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RFID标签的服装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8863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标识牌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带RFID标签的服装标识牌。



背景技术:

在服装领域,标签的形式多以吊牌、挂牌或条码的方式存在,功能单一,这些易于识别的信息便有易被刮花,掉落、毁坏的现象,随着 RFID 技术发展迅速,这种方便读取数据,存储量高于条形码的技术在服装领域也渐渐发展起来,因为其使用的灵活性,应用方式也多种多样。目前的应用于服装领域的 RFID 标签,多以附加于服装吊牌或依附于服装表面,这样的存在方式,容易被破坏,使得相关信息无法被取出,从而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RFID标签的服装标识牌,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用于与服装上的RFID 标签容易被破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带RFID标签的服装标识牌,包括有主体层、RFID标签、防刺穿层以及阻燃层;该主体层为纸材质;该RFID标签的外表面完全包裹有保护膜层,该保护膜层和RFID标签镶嵌成型在主体层内;该防刺穿层完全包裹住主体层的外表面,该阻燃层完全包裹住防刺穿层的外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层的一表面设置有条形码印刷层和二维码印刷层,该防刺穿层覆盖住条形码印刷层和二维码印刷层,且防刺穿层和阻燃层均为透明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层上设置有金属吊环,金属吊环的两端穿过防刺穿层并分别露出阻燃层的上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在RFID标签的外表面完全包裹有保护膜层,并配合保护膜层和RFID标签镶嵌成型在主体层内,使得RFID标签得到很好的保护,不易被损坏,并且,通过设置有防刺穿层和阻燃层,可有效防止尖锐物品刺入以及火烧,从而进一步保护RFID标签,保证RFID标签相关信息可被顺利取出,从而给使用带来方便。

二、通过进一步设置有条形码印刷层和二维码印刷层,用户可根据需要读取条形码印刷层或二维码印刷层的相关信息,以查询商品信息,使用灵活方便,并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防伪功能。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主体层 20、RFID标签

30、防刺穿层 40、阻燃层

50、保护膜层 60、条形码印刷层

70、二维码印刷层 80、金属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主体层10、RFID标签20、防刺穿层30以及阻燃层40。

该主体层10为纸材质;该RFID标签20的外表面完全包裹有保护膜层50,该保护膜层50和RFID标签20镶嵌成型在主体层10内;RFID标签20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对RFID标签20的具体结构不作详细叙述,RFID标签20内储存有服装的所有相关信息,该保护膜层50用于对RFID标签20进行高温等保护。

该防刺穿层30完全包裹住主体层10的外表面,该阻燃层40完全包裹住防刺穿层30的外表面,该防刺穿层30用于防止尖锐物品刺入而破坏RFID标签20,该阻燃层40用于避免火容易烧着主体层10,从而起到保护RFID标签20的作用。

以及,所述主体层10的一表面设置有条形码印刷层60和二维码印刷层70,该防刺穿层30覆盖住条形码印刷层60和二维码印刷层70,且防刺穿层30和阻燃层40均为透明材质,条形码印刷层60和二维码印刷层70包含的相关信息与RFID标签20的相同。

另外,所述主体层10上设置有金属吊环80,金属吊环80的两端穿过防刺穿层30并分别露出阻燃层40的上下表面,该金属吊环80用于供吊绳穿过而与服装连接。

使用时,将本产品吊挂在服装上,在仓库的出入口安装RFID读取器,当服装批量进出货时,利用RFID读取器即可自动感应并读出各个服装上的RFID标签20,从而自动获知进出货信息,无需对服装逐一人工记录。当在销售或使用时,利用条形码或二维码读取器对准条形码印刷层60或二维码印刷层70即可读取对应服装的相关商品信息,使用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首先,通过在RFID标签的外表面完全包裹有保护膜层,并配合保护膜层和RFID标签镶嵌成型在主体层内,使得RFID标签得到很好的保护,不易被损坏,并且,通过设置有防刺穿层和阻燃层,可有效防止尖锐物品刺入以及火烧,从而进一步保护RFID标签,保证RFID标签相关信息可被顺利取出,从而给使用带来方便。其次,通过进一步设置有条形码印刷层和二维码印刷层,用户可根据需要读取条形码印刷层或二维码印刷层的相关信息,以查询商品信息,使用灵活方便,并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防伪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