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付码的形成方法和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0834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付码的形成方法和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支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付码的形成方法和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逐渐普及,人们对电子商务中交易支付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大额交易来说,国内的商业银行和银联都已开通了网上银行系统,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但对于网上的小额支付,商业银行受限于交易成本等因素,在这方面尚未完善的支持。而目前互联网上涉及小额的交易数量非常之多,尤其是一些信息产品和虚拟产品,例如:信息订阅,游戏卡购买,音乐下载,在线服务购买,都是属于小额支付。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小额交易量也相当巨大,如:购票、停车费和公益捐助等存在小额支付需求,而小额支付行为,对于支付的方便性和快捷性要求很高。

当前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电子支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利用现在较多用户习惯使用二维码支付,二维码的支付方式分为主动支付与被动支付两种,被动支付即可理解为免密支付,由收款方发起支付请求,获取用户提供的账户信息即完成支付扫描,用户无需输入账户密码。主动支付,由用户主动发起支付请求,获取收款方的账户信息及支付金额,由用户输入支付密钥,并完成支付操作。在被动支付状态下,虽然每次使用的二维码的数据信息均不相同,但是一旦用户手机被盗,继而其二维码数据被盗,导致用户的金融账户被盗刷,给基于二维码的被动支付方式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支付码的形成方法和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提高支付安全性。具体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支付码的形成方法,其中,包括:

获取用户的身份账户信息;

获取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于所述位置信息匹配标准位置的状态下,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身份账户信息形成一匹配所述用户账户信息的支付码。

优选地,上述的支付码的形成方法,其中,于所述位置信息匹配标准位置的状态下,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身份账户信息形成一匹配所述用户账户信息的支付码包括:

获取当前的时间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所述身份账户信息和所述时间状态信息形所述支付码。

另一方面,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其中,包括:

于支付模式状态下,读取支付码;

获取用户当前的目标位置信息;

判断所述支付码是否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于所述支付码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执行支付交易;

于所述支付码不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拒绝执行支付交易,并完成本次交易。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其中,所述支付码中记载有参照位置信息,判断所述支付码是否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支付码获取用户的账户信息;并根据所述账户信息读取与所述账户信息匹配的额定阈值;

读取支付金额,并于所述支付金额匹配所述额定阈值的状态下根据支付码获取参照位置信息;

判断所述参照位置信息是否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其中,所述支付码中记载有参照时间信息、参照位置信息,判断所述支付码是否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支付码获取用户的账户信息;并根据所述账户信息读取与所述账户信息匹配的额定阈值;

读取支付金额,并于所述支付金额匹配所述额定阈值的状态下根据支付码获取参照时间信息、参照位置信息;

判断所述参照时间信息是否匹配当前的时间数据;

于所述参照时间信息匹配当前的时间数据的状态下,判断所述参照位置信息是否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其中,

接收支付交易请求,并获取与所述支付交易请求匹配的支付位置信息;

接收支付码,并读取与支付码匹配的支付定位信息;

判断所述支付交易信息是否匹配所述支付位置信息;

于所述支付交易信息匹配所述支付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执行与所述支付交易请求匹配的支付操作。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其中,于所述支付交易信息不匹配所述支付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拒绝执行与所述支付交易请求匹配的支付操作,并结束支付。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其中,于所述支付交易信息匹配所述支付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执行与所述支付交易请求匹配的支付操作具体包括:

于所述支付交易信息匹配所述支付位置信息的状态下读取交易金额,

判断所述交易金额是否匹配预制的交易限额;

于所述交易金额匹配所述交易限额的状态下执行与所述支付交易请求匹配的支付操作。

另一方面,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支付码的形成系统,其中,包括:

第一输入单元,用以获取用户的身份账户信息;

第二输入单元,用以获取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处理单元,用以于所述位置信息匹配标准位置的状态下,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身份账户信息形成一匹配所述用户账户信息的支付码。

另一方面,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系统,其中,包括:

读取单元,于支付模式状态下,读取支付码;

定位单元,获取用户当前的目标位置信息;

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支付码是否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支付单元,于所述支付码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执行支付交易;于所述支付码不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拒绝执行支付交易,并完成本次交易。

再一方面,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其中,

第一输入装置,接收支付交易请求,并获取与所述支付交易请求匹配的支付位置信息;

第二输入装置,接收支付码,并读取与支付码匹配的支付定位信息;

判断装置,判断所述支付交易信息是否匹配所述支付位置信息;

支付装置,于所述支付交易信息匹配所述支付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执行与所述支付交易请求匹配的支付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中,在二维码形式的支付码中增加地理位置信息,在支付过程中除了对账户和密码进行验证之外,还需要对位置信息进行验证以提高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支付码的形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如图1所示,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支付码的形成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s110、获取用户的身份账户信息;用户账户信息至少包括用户账号,以及匹配该账号的密钥。

步骤s120、获取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步骤s130、于所述位置信息匹配标准位置的状态下,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身份账户信息形成一匹配所述用户账户信息的支付码。

其中,所述标准位置可为用户的预制地理位置信息。例如,用户的预制地理位置信息为x市x区,当时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则为y市,则此种状态下判断所述位置信息不匹配所述标准位置信息,则无法形成可用于支付的支付码。

本发明中,在现有的二维码中增加有地理位置信息,于地理位置信息匹配当前的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可用户支付的二维码数据。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上述的支付码的形成方法,其中,步骤s130、于所述位置信息匹配标准位置的状态下,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身份账户信息形成一匹配所述用户账户信息的支付码包括:

步骤s1301、获取当前的时间状态信息,

步骤s1302、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所述身份账户信息和所述时间状态信息形所述支付码。

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继续增加时间状态信息,进一步增强了二维码使用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s210、于支付模式状态下,读取支付码;所述支付码中携带有账户信息和密钥、地理位置信息。此处的支付模式可为主动支付,也可为被动支付。

步骤s220、获取用户当前的目标位置信息;

步骤s230、判断所述支付码是否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步骤s240、于所述支付码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执行支付交易;

步骤s250、于所述支付码不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拒绝执行支付交易,并完成本次交易。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支付码可为一图片,即在隔空支付状态下用户预制的图片,也可用为实时显示的二维码数据。

本实施的工作原理是:首先获取用户的支付码,根据支付码数据获取支付码内携带的地理位置信息,当地理位置信息匹配当前的所述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执行支付交易;于所述支付码不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拒绝执行支付交易,并完成本次交易。

本发明中,在二维码形式的支付码中增加地理位置信息,在支付过程中除了对账户和密码进行验证之外,还需要对位置信息进行验证以提高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其中,所述支付码中记载有参照位置信息,步骤s230、判断所述支付码是否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包括:其中参照位置信息可为地理位置信息,如图3所示,

步骤s23011、根据所述支付码获取用户的账户信息;并根据所述账户信息读取与所述账户信息匹配的额定阈值;额定阈值可为每次交易的上限额定,也可为每日交易的支付总额,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23012、读取支付金额,并于所述支付金额匹配所述额定阈值的状态下根据支付码获取参照位置信息;

步骤s23013、判断所述参照位置信息是否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在判断述参照位置信息是否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之前,增加了支付金额的判断,进一步提高支付安全性。

列举一具体实施方式,预制的额定阈值为1万元,但是支付金额为1.5万,则不执行此次交易。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相比,本实施了中增加了时间信息判断,进一步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其中,所述支付码中记载有参照时间信息、参照位置信息,步骤s230、判断所述支付码是否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包括:如图4所示,

步骤s23021、根据所述支付码获取用户的账户信息;并根据所述账户信息读取与所述账户信息匹配的额定阈值;

步骤s23022、读取支付金额,并于所述支付金额匹配所述额定阈值的状态下根据支付码获取参照时间信息、参照位置信息;

步骤s23023、判断所述参照时间信息是否匹配当前的时间数据;

步骤s23024、于所述参照时间信息匹配当前的时间数据的状态下,判断所述参照位置信息是否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实施例四

上述实施例中,均是对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予以限制,但是未对收款方的地理位置进行限制,一旦收款方的收款装置被盗用,同样也存在支付安全隐患,基于此,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其中,如图5所示,

步骤s410、接收支付交易请求,并获取与所述支付交易请求匹配的支付位置信息;

步骤s420、接收支付码,并读取与支付码匹配的支付定位信息;

步骤s430、判断所述支付交易信息是否匹配所述支付位置信息;

步骤s440、于所述支付交易信息匹配所述支付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执行与所述支付交易请求匹配的支付操作。

步骤s450、于所述支付交易信息不匹配所述支付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拒绝执行与所述支付交易请求匹配的支付操作,并结束支付。

上述方法中,当支付位置信息不匹配支付定位信息的状态下,拒绝支付请求。避免因收款装置被盗用之后用户错付支付金额,进一步提供到交易安全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其中,步骤s440、于所述支付交易信息匹配所述支付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执行与所述支付交易请求匹配的支付操作具体包括:

步骤s4401、于所述支付交易信息匹配所述支付位置信息的状态下读取交易金额,

步骤s4402、判断所述交易金额是否匹配预制的交易限额;

步骤s4404、于所述交易金额匹配所述交易限额的状态下执行与所述支付交易请求匹配的支付操作。

实施例五

另一方面,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支付码的形成系统,其中,包括:

第一输入单元,用以获取用户的身份账户信息;

第二输入单元,用以获取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处理单元,用以于所述位置信息匹配标准位置的状态下,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身份账户信息形成一匹配所述用户账户信息的支付码。

上述的支付码的形成系统与实施例一中的支付码的形成方法工作原理相同,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做赘述。

实施例六

另一方面,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系统,其中,包括:

读取单元,于支付模式状态下,读取支付码;

定位单元,获取用户当前的目标位置信息;

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支付码是否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支付单元,于所述支付码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执行支付交易;于所述支付码不匹配当前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拒绝执行支付交易,并完成本次交易。

上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系统与实施例二和/或三中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工作原理相同,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做赘述。

再一方面,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其中,包括:

第一输入装置,接收支付交易请求,并获取与所述支付交易请求匹配的支付位置信息;

第二输入装置,接收支付码,并读取与支付码匹配的支付定位信息;

判断装置,判断所述支付交易信息是否匹配所述支付位置信息;

支付装置,于所述支付交易信息匹配所述支付位置信息的状态下,执行与所述支付交易请求匹配的支付操作。

上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系统与实施例四中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工作原理相同,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做赘述。

上述方案中,增加了交易限额的技术特征,再次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

虽然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在独立权利要求中给出,但是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包括来自所描述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从属权利要求的组合,而并非仅是权利要求中所明确给出的组合。

这里所要注意的是,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但是这些描述并不应当以限制的含义进行理解。相反,可以进行若干种变化和修改而并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