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持终端的屏幕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1655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持终端的屏幕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方便人们娱乐,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的功能做的越来越多,相应的屏幕也越来越大,屏幕最薄弱的地方是周边,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屏幕破损(碰刮、摔碰等),维修成本增加,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屏幕的周边易破损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持终端的屏幕保护装置,其大大减少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对屏幕的损坏,并起到抗震防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持终端的屏幕保护装置,包括贴合在屏幕表面的钢化玻璃膜,以及模压并粘合在所述钢化玻璃膜周边的硅胶件。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件环绕所述钢化玻璃膜的边缘设置,且所述硅胶件具有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件为透明材料制件。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件的宽度为1mm至2mm。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钢化玻璃膜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钢化玻璃膜的一端开设有物理按键孔。

进一步地,所述钢化玻璃膜远离所述物理按键孔的一端开设有录音孔。

进一步地,所述钢化玻璃膜靠近所述录音孔的一端还开设有缺口。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手持终端的屏幕保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钢化玻璃膜的周边模压并粘合硅胶件,从而增强钢化玻璃膜的周边的抗震性,大大减少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对屏幕的损坏,并起到对产品的抗震防摔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持终端的屏幕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持终端的屏幕保护装置,其主用应用于如手机、平板等智能手持终端。具体地,该保护装置包括钢化玻璃膜1和硅胶件2。其中,钢化玻璃膜1用于贴合在屏幕表面,对屏幕表面起到保护作用;硅胶件2模压并粘合在钢化玻璃膜1的周边,对屏幕的周边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钢化玻璃膜1的周边模压并粘合硅胶件2,从而增强钢化玻璃膜1的周边的抗震性,大大减少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对屏幕的损坏,并起到对产品的抗震防摔作用。

进一步地,硅胶件2环绕钢化玻璃膜1的边缘设置,进而全面保护屏幕的周边。另外,该硅胶件2还具有翻边21,该翻边21便于贴合在屏幕边缘。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硅胶件2由透明的硅胶材料制成,以防止其阻挡屏幕边缘而使屏幕尺寸变小。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硅胶件也可以根据智能产品的颜色进行调色。

进一步地,该硅胶件2的宽度为1mm至2mm,以匹配屏幕的边缘尺寸。

进一步地,该硅胶件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钢化玻璃膜1的厚度,以使钢化玻璃膜1和硅胶件2均能够很好地贴合在屏幕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钢化玻璃膜1的一端开设有物理按键孔11,且该物理按键孔11设置在钢化玻璃膜1的中间,该物理按键孔11与智能手持终端的物理按键对应,以确保物理按键孔的操作使用。在钢化玻璃膜1远离物理按键孔11的一端开设有录音孔12,且该录音孔12设置在钢化玻璃膜1的中间,该录音孔12便于使用者进行录音。此外,在钢化玻璃膜1靠近录音孔12的一端还开设有缺口13,该缺口13便于将保护装置贴合在智能手持终端的屏幕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装置的制作工艺如下:在钢化玻璃膜1加工完成后,通过超声清洗、点胶、上模、硅胶成型、压合、退温、脱模、拉力测试,在原有钢化玻璃膜1的周边增加硅胶件2,从而增强钢化玻璃膜1的周边的抗震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钢化玻璃膜1的周边模压并粘合硅胶件2,从而增强钢化玻璃膜1的周边的抗震性,大大减少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对屏幕的损坏,并起到对产品的抗震防摔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