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654741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系统及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系统,包括: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库服务器、RFID读写器、RFID标签和RFID读卡器,数据输入设备的输出端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库服务器通过RFID读写器向RFID标签内写入藏品数据;RFID读卡器与RFID标签通过无线射频连接方式传输数据;RFID读卡器通过射频电路与数据库服务器传输数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避免了人为填写出入库单据的误填、漏填,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能够对藏品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对藏品的变动进行全程追踪和追溯,实现藏品的全动态周期管理;缩短清查和统计时间,增强盘点准确性,有效保证现场实物与系统记录信息的高度一致性。
【专利说明】一种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信息管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博物馆文物馆藏进行自动化处理的专业系统。类似信息系统中,有关库房管理的很多,这些系统大部分是基于文档管理的,藏品进出库,需要手工填写出入库单。这种系统中,单据的填写的准确性建立在管理人员责任心的基础上,系统主要有两大缺陷:一方面,单据填写容易出现笔误;另一方面,出入库过程中需要人为干预,缺乏监督技术,一旦由于责任心不到,单据填写不及时,系统数据就会不完整。整个信息系统建立在纸质单据基础上,完全依靠管理制度进行维护,没有技术性保障,信息漏填、误填,最终会导致整个查询和统计结果出现偏差。
[0003]近几年,随着文博展馆建设的快速发展,管理人员对文博展馆馆藏管理的信息化需求也日益增多。目前文博展馆的馆藏物品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使用频率大、使用地点分散等特点,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都非常大。传统依赖手工记账的管理方式,常常会由于藏品设备单据数量繁多、盘点工作繁重等原因,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追溯藏品设备的历史操作和对藏品进行统计分析异常困难,容易导致藏品管理不善甚至财产损失等问题。如何加强对这些藏品管理的有效途径,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已经成为摆在文博展馆单位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文博馆馆藏品手工记账管理方式准确性低,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系统,包括: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库服务器、RFID读写器、RFID标签和RFID读卡器,所述数据输入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所述RFID读写器向所述RFID标签内写入藏品数据;所述RFID读卡器与所述RFID标签通过无线射频连接方式传输数据;所述RFID读卡器通过射频电路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传输数据。
[0007]所述RFID读卡器包括手持式RFID读卡器和固定式RFID读卡器。
[0008]所述藏品数据包括藏品年代、藏品种类、藏品名称、藏品入库日期和藏品保管部门。
[0009]所述RFID读卡器型号为A0SID-0702 ;所述RFID读写器的型号为MW9211。
[0010]所述数据输入设备为键盘。
[0011]一种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方法,其步骤如下:
[0012](I)将待入库的新藏品的藏品数据信息通过数据输入设备录入数据库服务器中;[0013](2)数据库服务器根据录入的藏品数据信息自动生成藏品标签信息,并通过RFID读写器将藏品标签信息写入相应的RFID标签,将RFID标签粘贴或悬挂在相应的藏品上;
[0014](3)藏品入库时首先经过库房门口处的固定式RFID读卡器,然后经过相应货架处的固定式RFID读卡器,之后被放置在货架的相应位置,系统根据不同位置处固定式RFID读卡器的读卡顺序,判定藏品是在入库,将藏品入库信息记录到数据库服务器中;
[0015](4)藏品出库时首先经过藏品所在货架处的固定式RFID读卡器,然后经过库房门口处的固定式RFID读卡器,之后被拿走,系统根据不同位置处固定式RFID读卡器的读卡顺序,判定藏品是在出库,将藏品出库信息记录到数据库服务器中;
[0016](5)库内藏品盘点:工作人员拿手持式RFID读卡器进入藏品库,然后通过手持式RFID读卡器对每一件藏品的RFID标签进行阅读,藏品标签信息会自动存储到手持式RFID读卡器中,当所有藏品标签信息都被阅读过之后,将手持式RFID读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相连接,数据库服务器能够迅速生成藏品盘点结果的报表。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8]藏品出入库时,系统会自动记录藏品出入库的时间、领用人,并存入数据库中。一切单据的填写,都由系统自动完成,这样就避免了人为的误填、漏填,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0019]通过在库房门口及藏品货架等位置设置RFID读卡器,能够对藏品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对藏品的变动进行全程追踪和追溯,实现藏品的全动态周期管理。
[0020]藏品出入库时,无需人为干预,全自动后台记录,实现藏品出入库时的人物绑定,杜绝人为因素带来的管理差错,避免藏品的流失。
[0021]通过手持RFID读卡器设备对藏品设备进行盘点,缩短清查和统计时间,增强盘点准确性,有效保证现场实物与系统记录信息的高度一致性。RFID识别器采用电池供电,不必用电线连接,盘点人员可以方便携带到任何地方,可对几十条以上的藏品信息同时进行远距离核查,瞬间完成,速度是条码系统的数十倍,同时还避免了重复盘点或错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系统,包括: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库服务器、RFID读写器、RFID标签和RFID读卡器,数据输入设备的输出端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库服务器通过RFID读写器向RFID标签内写入藏品数据;RFID读卡器与RFID标签通过无线射频连接方式传输数据;RFID读卡器通过射频电路与数据库服务器传输数据。
[0026]上述RFID读卡器包括手持式RFID读卡器和固定式RFID读卡器。
[0027]上述藏品数据包括藏品年代、藏品种类、藏品名称、藏品入库日期和藏品保管部门。藏品数据记录在RFID标签的芯片内,记录的藏品数据内容可以由用户自己设定。
[0028]RFID标签有很多种,纸质的、塑料的、金属的等等,可以粘贴在减品表面,也可以做成吊牌悬挂在藏品上。由于材质的多样性,RFID标签适用的场合比条码更广泛。
[0029]上述RFID读卡器型号为A0SID-0702 ;所述RFID读写器的型号为MW9211。RFID识别器采用电池供电,不必用电线连接,盘点人员可以方便携带到任何地方,可对几十条以上的藏品信息同时进行远距离核查,瞬间完成,速度是条码系统的数十倍,同时还避免了重复盘点或错盘。
[0030]上述数据输入设备为键盘。
[0031]利用上述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系统进行藏品管理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0032](I)将待入库的新藏品的藏品数据信息通过数据输入设备录入数据库服务器中;
[0033](2)数据库服务器根据录入的藏品数据信息自动生成藏品标签信息,并通过RFID读写器将藏品标签信息写入相应的RFID标签,将RFID标签粘贴或悬挂在相应的藏品上;
[0034](3)藏品入库时首先经过库房门口处的固定式RFID读卡器,然后经过相应货架处的固定式RFID读卡器,之后被放置在货架的相应位置,系统根据不同位置处固定式RFID读卡器的读卡顺序,判定藏品是在入库,将藏品入库信息记录到数据库服务器中;
[0035](4)藏品出库时首先经过藏品所在货架处的固定式RFID读卡器,然后经过库房门口处的固定式RFID读卡器,之后被拿走,系统根据不同位置处固定式RFID读卡器的读卡顺序,判定藏品是在出库,将藏品出库信息记录到数据库服务器中;
[0036]在藏品出入库过程中,通过查询藏品库门口的藏品名称或扫描RFID标签,系统通过通道、货架和货位指示灯闪动,自动引导管理人员获取、放置藏品。
[0037](5)库内藏品盘点:工作人员拿手持式RFID读卡器进入藏品库,然后通过手持式RFID读卡器对每一件藏品的RFID标签进行阅读,藏品标签信息会自动存储到手持式RFID读卡器中,当所有藏品标签信息都被阅读过之后,将手持式RFID读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相连接,数据库服务器能够迅速生成藏品盘点结果的报表。
[0038]本发明藏品出入库时,系统会自动记录藏品出入库的时间、领用人,并存入数据库中。一切单据的填写,都由系统自动完成,这样就避免了人为的误填、漏填,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0039]通过在库房门口及藏品货架等位置设置RFID读卡器,能够对藏品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对藏品的变动进行全程追踪和追溯,实现藏品的全动态周期管理。
[0040]藏品出入库时,无需人为干预,全自动后台记录,实现藏品出入库时的人物绑定,杜绝人为因素带来的管理差错,避免藏品的流失。
[0041]通过手持RFID读卡器设备对藏品设备进行盘点,缩短清查和统计时间,增强盘点准确性,有效保证现场实物与系统记录信息的高度一致性。
[0042]本发明以实物管理为基础,以RFID技术应用为特点,RFID技术是物联网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主要特点是通过射频读写技术远距离读写射频芯片的内容。本发明所述的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系统是一种以方便、快速、准确、功能全面为优势的管理型系统。系统除了能够实现对藏品的全程跟踪管理,还能用于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全程跟踪管理。系统为网络B/S结构版本。数据库可以支撑ORACLE、SQL SERVER等关系型数据库。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库服务器、RFID读写器、RFID标签和RFID读卡器,所述数据输入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所述RFID读写器向所述RFID标签内写入藏品数据;所述RFID读卡器与所述RFID标签通过无线射频连接方式传输数据;所述RFID读卡器通过射频电路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卡器包括手持式RFID读卡器和固定式RFID读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藏品数据包括藏品年代、藏品种类、藏品名称、藏品入库日期和藏品保管部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卡器型号为A0SID-0702 ;所述RFID读写器的型号为MW92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输入设备为键盘。
6.一种基于RFID的数字化馆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步骤如下: (1)将待入库的新藏品的藏品数据信息通过数据输入设备录入数据库服务器中; (2)数据库服务器根据录入的藏品数据信息自动生成藏品标签信息,并通过RFID读写器将藏品标签信息写入相应的RFID标签,将RFID标签粘贴或悬挂在相应的藏品上; (3)藏品入库时首先经过库房门口处的固定式RFID读卡器,然后经过相应货架处的固定式RFID读卡器,之后被放置在货架的相应位置,系统根据不同位置处固定式RFID读卡器的读卡顺序,判定藏品是在入库,将藏品入库信息记录到数据库服务器中; (4)藏品出库时首先经过藏品所在货架处的固定式RFID读卡器,然后经过库房门口处的固定式RFID读卡器,之后被拿走,系统根据不同位置处固定式RFID读卡器的读卡顺序,判定藏品是在出库,将藏品出库信息记录到数据库服务器中; (5)库内藏品盘点:工作人员拿手持式RFID读卡器进入藏品库,然后通过手持式RFID读卡器对每一件藏品的RFID标签进行阅读,藏品标签信息会自动存储到手持式RFID读卡器中,当所有藏品标签信息都被阅读过之后,将手持式RFID读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相连接,数据库服务器能够迅速生成藏品盘点结果的报表。
【文档编号】G06Q10/08GK104036376SQ201410220171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2日
【发明者】李军 申请人:济南奥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