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制颜色的触控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700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可控制颜色的触控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可控制颜色的触控笔,更详细地,涉及利用触控笔来控制向用户终端输入的记录信息的颜色的可控制颜色的触控笔。



背景技术:

最近,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开发出多种智能设备用应用程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智能设备和应用程序的情况日益增多。

尤其,随着智能设备还在教育领域等得到普及,不使用纸质书籍,而是在智能设备下载书籍应用程序来进行授课,学生直接在智能设备记录听课过程中的内容。不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不在小本进行记录,而是记录在智能设备,在必要的情况下,直接向对方传输上述记录内容。

通常,在记录听课内容或备忘录的情况下,以多种方式调节记录的颜色、粗细、明度等来提高记录的视觉效果,此时,用户利用由智能设备中的应用程序所提供的接口,通过触控笔选择颜色、明度、线条的粗细等之后进行记录。

但是,利用由应用程序提供的接口不仅会对使用人员带来麻烦,而且,还具有无法直观地了解所进行的选择为何种颜色、何种明度、何种粗细等的问题。

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1123837号(2012年03月15日公告)中公开了本发明的背景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触控笔控制向用户终端输入的记录信息的颜色的可控制颜色的触控笔。

(二)技术方案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用户终端进行记录时可控制颜色的触控笔包括:通信部,与上述用户终端进行近距离通信来进行配对,并收发信号;颜色选择部,包括第一部件,上述第一部件形成于上述触控笔的外侧,上述第一部件可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若上述第一部件位于上述第一位置,则选择预先设定的颜色,若上述第一部件位于第二位置,则解除对上述预先设定颜色的选择;以及控制部,用于向上述用户终端传输被选择的上述颜色信息。

本发明还可包括发光二极管部,形成于上述触控笔的外侧,与被选择的上述颜色信息相对应地显示颜色。

本发明还可包括模式选择部,上述模式选择部接收可在上述用户终端进行记录的书写模式或可清除上述用户终端上的记录内容的清除模式。

上述用户终端可检测与上述触控笔的移动相对应的记录信息,与所选择的上述颜色信息相对应地显示所检测到的上述记录信息。

上述用户终端可通过设置于上述用户终端的液晶屏的传感部测定上述用户终端与上述触控笔的笔尖之间的距离,若所测定到的上述距离小于或等于已存储的临界值,则检测上述笔尖的移动,与所检测到的上述移动相对应地在上述液晶屏显示上述记录信息。

在上述颜色选择部中,可通过上述部件位于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层级,接收对与上述层级的位置相对应的在上述用户终端所显示的线条的粗细、颜色的种类、明度或彩度中的一种颜色信息的选择。

本发明还可包括图形记录部,上述图形记录部可执行图形记录模式,在上述图形记录模式下,若在上述用户终端记录图形,则上述图形记录部检测上述图形的记录轨迹并沿着所检测到的上述记录轨迹将预先设定的图形显示在上述用户终端。

(三)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可控制颜色的触控笔在不用繁琐地在设置于智能设备的记录应用程序中选择颜色、线条的粗细及颜色明度的情况下,可利用触控笔中的按钮等来控制颜色。并且,利用触控笔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所使用的颜色,由此,使用人员无需在应用程序中确认颜色,而是可直观地了解到所选择的颜色,从而可提高触控笔的使用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结构图。

图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笔的图。

图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颜色选择部的图。

图4为用于说明线条的粗细、颜色的明度或彩度的选择方法的图。

图5为用于说明线条的粗细变更的状态的图。

图6为用于说明线条的明度变更的状态的图。

图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形笔记部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通信部 110:颜色选择部

111:第一部件 112:第二部件

113:第三部件 120:控制部

130:发光二极管部 140:模式选择部

150:图形笔记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施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可体现为多种不同形态,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而且,在附图中,为了明确说明本发明,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说明书全文中,对类似的部分赋予类似的附图标记。

在说明书全文中,当一个部分“包括”其他结构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意味着还可包括其他结构要素,而不是排除其他结构要素。

因此,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施本发明。

以下,参照图1至图7,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控制颜色的触控笔。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结构图,图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笔的图。

如图1所示,触控笔可包括通信部100、颜色选择部110及控制部120,还可包括发光二极管130、橡皮选择部140或图形选择部150中的至少1个。

首先,通信部100与用户终端进行近距离通信来进行配对,并收发信号。其中,近距离通信不仅可包括蓝牙(Bluetooth)、紫蜂(Zigbee)、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千兆(WiGig,Wireless Gigabit)、毕垦(Beacon)等的无线通信方式,而且还可包括利用USB等的有线通信。

而且,用户终端意味着用户可利用触控笔进行记录的输出输入装置,例如,具有安装触摸系统的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掌上(palmtop)电脑、智能手机、电子记事簿(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环球网个人接入设备、智能手表等的存储单元并包括搭载微处理器来具有演算能力的终端。

并且,用户终端通过设置于用户终端的液晶屏的传感部测定用户终端与触控笔的笔尖之间的距离,若所测定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临界值,则在检测到笔尖的移动之后,与所检测到的移动相对应地显示记录内容。

例如,假设预先设定的临界值为0.5cm的情况下,若触控笔的笔尖与用户终端的液晶屏之间的距离为0.7cm,则用户终端无法检测到笔尖的移动,若触控笔的笔尖与用户终端的液晶屏之间的距离为0.3cm,则用户终端检测笔尖的移动,并根据所检测到的移动,在用户终端显示记录内容。由此,使用人员可在触控笔的笔尖未接触用户终端的液晶屏的情况下在用户终端的液晶屏显示记录内容。

并且,用户终端检测与触控笔的移动相对应的记录信息,并与所选择的颜色信息相对应地显示所检测到的记录信息。

而且,通信部100在与用户终端进行配对之后,收发用户终端与触控笔之间的信号,并向用户终端传输控制部120所生成的控制信号。

接着,颜色选择部110接收对预先设定颜色的选择或对预先设定颜色的选择所进行的解除。其中,颜色选择部110包括形成于触控笔外侧的部件,用户可利用形成于触控笔外侧的部件来选择预先设定的颜色或解除对预先设定颜色的选择。而且,部件可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此时,第一位置意味着通过部件对预先设定颜色进行选择的位置,第二位置意味着对预先设定颜色的选择进行解除的位置。

并且,部件可由与预先设定的颜色相同或类似的颜色形成,可通过如发光二极管(LED)等的发光元件在部件显示与预先设定的颜色相同或类似的颜色。

而且,可在触控笔的外侧形成多个部件,多个部件可分别预先设定不同颜色。

以下,参照图2至图6,具体说明颜色选择部的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颜色选择部110可包括形成于触控笔外侧的多个部件111、112、113,各个部件可位于各个部件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图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颜色选择部的图,例如,如图3所示,多个部件可形成于触控笔的外侧,预先设定的第一部件111的颜色为红色,第二部件112的颜色为蓝色、第三部件113的颜色为黑色。如图3的(a)部分所示,若用户使预先设定颜色为红色的第一部件111位于第一位置,则触控笔向用户终端传输与对红色的选择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用户终端将红色选作进行记录的颜色。因此,在用户利用触控笔在用户终端的液晶屏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将用红色进行记录。

而且,在不使用红色的情况下,若用户使预先设定颜色为红色的第一部件111位于第二位置,则将向用户终端传输用于对红色所进行的选择进行解除的控制信号,用户终端的记录应用程序将解除对红色所进行的选择。

若用户在已选择红色的情况下使预先设定颜色为黑色的第三部件113位于第一位置,则如图3的(b)部分所示,剩余第一部件111及第二部件112可位于第二位置。即,若选择第一部件至第三部件中的一种,则可解除对剩余部件的选择。

并且,在颜色选择部110中,通过部件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各个层级,颜色选择部110可接收对与各个层级的位置相对应的线条的粗细、颜色的明度或彩度中的一种颜色信息的选择。而且,以与各个层级的位置相对应地预先设定互不相同的颜色,颜色选择部110还能够以与部件所在的层级相对应地接收对预先设定颜色的选择。

图4为用于说明线条的粗细、颜色的明度或彩度的选择方法的图。图5为用于说明线条的粗细变更的状态的图。图6为用于说明线条的明度变更的状态的图。

例如,假设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存在四个层级,并假设从层级1逐渐朝向层级4,线条的粗细变粗、颜色的明度变暗、颜色的彩度变高。图4的(a)部分为部件位于层级1的情况,当用户进行记录时,线条的厚度可以为0或者颜色的明度或彩度可以为用户终端可设定的最大明度或彩度。图5的(a)部分、图5的(b)部分、图5的(c)部分或图6的(a)部分、图6的(b)部分、图6的(c)部分分别示出与图4的(a)部分、图4的(b)部分、图4的(c)部分相对应的记录状态。即,如图4的(b)部分所示,在用户使部件位于层级2之后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当进行记录时,线条的粗细如图5的(a)部分或者颜色的明度如图6的(a)部分。如图4的(c)部分所示,在使部件位于层级3的情况下,线条的粗细如图5的(b)部分或颜色的明度如图6的(b)部分所示的明度,如图4的(d)部分所示,在部件位于层级4的情况下,线条的粗细如图5的(c)部分或颜色的明度如图6的(c)部分。

在图4至图6中,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划分出4个层级,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体现为2个以上的多个层级,可使第一部件所在的各个层级及与第一位置相对应的线条的粗细及颜色的明度互不相同。

并且,部件能够以线性方式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线条的粗细、颜色的明度或彩度中的1种也能够以线性的方式选择。即,以使第一位置为最大、第二位置为最小方式设定线条的粗细、颜色的明度或彩度中的一种,与部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的距离相对应地以线性的方式选择线的粗细、颜色的明度或彩度中的一种。

并且,线条的粗细、颜色的明度或彩度中的一种可利用用于颜色选择的部件来接收,也可利用额外的部件接收。

因此,控制部120生成与借助颜色选择部110选择的颜色相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部120生成与用户终端的记录应用相连动的控制信号,此时,控制信号包含用户通过颜色选择部110选择的颜色、线条的粗细、颜色明度及彩度的信息中的至少1种。

接着,发光二极管部130以与所选择的颜色相对应地向触控笔的外部显示颜色,此时,发光二极管部130可利用如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元件等的发光元件来在触控笔的外侧显示颜色。例如,若颜色选择部110接收的颜色为蓝色,则发光二极管部130利用发光二极管元件来在触控笔的外侧显示蓝色。

并且,发光二极管部130还可根据颜色选择部110接收的线条的粗细、颜色的明度或彩度中的1种来调节发光二极管元件等的发光元件的亮度并在触控笔的外侧显示。例如,可将发光二极管元件的亮度划分为4个阶段,假设发光二极管元件的亮度从1阶段朝向4阶段更加变亮,则在如图4的(b)部分、图5的(a)部分及图6的(a)部分所示的情况下,将发光二极管元件的亮度设定在1阶段并在触控笔的外侧显示,在如图4的(d)部分、图5的(c)部分及图6的(c)部分所示的情况下,将发光二极管元件的亮度设定在4阶段并在触控笔的外侧显示。

而且,模式选择部140可接收可在上述用户终端进行记录的书写模式或可清除记录在上述用户终端上的内容的清除模式。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模式选择部140形成于触控笔的外侧,由此可接收用户所选的模式,此时,模式选择部140能够以触摸传感器、按钮、开关等形态设置于触控笔的外侧。例如,在模式选择部140以触摸传感器的形态设置于触控笔的外侧的情况下,若用户触摸1次触摸传感器,则模式选择部140接收书写模式,若用户触摸2次触摸传感器,则模式选择部140可接收清除模式。

在用户选择书写模式或清除模式之后,控制部120生成与所选择的模式相对应的控制信号并通过通信部100向用户终端传输。

接着,图形记录部150可执行图形记录模式,其中,图形记录模式为在用户终端记录图形的情况下,检测图形的记录轨迹并沿着所检测到的记录轨迹在用户终端显示预先设定的图形。即,在用户利用触控笔来在用户终端记录图形的情况下,即使用户终端画出歪歪斜斜的图形,也可在液晶屏显示与上述图形相对应的形态准确的图形。

图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形记录部的图,例如,在用户利用触控笔来在用户终端画圆的情况下,如图7的(a)部分所示,可画出歪歪斜斜的圆,但是,在用户选择图形记录模式来画圆的情况下,如图7的(b)部分所示,可画出形态准确的圆。

在图形记录部150接收图形记录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120生成与图形记录模式相对应的控制信号并通过通信部100向用户终端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图形记录部150形成于触控笔的外侧,由此可接收用户所选择的模式,此时,图形记录部150能够以触摸传感器、按钮、开关等的形态设置于触控笔的外侧。例如,在图形记录部150以触摸传感器的形态设置于触控笔的外侧的情况下,若用户触摸1次触摸传感器,则图形记录部150接收图形记录模式,若用户触摸2次触摸传感器,则可解除对图像记录模式的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控制颜色的触控笔可在不用繁琐地在设置于智能设备的记录应用程序中选择颜色、线条的粗细及颜色明度的情况下,可利用触控笔中的按钮等来控制颜色。并且,利用触控笔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所使用的颜色,由此,使用人员无需在应用程序中确认颜色,而是可直观地了解到所选择的颜色,从而可提高触控笔的使用方便性。

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实施例仅是例示性的实施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从上述实施例导出多种变形及等同的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应根据发明要求保护范围中的技术思想来定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