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is矢量数据线面图层版权认证方法

文档序号:6538666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gis矢量数据线面图层版权认证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矢量数据线面图层版权认证方法,包括版权标记生成过程以及版权标记提取和认证过程。本发明主要针对GIS矢量数据中地理要素走向特征稳定和不易遭受攻击的特点,以及零水印利用原始作品的重要特征来构造原始水印信号,而不是修改这些特征的优势,通过地理要素走向特征构建用于GIS矢量数据版权认证的零水印,较好地解决了GIS矢量数据水印的不可感知性和鲁棒性之间的矛盾。本发明的版权认证方法能有效抵抗数据编辑、数据裁剪、几何变换等多种攻击,具有较高的鲁棒性,且不会对数据质量造成任何影响。
【专利说明】一种GIS矢量数据线面图层版权认证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地理信息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根据线面图层中地理要素走向特征构建零水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Gis矢量数据版权认证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已提出实现GIS矢量数据产品版权认证的多种算法,也有一定的版权保护系统出现,但随之出现的各种版权标记攻击方法,暴露了目前算法的弱点。单一的版权标记技术虽可用于GIS矢量数据的篡改提示、生产商身份标识及叛逆者跟踪等版权认证,但存在着以下两方面不足:1)嵌入在GIS矢量数据产品中的版权标记,易被其操纵软件一GIS软件的坐标变换、投影变换、旋转、放大、缩小等操作所擦除,算法的鲁棒性难以满足版权保护的需要;2)版权标记的嵌入会对GIS矢量数据数据造成一定的失真。
[0003]面向GIS矢量数据的海量特点与高保真要求,基于传统版权标记算法的版权认证越来越无能为力。零水印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水印系统,由于是利用原始作品的重要特征来构造原始水印信号,而不是修改这些特征,可以很好地解决数字水印的不可感知性和鲁棒性之间的矛盾,并是一种天然的盲水印系统。为此,本发明主要基于线面图层中地理要素走向特征构建零水印,并基于零水印版权标识和认证原理进行GIS矢量数据的版权认证。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基于地理要素走向特征构建零水印,并基于零水印版权标识和认证原理,提出一种具有无失真、高鲁棒性特点的GIS矢量数据线面图层版权认证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GIS矢量数据线面图层版权认证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0006](一)版权标记生成过程
[0007]步骤一:打开一 GIS矢量数据线图层文件或者面图层文件;
[0008]步骤二:设置方位角分组个数,记为N (为确保整除,需选择360的公约数),则将0-360 这一方位角空间划分为 s={(360*i/N,360*(i+l)/N] i=0, I,...,N}等 N 个区间;
[0009]步骤三:设置一长度为N的整型数组Angle,数组元素初值赋为0,用于存贮要素走向分布在每个区间内的要素个数;
[0010]步骤四:进行要素走向计算:如果是线图层,则依次读取每一要素的首节点和尾节点,分别记为Pl (X1, Y1)、P2 (x2, Y2);如果是面图层,则依次读取每一要素的首节点和中间节点,分别记为Pl (X1, Yi)、P2(X2, y2);然后,依据下式(I)和(2)计算Pl (X1, Y1)和P2 (x2, y2)这两点所成线段与X正轴间逆时针方向的夹角a (a e (O, 360]);
【权利要求】
1.一种GIS矢量数据线面图层版权认证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一)版权标记生成过程 步骤一:打开一 GIS矢量数据线图层文件或者面图层文件; 步骤二:设置方位角分组个数,记为N,为确保整除,N需选择360的公约数,则将0-360这一方位角空间划分为s={(360*i/N,360*(i+l)/N] |i=0,I,…,N}的N个区间; 步骤三:设置一长度为N的整型数组Angle,数组元素初值赋为0,用于存贮要素走向分布在每个区间内的要素个数; 步骤四:进行要素走向计算:如果是线图层,则依次读取每一要素的首节点和尾节点,分别记为Pl (X1, Y1)、P2(x2, y2);如果是面图层,则依次读取每一要素的首节点和中间节点,分别记为Pl (X1, Y1)、P2(X2, y2);然后,依据下式(I)和(2)计算Pl (X1, Y1)和P2 (x2, y2)这两点所成线段与X正轴间逆时针方向的夹角a,a e (O, 3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IS矢量数据线面图层版权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版权标记生成过程的步骤四中,要素走向计算采取要素外包矩形的对角线走向方法或者要素首节点与要素几何中心点间的线段走向方法。
【文档编号】G06F21/16GK103810407SQ201410063386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0日
【发明者】李安波, 闾国年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