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计算机的可循环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1863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计算机的可循环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散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计算机的可循环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6年至2009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万台,联网计算机台数由原来的2.9万台上升至5940万台。

计算机部件中大量使用集成电路,众所周知,高温是集成电路的大敌。高温不但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有可能使某些部件烧毁。导致高温的热量不是来自计算机外,而是计算机内部,或者说是集成电路内部,散热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将这些热量发散到机箱内或者机箱外,保证计算机部件的温度正常。

现有的用于计算机散热的系统多是通过改变主机箱来实现台式电脑的散热,通过内置风扇的散热器对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很少有既可用于台式电脑散热又能对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的散热系统,增加散热成本,且单纯的利用风扇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不佳,大大降低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的可循环散热系统,具备将传统的散热器壳体改成可以开合的壳体,根据笔记本电脑的开合而开合,利用盘管和风扇双重散热,循环散热,散热效果更佳,提高实用性,可对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一物多用,减少散热成本,进一步增加实用性,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以及操作便捷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用于计算机散热的系统多是通过改变主机箱来实现台式电脑的散热,通过内置风扇的散热器对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很少有即可用于台式电脑散热又能对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的散热系统,增加散热成本,且单纯的利用风扇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不佳,大大降低实用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将传统的散热器壳体改成可以开合的壳体,根据笔记本电脑的开合而开合,利用盘管和风扇双重散热,循环散热,散热效果更佳,提高实用性,可对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一物多用,减少散热成本,进一步增加实用性,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以及操作便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计算机的可循环散热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是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合页铰接,上壳体的上表面盘旋设置有盘管,盘管的出口通过二通接头与回水管的进口连通,回水管的出口依次贯穿上壳体和下壳体并与水箱内部的抽水泵的进口连通,抽水泵的出口与出水管的进口连通,出水管的出口贯穿水箱且通过二通接头与盘管的进口连通。

所述水箱的侧面且在下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散热风机远离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扇,散热风机和风扇的上方且在下壳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透气网,散热风机和风扇的下方且在下壳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网。

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方且在上壳体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活动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与固定板的侧面铰接。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上部的两个角均固定安装有束带,下壳体下部的两个角均固定安装有束带,束带采用弹性体制成。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下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盘管相适配的卡槽,下壳体上部的两侧也对应开设有与盘管相适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盘管的外表面通过固定块固定安装在上壳体的上表面,且盘管采用软管。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机是由扇叶和电机组成,散热风机的扇叶正对着水箱设置。

优选的,所述风扇是由扇叶和电机组成,风扇的扇叶正对着透气网设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的可循环散热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计算机的可循环散热系统,通过设置上壳体和下壳体,将传统的散热器壳体改成可以开合的壳体,将笔记本电脑的四角均放置到束带内,就能根据笔记本电脑的开合而开合,利用盘管和风扇双重散热,循环散热,散热效果更佳,提高实用性。

2、该用于计算机的可循环散热系统,通过设置伸缩杆,将该外壳贴合在主机箱上,然后让伸缩杆15打开并支撑在基面上,就可将主机箱内的热量散开,可对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一物多用,减少散热成本,进一步增加实用性,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中:1外壳、101上壳体、102下壳体、2合页、3盘管、4二通接头、5回水管、6水箱、7抽水泵、8出水管、9散热风机、10风扇、11透气网、12散热网、13固定板、14凹槽、15伸缩杆、16束带、17卡槽、18防滑垫、19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用于计算机的可循环散热系统,包括外壳1,外壳1是由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组成,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通过合页2铰接,上壳体101上部的两个角均固定安装有束带16,下壳体102下部的两个角均固定安装有束带16,束带16采用弹性体制成,通过设置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将传统的散热器壳体改成可以开合的壳体,将笔记本电脑的四角均放置到束带16内,就能根据笔记本电脑的开合而开合,利用盘管3和风扇10双重散热,循环散热,散热效果更佳,上壳体101的上表面盘旋设置有盘管3,盘管3的外表面通过固定块19固定安装在上壳体101的上表面,且盘管3采用软管,盘管3的出口通过二通接头4与回水管5的进口连通,回水管5的出口依次贯穿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并与水箱6内部的抽水泵7的进口连通,抽水泵7的出口与出水管8的进口连通,抽水泵7是指具备一进一出的抽气(水)嘴、排气(水)嘴各一个,并且在进口处能够持续形成真空或负压,排气嘴处形成微正压,工作介质可以为气体,也可为液体,体积小巧的一种仪器,常被称为微型真空水泵,微型抽水泵或微型自吸水泵,抽水泵7的规格和型号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出水管8的出口贯穿水箱6且通过二通接头4与盘管3的进口连通,上壳体101下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盘管3相适配的卡槽17,下壳体102上部的两侧也对应开设有与盘管3相适配的卡槽17,下壳体102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18,防滑垫18是给笔记本电脑散热时用来防滑的。

请参阅图1-2,水箱6的侧面且在下壳体102内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9,散热风机9对水箱6进行散热,同时也能对计算机进行散热,散热风机9是由扇叶和电机组成,散热风机9的扇叶正对着水箱6设置,散热风机9的型号和规格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散热风机9远离水箱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扇10,用于对计算机散热,散热效果更好,风扇10是由扇叶和电机组成,风扇10的扇叶正对着透气网11设置,风扇10的型号和规格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通过透气网11可将散热风机9和风扇10产生的冷气对计算机进行散热,散热风机9和风扇10的上方且在下壳体10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透气网11,散热风机9和风扇10的下方且在下壳体10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网12,将散热风机9和风扇1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排走。

请参阅图2,上壳体10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下方且在上壳体101上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内活动安装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顶部与固定板13的侧面铰接,将该外壳1贴合在主机箱上,然后让伸缩杆15打开并支撑在基面上,就可将主机箱内的热量散开,可对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一物多用,减少散热成本,增加实用性,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连接后各个电气元件将开始工作,断开后停止工作。

综上所述,该用于计算机的可循环散热系统,通过设置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将传统的散热器壳体改成可以开合的壳体,将笔记本电脑的四角均放置到束带16内,就能根据笔记本电脑的开合而开合,利用盘管3和风扇10双重散热,循环散热,散热效果更佳。

通过设置伸缩杆15,将该外壳1贴合在主机箱上,然后让伸缩杆15打开并支撑在基面上,就可将主机箱内的热量散开,可对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一物多用,减少散热成本,增加实用性,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解决了现有的用于计算机散热的系统多是通过改变主机箱来实现台式电脑的散热,通过内置风扇的散热器对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很少有即可用于台式电脑散热又能对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的散热系统,增加散热成本,且单纯的利用风扇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不佳,大大降低实用性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