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3025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或电子书阅读器等,其上可安装有把手以提高携带的便利性。通常而言,把手仅作为提握所用,使用者在操作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大多以一手握持机体,并以另一手触控安装于机体上的显示屏幕。当用户欲调整显示屏幕的角度时,必须以手动的方式来转动机体,同时紧握机体,以避免可携式电子装置自手上掉落。如此使用下来,无不造成使用者手部的负担。

有鉴于此,如何通过安装于机体上的构件(例如把手)来调整摆放于桌面上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角度,以减轻使用者手部的负担,便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把手能相对于机体转动,且在多种角度下定位使用。

本发明提出一种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机体、把手以及定位控制结构。机体具有至少一第一组装孔。把手枢设于机体,其中把手具有对应于第一组装孔设置的至少一第二组装孔以及位于第二组装孔内的第一定位部。定位控制结构包括定位控制钮以及往复件。定位控制钮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组装孔与第二组装孔内,其中定位控制钮具有第二定位部,且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卡合,以使把手与机体彼此固定不动。往复件设置于第一组装孔内。在按压定位控制钮后,定位控制钮压缩往复件而使得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分离,以令把手与机体能相对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定位控制钮还具有按压部以及相对于按压部的一座部。按压部与座部分别位于第二定位部的相对两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按压部位于第二组装孔内。第二定位部至少位于第二组装孔内,且座部位于第一组装孔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体还具有位于第一组装孔内的至少一导轨。定位控制钮还具有位于座部上的至少一滑槽。导轨与滑槽相耦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轨平行于第一组装孔的轴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座部与往复件之间相抵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往复件是选自弹簧、油压、气压及橡胶体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体还具有限位部。限位部环绕于第一组装孔的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组装孔的开口的内径小于座部的外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定位部包含第一齿状结构,且第一齿状结构环设于第二组装孔的内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定位部包含柱状结构以及环设于柱状结构的第二齿状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在按压定位控制钮的外力被移除后,往复件解除压缩状态并使定位控制钮移动而使得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卡合,以令把手与机体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枢设于机体上的把手,使用者可通过定位控制结构来调整把手与机体之间所夹的角度,并加以固定。换言之,本发明的把手可在多种角度下定位使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作动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作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求清楚表示及便于说明,图2省略绘示机体110的第一壳体111。请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可以是显示器、平板计算机、电子书阅读器或可携式终端机,其包括机体110、把手120以及定位控制结构130。把手120枢设于机体110。定位控制结构130穿设于把手120与机体110的枢接处。如图2所示,把手120例如是通过相对的两端部,以分别连接至机体110的相对两侧。换言之,本实施例的定位控制结构130的数量例如是两个,惟本发明对于定位控制结构130的数量并不加以限制。以下将就其中一个定位控制结构130与机体110及把手120之间的配置与作动关系作说明。

机体110可包含第一壳体111以及第二壳体112,且第一壳体111组装于第二壳体112上。第一壳体111设有凹槽111a,且第二壳体112设有对应于凹槽111a的凹槽112a。在第一壳体111组装于第二壳体112上后,凹槽111a与凹槽112a相对准,以定义出第一组装孔113。另一方面,机体110具有位于第一组装孔113内的导轨114与115,其中导轨114例如是位于凹槽111a内,且导轨115例如是位于凹 槽112a。如图2所示,导轨114与115分别自第一组装孔113的开口延伸至第一组装孔113的底部,且平行于第一组装孔113的轴线A。

把手120具有对应于第一组装孔113设置的第二组装孔121以及位于第二组装孔121内的第一定位部122。详细而言,把手120可通过定位控制结构130,以枢设于机体110。定位控制结构130穿设于相对准的第一组装孔113与第二组装孔121。定位控制结构130可包括定位控制钮131以及往复件132,其中往复件132可为压缩弹簧。定位控制钮131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组装孔113与第二组装孔121内,且往复件132设置于第一组装孔113内。定位控制钮131可具有第二定位部131a、按压部131b以及座部131c,其中按压部131b与座部131c分别位于第二定位部131a的相对两侧。如图2所示,按压部131b位于第二组装孔121内,第二定位部131a同时位于相对准的第一组装孔113与第二组装孔121内,且座部131c位于第一组装孔111b内。往复件132的两端部分别与定位控制钮131的座部131c以及第一组装孔113的底部相抵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控制钮131的座部131c可与往复件132之间维持间隙。另一方面,往复件132不限于压缩弹簧,其他适用的弹簧、油压、气压或橡胶体也可采用。

请继续图1与图2。当定位控制钮131的第二定位部131a与位于第二组装孔121内的第一定位部122相卡合时,把手120与机体110会因第二定位部131a与第一定位部122之间所产生的结构干涉而彼此固定不动。据此,当使用者通过握持把手120的方式来携带电子装置100时,机体110便不会相对于把手120与摆动。详细而言,第一定位部122可为环设于第二组装孔121的内壁的第一齿状结构122a。另一方面,第二定位部131a可为由柱状结构131d以及第二齿状结构131e所组成。柱状结构131d用以连接按压部131b与座部131c,且第二齿状结构131e环设于柱状结构131d。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状结构122a与第二齿状结构131e的轮廓互补,故两者能相互啮合,以产生结构干涉。当第二齿状结构131e与第一齿状结构122a相啮合时,柱状结构131d与第二齿状结构131e皆位于第二组装孔121内。

另一方面,定位控制钮131还具有位于座部131c上的滑槽131f与131g,其中位于第一组装孔113内的导轨114与115分别与滑槽131f与131g相耦接。据此,便能使定位控制钮131沿着平行于第一组装孔113的轴线A的方向来回移动。为防止座部131c自第一组装孔113滑出,机体110设有环绕于第一组装孔113的开口的限位部116(或称将第一组装孔113的开口的内径设计小于座部131c的外径),以在座部131c逼近第一组装孔113的开口时产生止挡的效果。

图3与图4是图2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作动示意图。为求清楚表示及便于说明,图3与图4省略绘示机体110的第一壳体111。请参考图2至图4,当使用者施加外力F以按压定位控制钮131的按压部131b时,座部131c会受到导轨114(绘示于图1)与导轨115的导引,而沿着平行于第一组装孔113的轴线A的方向朝向第一 组装孔113的底部移动。此时,第二定位部131a的第二齿状结构131e会移出第二组装孔121,以与第一定位部122的第一齿状结构122a分离。另一方面,往复件132会被座部131c所压缩。

在使第一定位部122的第一齿状结构122与第二定位部131a的第二齿状结构131e分离之后,把手120与机体110便能相对转动。待使用者调整完把手120与机体110之间所夹的角度,且将施加于定位控制钮131的按压部131b上的外力F移除之后,往复件132的弹性恢复力会推动定位控制钮131朝向第一组装孔113的开口移动,以使第二定位部131a的第二齿状结构131e再次移入第二组装孔121,并与第一定位部122的第一齿状结构122相互啮合。据此,便能固定把手120与机体110间的相对位置。

举例来说,将图2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0摆放于桌面上时,机体110例如是平贴于桌面。另一方面,将图4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0摆放于桌面上时,机体110与桌面之间则具有夹角。也就是说,使用者能通过把手120在不同角度下的定位使用,以将机体110支撑于桌面上,进而获致较为舒适的观看角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把手可通过定位控制结构,以枢设于机体上,其中定位控制结构的定位控制钮可移动地设置于把手的第一组装孔与机体的第二组装孔内。定位控制钮具有位于第一组装孔内的第一定位部与按压部,以及位于第二组装孔内的座部。当第一定位部与第一组装孔内的第二定位部相卡合时,把手与机体会因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之间所产生的结构干涉而彼此固定不动。当使用者欲调整把手与机体之间所夹的角度时,可通过按压定位控制钮的按压部的方式使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分离,以使把手机体能相对转动。此时,位于第二组装孔内的定位控制结构的往复件会被座部所压缩。

待使用者调整完把手与机体之间所夹的角度之后,移除施加于定位控制钮的按压部的外力,以通过往复件推动定位控制钮而使得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卡合。据此,便能固定把手与机体间的相对位置。换言之,使用者能通过把手在不同角度下的定位使用,以将机体支撑于桌面上,进而获致较为舒适的观看角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