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8794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手机USB接口处的防尘防水效果较差,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尘防水效果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防水和防尘效果不好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包括USB接口座;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主板电连接;触控模组,所述触控模组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触控模组设于所述显示模组的上方;外壳,所述触控模组露出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触控模组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USB孔,所述USB接口座的至少一部分位于USB孔内;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套设在所述USB接口座和所述USB孔之间以密封所述USB接口座和所述USB孔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通过在USB接口座和USB孔之间设置密封件,可以防止水或灰尘等其他异物通过USB接口座和USB孔之间的间隙进入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内部,从而可以提高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防尘和防水性能,进而提高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件为密封胶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胶圈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U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USB接口座包括:USB座本体;和装配凸缘,所述装配凸缘向外凸出于所述USB座本体,所述装配凸缘连接至所述USB座本体邻近所述USB孔的一端边缘,所述密封件套设在所述USB座本体的外侧面,并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装配凸缘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配凸缘与所述USB孔的边缘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便携式电子设备100;

主板10;USB接口座11;USB座本体12;装配凸缘13;

显示模组20;

触控模组30;

外壳40;

密封件50。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10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100包括:主板10、显示模组20、触控模组30、外壳40和密封件50。其中,主板10包括USB接口座11,显示模组20与主板10电连接,触控模组30与主板10电连接,触控模组30设于显示模组20的上方,触控模组30露出于外壳40的外部,显示模组20与触控模组30位于外壳40内。外壳40上设有USB孔,USB接口座1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USB孔内,密封件50套设在USB接口座11和USB孔之间以密封USB接口座11和USB孔之间的间隙。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100,通过在USB接口座11和USB孔之间设置密封件50,从而可以防止水或灰尘等其他异物通过USB接口座11和USB孔之间的间隙进入到便携式电子设备100的内部,从而可以提高便携式电子设备100的防尘和防水性能,进而提高便携式电子设备100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密封件50为密封胶圈。由此,密封圈弹性较佳,密封胶圈能更好的填充USB接口座11和USB孔之间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密封胶圈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U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USB接口座11包括:USB座本体12和装配凸缘13。装配凸缘13向外凸出于USB座本体12,装配凸缘13连接至USB座本体12邻近USB孔的一端边缘,密封件50套设在USB座本体12的外侧面,并且密封件50与装配凸缘13相对设置。由此,密封件50抵接在USB孔和USB座本体12之间,而且密封件50还能和装配凸缘13的表面抵接,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便携式电子设备100的防水和防尘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装配凸缘13与USB孔的边缘相对设置。由此,可以提高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防水和防尘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电子设备100为手机、平板电脑。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