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转移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35018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转移方法及其装置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近场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转移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技术是一种近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可用距离约为10厘米,可以实现电子身份识别、数据传输、数据转移等功能,比如信用卡、门禁卡等功能。

随着NFC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增加NFC数据转移功能,数据转移以支付为例,移动终端可以利用该功能随时随地进行支付,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目前,移动终端通过NFC进行支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NFC访问移动终端内置的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进行移动支付,例如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公交费用支付等;一种是通过NFC访问移动终端内置的嵌入式安全单元(embedded Secure Element,eSE)进行移动支付,例如通过移动终端实现银行卡支付等。对于支持这两种方式的移动终端而言,用户根据实际支付场景选择使用哪种方式进行支付,例如若需要通过移动终端实现银行卡支付,则设置NFC使用银行卡进行支付;若需要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公交费用支付,则设备NFC使用SIM卡进行支付。由此可见,在移动终端进行NFC支付时,需要用户手动设置,操作繁琐,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转移方法及其装置,能够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减少用户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转移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

根据所述当前环境信息以及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与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若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当前地理位置,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包括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所述第一预设地点包括交通枢纽点;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环境信息以及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与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包括:

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

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还包括第二预设地点,所述第二预设地点包括购物点;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不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非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当前地理位置,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包括数据转移日志,所述数据转移日志包括至少一次数据转移操作中每次数据转移操作所使用的地理位置和数据转移模式之间对应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环境信息以及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与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包括:

在所述数据转移日志中查找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相同的目标地理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地理位置对应的数据转移模式,将查找到的所述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若根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无法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模式选择对话框;

若接收到对所述模式选择对话框中的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的选择指令,则将所述选择指令对应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当前环境信息还包括当前时间,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还包括预设时间段;

在所述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之后,还包括:

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检测所述当前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则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转移方法,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环境信息以及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与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转移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当前地理位置,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包括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所述第一预设地点包括交通枢纽点;

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

确定单元,用于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在预设的所述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还包括第二预设地点,所述第二预设地点包括购物点;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若不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在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非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当前地理位置,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包括数据转移日志,所述数据转移日志包括至少一次数据转移操作中每次数据转移操作所使用的地理位置和数据转移模式之间对应关系;

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数据转移日志中查找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相同的目标地理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地理位置对应的数据转移模式,将查找到的所述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若根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无法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模式选择对话框;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接收到对所述模式选择对话框中的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的选择指令,则将所述选择指令对应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当前环境信息还包括当前时间,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还包括预设时间段;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检测所述当前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则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另一种数据转移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其中,存储器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使得所述数据转移装置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转移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根据当前环境信息以及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与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并在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时,根据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从而实现根据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确定数据转移模式,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减少用户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图1包括一个移动终端与一个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POS)/读卡机,移动终端可向销售终端/读卡机进行数据转移。销售终端是一种多功能终端,把它安装在银行卡的特约商户和受理网点中与计算机联成网络,就能实现电子资金自动转账,它具有支持消费、预授权、余额查询和转账等功能,使用起来安全、快捷、可靠。通常,在商场、超市、便利店等购物场所安装有销售终端,便于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或银行卡进行支付。读卡机为公共交通收费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公交收费机、车载收费机、地铁/轻轨/电车收费机,适用于城市公交系统,各大学校园、工业园,各大型企业等公共交通收费系统。

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包括处理模块、客户识别模块、近场通信模块、嵌入式安全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可能还包括显示模块、感应模块等。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可支持至少两种数据转移方式,一种是通过客户识别模块SIM卡进行数据转移,一种是通过内置嵌入式安全单元eSE进行数据转移。其中,SIM卡上可安装或嵌入公共交通付费芯片,以便用户通过刷移动终端上的SIM卡进行数据转移。嵌入式安全单元可实现近场数据转移、远程数据转移等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刷银行卡即为通过嵌入式安全单元进行数据转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转移方法及其装置,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也可以应用于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数据转移的场景,例如,数据转移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根据该当前环境信息以及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与该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并在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时,根据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的场景,可以理解的是,该场景为移动终端向销售终端/读卡机转移数据的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自动确定数据转移模式,能够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减少用户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PAD(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具有SIM卡和嵌入式安全单元的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转移装置可以为上述移动终端的一部分或全部,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多种终端操作系统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Android系统、塞班系统、Windows系统、IOS(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系统等等。

下面将结合附图2-附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转移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转移以支付为例进行介绍。

请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包括:

201,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

具体的,数据转移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可以包括当前地理位置、当前时间、当前正在使用应用、当前后台运行应用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位置。所述当前正在使用应用可以间接指示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位置,例如,所述当前正在使用应用为公交车查询应用,则根据用户在该应用上所选的公交车站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在该公交车站附近。所述当前时间用于与预设时间段进行比较,所述预设时间段可由用户自主设定,例如设定上下班时间段,也可由系统默认设定,具体时间段在此不做限定。所述当前时间可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结合使用,便于更加准确地确定与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所述当前后台运行应用也可用于间接指示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位置,例如后台运行的地图、导航类应用可间接反映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为了确保所述当前地理位置较为准确,本发明实施例要求所述移动终端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优选的,所述数据转移装置利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定位软件获取所述当前地理位置。

202,根据所述当前环境信息以及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与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具体的,所述数据转移装置根据所述当前环境信息以及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与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其中,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包括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非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所述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可以是通过SIM卡进行数据转移的模式,所述非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可以是通过eSE进行数据转移的模式。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根据不同的当前环境信息有所不同。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包括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所述第一预设地点包括交通枢纽点,例如公交站点、地铁站点、轻轨站点、电车站点等,此时所述数据转移装置通过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来选择与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所述数据转移装置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还包括第二预设地点,所述第二预设地点包括购物点,例如商场、超市、便利店等购物点,若不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所述数据转移装置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若在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所述数据转移装置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非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包括数据转移日志,所述数据转移日志包括至少一次数据转移操作中每次数据转移操作所使用的地理位置和数据转移模式之间对应关系,即所述数据转移装置将每次数据转移操作所使用的地理位置和数据转移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所述数据转移装置在所述数据转移日志中查找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相同的目标地理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地理位置对应的数据转移模式,将查找到的所述数据转移模式作为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和所述当前时间,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包括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以及所述预设时间段。所述数据转移装置在所述当前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且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时,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203,若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

具体的,所述数据转移装置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图1中的销售终端/读卡机之间的距离,所述数据转移装置可通过距离传感器获取该距离,若该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接收到销售终端/读卡机发送的转移数值,则确定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此时,所述数据转移装置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根据销售终端/读卡机所发送的转移数值向所述销售终端/读卡机转移与所述转移数值相同的数据。例如,用户在进地铁站时,使用手机刷公交卡,此时地铁的闸机未发送转移数值,手机不支付;在出地铁站时,使用手机刷公交卡,此时地铁的闸机发送转移数值(消费金额),手机根据该转移数值进行支付,即支付相应的金额。

若所述移动终端的电量过低,不足以支持根据所述当前环境信息确定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则所述数据转移装置采用上一次数据转移操作所使用的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或采用默认的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该默认的数据转移模式可以为用户自主设定的一种数据转移模式,也可以为系统设定的一种数据转移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根据当前环境信息以及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与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并在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时,根据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从而实现根据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确定数据转移模式,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减少用户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包括:

301,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当前地理位置;

具体的,所述数据转移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当前地理位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位置。所述数据转移装置可通过定位功能或定位软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也可通过正在使用的地图类、查询类应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例如,正在使用公交车查询应用,根据用户在该应用上所选的公交车站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在该公交车站附近。

302,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

具体的,所述数据转移装置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一预设地点包括交通枢纽点,例如公交站点、地铁站点、轻轨站点、电车站点等,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可由用户自主设定,也可由系统默认设定,例如10米范围。

303,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具体的,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表明用户有很大的可能性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则所述数据转移装置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此时,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可以是通过SIM卡进行数据转移的模式。对于地铁场景,若已确定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为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则从刷卡进地铁到刷卡出地铁的这段时间内,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保持不变,刷卡出地铁后,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可视具体情况变化。

304,若不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

具体的,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排除用户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可能,则所述数据转移装置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二预设地点包括购物点,例如商场、超市、便利店等购物点,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可由用户自主设定,也可由系统默认设定,可与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相同,也可不相同。由于所述第二预设地点大多为室内场所,因此所述数据转移装置可使用室内定位来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

305,若在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非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具体的,若在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表明用户有很大的可能性刷银行卡,则所述数据转移装置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非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此时,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可以是通过eSE进行数据转移的模式。

306,若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

具体的,所述数据转移装置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图1中的销售终端/读卡机之间的距离,所述数据转移装置可通过距离传感器获取该距离,若该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接收到销售终端/读卡机发送的转移数值,则确定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此时,所述数据转移装置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根据销售终端/读卡机所发送的转移数值向所述销售终端/读卡机转移与所述转移数值相同的数据。例如,用户在进地铁站时,使用手机刷公交卡,此时地铁的闸机未发送转移数值,手机不支付;在出地铁站时,使用手机刷公交卡,此时地铁的闸机发送转移数值(消费金额),手机根据该转移数值进行支付,即支付相应的金额。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根据当前地理位置以及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与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并在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时,根据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从而实现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确定数据转移模式,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减少用户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包括:

401,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当前地理位置和当前时间;

具体的,所述数据转移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当前地理位置和当前时间。

402,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

具体的,所述数据转移装置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一预设地点包括交通枢纽点,例如公交站点、地铁站点、轻轨站点、电车站点等,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可由用户自主设定,也可由系统默认设定,例如10米范围。

403,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检测所述当前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

具体的,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所述数据转移装置检测所述当前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预设时间段可由用户自主设定,例如设定上下班时间段,也可由系统默认设定,具体时间段在此不做限定。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检测所述当前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以便进一步确定用户将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404,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则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405,若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404-405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303和306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是先检测当前地理位置再检测当前时间,也可以先检测当前时间再检测当前地理位置,或同时检测当前时间和当前地理位置,并在两者均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和当前时间,根据当前地理位置、当前时间以及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与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并在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时,根据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从而实现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确定数据转移模式,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减少用户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包括:

501,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当前地理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4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301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502,在数据转移日志中查找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相同的目标地理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地理位置对应的数据转移模式,将查找到的所述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具体的,所述数据转移装置将每次数据转移操作所使用的地理位置和数据转移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存储在数据转移日志中,那么所述数据转移日志包括至少一次数据转移操作中每次数据转移操作所使用的地理位置和数据转移模式之间对应关系。所述数据转移装置在所述数据转移日志中查找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相同的目标地理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地理位置对应的数据转移模式,将查找到的所述数据转移模式作为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例如,用户经常去某个商场消费,则所述数据转移日志记录了该商场以及在该商场所使用的数据转移模式,那么所述数据转移装置使用上次已使用的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

503,若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503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306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根据当前地理位置以及数据转移日志,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与当前地理位置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并在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时,根据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从而实现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确定数据转移模式,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减少用户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若根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无法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模式选择对话框;若接收到对所述模式选择对话框中的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的选择指令,则将所述选择指令对应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例如,用户在某个商场门口,该商场门口设有公交车站,根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既可以确定为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也可以确定为非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因此无法选择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此时所述数据转移装置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模式选择对话框,由用户进行选择使用哪种数据转移模式作为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转移装置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附图6所示的数据转移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图2-图5所示实施例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图2-图5所示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转移装置60可包括:获取单元601、选择单元602和转移单元603。其中,所述选择单元包括检测单元6021和确定单元6022。

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

具体实现中,所述获取单元601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可以包括当前地理位置、当前时间、当前正在使用应用、当前后台运行应用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用于指示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位置。所述当前正在使用应用可以间接指示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位置,例如,所述当前正在使用应用为公交车查询应用,则根据用户在该应用上所选的公交车站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在该公交车站附近。所述当前时间用于与预设时间段进行比较,所述预设时间段可由用户自主设定,例如设定上下班时间段,也可由系统默认设定,具体时间段在此不做限定。所述当前时间可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结合使用,便于更加准确地确定与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所述当前后台运行应用也可用于间接指示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位置,例如后台运行的地图、导航类应用可间接反映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为了确保所述当前地理位置较为准确,本发明实施例要求所述移动终端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优选的,所述获取单元601利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定位软件获取所述当前地理位置。

选择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环境信息以及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与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当前地理位置,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包括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所述第一预设地点包括交通枢纽点;

所述选择单元602包括检测单元6021和确定单元6022:

检测单元6021,用于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

具体实现中,所述检测单元6021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一预设地点包括交通枢纽点,例如公交站点、地铁站点、轻轨站点、电车站点等,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可由用户自主设定,也可由系统默认设定,例如10米范围。

确定单元6022,用于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具体实现中,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表明用户有很大的可能性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则所述确定单元6022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此时,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可以是通过SIM卡进行数据转移的模式。对于地铁场景,若已确定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为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则从刷卡进地铁到刷卡出地铁的这段时间内,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保持不变,刷卡出地铁后,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可视具体情况变化。

所述当前环境信息还包括当前时间,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还包括预设时间段;

所述检测单元6021,还用于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检测所述当前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

具体实现中,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所述检测单元6021检测所述当前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预设时间段可由用户自主设定,例如设定上下班时间段,也可由系统默认设定,具体时间段在此不做限定。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所述检测单元6021检测所述当前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以便进一步确定用户将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所述确定单元6022,还用于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则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具体实现中,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则所述确定单元6022还用于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还包括第二预设地点,所述第二预设地点包括购物点;

所述检测单元6021,还用于若不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

具体实现中,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排除用户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可能,则所述检测单元6021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二预设地点包括购物点,例如商场、超市、便利店等购物点,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可由用户自主设定,也可由系统默认设定,可与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相同,也可不相同。由于所述第二预设地点大多为室内场所,因此所述检测单元6021可使用室内定位来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

所述确定单元6022,还用于若在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非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具体实现中,若在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表明用户有很大的可能性刷银行卡,则所述确定单元6022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非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此时,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可以是通过eSE进行数据转移的模式。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当前地理位置,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包括数据转移日志,所述数据转移日志包括至少一次数据转移操作中每次数据转移操作所使用的地理位置和数据转移模式之间对应关系;

所述选择单元602具体用于在所述数据转移日志中查找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相同的目标地理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地理位置对应的数据转移模式,将查找到的所述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转移单元603,用于若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

具体实现中,所述获取单元601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图1中的销售终端/读卡机之间的距离,所述获取单元601可通过距离传感器获取该距离,若该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接收到销售终端/读卡机发送的转移数值,则确定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此时,所述转移单元603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根据销售终端/读卡机所发送的转移数值向所述销售终端/读卡机转移与所述转移数值相同的数据。例如,用户在进地铁站时,使用手机刷公交卡,此时地铁的闸机未发送转移数值,手机不支付;在出地铁站时,使用手机刷公交卡,此时地铁的闸机发送转移数值(消费金额),手机根据该转移数值进行支付,即支付相应的金额。

若所述移动终端的电量过低,不足以支持根据所述当前环境信息确定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则所述转移单元603采用上一次数据转移操作所使用的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或采用默认的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该默认的数据转移模式可以为用户自主设定的一种数据转移模式,也可以为系统设定的一种数据转移模式。

基于图6所示的数据转移装置,该数据转移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未在图6中标明,该控制单元用于若根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无法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模式选择对话框;

所述确定单元6022,还用于若接收到对所述模式选择对话框中的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的选择指令,则将所述选择指令对应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根据当前环境信息以及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与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并在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时,根据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从而实现根据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确定数据转移模式,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减少用户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考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数据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处理器701和接口电路702,图中还给出了存储器703和总线704,该处理器701、接口电路702和存储器703通过总线7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其中,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环境信息;

根据所述当前环境信息以及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在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与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若接收到数据转移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进行数据转移。

其中,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当前地理位置,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包括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所述第一预设地点包括交通枢纽点,处理器701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

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其中,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还包括第二预设地点,所述第二预设地点包括购物点,处理器701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若不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检测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在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非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其中,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包括当前地理位置,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包括数据转移日志,所述数据转移日志包括至少一次数据转移操作中每次数据转移操作所使用的地理位置和数据转移模式之间对应关系,处理器701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在所述数据转移日志中查找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相同的目标地理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地理位置对应的数据转移模式,将查找到的所述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处理器701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若根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无法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模式选择对话框;

若接收到对所述模式选择对话框中的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的选择指令,则将所述选择指令对应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所述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其中,所述当前环境信息还包括当前时间,所述预设的数据转移模式选择规则还包括预设时间段,处理器701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若在所述第一预设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则检测所述当前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则在所述预设的至少两个数据转移模式中选择出属于交通类型的数据转移模式,作为目标数据转移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处理器701可以是一个处理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该处理元件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装置,连接于总线704,以通过总线与处理器701等其它部分连接。该输入输出装置可以为操作人员提供一输入界面,以便操作人员通过该输入界面选择布控项,还可以是其它接口,可通过该接口外接其它设备。

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存储器703可以是一个存储装置,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且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或应用程序运行装置运行所需要参数、数据等。且存储器703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闪存(Flash)等。

总线70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7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