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机纹理防伪产品、随机纹理防伪系统和随机纹理防伪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3471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随机纹理防伪产品、随机纹理防伪系统和随机纹理防伪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纹理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随机纹理防伪产品、随机纹理防伪系统和随机纹理防伪方法。



背景技术:

随机纹理防伪技术是一项具有应用前景的防伪技术,它最终会解决公众防伪问题,这是因为随机纹理分布的形成涉及到一个不可控的随机过程,该过程就是生产者自己第二次也不能像第一次随机布散分布那样低成本的形成相同的分布图案,相对于第一次布散,后来者要形成相同的分布特征需要更高的成本,当这个成本差异大于造假利润时,便实现了防伪效果。

随机纹理防伪技术从发明应用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始终没有进入公众识别领域,原因在于布散形成的纹理分布图案,在肉眼识别或现有手机拍照识别条件下,由于分辨率的限制,会出现低成本工艺模仿,例如印刷图案、uv打印的凹凸图案、压纹工艺形成的图案、以及激光微雕形成的图案、类似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形成的图案等现有技术的低成本可控复制图案,这些复制图案容易产生“图像欺骗”,欺骗人眼、欺骗不带显微放大的手机,欺骗手感、欺骗针挑观察,从而导致纹理防伪的失败。

在防伪领域中有一线防伪和二线防伪的区分,一线防伪是指普通消费者(用户)都能识别的真伪,不用专用的技术仪器;二线防伪需要借助专用的技术仪器,由专家或技术人员才能识别。二线防伪由于借助于专用的技术仪器并需要专门技术人员,将防伪识别变得复杂,并不适用于普通消费者辨认,且识别费用较高。相比于二线防伪,一线防伪适用性广且识别方便,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和便于推广,并且结果直观,可信度高,但通常仿造难度不如二线防伪。如何提供一种防伪产品兼具高难仿造性和一线防伪的易识别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涉及纹理元素固有特征的防伪产品、防伪系统和防伪方法,在纹理元素很小时,人眼无法直接辨别单根纹理元素的纹理元素特征,因此出现了印刷、打印、压纹等工艺来造假纹理防伪标识,这类标识虽然可模仿其分布特征,却无法模仿其固有特征,通过固有特征的识别能够高度有效地保证了随机纹理防伪标识的可靠性,同时采用手机和放大镜作为识别器的识别属于一线防伪技术,大大提高了防伪产品的易识别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一种随机纹理防伪产品,包括防伪对象、防伪标识和放大镜;

其中,

所述防伪标识为其上随机分布有纹理元素1的防伪标识2,

所述防伪标识2被附着在所述防伪对象或所述防伪对象的包装上,

所述放大镜可用于与手机组成识别器来识别所述防伪标识,所述放大镜作为所述识别器的可拆卸部件,当放大镜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时,所述放大镜作为识别器的执行部件,当放大镜未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时,所述放大镜作为识别器的非执行部件。

优选地,所述防伪标识2具有分布特征3和固有特征4,所述分布特征3为该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的分布图像和/或分布图像的特征;所述固有特征是指所述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在被放大条件下被观察时具有的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分辨;

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和/或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可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并用于分别与所述分布特征3和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来判断防伪对象的真假,当有一个比对结果为不相同时,判断待识别防伪标识2'为假,进而待识别防伪标识2'所附着的防伪对象为假,所述待识别固有特征4'是指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的每根纹理元素1'在被放大条件下被观察时具有的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分辨;

其中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时,所述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

做为优选,当所述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识别器的视场直径小于或等于1.5cm。

做为优选,所述放大镜包括粘胶层,通过该粘胶层将所述放大镜粘附在手机上。

优选地,所述放大镜包括透镜、支撑部和粘胶层,所述支撑部的一侧固定有所述透镜,所述支撑部的另一侧固定有所述粘胶层。

优选地,在固定有所述粘胶层侧,所述支撑部的侧面突出于所述透镜的侧面。

做为优选,所述随机纹理防伪产品还包括放大识别说明,所述放大识别说明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是放大识别说明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

做为优选,所述随机纹理防伪产品还包括放大图片,所述放大图片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所述放大图片示出了所述防伪标识2的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4。

做为优选,所述随机纹理防伪产品还包括放大图片,所述放大图片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和/或被包含在所述放大识别说明中,所述放大图片示出了所述防伪标识2的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

做为优选,每个所述防伪标识2的分布特征3和采用与该防伪标识2相同的所述纹理元素1形成的一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相关联。

做为优选,所述随机纹理防伪产品还包括编码5,每个所述防伪标识2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编码5;

所述编码5与所述防伪标识2一一对应,或所述编码5与多个所述防伪标识2相对应;

所述编码5与相对应的防伪标识2的分布特征相关联,且和采用与相对应的防伪标识2相同的纹理元素1形成的一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相关联;

所述编码5可包含在所述防伪标识内,或独立于所述防伪标识被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

做为优选,所述防伪标识2上的纹理元素1为密集排列的纹理分布,所述纹理分布区域内,纹理密度不小于100根/cm2;优选地,纹理密度不小于1000根/cm2;优选地,纹理密度不小于10000根/cm2

做为优选,所述防伪标识2上的纹理元素1为密集排列的纹理分布,所述纹理分布区域内,平均单根纹理元素1的面积小于0.3mm2;优选地,平均单根纹理元素1的面积小于0.1mm2;优选地,平均单根纹理元素1的面积小于0.05mm2

一种随机纹理防伪系统,包括上述的随机纹理防伪产品、所述手机和后台,所述手机和所述后台可有线或无线连接;

当防伪产品不包括编码时:所述后台存储有每个所述防伪标识的分布特征和对应于每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或者

所述后台存储有每个所述防伪标识的分布特征,对应于每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被示出在所述放大图片上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和/或被包含在所述放大识别说明中;

当防伪产品包括编码时:所述后台存储有每个所述防伪标识的编码、与该编码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分布特征和与该编码相关联的对应于每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或者

所述后台存储有每个所述防伪标识的编码、与该编码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分布特征,对应于每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被示出在所述放大图片上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和/或被包含在所述放大识别说明中。

做为优选,当防伪产品不包括编码时:

通过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一次拍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第三放大图像或全部第三放大图像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

或者通过放大镜作为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直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图像作为待识别分布特征3’或者通过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拍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第一放大图像或全部第一放大图像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并且通过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拍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第二放大图像或全部第二放大图像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

做为优选,当防伪产品包括编码时:

通过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一次拍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编码5'和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第三放大图像或全部第三放大图像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

或者通过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或者通过放大镜作为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通过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一次拍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第三放大图像或全部第三放大图像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

做为优选,当防伪产品包括编码时:

通过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或者通过放大镜作为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

通过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拍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第一放大图像或全部第一放大图像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或者通过放大镜作为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图像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

通过放大镜作为识别部件时的识别器拍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第二放大图像或全部第二放大图像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

做为优选,所述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为二维码,

当编码5'用于放大镜作为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时,所述二维码的边长大于5mm;

当编码5'用于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时,所述二维码的边长小于4mm和/二维码区域的面积小于16mm2

做为优选,

当获取了第一放大图像或第三放大图像时:

所述后台将手机传来的所述第一放大图像或第三放大图像进行处理生成待识别分布特征3',并在后台自动比对或在手机端人工比对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分布特征3;

当获取了待识别分布特征图像时:

通过在后台自动比对或在手机端人工比对待识别分布特征图案和分布特征3以比对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分布特征3。

做为优选,当防伪产品不包括编码时:

所述待识别分布特征3’与后台的每个分布特征3逐一比对;

当防伪产品包括编码时:

所述待识别分布特征3’与获得的编码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分布特征逐一比对。

做为优选,通过后台人工或自动、手机端人工比对第二放大图像或第三放大图像与固有特征4来进而比对待识别固有特征4'和固有特征4。

做为优选,当防伪产品不包括编码时:

所述第二放大图像或第三放大图像与后台中与待识别分布特征3'相关联的示出了固有特征4的放大图片在后台人工或自动、手机端人工比对,进而比对待识别固有特征4'和固有特征4;

或者,

所述第二放大图像或第三放大图像与防伪产品中的放大图片进行人工比对进而比对待识别固有特征4'和固有特征4,所述放大图片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所述放大图片示出了所述防伪标识2的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

当防伪产品包括编码时:

所述第二放大图像或第三放大图像与后台中与该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相关联的示出了固有特征4的放大图片在后台人工或自动、手机端人工比对,进而比对待识别固有特征4'和固有特征4;

或者,

所述第二放大图像或第三放大图像与防伪产品中的放大图片进行人工比对进而比对待识别固有特征4'和固有特征4,所述放大图片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所述放大图片示出了所述防伪标识2的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

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方法,所述方法利用权利要求上述的随机纹理防伪产品来实施,具体步骤为:

步骤1:选择随机分布有纹理元素1的防伪标识2;

步骤2:获取所述防伪标识2的分布特征和固有特征;

步骤3:将防伪标识2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并给所述防伪对象配备放大镜;

所述放大镜可用于与手机组成识别器,所述放大镜作为所述识别器的可拆卸部件,当放大镜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时,所述放大镜作为识别器的执行部件,当放大镜未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时,所述放大镜作为识别器的非执行部件;

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和/或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可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并用于分别与所述分布特征3和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来判断防伪对象的真假,当有一个比对结果为不相同时,判断待识别防伪标识2'为假,进而待识别防伪标识2'所附着的防伪对象为假,所述待识别固有特征4'是指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的每根纹理元素1'在被放大条件下被观察时具有的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分辨;

其中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时,所述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

做为优选,还包括步骤4:

识别时,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和/或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将获取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与所述分布特征3和所述固有特征4分别进行比对,当其中一个比对结果为不相同时,判断待识别防伪标识2'为假,进而待识别防伪标识2'所附着的防伪对象为假;所述待识别固有特征4'是指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的每根纹理元素1'在被放大条件下被观察时具有的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分辨;

其中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时,所述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

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方法,所述方法利用上述的随机纹理防伪系统实施,具体步骤为:

步骤1:选择随机分布有纹理元素1的防伪标识2;

步骤2:获取所述防伪标识2的分布特征和固有特征;

步骤3:将防伪标识2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并给所述防伪对象配备放大镜;

步骤4:识别时,所述放大镜与手机组成识别器,所述放大镜作为所述识别器的可拆卸部件,当放大镜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时,所述放大镜作为识别器的执行部件,当放大镜未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时,所述放大镜作为识别器的非执行部件;

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和/或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并分别与所述分布特征3和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来判断防伪对象的真假,当有一个比对结果为不相同时,判断待识别防伪标识2'为假,进而待识别防伪标识2'所附着的防伪对象为假,所述待识别固有特征4'是指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的每根纹理元素1'在被放大条件下被观察时具有的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分辨;

其中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时,所述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

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防伪产品的目的是解决公众防伪中利用放大镜进行防伪识别成本较高的问题。在目前的防伪领域里面,放大镜由于比较昂贵,与产品放在一起仅仅进行防伪识别,使得防伪产品的成本很高,进入不了公众防伪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注塑放大镜的出现,使得放大镜的成本大幅降低,进而使得放大镜从二线防伪进入一线防伪,即公众防伪,使得防伪对象、放大镜和防伪标识作为一个整体产品进入公众防伪领域,成为一种可推广的可能。进一步与随机纹理防伪系统结合进入公众识别领域,给公众识别领域的防伪技术带来一次飞跃性的突破。当今社会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手机,手机已经成了人体的一部分,相当于一个外部的器官存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产品,防伪产品包括防伪对象、防伪标识和放大镜,其中防伪标识被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通过对防伪标识的检验来判断防伪对象的真假;其中防伪标识采用的是分布有纹理元素的随机纹理防伪标识,申请人首次提出了固有特征的概念,即指防伪标识2的每根纹理元素1在被放大条件下被观察时具有的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分辨,比如,纹理元素的立体结构,多段色彩结构,在光源照射下的阴影等。每个防伪标识2具有的分布特征和固有特征的双重结合能够对应唯一的防伪标识,而造假者通过印刷图案、uv打印的凹凸图案、压纹工艺形成的图案、以及激光微雕形成的图案、类似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形成的图案等现有技术的低成本可控复制图案则因其固有特征与纹理标识固有特征的不同而被轻易地鉴别出来,而造假者无论是通过自身研发、偷窃得到了相同的纹理元素甚至是内部人员采用相同的纹理元素,因为无法通过布撒获得相同的分布图案而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而被轻易地鉴别出来。同时,识别时的识别器由手机加放大镜组成,其中的手机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放大镜成本低廉,通过被附着到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而同防伪对象一块到达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将该放大镜安装到自己手机上作为识别器,这个识别器完全不同于二线防伪的专用识别器,本发明中的识别器可为消费者大众所有,且安装操作极为简单,成为了易被消费者接受和便于推广、可信度高、易识别性强的一线防伪技术。因此,本发明的随机纹理防伪产品兼具高难仿造性和一线防伪的易识别性的特点,成为了全新的防伪产品。

优选地,当识别器获取待识别固有特征4'时,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其识别器的视场直径小于或等于1.5cm,在这样的条件下,固有特征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即每根纹理元素1'的相同的视觉特征在人眼直接观察下无法分辨,借助识别器且视场直径小于或等于1.5cm时可清楚分辨。

优选地,放大镜和手机之间通过粘胶层连接,粘胶层作为连接部件、价格低廉,使用时、保证了放大镜和手机之间的有效固定,使用后,便于拆除、不损伤手机。

优选地,所述放大镜包括透镜、支撑部和粘胶层,所述支撑部的一侧固定有所述透镜,所述支撑部的另一侧固定有所述粘胶层,其中,在固定有所述粘胶层侧,所述支撑部的侧面突出于所述透镜的侧面,保证支撑部粘接到手机上,避免透镜突出妨碍放大镜的粘接。

优选地,随机纹理防伪产品还包括放大识别说明,更易于消费者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随机纹理防伪产品还包括放大图片,所述放大图片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放大图片示出了所述防伪标识2的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这种情况下,识别器获取的待识别固有特征(包括有纹理元素的防伪标识的放大图像)可显示在手机屏幕上,通过消费者观察手机屏幕上的放大图片和识别器获取的放大图像来比对待识别固有特征和固有特征,这种比对由消费者操作,根据眼见为实的思维习惯,消费者对这种比对结果的信任度更高。

进一步地,防伪产品还包括编码,编码与对应的防伪标识的分布特征相关联,与对应的防伪标识的所在类别的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相关联,通过编码快速找到与该防伪标识相对应的分布特征和固有特征,提高比对效率。这里的编码可以设置在防伪标识内,易于被消费者找到,识别时,也有可能同待识别分布特征和/或固有特征一次获取,当然编码也可以独立于所述防伪标识被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不同的设置方式来满足防伪产品的布置需要。

优选地,从纹理密度和单根纹理元素的面积角度进行了限定,这样做(1)固有特征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即每根纹理元素1的相同的视觉特征在人眼直接观察下无法分辨,但在安装有放大镜的手机摄像头下能被清楚识别;(2)通过增加防伪标识的纹理元素的数量和/或减小单根纹理元素的面积可以有效防止通过摆放模仿防伪标识,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摆放模仿的可能性仅仅存在于理论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随机纹理防伪系统,包括上述随机纹理防伪产品和上述手机、以及后台,后台可与手机通讯连接,每个防伪标识的编码(如果有)、分布特征和该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被存储在后台中,用于待识别分布特征和待识别固有特征的比对。其中,每类防伪标识仅获取并存储一次即可,即一类防伪标识均对应同一个示出固有特征的放大图片即可。这里的放大图片还可以不存储在后台,还可以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和/或被包含在所述放大识别说明中。

进一步地,当不包括编码时,待识别分布特征和待识别固有特征可由识别器一次或两次获取,获取的待识别分布特征与后台中的分布特征进行逐一比对,获取的待识别固有特征与后台中与待识别分布特征相关联的固有特征进行比对。分布特征的比对可以通过能够示出分布特征的分布特征图像或者分布特征图像的特征进行比对。

当包括编码时,获得的待识别分布特征与后台中与编码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分布特征进行比对,获取的待识别固有特征与后台中与编码相关联的固有特征进行比对。固有特征的比对可通过能够示出固有特征的纹理元素的放大图像和放大图片的比对进行。

进一步地,分布特征的比对可以在后台自动进行,也可以在识别器手机屏幕上进行。固有特征的比对可以在后台自动或人工进行、也可以在识别器手机屏幕上进行,其中在手机屏幕上进行时,可以将待识别固有特征的放大图像与固有特征的放大图片均显示在手机屏幕上进行比较、或者可以将待识别固有特征的放大图像显示在手机屏幕上与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包装上甚至放大识别说明中的放大图片进行比对。

优选地,对应于小编码,边长小于4mm和/编码区域的面积小于16mm2时的二维码,可以采用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目前市场上还未有能够仿制小二维码的钓鱼技术,确保了使用本防伪产品的安全性。对应于正常大小的的编码,边长大于5mm,可以采用放大镜作为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别对应于上述随机纹理防伪产品和上述随机纹理防伪系统的随机纹理防伪方法,获得了同样有益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编码的随机纹理防伪标识;

图2为有编码的随机纹理防伪标识;

图3为一种放大镜附着在防伪标识上的结构,所述防伪标识又附着在防伪对象上;

图4为所示为一种放大镜附着在防伪对象的包装上的结构,所述纹理防伪标识和放大镜分开附着在防伪对象的包装上;

图5为一种组合透镜的光学放大镜;

图6为一种带安装翼的单凸透镜;

图7为一种带安装翼的双凸透镜;

图8为一种不带安装翼的单凸透镜;

图9为在被防伪的产品(防伪对象)的包装上附着有纹理防伪标识2和示出单个纹理元素1固有特征4的放大图片7的示意图;

图10为在被防伪的产品(防伪对象)的包装上印设有纹理防伪标识2和含有固有特征放大图片7的二维码的示意图;

图11手机外接多透镜的光学放大镜的示意图;

图12手机外接单透镜的光学放大镜的示意图;

图13为在纹理防伪标识2上印设有示出单个纹理元素1固有特征4放大图片7、编码和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的示意图;

图14是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4为立体特征和带两个不同色彩单元的色彩特征的放大图片7;

图15是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4为阴影特征的放大图片7;

图16为在手机屏幕(识别器的显示器)上显示有纹理元素1固有特征4放大图片7的示意图,所述固有特征4为立体特征和带两个不同色彩单元的色彩特征;

图17为在手机屏幕(识别器的显示器)上显示有纹理元素1固有特征4放大图片7的示意图,所述固有特征4为阴影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申请的基本名称术语做出说明:

1、防伪标识的分布图像:防伪标识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的分布图像每张不同,其组合可达1020状态以上不重复,足够全世界所有商品使用100年不重复,所以纹理的分布图像本身就是一种不会重复的编码,在图像识别软件或数字图像处理电路支持下,对防伪标识无需编码。

2、纹理防伪的无限使用法则:是指纹理防伪技术使用在十分众多的产品类别后不会对防伪效果产生影响,这是纹理防伪原理决定的。这是因为纹理分布的第一次随机形成为一个低成本的不可控的随机过程;而传统防伪的防伪原理是基于独有设备、独有工艺、技术秘密等手段,一旦突破便到处扩散,从而失去效果,基于此,传统防伪技术只能有效使用才能确保一定的防伪效果。

3、每个防伪标识还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其上的编码与防伪标识2一一对应,或其上的编码与多个防伪标识2相对应;编码的作用在于在后台寻址,快速调出预先存储的特征;其中编码与多个防伪标识相对应的一个重要好处在于,可以用普通印刷机制版批量印刷编码,十分高效和低成本。

4、分布特征,是指随机过程中形成的纹理的空间位置分布,以及在这空间位置上纹理的随机朝向、多旋转方向时的随机旋转方向、多色彩纹理时随机纹理色彩等等,并且是所述识别器能够感知的。

5、固有特征,是指防伪标识上单根纹理元素的物理特征,包括纹理元素的立体结构、色彩、纹理上细微的色彩分布等等,与随机分布过程无关。

6、识别纹理元素的固有特征,目的是防止造假者采用低成本的可控工艺来模仿正品防伪标识的纹理分布而使识别器或人眼不能分辨;现有技术中低成本可控工艺包括各种印刷方式,各种喷墨打印,包括能打印出具有触摸手感细线的uv打印,3d立体打印、各种光刻工艺等等;为了杜绝这类低成本的造假工艺,特别的针对这些造假工艺纹理结构设计以及基于设计的放大识别方法能够做出这样的区分,即本发明所述的识别纹理固有特征。

7、为了实现纹理元素固有特征的识别,除了上述纹理的特别设计和放大识别外,针对造假者可能利用的现有技术的特点,提出一套识别标准(即,上述的放大识别说明)告知判别者,特别是在识别系统中判别者能方便看到和学习到。所述识别系统包括防伪对象、防伪标识、识别器及后台等。

8、手机,本发明所述手机通常指现有的未内置显微放大摄像头的智能手机,一般手机有两个摄像头均为普通风景人像摄影设计,基于光学镜头从光学机理上一个镜头无法兼顾显微放大和普通摄影,以及显微摄像头的公众需求尚不强烈,因此现有手机尚未见自带有显微摄像头的手机,特别是带有适合纹理防伪识别的显微放大摄像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机纹理防伪产品,其特征在于:

包括防伪对象、防伪标识2和放大镜6;

其中,

所述防伪标识2为其上随机分布有纹理元素1的防伪标识2,

所述防伪标识2被附着在所述防伪对象或所述防伪对象的包装上,

所述放大镜6可用于与手机组成识别器来识别所述防伪标识,所述放大镜作为所述识别器的可拆卸部件,当放大镜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时,所述放大镜作为识别器的执行部件,当放大镜未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时,所述放大镜作为识别器的非执行部件。

本发明提供的防伪产品的目的是解决公众防伪中利用放大镜进行防伪识别成本较高的问题。在目前的防伪领域里面,放大镜由于比较昂贵,与产品放在一起仅仅进行防伪识别,使得防伪产品的成本很高,进入不了公众防伪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注塑放大镜的出现,使得放大镜的成本大幅降低,进而使得放大镜从二线防伪进入一线防伪,即公众防伪,使得防伪对象、放大镜和防伪标识作为一个整体产品进入公众防伪领域,成为一种可推广的可能。进一步与随机纹理防伪系统结合进入公众识别领域,给公众识别领域的防伪技术带来一次飞跃性的突破。当今社会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手机,手机已经成了人体的一部分,相当于一个外部的器官存在。

优选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机纹理防伪产品,如图1-4所示,该防伪产品包括防伪对象、防伪标识2和放大镜6;

其中,

所述防伪标识为其上随机分布有纹理元素1的防伪标识2,

所述防伪标识2被附着在所述防伪对象或所述防伪对象的包装上,

所述防伪标识2具有分布特征3和固有特征4,所述分布特征3为该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的分布图像和/或分布图像的特征;所述固有特征是指所述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在被放大条件下被观察时具有的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分辨;

所述放大镜6可用于与手机9组成识别器,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放大镜6作为所述识别器的可拆卸部件,当放大镜6安装在手机摄像头91的摄取路径上时,所述放大镜6作为识别器的执行部件,当放大镜6未安装在手机摄像头91的摄取路径上时,所述放大镜6作为识别器的非执行部件;

放大镜6作为执行部件和/或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可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并用于分别与所述分布特征3和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来判断防伪对象的真假,当有一个比对结果为不相同时,判断待识别防伪标识2'为假,进而待识别防伪标识2'所附着的防伪对象为假,所述待识别固有特征4'是指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的每根纹理元素1'在被放大条件下被观察时具有的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分辨;

其中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时,所述放大镜6作为执行部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产品,防伪产品包括防伪对象、防伪标识2和放大镜6,其中防伪标识被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通过对防伪标识的检验来判断防伪对象的真假;其中防伪标识采用的是分布有纹理元素的随机纹理防伪标识,申请人首次提供了固有特征的概念,即指防伪标识2的每根纹理元素1在被放大条件下被观察时具有的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分辨,每个防伪标识2具有的分布特征和固有特征的双重结合能够对应唯一的防伪标识,而造假者通过印刷图案、uv打印的凹凸图案、压纹工艺形成的图案、以及激光微雕形成的图案、类似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形成的图案等现有技术的低成本可控复制图案则因其固有特征与纹理标识固有特征的不同而被轻易地鉴别出来,而造假者无论是通过自身研发、偷窃得到了相同的纹理元素甚至是内部人员采用相同的纹理元素,因为无法通过布撒获得相同的分布图案而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而被轻易地鉴别出来。同时,识别时的识别器由手机加放大镜,手机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放大镜成本低廉,通过被附着到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而同防伪对象一块到达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将该放大镜安装到自己手机上作为识别器,这个识别器完全不同于二线防伪的专用识别器,本发明中的识别器可为消费者大众所有,且安装操作极为简单,成为了易被消费者接受和便于推广、可信度高、易识别性强的一线防伪技术。因此,本发明的随机纹理防伪产品兼具高难仿造性和一线防伪的易识别性的特点,成为了全新的防伪产品。

做为优选,每个所述防伪标识2的分布特征3和采用与该防伪标识2相同的所述纹理元素1形成的一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相关联。对于一类防伪标识(采用相同的纹理元素形成的防伪标识),首次获取其固有特征后被保存,其余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均采用该被保存的固有特征即可,无需对相同的固有特征进行多次重复获取。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2-4、图9-10、图13所示,所述随机纹理防伪产品还包括编码5,每个所述防伪标识2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编码5;

所述编码5与所述防伪标识2一一对应,或所述编码5与多个所述防伪标识2相对应;

所述编码5与相对应的防伪标识2的分布特征相关联,且和采用与相对应的防伪标识2相同的纹理元素1形成的一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相关联;

所述编码5可包含在所述防伪标识内,或独立于所述防伪标识被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

编码与对应的防伪标识的分布特征相关联,与对应的防伪标识的所在类别的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相关联,通过编码快速找到与该防伪标识相对应的分布特征和固有特征,提高比对效率。这里的编码可以设置在防伪标识内,易于被消费者找到,识别时,也有可能同待识别分布特征和/或固有特征一次获取,当然编码也可以独立于所述防伪标识被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不同的设置方式来满足防伪产品的布置需要。

作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优选方案,当所述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如图11和图12所示。识别器获取待识别固有特征4',其识别器的视场直径小于或等于1.5cm,在这样的条件下,固有特征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即每根纹理元素1'的相同的视觉特征在人眼直接观察下无法分辨,如图14-17所示,借助识别器且视场7的直径小于或等于1.5cm时可清楚分辨。

做为优选,放大镜6可包括单片透镜12(如图6)或多片透镜11(如图5),单片透镜12或多片透镜11为高分子材料,价格低廉,容易获取,单片透镜或多片透镜可为单面的凸透镜(如图8中的单凸透镜122)或双面的凸透镜(如图7中的双凸透镜132);

进一步的,所述放大镜包括粘胶层,通过该粘胶层将所述放大镜粘附在手机上。粘胶层作为连接部件、价格低廉,使用时、保证了放大镜和手机之间的有效固定,使用后,便于拆除、不损伤手机。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放大镜还可包括安装翼121或安装翼131,所述粘胶层设于所述安装翼上,此时安装翼为一种支撑部。

优选的,所述放大镜包括透镜、支撑部和粘胶层,所述支撑部的一侧固定有所述透镜,所述支撑部的另一侧固定有所述粘胶层。

做为优选,在固定有所述粘胶层侧,所述支撑部的侧面突出于所述透镜的侧面,保证支撑部粘接到手机上,避免透镜突出妨碍放大镜的粘接。

优选的,所述随机纹理防伪产品还包括放大识别说明,所述放大识别说明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如图13所示;和/或是放大识别说明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如图9所示,更易于消费者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随机纹理防伪产品还包括放大图片,所述放大图片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和/或被包含在所述放大识别说明中(如图9所示),所述放大图片示出了所述防伪标识2的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这种情况下,识别器获取的待识别固有特征(包括有纹理元素的防伪标识的放大图像)可显示在手机屏幕上,通过消费者观察手机屏幕上的放大图片和识别器获取的放大图像来比对待识别固有特征和固有特征,这种比对由消费者操作,根据眼见为实的思维习惯,消费者对这种比对结果的信任度更高。

做为优选,所述防伪标识2上的纹理元素1为密集排列的纹理分布,所述纹理分布区域内,纹理密度不小于100根/cm2;优选地,纹理密度不小于1000根/cm2;优选地,纹理密度不小于10000根/cm2

做为优选,所述防伪标识2上的纹理元素1为密集排列的纹理分布,所述纹理分布区域内,平均单根纹理元素1的面积小于0.3mm2;优选地,平均单根纹理元素1的面积小于0.1mm2;优选地,平均单根纹理元素1的面积小于0.05mm2

从纹理密度和单根纹理元素的面积角度进行了限定,这样做(1)固有特征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即每根纹理元素1的相同的视觉特征在人眼直接观察下无法分辨,但在安装有放大镜的手机摄像头下能被清楚识别;(2)通过增加防伪标识的纹理元素的数量和/或减小单根纹理元素的面积可以有效防止通过摆放模仿防伪标识,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摆放模仿的可能性仅仅存在于理论中。

实施例3

一种随机纹理防伪系统,如图9-12所示,

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随机纹理防伪产品、所述手机9和后台,所述手机9和所述后台可有线或无线连接;

当防伪产品不包括编码5时,如图1所示,所述后台存储有每个所述防伪标识的分布特征,和与该分布特征相关联的该类防伪标识的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或者后台存储有每个所述防伪标识的分布特征,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示出在放大图片7上,放大图片可以设置在防伪标识上、放大识别说明上、附着在防伪对象上和/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

当防伪产品包括编码5时,如图2所示,所述后台存储有每个所述防伪标识的编码、与该编码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分布特征,与该编码相关联的该类防伪标识的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或者后台存储有每个所述防伪标识的编码、与该编码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分布特征,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示出在放大图片7上,放大图片可以设置在防伪标识上、放大识别说明上、附着在防伪对象上和/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随机纹理防伪系统,包括上述随机纹理防伪产品和上述手机、以及后台,后台可与手机通讯连接,每个防伪标识的编码(如果有)、分布特征和该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也可以示出在放大图片7上,其中放大图片7可以置于另一个编码内,另一个编码的内容为固有特征的放大图片,且被存入后台中,其中另一编码被印刷在防伪标识上、放大识别说明上、防伪对象和/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被存储在后台中,用于待识别分布特征和待识别固有特征的比对。

做为优选,当防伪产品不包括编码时:

通过放大镜6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一次拍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第三放大图像或全部第三放大图像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本技术方案为:不包括编码情况下的一次拍摄);或者

通过放大镜作为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直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图像作为待识别分布特征3’或者通过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拍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第一放大图像或全部第一放大图像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并且通过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拍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第二放大图像或全部第二放大图像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本技术方案为:不包括编码情况下的两次获取)。

进一步的,分布特征的比对:

(1)当获取了第一放大图像或第三放大图像时:

所述后台将手机传来的所述第一放大图像或第三放大图像进行处理生成待识别分布特征3',并在后台对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后台中的所有分布特征3进行逐一自动比对。

(2)当获取了待识别分布特征图像时:

后台将手机传来的待识别分布特征图像与后台中所有分布特征3进行逐一自动比对。

固有特征的比对:

(1)后台人工或自动比对:

后台将手机传来的第二放大图像或第三放大图像与后台中存储的该类防伪标识的示出其固有特征的放大图片进行自动或人工比对;

(2)手机端人工比对一

后台将示出该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的放大图片传送给手机端并显示在屏幕上,识别者通过观察放大图片和第二或第三放大图像来进行比对;

(3)手机端人工比对二

识别者将观察到的第二或第三放大图像与放大图片进行人工比对,其中放大图片被设置在防伪标识上、放大识别说明上、附着在防伪对象上和/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

固有特征比对时:后台的比对快速、识别者无需参与;手机端的人工比对识别者参与度高、信任度高。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

当防伪产品包括编码时:

通过放大镜7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一次拍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编码5'和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第三放大图像或全部第三放大图像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本技术方案为包括编码情况下的一次拍摄);或者,

通过放大镜6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或者通过放大镜6作为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通过放大镜6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一次拍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第三放大图像或全部第三放大图像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本技术方案为包括编码情况下的两次获取)。

此时,分布特征的比对:

(1)当获取了第三放大图像时:所述后台将手机传来的第三放大图像进行处理生成待识别分布特征3',并在后台将待识别分布特征3’与根据编码5’调取的一个或多个分布特征进行逐一比对;或者

(2)当获取了第三放大图像时:所述后台将手机传来的第三放大图像进行处理生产待识别分布特征3’并传回手机端,后来还将根据编码5’调取的一个或多个分布特征传回手机端,手机端的识别者通过人工比对待识别特征3’和分布特征3。

此时,固有特征的比对:

(1)后台人工或自动比对:

后台将手机传来的第三放大图像与后台根编码5’对应的该类防伪标识的示出其固有特征的放大图片进行自动或人工比对;

(2)手机端人工比对一

后台将根据编码5’对应的示出该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的放大图片传送给手机端并显示在屏幕上,识别者通过观察放大图片和第三放大图像来进行比对;

(3)手机端人工比对二

识别者将在手机屏幕上观察到的第三放大图像与放大图片进行人工比对,其中放大图片被设置在防伪标识上、放大识别说明上、附着在防伪对象上和/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

实施例5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

当防伪产品包括编码时:(本技术方案为包括编码情况下的三次获取)

通过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或者通过放大镜作为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

通过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拍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第一放大图像或全部第一放大图像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或者通过放大镜作为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图像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

通过放大镜作为识别部件时的识别器拍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第二放大图像或全部第二放大图像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

进一步的,分布特征的比对:

(1)当获取了待识别分布特征图像时:

通过在后台自动比对或在手机端人工比对待识别分布特征图案和分布特征3以比对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分布特征3。

具体地:手机将待识别分布特征传给后台,后台根据编码5’调取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分布特征,并将待识别分布特征与一个分布特征进行对比或者与多个分布特征进行逐一对比;

或者,

后台根据编码5’调取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分布特征传输给手机,手机屏幕上显示有待事毕分布特征3’和分布特征3,识别者可根据显示信息进行人工比对;

(2)当获取了第一放大图像或第三放大图像时:

所述后台将手机传来的所述第一放大图像或第三放大图像进行处理生成待识别分布特征3',后台根据编码5’调取一个或多个分布特征3,后台将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调取的一个或多个分布特征进行比对。

固有特征的比对:

(1)后台人工或自动比对:

后台将手机传来的第二放大图像或第三放大图像与后台根编码5’对应的该类防伪标识的示出其固有特征的放大图片进行自动或人工比对;

(2)手机端人工比对一

后台将根据编码5’对应的示出该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的放大图片传送给手机端并显示在屏幕上,识别者通过观察放大图片和第二放大图像或第三放大图像来进行比对;

(3)手机端人工比对二

识别者将在手机屏幕上观察到的第二放大图像或第三放大图像与放大图片进行人工比对,其中放大图片被设置在防伪标识上、放大识别说明上、附着在防伪对象上和/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

作为实施例4或实施例5的优选方案,所述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为二维码,

当编码5'用于放大镜作为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时,所述二维码的边长大于5mm;边长大于5mm,可以采用放大镜作为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

当编码5'用于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时,所述二维码的边长小于4mm和/二维码区域的面积小于16mm2。边长小于4mm和/编码区域的面积小于16mm2时的二维码,可以采用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目前市场上还未有能够仿制小二维码的钓鱼技术,确保了使用本防伪产品的安全性。

实施例6

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方法,所述方法利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二者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随机纹理防伪产品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随机分布有纹理元素1的防伪标识2;

步骤2:获取所述防伪标识2的分布特征3和固有特征4;

步骤3:将防伪标识2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并给所述防伪对象配备放大镜;

所述放大镜可用于通过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使得放大镜与手机组成识别器,所述放大镜作为所述识别器的可拆卸部件,当放大镜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时,所述放大镜作为识别器的执行部件,当放大镜未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时,所述放大镜作为识别器的非执行部件;

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和/或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可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并用于分别与所述分布特征3和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来判断防伪对象的真假,当有一个比对结果为不相同时,判断待识别防伪标识2'为假,进而待识别防伪标识2'所附着的防伪对象为假,所述待识别固有特征4'是指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的每根纹理元素1'在被放大条件下被观察时具有的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分辨;

其中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时,所述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

实施例7

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还包括步骤4:

识别时,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和/或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将获取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与所述分布特征3和所述固有特征4分别进行比对,当其中一个比对结果为不相同时,判断待识别防伪标识2'为假,进而待识别防伪标识2'所附着的防伪对象为假;所述待识别固有特征4'是指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的每根纹理元素1'在被放大条件下被观察时具有的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分辨。

实施例8

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方法,所述方法利用实施例3-实施例5之一或其优选方案所述的随机纹理防伪系统实施,

步骤1:选择随机分布有纹理元素1的防伪标识2;

步骤2:获取所述防伪标识2的分布特征和固有特征;

步骤3:将防伪标识2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并给所述防伪对象配备放大镜;

步骤4:识别时,所述放大镜与手机组成识别器,所述放大镜作为所述识别器的可拆卸部件,当放大镜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时,所述放大镜作为识别器的执行部件,当放大镜未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时,所述放大镜作为识别器的非执行部件;

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和/或非执行部件时的识别器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并分别与所述分布特征3和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来判断防伪对象的真假,当有一个比对结果为不相同时,判断待识别防伪标识2'为假,进而待识别防伪标识2'所附着的防伪对象为假,所述待识别固有特征4'是指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的每根纹理元素1'在被放大条件下被观察时具有的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分辨;

其中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时,所述放大镜作为执行部件。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选择随机分布有纹理元素1的防伪标识2;如图1所示。

步骤2:获取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的分布图像和/或分布图像的特征作为分布特征,并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存储生成存储分布特征3;获取所述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4,所述固有特征4是指防伪标识2的每根纹理元素1在被放大条件下被观察时具有的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分辨,纹理元素1相对于自身尺寸需要至少被放大5-10倍才可分辨出来;比如,如图3所示的识别器拍摄防伪标识2纹理分布中的局部放大图像。

这里的获取所述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4,是指对于同一种的纹理元素形成的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的首次获取可通过对其进行放大拍照进行并作为该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存储在后台或附着在防伪标识和/或防伪对象和/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即从该类纹理标识的第二个起仅需将该防伪标识与存储在后台的固有特征相关联即可或者将放大图片附着在防伪标识和/或防伪对象和/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以用于后续比对;

步骤3:将防伪标识2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如图9或图10所示。

步骤4:识别时,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将获取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与识别系统后台中存储的存储分布特征3和获取的所述固有特征4分别进行比对,当其中一个比对结果为不相同时,判断待识别防伪标识2'为假,进而待识别防伪标识2'所附着的防伪对象为假;所述待识别固有特征4'是指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的每根纹理元素1'在被放大条件下被观察时具有的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分辨。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随机纹理防伪方法,包括了分布特征和固有特征的双重比对,所谓固有特征即指防伪标识2的每根纹理元素1在被放大条件下被观察时具有的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分辨;这样造假者通过印刷图案、uv打印的凹凸图案、压纹工艺形成的图案、以及激光微雕形成的图案、类似集成电路光刻工艺形成的图案等现有技术的低成本可控复制图案则失效,因为这些手段都无法复制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同时对于外部偷窃制造防伪标识的纹理元素的造假者,甚至内部人员来说,在非摆放条件下根本无法得到相同的防伪标识。显然,该防伪方法,能够高度有效地保证防伪标识的可靠性,甚至在纹理元素进入共有领域,或从共有领域中选取纹理元素的情况下,仍能以相同程度地高度有效地保证防伪标识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步骤4“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是由识别器实现的;

其中所述识别器包括手机和可设置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的放大镜,如图12与图11所示,当识别器获取待识别固有特征4'时,所述识别器的放大镜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或者,

识别器可采用手机加放大镜,如图12与图11所示。手机在当今时代下作为普及的通讯工具,在大多数地方已经是人手一部或人手多部,放大镜价格低廉,容易获取;由手机和放大镜组合得到的识别器使得普通公众便可辨别防伪标识的真假,真正做到价格低廉的一线防伪,这也是首次获得高可靠性、低成本的一线防伪。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步骤4中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存储分布特征3的比对在识别系统的后台自动进行;

所述步骤4中待识别固有特征4'和固有特征4的比对在识别系统的后台自动或人工进行。由于待识别分布特征和待识别固有特征的比对均在后台进行,对于识别者而言,毫无技术障碍,比对过程“零负担”,对于识别者来说识别非常简单方便。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为不包含编码的情形。

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是通过识别器一次拍摄实现的,拍摄得到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放大图像或全部放大图像;

其中所述识别器包括手机和可设置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的放大镜,如图12与图11所示,拍摄时,放大镜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

通过识别器一次拍摄即可得到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放大图像,进而得到所述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对于识别者来说识别过程中的拍摄行为简单,只需一次拍摄,所用识别器也均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

作为优选,所述识别器与识别系统的后台有线或无线相连;

所述步骤4还包括:所述识别器将放大图像发送到所述后台,所述后台接收放大图像后对其进行处理生成待识别分布特征3',接着,所述后台将待识别分布特征3'与后台存储的存储分布特征3逐一进行自动比对;

待识别分布特征3'与后台存储的存储分布特征3的后台自动比对,最终只需将比对结果综合待识别固有特征和固有特征的比对结果,即真伪告知识别者,这对于识别者来说识别中的鉴别过程是“傻瓜式”的,不用考虑太多就可获知识别结果,大大简化识别者的识别程序。

并且,所述步骤4还包括:将放大图像示出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与所述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

进一步的,所述“将放大图像示出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与所有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具体为:

(1)后台自动或人工比对:将放大图像传输到后台并与识别系统后台中根据该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分布特征调用的固有特征在后台进行人工或自动比对,所述固有特征是指将步骤2中获取的固有特征存储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对于同一种纹理元素形成的一类防伪标识2在首次获取其固有特征时存入后台,从第二次起,将该类防伪标识2的存储分布特征与后台存储的该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建立关联,这样,只需存储一次该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大大减少了后台存储系统的数据量;所述固有特征4通过在步骤2中获取的防伪标识的纹理元素的放大图片示出;或者

(2)识别器端人工显示器比对:将在识别器端观察到的放大图像与识别器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根据该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分布特征调取的固有特征在识别器端人工比对,如图16和图17所示,固有特征显示在识别器的显示器上,所述固有特征是指将步骤2中获取的固有特征存储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对于同一种纹理元素形成的一类防伪标识2在首次获取其固有特征时存入后台,从第二次起,将该类防伪标识2的存储分布特征与后台存储的该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建立关联,这样,只需存储一次该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大大减少了后台存储系统的数据量。此时,识别器端包括显示器以进行比对,所述固有特征4通过在步骤2中获取的防伪标识的纹理元素的放大图片示出;或者

(3)识别器端人工放大图片比对:将识别器端观察到的放大图像与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的放大图片人工比对,如图9所示,来比较待识别固有特征4'和固有特征4是否相同,所述放大图片是在步骤2中拍摄的示出固有特征4的防伪标识2的放大图片。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为不包含编码的情形。

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是通过识别器经过两次获取的;

其中,所述识别器包括手机和可设置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的放大镜,如图12与图11所示,当获取待识别分布特征3'时,放大镜未设置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通过手机摄像头直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图像,当获取待识别固有特征4'时,放大镜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通过手机摄像头和放大镜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的纹理元素1'的放大图像;

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是通过识别器经过两次获取,使得识别方式更加丰富,对于造假者来说,造假难度更大。采用手机摄像头直接获取待识别分布特征图像,其视场相比于安装放大镜方式的视场要大,可以获取包含更多纹理元素的分布图案,以避免获取的纹理元素的分布图案中根数过低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器与识别系统的后台有线或无线相连,所述步骤4还包括:

所述识别器将通过手机摄像头直接获取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待识别分布特征图像发送到所述后台,所述后台接收待识别分布特征图像作为待识别分布特征3',所述后台将待识别分布特征3'与后台存储的存储分布特征3进行逐一自动比对;

并且,所述步骤4还包括:

将放大图像示出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与所述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

进一步的,所述“将放大图像示出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与所有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具体为:

(1)后台自动或人工比对:将放大图像传输到后台并与识别系统后台中根据该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分布特征调用的固有特征在后台进行人工或自动比对,所述固有特征是指将步骤2中获取的固有特征存储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对于同一种纹理元素形成的一类防伪标识2在首次获取其固有特征时存入后台,从第二次起,将该类防伪标识2的存储分布特征与后台存储的该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建立关联,这样,只需存储一次该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大大减少了后台存储系统的数据量;所述固有特征4通过在步骤2中获取的防伪标识的纹理元素的放大图片示出;或者

(2)识别器端人工显示器比对:将在识别器端观察到的放大图像与识别器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根据该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分布特征调取的固有特征在识别器端人工比对,所述固有特征是指将步骤2中获取的固有特征存储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对于同一种纹理元素形成的一类防伪标识2在首次获取其固有特征时存入后台,从第二次起,将该类防伪标识2的存储分布特征与后台存储的该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建立关联,这样,只需存储一次该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大大减少了后台存储系统的数据量;如图16和图17所示,此时,识别器端包括显示器以进行比对,所述固有特征4通过在步骤2中获取的防伪标识的纹理元素的放大图片示出;或者

(3)识别器端人工放大图片比对:将识别器端观察到的放大图像与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的放大图片人工比对,如图9所示,来比较待识别固有特征4'和固有特征4是否相同,所述放大图片是在步骤2中拍摄的示出固有特征4的防伪标识2的放大图片。

本实施例示出了不含有编码,采用两次获取的情况。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为包括有编码的情形:

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每个所述防伪标识2还包括至少一个编码5,

所述编码5与所述防伪标识2一一对应,或所述编码5与多个所述防伪标识2相对应;

相应的,每个所述待识别防伪标识2'还包括至少一个编码5';如图2-4、图9-10和图13所示,

即,可以一标一码,是指每个防伪标识对应于一个唯一的编码;也可以多标一码,是指多个防伪标识采用同一个相同信息的编码,多标一码的一个重要好处在于,可以用普通印刷机制版批量印刷,十分高效和低成本。

所述步骤4中的“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包括:

通过识别器一次拍摄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至少包括编码5'和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放大图像或全部放大图像;

其中所述识别器包括手机和可设置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的放大镜,如图11和图12所示,拍摄时,放大镜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

优选地,所述编码的边长小于4mm和/编码区域的面积小于16mm2;优选地,所述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为二维码。即、在放大识别的条件下,允许使用小尺寸的二维码。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器与识别系统的后台有线或无线相连,

所述步骤4还包括:(分布特征比对的第一种方案)

所述识别器将放大图像发送到所述后台,所述后台接收放大图像后对其进行处理生成待识别分布特征3',

接着,所述后台将待识别分布特征3'与后台中存储的存储分布特征3逐一进行自动比对或者后台将待识别分布特征3’与后台根据编码调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分布特征3逐一进行自动比对;

并与所述存储分布特征3进行后台自动比对,或显示到到所述识别系统的识别器端进行人工比对;

或者,(分布特征比对的第二种方案)

识别器将放大图像发送到所述后台,所述后台接收放大图像后对其进行处理生成待识别分布特征3’并发回给识别器,并所述后台根据接收到的编码5’调取一个或多个存储分布特征3发回给识别器;所述识别器的显示器显示有接收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存储分布特征3以供识别器端人工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编码预先与一个或多个所述防伪标识2的分布特征相关联;

并且,所述步骤4还包括:

将放大图像示出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与所述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

进一步的,所述“将放大图像示出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与所有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具体为:

(1)后台自动或人工比对:将放大图像传输到后台并与识别系统后台中根据该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调用的固有特征在后台进行人工或自动比对,所述固有特征是指将步骤2中获取的固有特征存储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对于同一种纹理元素形成的一类防伪标识2在首次获取其固有特征时存入后台,从第二次起,通过编码将编码与该类每个防伪标识2的存储分布特征和该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建立联系,这样,只需存储一次该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大大减少了后台存储系统的数据量;所述固有特征4通过在步骤2中获取的防伪标识的纹理元素的放大图片示出;或者

(2)识别器端人工显示器比对:将在识别器端观察到的放大图像与识别器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根据该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调取的固有特征在识别器端人工比对,所述固有特征是指将步骤2中获取的固有特征存储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对于同一种纹理元素形成的一类防伪标识2在首次获取其固有特征时存入后台,从第二次起,通过编码将编码与该类每个防伪标识2的存储分布特征和该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建立联系,这样,只需存储一次该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大大减少了后台存储系统的数据量;如图16和图17所示,此时,识别器端包括显示器以进行比对,所述固有特征4通过在步骤2中获取的防伪标识的纹理元素的放大图片示出;或者

(3)识别器端人工放大图片比对:将识别器端观察到的放大图像与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的放大图片人工比对,如图9和图13所示,来比较待识别固有特征4'和固有特征4是否相同,所述放大图片是在步骤2中拍摄的示出固有特征4的防伪标识2的放大图片。

通过编码来调取存储的存储分布特征3和/或固有特征4,相当于通过编码来进行寻址,大大缩减了后台的比对时间或调出存储的存储分布特征3和/或固有特征4进行人工比对的时间。

通过识别器一次拍摄即可得到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放大图像,进而得到所述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对于识别者来说识别过程中的拍摄行为简单,只需一次拍摄,所用识别器也均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或者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为包括有编码的情形:

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每个所述防伪标识2还包括至少一个编码5,

所述编码5与所述防伪标识2一一对应,或所述编码5与多个所述防伪标识2相对应;

相应的,每个所述待识别防伪标识2'还包括至少一个编码5';如图2-4、图9-10和图13所示,

即,可以一标一码,是指每个防伪标识对应于一个唯一的编码;也可以多标一码,是指多个防伪标识采用同一个相同信息的编码,多标一码的一个重要好处在于,可以用普通印刷机制版批量印刷,十分高效和低成本。

所述步骤4中的“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包括:

通过识别器分两次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

其中,当识别器包括手机和可设置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的放大镜,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获取编码5'时,放大镜未设置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通过手机摄像头直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当获取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时,放大镜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通过手机摄像头和放大镜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的至少包括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放大图像或全部放大图像;

作为优选,直接通过手机摄像头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通过对目前常用的智能手机摄像头进行调查,所述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为二维码时,所述二维码的边长大于5mm。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器与识别系统的后台有线或无线相连,

所述步骤4还包括:(分布特征比对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所述识别器将放大图像发送到所述后台,所述后台接收放大图像后对其进行处理生成待识别分布特征3',后台将待识别分布特征3’与后台根据编码5’调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分布特征3逐一进行自动比对;

或者,(分布特征比对的第二种技术方案)

识别器将放大图像发送到所述后台,所述后台接收放大图像后对其进行处理生成待识别分布特征3’并发回给识别器,并所述后台根据接收到的编码5’调取一个或多个存储分布特征3发回给识别器;所述识别器的显示器显示有接收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存储分布特征3以供识别器端人工进行比较

并且,所述步骤4还包括:

将放大图像示出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与所述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

进一步的,所述“将放大图像示出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与所有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具体为:

(1)后台自动或人工比对将放大图像传输到后台并与识别系统后台中根据该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调用的固有特征在后台进行人工或自动比对,所述固有特征是指将步骤2中获取的固有特征存储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对于同一种纹理元素形成的一类防伪标识2在首次获取其固有特征时存入后台,从第二次起,通过编码将编码与该类每个防伪标识2的存储分布特征和该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建立联系,这样,只需存储一次该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大大减少了后台存储系统的数据量;所述固有特征4通过在步骤2中获取的防伪标识的纹理元素的放大图片示出;或者

(2)识别器人工显示器比对将在识别器端观察到的放大图像与识别器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根据该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调取的固有特征在识别器端人工比对,所述固有特征是指将步骤2中获取的固有特征存储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对于同一种纹理元素形成的一类防伪标识2在首次获取其固有特征时存入后台,从第二次起,将该类防伪标识2的存储分布特征与后台存储的该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建立关联或者通过编码将编码与该类每个防伪标识2的存储分布特征和该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建立联系,这样,只需存储一次该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大大减少了后台存储系统的数据量;如图16和图17所示,此时,识别器端包括显示器以进行比对,所述固有特征4通过在步骤2中获取的防伪标识的纹理元素的放大图片示出;或者

(3)识别器人工放大图片比对将识别器端观察到的放大图像与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的放大图片人工比对,来比较待识别固有特征4'和固有特征4是否相同,所述放大图片是在步骤2中拍摄的示出固有特征4的防伪标识2的放大图片。

通过编码来调取存储的存储分布特征3和/或固有特征4,相当于通过编码来进行寻址,大大缩减了后台的比对时间或调出存储的存储分布特征3和/或固有特征4进行人工比对的时间。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为包括有编码的情形:

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每个所述防伪标识2还包括至少一个编码5,

所述编码5与所述防伪标识2一一对应,或所述编码5与多个所述防伪标识2相对应;

相应的,每个所述待识别防伪标识2'还包括至少一个编码5';如2-4、图9-10和图13所示,

即、可以一标一码,是指每个防伪标识对应于一个唯一的编码;也可以多标一码,是指多个防伪标识采用同一个相同信息的编码,多标一码的一个重要好处在于,可以用普通印刷机制版批量印刷,十分高效和低成本。

所述步骤4中的“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包括:

通过识别器分两次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待识别固有特征4';

其中,当识别器包括手机和安装在手机摄像头的摄取路径上的放大镜,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两次获取包括:通过手机摄像头和放大镜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和通过手机摄像头和放大镜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的至少包括部分纹理元素1'的局部放大图像或全部放大图像;

作为优选,所述编码的边长小于4mm和/编码区域的面积小于16mm2;优选地,所述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5'为二维码。即、在放大识别条件下,允许使用小尺寸的二维码。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器与识别系统的后台有线或无线相连,

所述步骤4还包括:(分布特征比对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所述识别器将放大图像发送到所述后台,所述后台接收放大图像后对其进行处理生成待识别分布特征3',后台将待识别分布特征3’与后台根据编码5’调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分布特征3逐一进行自动比对;

或者,(分布特征比对的第二种技术方案)

识别器将放大图像发送到所述后台,所述后台接收放大图像后对其进行处理生成待识别分布特征3’并发回给识别器,并所述后台根据接收到的编码5’调取一个或多个存储分布特征3发回给识别器;所述识别器的显示器显示有接收的待识别分布特征3’和存储分布特征3以供识别器端人工进行比较;

并且,所述步骤4还包括:

将放大图像示出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与所述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

进一步的,所述“将放大图像示出的待识别固有特征4'与所有固有特征4进行比对”具体为:

(1)后台自动或人工比对:将放大图像传输到后台并与识别系统后台中根据该该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调用的固有特征在后台进行人工或自动比对,所述固有特征是指将步骤2中获取的固有特征存储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对于同一种纹理元素形成的一类防伪标识2在首次获取其固有特征时存入后台,从第二次起,通过编码将编码与该类每个防伪标识2的存储分布特征和该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建立联系,这样,只需存储一次该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大大减少了后台存储系统的数据量;所述固有特征4通过在步骤2中获取的防伪标识的纹理元素的放大图片示出;或者

(2)识别器人工显示器比对:将在识别器端观察到的放大图像与识别器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根据该待识别防伪标识2'的编码调取的固有特征在识别器端人工比对,所述固有特征是指将步骤2中获取的固有特征存储在识别系统的后台中,对于同一种纹理元素形成的一类防伪标识2在首次获取其固有特征时存入后台,从第二次起,通过编码将编码与该类每个防伪标识2的存储分布特征和该类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建立联系,这样,只需存储一次该类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大大减少了后台存储系统的数据量;如图16和图17所示,此时,识别器端包括显示器以进行比对,所述固有特征4通过在步骤2中获取的防伪标识的纹理元素的放大图片示出;或者

(3)识别器人工放大图片比对将识别器端观察到的放大图像与被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的放大图片人工比对,来比较待识别固有特征4'和固有特征4是否相同,所述放大图片是在步骤2中拍摄的示出固有特征4的防伪标识2的放大图片。

通过编码来调取存储的存储分布特征3和/或固有特征4,相当于通过编码来进行寻址,大大缩减了后台的比对时间或调出存储的存储分布特征3和/或固有特征4进行人工比对的时间。

作为实施例9-实施例14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4中“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待识别固有特征4'”具体为:

通过识别器来获取待识别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待识别固有特征4',其中获取该待识别固有特征4'时的识别器的视场直径小于或等于1.5cm;在这样的条件下,固有特征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即每根纹理元素1'的相同的视觉特征在人眼直接观察下无法分辨,借助识别器且视场直径小于或等于1.5cm时可清楚分辨。

优选地,识别器采用手机9加放大镜,如图11和图12所示。手机在当今时代下作为普及的通讯工具,在大多数地方已经是人手一部或人手多部;放大镜可包括单片透镜12(如图8)或多片透镜11,单片透镜12或多片透镜11为高分子材料,价格低廉,容易获取,单片透镜或多片透镜可为单面(如图8)或双面的凸透镜(如图7);由手机和放大镜组合得到的识别器使得普通公众便可辨别防伪标识的真假,真正做到价格低廉的一线防伪,这也是首次获得高可靠性、低成本的一线防伪。

进一步的,所述放大镜包括粘胶层,通过该粘胶层将所述放大镜粘附在手机上。粘胶层作为连接部件、价格低廉,使用时、保证了放大镜和手机之间的有效固定,使用后,便于拆除、不损伤手机。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放大镜还可包括安装翼121或安装翼131,所述粘胶层设于所述安装翼上。

进一步的,所述放大镜包括透镜、支撑部和粘胶层,所述支撑部的一侧固定有所述透镜,所述支撑部的另一侧固定有所述粘胶层。其中,在固定有所述粘胶层侧,所述支撑部的侧面突出于所述透镜的侧面,保证支撑部粘接到手机上,避免透镜突出妨碍放大镜的粘接。作为优选,所述防伪标识2上的纹理元素1为密集排列的纹理分布,所述纹理分布区域内,为了综合考虑拍摄效果和单标的人工摆放的仿制成本,纹理密度不小于100根/cm2;优选地,纹理密度不小于1000根/cm2

优选地,纹理密度不小于10000根/cm2由于采取手机外接放大方式摄取纹理分布图案,所以单根纹理分布图案可以很小,从而单位面积的纹理根数可以更多,因此单标的人工摆放的仿制成本就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防伪标识2上的纹理元素1为密集排列的纹理分布,所述纹理分布区域内,平均单根纹理元素1的面积可根据所选取摄像头和/或放大镜等的不同进行设定,

优选地,平均单根纹理元素1的面积小于0.3mm2;优选地,平均单根纹理元素1的面积小于0.1mm2

优选地,平均单根纹理元素1的面积小于0.05mm2。由于采用了放大识别,单个纹理元素可以制作的很小,只要识别器能够分辨其纹理的固有特征即可,由于采取了这样的措施,现有手机的识别纹理可以小到100um的数量级,专用识别器则可以更小,到达几个微米的数量级。

实施例15

作为以上所有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固有特征4为纹理元素1被放大观察的立体结构;和/或为单个多色纹理元素1的放大多色特征,所述单个多色纹理元素1上至少含有二个不同的色彩单元,并且所述不同的色彩单元能为放大识别所区分,如图14所示为两个不同的色彩单元;和/或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纹理元素1的放大阴影特征,当放大观察且用倾斜光照射时能产生阴影,如图15所示,放大后的阴影能被人眼所观察或者是能被识别器所测试。

所述识别器含有照明光源8,照明光源8倾斜照射纹理元素1,以观测纹理元素1的阴影效果。

所述识别器设置有两个光源,并处于不同的方位,两个光源倾斜交替照射纹理,以观测纹理阴影交替出现的效果。

作为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固有特征的放大图片置入所述二维码内,并在二维码被扫时在显示器上被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固有特征4为纹理元素1被放大观察的立体结构;和/或为单个多色纹理元素1,所述单个多色纹理元素1上至少含有二个不同的色彩单元,并且所述不同的色彩单元能为放大条件识别时所区分;和/或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纹理元素1,当放大观察且用倾斜光照射时能产生阴影,放大后的阴影能被人眼所观察或者是能被识别器所测试。

实施例16

与实施例15不同的是,所述识别系统包括产品的包装,包装上印刷有纹理元素1固有特征4的放大图片7。如图9所示。

或者,所述识别系统包括印刷有纹理元素1固有特征4的放大图片7的标签纸直接放入被防伪产品的包装盒内。如图13所示。

实施例17

与上述所有实施例不同的是,印刷有纹理元素1固有特征4的放大图片7的不干胶标签纸直接贴在被防伪的产品上。

图10是将纹理防伪标识2附着在被防伪产品的包装盒上,包装盒上还印刷有二维码,所述固有特征的放大图片置入所述二维码内,并在二维码被扫时在识别器显示器上被显示或在后台的屏幕上显示。

图14是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4为立体特征和带两个不同色彩单元的色彩特征的放大图片7。图15是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4为阴影特征的放大图片7。显示了纹理元素1不同的固有特征4的放大图片7状态。图15中具有放大功能的识别器含有照明光源8,照明光源8倾斜照射纹理元素1,就可以观测纹理元素1放大的阴影效果,即固有特征4是阴影效果,这是印刷等手段无法仿冒的。所述识别器还可设置有两个光源,并处于不同的方位,两个光源倾斜交替照射纹理,以观测纹理阴影交替出现的效果。

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4的放大图片7可以是放大识别说明的一部分,放大识别说明呈现在识别系统中,以能为识别者所知道;所述放大识别说明印刷在防伪标识2上;和/或是放大识别说明附着在被防伪的产品及产品的包装上;和/或显示在识别器的显示器上,和/或显示在后台显示器上;和/或所述防伪标识2和/或被防伪的产品和/或产品的包装上包含二维码5,所述放大识别说明包含在二维码5中;和/或所述放大识别说明包含纹理元素固有特征4放大后的图像。

实施例18

一种随机纹理防伪识别系统,包括识别系统,所述识别系统包括防伪标识2、被防伪的产品、被防伪的产品的包装、识别器的显示器、后台显示器的一种或多种识别器件,见图9,所述识别系统中具有可呈现的固有特征4的放大图片7,所述固有特征4为防伪标识2上随机分布的纹理元素1的固有特征,并见图13,所述固有特征4是指每个纹理元素1被放大观察时都具有相同的视觉特征的纹理元素特征,而在无放大条件下人眼无法直接分辨;所述固有特征4的放大图片7被用于与防伪标识2的固有特征4被放大后得到的放大图像进行对比,以判断防伪标识2的真伪。

所述识别系统的识别器件上还设置有放大识别说明,所述固有特征4设置在所述放大识别说明上。所述识别器件上还设置有二维码5(见图10),所述固有特征的放大图片7置入所述二维码内,并在二维码6被扫时在显示器上被显示。

所述固有特征4为纹理元素1被放大观察的立体结构,见图14、图15的三个长方体结构;和/或为单个多色纹理元素1,所述单个多色纹理元素1上至少含有二个不同的色彩单元,见图14的黑白两色,并且所述不同的色彩单元能为放大条件识别时所区分;和/或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纹理元素1,见图17的阴影部分,当放大观察且用倾斜光照射时能产生阴影,放大后的阴影能被人眼所观察或者是能被识别器所测试。

以上所有实施例中所述的识别过程是由安装在识别器内部的专用app进行的,其中,对编码的的获取可通过专用app或通用app来实现。

以上所述实施例中对应该类的防伪标识的固有特征,(优选地,示出该固有特征的放大图片)可被存储入后台,可被包含在防伪标识上、可被包含在放大识别说明中,也可被附着在防伪对象或防伪对象的包装上,还可以为后台工作的工作人员通过观察后记住的固有特征,还可以为教科说、杂志等书刊上已有的固有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