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

文档序号:6633063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
【专利摘要】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依据打印内容,自定义第一间隔距离,将相互间距大于第一间隔距离的、完全分离的打印内容作为局部聚集区;自定义连接宽度、连接长度和第二间隔距离,将局部聚集区内小于连接宽度的、并且大于连接长度的、并且长度方向两侧的间距大于第二间隔距离的打印内容作为连接带;局部聚集区在连接带两侧的区域为独立区;顺序打印不可再分割的连接带、独立区、及不可再分割的局部聚集区,以完成整个打印内容的打印。能有效提高打印效率,缩短打印时间。
【专利说明】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移动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尤其是两轮自平衡移动打印机行动轨迹的确 定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打印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两轮自平衡移动式打印机,这种打印机区别于固 定式的打印模式,这种打印机可以在纸面上任意行动,而目前针对这种移动式打印机的打 印方法,特别是两轮自平衡移动式打印机行动轨迹的确定方法,还停留在行扫描的方式上, 未能根据移动式打印机可以进行任意位置的移动进行针对性的高效率的行动轨迹的确定。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式打印机行扫描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式打印机 的打印方法,这种打印方法根据移动式打印机自由移动的特点,能提供更为高效的打印方 式。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依据打印内容, 自定义第一间隔距离,将相互间距大于第一间隔距离的、完全分离的打印内容作为局 部聚集区; 自定义连接宽度、连接长度和第二间隔距离,将局部聚集区内小于连接宽度的、并且大 于连接长度的、并且长度方向两侧的间距大于第二间隔距离的打印内容作为连接带;局部 聚集区在连接带两侧的区域为独立区; 不可再分割的连接带、独立区、及不可再分割的局部聚集区称为打印单元; 顺序打印各个打印单元,以完成整个打印内容的打印。
[0005] 上述的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文字型的打印单元采用行打印方式。
[0006] 上述的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用按宽度为打印头宽度的涡状线覆盖打印单 J Li 〇
[0007] 上述的移动式打印机制打印方法,沿该打印单元外轮廓的外边界凸点形成外接椭 圆,取面积最小的椭圆作为按宽度为打印头宽度的涡状线的外轮廓线,。
[0008] 上述的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涡状线覆盖打印单元的打印方向采用以下方 式: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进行覆盖。
[0009] 上述的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在涡状线的中心区域存在一个类扇形区域,这 一面积也由打印机根据宽度进行覆盖,即打印头扫过这一类扇形区域,以打印头宽度对其 进行覆盖打印。
[0010] 上述的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移动打印机从一个打印单元的行动终点移动到 另一个打印单元的行动起点时,以两点间的总角度差除以两点间的总距离得出平均转角, 打印机每移动单位距离同步修正方向、角度。
[0011] 上述的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在打印机额定最高移动速度下,分别计算各打 印单元在不同连接顺序下的打印时间,取最短的打印时间的打印单元的连接顺序作为打印 机的移动顺序。
[0012] 上述的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在打印机额定最高移动速度下,分别计算各打 印单元在不同连接顺序、不同的覆盖方向下的打印时间,取最短的打印时间的打印单元的 连接顺序作为打印机的移动顺序。
[0013] 将需要打印的图文内容,根据内容是否聚集划分为多个局部聚集区,同时对单个 的局部聚焦区又进行再次划分,将之划分为独立区和细长的连接带。不可再次分割的独立 区、连接带、局部聚集区为最小打印单元,对这些打印单元进行顺序连接以模拟打印同时计 算各个连接顺序的打印时间,取打印时间最短的为移动式打印机的行动轨迹。
[0014] 这是一种以效率为原则的打印轨迹确定方法,因为打印机有最高额定速度,只要 打印机的移动速度在这一额定速范围内,在移动过程中都可以保障打印内容的质量。按移 动速度可以计算出时间最短的打印机的行动轨迹,即哪一种打印单元的打印连接顺序最为 高效,就使用这一先后连接顺序。
[0015] 打印内容可以分为图案和文字,文字部分可以按通常的行扫描的方式进行打印处 理,即沿文字的行方向进行逐行打印。
[0016] 本发明针对的移动式打印机,以典型的两轮自平衡式打印机为描述对象,这种移 动式打印机在移动的过程中能调节自身的姿态,同时具有前进方向的线速度和沿圆弧行动 的角速度,这种移动式打印机最佳的移动方式是作圆弧形运动,而不是逐行打印换行打印。 针对这种两轮自平衡打印的移动特性,对图案部分或者文字部分的打印单元,以按宽度为 打印头宽度的涡状线对打印单元进行覆盖,可以有效地提高打印效率。
[0017] 可以沿打印单元图文的外轮廓的外边界凸点形成外接椭圆,计算出面积最小的椭 圆,依该椭圆确定覆盖这一打印单元的涡状线外轮廓。面积最小在某种程度上同时意味着 移动打印机沿涡状线移动的距离最短,这样可以获取效率最高的移动轨迹。
[0018] 打印机从一个打印单元的终点移动到另一个打印单元的起点,将两点之间的总角 度差除以两点之间的总距离得出平均转角,打印机每移动单位距离同步修正方向、角度,可 以在尽量不损失打印机速度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率的移动。
[0019] 涡状线中心存在一个类扇形区域,这一区域沿涡状线旋转方向的两侧最大宽度小 于打印头的宽度,用打印头扫过这一类扇形区域,以打印头宽度对其进行覆盖打印。
[0020] 涡状线的覆盖有内到外及外到内两个覆盖方向,将这一方向因素也考虑到打印连 接顺序中,也是计算打印时间的一个重要原则。不同的覆盖方向,会产生不同的打印单元之 间连接的距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局部聚集区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局部聚集区内的独立区和连接带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对文字部分行打印的打印轨迹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用标准阿基米德涡状线覆盖打印单元的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用修正的涡状线覆盖打印单元的示意图。
[0026] 图中标记为:AO左侧局部聚集区、Al右侧局部聚集区、AOl是局部聚集区内连接带 外侧的超过第二间隔距离的图文区域、Rl独立区、R2独立区、Tl连接带、4涡状线中心类扇 形区域、5打印单元的外接椭圆轮廓线、6覆盖打印单元的涡状线,7与打印单元外接椭圆轮 廓线重合的覆盖打印单元的涡状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依据打印内容,自定义第一间隔距离drl,将相互 间距大于第一间隔距离drl的、完全分离的打印内容作为局部聚集区AO和Al ; 自定义连接宽度dh、连接长度dl和第二间隔距离dr2,将局部聚集区Al内小于连接宽 度dh的、并且大于连接长度dl的、并且长度方向两侧的间距大于第二间隔距离dr2的打印 内容作为连接带;局部聚集区Al在连接带Tl两侧的图文区域为独立区RU R2。
[0028] 由上分割可见,依据设定参数不可再分割的连接带T1、独立区RU R2、局部聚集区 Al为最小的打印单元。
[0029] 对于每个打印单元的打印方法:沿图文单元的外轮廓的外边界凸点形成外接椭圆 5,取面积最小的椭圆作为按宽度为打印头宽度的涡状线6或7进行覆盖的基准。
[0030] 涡状线覆盖的打印方式采用以下方式可以是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进行覆盖,即 移动打印机可以从涡状线的外部沿涡状线移动到内部,或者从涡状线的内部沿涡状线移动 到外部。
[0031] 在涡状线的中心,不可避免地在中心区域存在一个类扇形的面积4,这一面积也由 打印机宽度进行覆盖,打印头扫过这一类扇形的中间区域,以打印头宽度进行覆盖,即可完 成此区域的打印。
[0032] 移动打印机从一个打印单元的行动终点移动到另一个打印单元的行动起点时,参 考x、y坐标如图,通常纸张为方形,本例中按方形纸张的横向与纵向设置参考坐标;当然实 际中也可以使用其它的自定义坐标。将起点与终点的总角度差除以总距离得出单位距离上 的平均转角,打印机每移动单位距离同步修正方向、角度。
[0033] 最后,在打印机额定最高移动速度下,分别计算按不同顺序、涡状线不同覆盖方 向、由内向外覆盖或者由外向内覆盖,连接各个独立区、连接带、各不可分割的局部聚焦区 的打印时间,取最短的打印时间的顺序、方向作为打印机的移动轨迹。从而得出针对该打印 内容,移动式打印机的移动轨迹。
[0034] 本例,计算步骤如下: 打印机系统预设第一间隔距离drl=25 mm,第二间隔距离dr2=30mm,连接宽度 dh=12. 5mm,连接长度 dl=25mm ;

【权利要求】
1. 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打印内容, 自定义第一间隔距离,将相互间距大于第一间隔距离的、完全分离的打印内容作为局 部聚集区; 自定义连接宽度、连接长度和第二间隔距离,将局部聚集区内小于连接宽度的、并且大 于连接长度的、并且长度方向两侧的间距大于第二间隔距离的打印内容作为连接带;局部 聚集区在连接带两侧的区域为独立区; 不可再分割的连接带、独立区、及不可再分割的局部聚集区称为打印单元; 顺序打印各个打印单元,以完成整个打印内容的打印。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文字型的打印单元采用 行打印方式。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按宽度为打印头宽度 的涡状线覆盖打印单元。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沿该打印单元外轮廓的 外边界凸点形成外接椭圆,取面积最小的椭圆作为按宽度为打印头宽度的涡状线的外轮廓 线。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涡状线覆盖打印单 元的打印方向采用以下方式: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进行覆盖。
6.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涡状线的中心区 域存在一个类扇形的区域,这一面积也由打印机根据宽度进行覆盖,即打印头扫过这一类 扇形区域,以打印头宽度对其进行覆盖打印。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打印机从一个打印 单元的行动终点移动到另一个打印单元的行动起点时,以两点间的总角度差除以两点间的 总距离得出平均转角,打印机每移动单位距离同步修正方向、角度。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打印机额定最高移动 速度下,分别计算各打印单元在不同连接顺序下的打印时间,取最短的打印时间的打印单 元的连接顺序作为打印机的移动顺序。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打印机额定最高移动 速度下,分别计算各打印单元在不同连接顺序、不同的覆盖方向下的打印时间,取最短的打 印时间的打印单元的连接顺序、覆盖方向作为打印机的移动顺序。
【文档编号】G06F3/12GK104407824SQ201410611325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4日
【发明者】胥芳, 占红武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