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样形成立体实体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0045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平面图样形成立体实体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图样形成立体实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欲将平面图样形成立体实体的方法,有下列方式:(1)制作模型的专业人士,经观察平面图样后再以手工塑泥(或石膏)成立体形状,或以手工雕刻木材形成立体形状。此方式必需专业人士、且手工制作极费时(2)先由制图专业人士绘制该图样的尺寸、形状设计图,再将此设计图交由制造模具的单位制作模具,后再以模具生产立体实物。此方式必需由专业绘图人士绘图,完成立体物时已是成品,无法先有模型(样品)供检视是否需修改(3)三d打印机打印实体:三d打印机虽可打印出立体实物,但是,必需经由专业绘图人士将该平面图样绘制成“三d立体图”,三d打印机方可依此三d立体图打印立体实物,因此,必需专业人士费时绘图,尤其,极复杂的图样更是极费时、甚至无法绘出一模一样的立体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为改善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平面图样形成立体实体的方法,该方法可在电脑中快速构成立体图样影像,并经三d打印机打印出立体实体。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图样形成立体实体的方法,包含下列方法程序:选定平面图样:于电脑中选定所需的平面图样;平面图样透空:将平面图样设成透空,只留平面图样的周缘线条,形成透空图样;透空图样影像化:将有线条、平面的透空图样影像化,形成平面图样影像;图样影像立体化:将平面图样影像设成立体化,形成立体图样影像;设定器物影像:设定所需器物形状的影像,形成器物影像;影像合体:将器物影像与立体图样影像合体,形成立体图样影像嵌入器物影像的影像;三d打印实体:将合体影像的信号输给三d打印机,打印出实体。

前述的平面图样形成立体实体的方法,其中,该图样为文字、图形。

前述的平面图样形成立体实体的方法,其中,该三d打印时设定立体图样影像的部位不打印,而得到形成立体实体中具有镌空图样的效果。

前述的平面图样形成立体实体的方法,其中,三d打印时设定立体图样影像的部位打印不同材料、不同颜色的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电脑操作选定平面图样,再将平面图样设成透空状、只留图样的周边线条,再将透空图样影像化,形成平面图样影像,后再将平面图样影像立体化形成立体图样影像,设定器物的影像,将立体图样影像与器物影像合体,再输给三d打印机打印出立体实体;通过上述的方法,能够简易、快速将平面图样制作出立体实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方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选定平面图样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平面图样透空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透空图样影像化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样影像立体化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设定器物影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样影像与器物影像合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三d打印实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平面图样5器物影像

2透空图样6实体

3平面图样影像7镌空图样

4立体图样影像。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包含下列程序方法:

选定平面图样:于电脑中选定所需的平面图样1(如图2所示),该平面图样可为文字、图形;

平面图样透空:将平面图样设成透空,只留平面图样的周缘线条,形成透空图样2(如图3所示);

透空图样影像化:将有线条、平面的透空图样2影像化,形成平面图样影像3(如图4所示);

图样影像立体化:将平面图样影像3设成立体化,形成立体图样影像4(如图5所示);

设定器物影像:设定所需器物形状的影像,形成器物影像5(如图6所示);

影像合体:将器物影像5与立体图样影像4合体,形成立体图样影像4嵌入器物影像5的影像(如图7所示);

三d打印实体:将合体影像的信号输给三d打印机,打印出实体6(如图8所示);可设定立体图样影像4的部位不打印,而能够形成实体6具有镌空图样7的效果。亦可设定立体图样影像4部位打印不同材料、不同颜色的材料。亦可设成非镌空状,形成凹陷或浮凸的型态。

承上所述,制出立体实体6后,可直接使用此实体6,亦可以此实体6为模型,进行依模型制作模具大量生产相同形状图样的器物。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只需在电脑操作各方法流程,即可由平面图样制作出立体实体,具有省人工、省时、精确的功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图样形成立体实体的方法,其提供一种可使平面图样(文字、图形)快速制成立体实体的方法;主要是:于电脑中选定平面图样,再依平面图样的周缘轮廓设定线条,形成平面图样透空,再将透空图样影像化,又将图样影像设成立体化的立体图样影像,设定所需器物的影像,将立体图样影像与器物影像合体,后将此合体影像输至三D打印机,通过三D打印实体,即可将此立体实体为模型制作模具大量生产相同形状的物品。

技术研发人员:林瑞珠;林修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瑞珠
技术研发日:2016.06.06
技术公布日:2017.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