及设于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的侧面的线槽;第一转接头包含:第一转接头的本体、装设于第一转接头的本体上的与第一 USB接口匹配连接的第二 USB接口、装设于第一转接头的本体上的标准USB接口、装设于第一转接头的本体上与第一连接部件匹配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件、连接第二 USB接口及标准USB接口的数据线、及容纳标准USB接口的插槽;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机械连接,线槽可容纳数据线。实施例一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签名装置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签名装置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现结合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电子签名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如下:为了表述清楚,先对图1至图2中包含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包括: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10、第一转接头的本体12、线槽1011、第一 USB接口 101、第二 USB接口 124、插槽121、标准USB接口 122、数据线123。实施例一的电子签名装置包含: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10及第一转接头。其中,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10 包含第一 USB接口 101及容纳第一转接头的数据线123的线槽1011 ;第一转接头包含:第一转接头的本体12、装设于第一转接头的本体12上的与第一 USB接口101匹配连接的第二 USB接口 124、装设于第一转接头的本体12上的标准USB接口 122、及连接第二 USB接口 124及标准USB接口 122的数据线123。在实施例一中,第一转接头通过USB接口连接固定于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10上,第一 USB接口 101和第二 USB接口 124除了可以连接固定两个装置外,还可电连接,以便电子签名工具通过第一转接头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为了实现装配后紧凑的结构,第一转接头的本体12呈矩形,第二 USB接口 124所装设的平面的尺寸与第一 USB接口 101所装设的平面的尺寸相同。在将第一转接头的本体12与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10连接时,第二 USB接口 124与第一 USB接口 101匹配连接,数据线123填充于线槽1011中,即图1所示的紧凑结构。实施例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签名装置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现结合图3,对实施例二的电子签名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如下:实施例二的电子签名装置包含的电子签名工具和第一转接头装配后的立体图与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电子签名装置的立体图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增加了用来固定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和第一转接头的本体的机械连接部件。为了表述清楚,将实施例二中增加的机械连接部件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包括: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10、第一转接头的本体12、线槽1011、第一连接部件1013、第一 USB接口
101、第二 USB接口 124、插槽121、标准USB接口 122、数据线123、第二连接部件125。[0044]若第一连接部件1013与第一 USB接口 101装设于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10的同一侧面,则第二连接部件125与第二 USB接口 125装设于第一转接头的本体12的同一侧面。第一连接部件1013和第二连接部件125机械连接,第一连接部件1013包含至少一组卡槽,如图3中一组卡槽包含两个卡槽,第二连接部件125包含至少一组卡勾,如图3中一组卡勾包含两个卡勾;或者第一连接部件包含至少一组卡勾,比如一组卡勾包含两个卡勾,第二连接部件包含至少一组卡槽,比如一组卡槽包含两个卡槽。当然,每一组卡勾可根据需要包含任意数量的卡勾,每一组卡槽可根据需要包含任意数量的卡槽,在此不再逐一举例说明。在将第一转接头的本体12连接至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10时,除了第一 USB接口101与第二 USB接口 124连接外,第二连接部件125还卡接于第一连接部件1013,以增加第一转接头的本体12与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实施例三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签名装置实施例三的分解示意图。现结合图4,对实施例三的电子签名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如下:实施例三的电子签名工具前述两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对电子签名装置中电子签名工具包含的按键结构进行了改进,即实施例一的电子签名工具和实施例二的电子签名工具均可采用图4所示的按键结构,而图4仅是在实施例一的电子签名工具的基础上增加了上述改进后的按键结构的示意图,对于在实施例二的电子签名工具的基础上增加改进后的按键结构 不再进行示意,其包含的改进后的按键结构与图4所示的按键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为了表述清楚,将实施例三中增加的按键结构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包括:壳体
102、连接部103、按压部104、第一容置部105、缝隙106、开关元件107和基板108。实施例三的按键结构设于电子装置的壳体102上,其中壳体102可以和第一 USB接口 101所装设的壳体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立的结构,比如:壳体102是盖于电子签名工具的显示屏上的面板,第一 USB接口 101所装设的壳体是支撑并保护电子签名工具内部电路元件的外壳,壳体102和第一 USB接口 101所装设的壳体形成一个容纳电子签名工具的电路元件和显示屏等元器件的空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仅以设于壳体102上的按键结构为例进行说明,设于第一 USB接口 101所装设的壳体上的按键可采用与本实施例类似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设于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10包含的壳体102上的按键结构包含:设于电子签名工具的基板108的开关元件107、位于电子签名工具的壳体102的第一容置部105、由第一容置部105内表面的预设区域延展而成的连接部103、及由连接部103的一端面延展而成的按压部104。其中,第一容置部105的形状可由连接部103的形状和按压部104的形状确定;在第一容置部105的形状包含多边形区域时,比如:第一容置部105的三条相邻的边线中任两条相连的边线呈一定的角度,第一容置部105内表面的预设区域为内表面包含的一侧面,在第一容置部105的形状包含圆弧时,第一容置部105内表面的预设区域为圆弧面的切平面。连接部103与第一容置部105之间具有一缝隙106,按压部104与第一容置部105之间具有一缝隙106。具体地,连接部103的外缘与第一容置部105的内缘之间具有一缝隙106,缝隙106延伸至按压部104,即按压部104的外缘与第一容置部105的内缘之间具有一缝隙106。按压部104受力被按下,借助连接部103的弹性形变,按压部104的一端接触开关元件107,以触控开关元件107。具体地,按压部104受力被按下,按压部104的下表面和/或下表面的外缘接触开关元件107的上表面,以触发开关元件107接通基板108上相应的电路;按压部104所受到的作用力消失时,按压部104借助连接部103的弹性形变,回弹至壳体102所在平面。为了便于触控开关元件107,按压部104的厚度大于或等于连接部103的厚度。其中,在按压部104的厚度大于连接部103的厚度时,按压部104的上表面可以高于连接部103的上表面,按压部104的下表面可以与连接部103的下表面共面,或者按压部104的上表面可以高于连接部103的上表面,按压部104的下表面高于连接部103的下表面,或者按压部104的上表面与连接部103的上表面共面,按压部104的下表面高于连接部103的下表面。上述提及的一表面高于另一表面为一表面凸出另一表面所在的平面。优选地,按压部104的沿垂直于连接部103的上表面的方向的剖面为梯形、矩形或弓形,这样可以提高用户体验,便于触控开关元件107。优选地,电子签名工具的壳体102、连接部103和按压部104为塑料,或者可采用其他能够产生弹性形变的材质。实施例三中的改进的按键结构,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实施例四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签名装置实施例四的立体图。现结合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电子签名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如下:实施例四的电子签名装置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三的电子签名装置上增加了用以保护实施例三的按键结构的保护层。为了表述清楚,仅对实施例四增加的结构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包括:保护层109、第二容置部110。实施例四的电子签名装置包含的保护层109贴覆于连接部103及按压部104表面。其中,保护层109可以仅覆盖于连接部103和按压部104表面,还可贴覆于连接部103及按压部104所在壳体102的表面。其中,保护层109可为PP材质、PVC材质、PET材质、ARM材质。为了增强保护层109与相关结构的贴合,在按压部104的上表面高于连接部103的上表面时,保护层109上还可进一步包含容纳按压部104的第二容置部110。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签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及连接所述电子签名工具的第一转接头; 所述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包含第一 USB接口、第一连接部件、及设于所述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的侧面的线槽; 所述第一转接头包含:第一转接头的本体、装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本体上的与所述第一 USB接口匹配连接的第二 USB接口、装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本体上的标准USB接口、装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本 体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匹配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二 USB接口及所述标准USB接口的数据线、及容纳所述标准USB接口的插槽;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机械连接,所述线槽可容纳所述数据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含至少一组卡勾,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含至少一组卡槽; 或者所述第三连接部件包含至少一组卡槽,所述第四连接部件包含至少一组卡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SB接口及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装设于所述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的同一侧面; 所述第二 USB接口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装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本体的同一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含设于所述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上的按键结构; 所述按键结构包含:设于所述电子签名工具的基板的开关元件、位于所述电子签名工具的壳体的第一容置部、由所述第一容置部内表面的预设区域延展而成的连接部、及由所述连接部的一端面延展而成的按压部;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容置部之间、及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第一容置部之间具有一缝隙; 所述按压部受力被按下,借助所述连接部的弹性形变,所述按压部的一端接触所述开关元件,以触控所述开关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的厚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且所述按压部的上表面高于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 所述按压部的沿垂直于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的方向的剖面为梯形、矩形或弓形。
6.根据权利要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含:贴覆于所述连接部及所述按压部表面的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还包含:容纳所述按压部的第二容置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签名装置,该装置包含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及连接电子签名工具的第一转接头;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包含第一USB接口、第一连接部件、及设于电子签名工具的本体的侧面的线槽;第一转接头包含第一转接头的本体、装设于第一转接头的本体上的与第一USB接口匹配连接的第二USB接口、装设于第一转接头的本体上的标准USB接口、装设于第一转接头的本体上与第一连接部件匹配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件、连接第二USB接口及标准USB接口的数据线、及容纳标准USB接口的插槽;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机械连接,线槽可容纳数据线。
文档编号G06F21/34GK203149580SQ201320176619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0日
发明者李东声 申请人: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